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应用型大学ESP英语教学探析

2023-03-21 14:13黄金明陈咏耀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导向应用型

黄金明,陈咏耀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 商务系,福建 福州 350108)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往来交通越来越频繁,英语也从课堂学习走向现实生活运用当中。文秋芳教授教授提出了“产出导向法”新思想[1], 该教学法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的“输入-输出”模式,将教学模式设计为先确定输出任务,在学生中形成驱动的力量,再设计输入环节,让输入促成输出,最后对输出任务的完成度进行评价,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率低,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的问题,以及英语除了用于各类考试,在工作中基本用不上的问题。简要概括,“产出导向法”教学由三个部分构成,即驱动(motivating)、促成(enabling)、评价(assessing),以目标驱动为前提,每个教学程序都有预期目标,通过教师引导组织教学,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学任务,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并最终通过评价手段完成教学。[2]作为一套扎根于中国本土英语教育的理论,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与完善,具有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先进教学思想,也有较强的实践性、较完整的教学假设,打破了以往“听,说、读、写、译”面面俱到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将其改变为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任务为导向,在实践中达到教学目标,对于培养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学生的行业英语实际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应用型大学ESP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大部分应用型大学开设的英语课程仍旧以通用教材为基础,仅以通过期末考试为目的,围绕训练“听、说、读、写、译”五方面能力开展教学。而由于应用型大学的学生普遍存在中学英语基础不扎实,未接触到工作岗位体会不到英语对本专业的用处,学生在传统的英语课程学习中逐渐失去学习的内驱力,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英语整体水平低,工作中经常会面临“所学者用不上”,“需用的没学过”的窘境。尤其在在应用型大学中,基础英语教学(EGP)与行业英语教学(ESP)相互脱节在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行业英语开设的前提应是学生已经拥有相对应的英语基础能力,因此需要以基础英语作为前导课程,以行业英语作为后续课程。[3]以铁路服务专业为例,低年级为基础英语阶段,改革前的上课内容为《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一方面为高年级的行业英语学习做准备,另一方面也能应对英语四级考试,因此这个阶段的英语教学有两个重点,即语音语调基础及语法基础,但是当学生在高年级开始进入行业英语学习阶段时,教授这一阶段的老师发现有的学生单词发音不标准,口语交际过程中会出现下意识地将中文翻译为英文的中国式英语,有的学生甚至出现用手在空中写单词的行为,严重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更不用说学生对应用文写作完全没有任何概念,低年级的基础课程无法作为高年级的行业英语课程的前导课程,已失去打好基础的作用,是EGP教学与ESP教学相脱节的表现。因此,只有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构建完整的英语课程体系才能实现让学生“所学都有用,所用即所学”的目标。

传统教学以教材为主,教师主要根据教材的编制来安排教学,教学目标通常分为语言目标(language aims: words and expressions, grammar point),技能目标(skills: listening, reading, writing),情感目标(mood)等。以使用广泛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为例,该套教材在大学基础英语(EGP)阶段的接受程度较高,评价也很高。从该套教材的编设不难看出,大学英语所教授的内容包括文化、文学、社会、经济等等,范围广但基本都是浅尝辄止,注重语言语法上的分析,对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通常在warming-up环节一带而过,对文章语法及结构的分析,词汇的积累成为教学重点难点,这就导致了教材的版本更新经常是封面更新但内容基本大同小异,知识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ESP英语以行业甚至岗位需求为出发点,虽然大部分行业已经出现自己的行业英语教材,但是为了适应发展迅速的岗位需求,要求老师不能拘泥于教材的编制,更应该从行业需求甚至社会岗位需求出发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因此教师应活用教材,对教材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增减,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学生基础为出发点来设计自己的课堂。可见,任课教师不能只靠一台电脑就驾驭教材,而应走入社会,走进岗位,通过走访、顶岗,亲身体验等手段收集第一手资料,将之融入备课中以使所创设的情景符合岗位现状,尽可能帮助学生上岗就能用,到岗即用,用之即通。

二、应用型大学ESP英语教学的问题及根源分析

当前,很多老师对英语教学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应付考试,注重阅读与语法上,实行的是“听,说、读、写、译”面面俱到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尤其是应用型大学ESP英语教学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能从课堂走向现实生活的运用中。

(一)注入式教学驱动

教师在驱动环节应发挥引领的作用,首先考虑学生能学到什么知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并以任务为导向,根据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然而,当前应用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还没有对“教师中心说”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良,有些教师仍然采取“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并且口语教学大多都是以模仿、跟读为主。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和交流的核心,扮演着知识传递的角色,将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解析语法和词汇上,着重于课文的整体结构和句子成分的组成,由于缺少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学习英语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驱动方式是教师在代替学生思考,在有限的时间里,很少有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英语的输出,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如果不对现有的驱动模式进行改革,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水平,而且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创造力。[4]

(二)促成目标简单化

现阶段应用型大学对于英语口语的教学目标呈现出简单化、单一化的趋势,由于教学目标模糊,教学重点不突出,即使为学生开设了ESP英语相关课程,学生的口语应用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大部分的学校都会将ESP英语交给公共英语教师来教授,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口语氛围,但公共英语教师对行业的专业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的理解上,所以教师常常会在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中过分地依靠教科书。在常规的教学中,更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而缺乏实际的训练,会使学生在表达时缺乏清晰的输出方向,难以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正确的理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到教学的成效,不符合产出导向法所主张的理念。

产出导向教学法提倡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教学任务,掌握每个阶段的具体要求,明确在课程结束后要进行的输出活动和要达到的输出水平,从而有重点地展开教学。重庆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针对ESP英语课程,要因材施教地制定明确的产出目标,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注重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口语的能力,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评价活动参与度低

由于ESP英语的内容相对复杂,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可能存在过高或过低的评估,致使其在评价环节中的公信力较差。并且,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差异,部分学生的自主性比较弱,对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在这种背景下进行评估,其成效往往不尽如人意。在普遍的“注入式”教学课堂上,教师在授课,学生在听讲,而学生们除了听,几乎没有参加过任何的教学活动,更谈不上在课堂中参与评估环节。

产出导向教学法倡导的评价与以往的教学评价不同,更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协助评价,强调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评价活动中,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来反省自身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产出导向法对应用型大学ESP英语教学的促进

产出导向法教学理念主张课堂教学的组织应该以有效学习为目标,提倡学习的输入环节和产出环节应该紧密结合。[5]大学生在经历了中小学阶段的基础英语学习,大部分已经掌握足以应对日常生活的基础词汇和语法知识,并拥有一定的听力和阅读能力,学生所欠缺的是通过设计产出活动激活已有的能力,并结合专业特点,学习更多的英语运用能力。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产出导向教学法适合在大学生群体教学中的使用,这一改革将极大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展,实现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功能。

(一)产出导向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

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包含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中心说”。其原则简洁明了,主张教学活动是为有效的学习而发生的,挑战的是在国内外流行的“以学生为中心”思想。它强调课堂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为不同的教育目的服务,冲击了以课文为中心的教学主题。这一理念在注重学生需求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教师的作用。二是“学用一体说”。其涵盖了听、说、读、写、译等多个领域,提倡“学”与“用”融为一体,将输入和产出紧密结合,为课堂教学开辟了新的思路。这一理论的重点在于,学生不但要学习课文,而且要根据课文进行英语输出。例如:跟读录音、背诵课文、情景对话、做PPT、做演讲等避免课堂中出现“哑巴”英语的频率,从而提高输出的水平。三是“全人教育说”,则是突出了以人为中心的语言教学,人不是学习和教育的工具。教育教学应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目标,既要体现品德、智力、身体、美劳等五大方面,又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情感、思想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二)产出导向法教学模式的优势

产出导向法旨在解决中国外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弊端,改变学生“用英语考试”变成“用英语做事”,强调学中用、用中学、用学结合、学以致用。产出导向教学法的假设与方法,充分体现了人文教育的价值,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够很好地适应高校英语课程改革的需要,对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实施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产出导向理论的提出是为了适应大学英语课程改革,适用于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但经过学者们的实践证明,这一理论在语言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产出导向法不仅重视学生在课堂中掌握专业技能,而且更加注重通过课堂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突出了高校英语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一定优势,正好符合了我国各行各业对应用型大学学生的高要求。这样的教学模式能满足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具备专业特色,能激活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对未来的工作至关重要,当学习与运用紧密结合,学生就能从中得到学会的快乐以及能力提高的满足感,在就业阶段,英语实践能力也将成为学生竞争工作机会的助力。

(三)产出导向法能促进应用型大学ESP英语教学

应用型大学ESP英语教学致力于提升英语课程的专业用途,对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性要求较高,产出导向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新的研究方向。在专业英语教学中,产出导向法重视输入及输出的效果,冲击了传统的“教材中心说”和“教师中心说”,是一种值得广大教师重视并实践的方法。产出导向法教学过程既始于产出性任务,也终于产出性任务,是促成产出性任务完成的过程。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驱动学生思维意识为最终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动力,将为应用型大学ESP英语教学探索出更多的新的教学模式,符合当前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目标需要。

四、基于产出导向教学法的ESP英语教学模式建构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用于新时代的ESP英语课堂,教师应该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主动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产出导向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强调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有效的学习而服务,教师应该考虑怎样设计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的教学活动可以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呢?遵循学用一体,构建“驱动一一促成一一评价”的教学模式,以学促用,以用促学。无论英语水平如何,敢于尝试、敢于开口,便是提高输出水平和促进有效学习的良方。

(一)驱动引领产出

产出导向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它把输出“驱动”的部分置于教学单元的开始部分,主张教师在课前设定好教学目标,把握课堂进程,对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前做出合理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原有的英语基础上,主动学习新知识,发现自身的欠缺,激起内心对学习的渴望,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口语训练中。教师作为这一阶段的引领者,需要转变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产出。[6]

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以及他们的学习需求,结合ESP英语的课程内容,确定一节课需要完成哪些课程目标。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根据课文的单元主题,创造科学的、真实的交际情境,呈现具有挑战性的主题,让学生们感受到“可能性”,以促使他们的学习迁移。比如,重师大民航服务英语课堂中在讲授Special Passengers(特殊旅客)这一单元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和其他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播放影片等形式来营造与特殊旅客沟通的情境,使学生更直观地学习服务于特殊旅客的用语与流程。当学生在尝试完成口语产出任务,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时,会有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这一阶段,教师要依据产出任务,说明本单元的交际目标和语言目标,并对课堂内外两种输出任务的类型和内容进行了阐述,让学生了解在这一单元结束后,要完成什么样的产出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产出水平,确保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清楚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步任务,既要熟练使用客舱服务术语和句型,流利地进行客舱服务交流,也要具备行业服务意识和职业操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智力水平和不同的认知方式,合理地调整教学情境的难度,并制定出不同的产出任务,使更多的学生参加到活动中,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二)促成推进产出

在驱动引领的推动下,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帮助学生完成输出任务,充分发挥促成指导的作用。因此,如何扩充行业相关知识和如何提升促进效果成为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产出导向法十分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脚手架”的作用,一位优秀的的ESP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了解行业相关内容,通过专门培训或实地考察等方式,从实际出发,了解具体行业的需求情况和工作范围,选择合适的输入材料,为学生学习ESP英语提供平台,搭建口语交流的桥梁,把产出导向教学法理论运用于课堂中。

在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适当地提供了有效的教学资源,如各种高质量的视频、录音、网站和拓展教材等,便能发挥“专家引领”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产出任务,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语言输出能力的同时,还应促进任务与促成对象之间的关系,使其充分贴合产出目标,并且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防止教材过多而使学生感到手足无措。选择输入材料和布置输出任务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程度,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动机,以促进选择性学习的发生。并且在练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评价与指导,积极运用QQ群、超星学习、钉钉、腾讯课堂等交流平台,为有学习困惑的学生提供帮助,也可以在评论区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们共享学习成果,以了解他们有没有具备完成产出作业的能力。从而形成一个双向的输入输出学习通道,使学生们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促成者,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使得所有的输入都能为输出服务。

(三)评价巩固产出

产出导向法中评价分为即时和延时两类,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支架”,教师要正确地选择评价方式,并将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内,通过即时评价学生的产出情况,能够把握学生对产出任务的掌握程度,是否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语法结构,从而决定需不需要调整课堂进度;课外,通过延时评价的方式实现两种不同的产出效果。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布置“复习性”产出任务,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输出熟练度[7]。同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迁移性”产出任务,从而使高水平学生的口语产出能力得以延伸和提高。学生做好产出准备之后,将口语输出成果呈现给全班,教师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的产出进行反馈与指导,并邀请学生们共同参与评价。教师可以给听众安排一些作业,如将呈现内容的结构或内容记录下来,使得大家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为后续互评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主动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应避免千篇一律、大同小异。通过教师点评强化学生的产出能力和学习效果;通过积极开展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加强交流沟通,进行自我反思,从而取长补短,改进提升。融合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开展有标准、有区别、有针对性的评价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口语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巩固产出成果。并且,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环节意识到自己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

综上所述,产出导向教学法是新型教学法,从实践反馈来看比传统教学法更能适应专业行业英语的教学,优势显而易见,但是对师资的要求也比传统教学法更高,要求老师要不拘泥于教材,积极走入企业,到岗位中去,了解社会对人才的最新需求要求,也要求学校对教师工作量的衡量做出相应的改变。大学阶段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不属于其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 因此占用的课时有限,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如何达到最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准与任务创设的能力, 既要发挥老师的组织功能,又要让学生发挥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到学习而不是被动吸收知识。产出导向法是当前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范式,任务的创设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 要达成在英语学习课堂中的有效灵活的运用, 还须要进一步增强学习方式引导以期达到预期效果。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法导向应用型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偏向”不是好导向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犬只导向炮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