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浩 席 骁
(作者单位:南京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主旋律题材是一个有传承延续和责任担当的题材选择,体现出更多的宣传与引导特征,容易形成一种“耳提面命”的单向输出。受众在收听收看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引导、被教育的位置,形成作品向受众的单方面信息传递。新媒体是新旧交替的变化概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概念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例如,广播电视媒体已成为传统媒体,互联网等新的媒介形式不断兴起。互联网以其数字化、交互化、多元化的信息传递方式,与传统媒体融合并逐渐形成“融媒体”。新的媒介形式如“两微一抖”(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的传播力与大量用户的集群聚集,逐渐形成了受众对于新媒体作品的表达需求。在互联网海量的信息源与数据分析推送算法的助推下,受众的目光不断被新鲜内容所吸引。比如哔哩哔哩的主旋律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1],创作者将卡通动物形象与爱国主义主题良好结合,用新颖的形式完成对重要史实的呈现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党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如何用好这本鲜活教材,将丰富的党史资源转化为直入人心的育人力量,是融媒体时代主旋律节目创作的关键所在。恰逢其时,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性时刻,在建党百年之际,南京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南播萬工作室”出品了“红色家书叙党史”英烈箴言诵读活动(以下简称“家书系列节目”),通过100封红色家书,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走进革命先烈的故事,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见微知著”的真切感人肺腑。发黄的信笺、不再平展的纸张记录下的是时光的变迁和岁月的印记,见证了万千英烈投身伟大革命事业,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伟大革命精神,家书上所承载的精神力量,永远指引着后辈的前进方向。从宏大的历史长河到一封封家书故事,从宏观叙述到微观叙事,“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更贴近生活,能够让受众感怀并获得启迪。家书中丰盈着“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赤诚、“情人眷侣”的生离死别、“手足兄弟”的托付嘱托。谁没有亲情爱情,谁没有同胞兄弟,生活化的视角具有更广泛的传播力,每封家书都是现实生活的映射,对于青年人群来说是一次精神洗礼,而对于长者来说,是对伟大精神的缅怀与追忆。如“为国战死 事极光荣”的戴安澜、“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褚定侯、“愿献头颅保中华”的程雄……烈士们的红色家书,字里行间表露的句句温情,是对家眷亲友的挂念,更是为信仰奋斗前行、甘于牺牲的伟大情怀。在这里,家国情怀的体现不仅仅限于家书本身的故事性,更在于浓墨重彩地弘扬了主旋律的价值,进而使受众产生“心灵共振”,唤起家国情怀。
“模块化创作”兼顾统一与多元。在前期策划时,创作者们创新性地提出了可选模块的创作方案。这一方面能够让家书系列节目的整体风格实现统一,最大限度地给学生选择创作形式的自由。另一方面根据每一期所掌握素材的特点、英烈人物事迹的不同,选用最合适的方案进行创作。如设计了英烈简介、诵读家书、英烈故事、致敬英烈感言等多样的可选内容模块,运用不同的风格样式,融合学生的专业所学,进行广播剧、谈话访谈节目、朗诵表演等具体展现,如此既能够保持节目整体风格的统一性,又能兼顾每一期内容创作的丰富性。
“故事化讲述”丰富创作思路。每一封家书对应的是一位耳熟能详的英烈人物,家书中见证了光辉的信念、真挚的情谊和未尽的遗憾。在制作每一期家书作品时,通过将家书还原为生动的故事,着重体现真实情感和真实场景。运用语言艺术表情达意的优势,充分展现故事人物的内心冲突、还原情感细节。法国学者兹韦坦·托多洛夫将叙述视角分为三种形态,即全知视角、内视角以及外视角。例如,在家书节目“恽代英英烈箴言”的创作中,创作者以家书诵读者的全知视角,进行旁白介绍、情景演绎、心得感言,利用全知视角可以对英烈主题人物进行从宏观到具体的全面展现,在展现时代背景、人物的不同发展阶段变化方面体现出较多优势。在家书“许英英烈箴言”的创作中,创作者运用广播剧的形式,利用主人公的内视角进行内容叙述,多采用许英为视角的独白与对话,既能够更加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心理与情感,更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使作品产生令观众动容的表达效果。在家书“夏明翰英烈箴言”的创作中,创作者采用节目主持的方式,通过外视角进行家书叙述,这有助于呈现历史题材的客观性,同时能更好地实现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
党史是“红色家书叙党史”英烈箴言诵读活动的传播主题,一篇篇充满家国情怀的家书是该活动的切入点。大卫·库伯在其著作《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中提出了“体验学习圈”模型[2]。体验学习是以自我为核心,以自我主体地位为引导的学习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本体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力。参与家书系列节目创作的同学们,从创作到思考到更新创作的过程,也就是进行“实践、反思、归纳、应用”的提升过程。这种循环并不是单纯的“平面循环”,而是能够实现“螺旋的上升”的循环。学生将思考的结果与经验再次融入实践创作,也就意味着知识技能应用的提升和再一次体验的开始。
围绕家书选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在探索中创作改良,再到实践中去应用,形成学生与家书系列节目创作相结合的“体验式学生党建模式”。在家书系列节目创作过程中,通过“资料收集—策划—反思复盘—形成新的修改方案—录制实践—反复回放推敲”,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学生在完成相关节目创作的同时更深化了爱国情思。此外,学生在创作中也应实现个性化的创新,每一个时代的“声音”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情怀。在网络传播多元化和分众审美流行的当今,更应该践行播音行业的先驱齐越先生所倡导的播音三戒:戒自我表现、戒随心所欲、戒千篇一律[3],所以应提倡学生进行创新性的表达,避免千篇一律,“播音腔”不应该是以不变应万变,而应是与时俱进,多元创新的。在家书系列节目的录制实践中,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身个性、特色融入节目的创作,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一个有好口碑和传播价值的媒体作品,也许观众最先记住的就是创作者的个性特征和节目风格。这次的家书节目制作记录了不同学子的声音创作和每一篇学生作品,还记录了属于青年学子的赤诚情感和鲜活生命力。
用心完成一篇家书节目录制,让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植于心中生根发芽。也许同学们的创作会略显稚嫩与青涩,但这种“不加雕琢”的表达反而能够更加原汁原味地呈现青年学子的赤子之心。“家国情怀”的获得,是一种审美的高峰体验,是一种价值观的笃定。价值观来源于实践,只有让学子倾情融入,才能让这种浓浓的爱国之情、感激之情成为爱国主义的生动体现。
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是节目进程的把控者,也是节目的统筹者,一档节目的成功和主持人的主体地位密不可分。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培养同样要运用到采编播一体的培养方式,“采”,即采访,指的是学生深入到前期采制创作,提前融入节目。“编”指的是编辑、编导,学生从整个节目的创意形成到具体的编排策划有自己的深入理解。“播”是整个节目的输出环节,有了对整个节目进程的把控,“播”才能更显生动与沉着。因此,培养学生的采编播综合能力意义深远。
家书系列节目的创作中,学生从选择人物开始便已展开实践,从选题内容的收集、呈现形式的设计、播出稿的编写、音频作品的录制混音生成等,从采编播多个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采”的方面,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走进雨花台烈士陵园等地采访,在与工作人员的交谈中获取选题和相关素材。采访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为了实现采访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要面对不同对象、不同话题、不同场合,组织语言完成沟通,同时也对采访有了初步的认识,体验到了素材从无到有的成就感。
在“编”的方面,为了实现节目内容的表达与主题思想的呈现,学生从丰富的素材中捋出节目创作思路,思维在一次次“聚焦”与“发散”中得到提高,在资料编辑选取方面也得到了锻炼。教师在结合学生专业特长,推荐节目创作形式拓展其创作视野的同时,也鼓励学生激发灵感尝试全新的表达方式,最终形成播出稿。
在“播”的方面,在语言部分录制时,充分发挥本专业学生的有声语言表达优势进行艺术语言创作,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掌握到话筒的收声特性,提高对作品的感受能力和语言情感的表达能力,积累表达经验。如果说主持人的语言是叙事的明线,那么音乐的情绪表达便是叙事的暗线,只有实现二者良好的适配与协调才能够让真挚的情感跃然纸上。节目创作中包含语言、音乐、同期声等元素,只有实现彼此间的和谐才能深化主题。在创作过程中,要适时启发学生,让其能更加灵活地调整音乐的剪接,从而辅助语言的抒情表达。
莱文森曾用“玩具、镜子和艺术”来阐述媒介技术演变的必由之路[4]。从一种新鲜的尝试到现实生活的表达再到高于生活的艺术化传递,新媒体的“新”,最初在于新鲜与好奇,但形式的新颖未必能够成为值得推敲的经典,如今融媒体的“新”,更在于创作思路的新。家书系列节目创作之初即被策划为一档适用于融媒体多平台传播的节目,其创作充分考虑到了不同传播平台的节目创作要求,进行了多元化节目模块的创作,创作者以掌握的素材为基础,结合节目创作预期效果,任选模块进行排序组接,形成内容框架,最终实现节目整体风格的统一和具体每一期表达的差异化。家书系列节目共制作了100期音视频,其中包含20期视频,单期节目时长为5分钟左右,目前已投放于“CUCN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公众号、喜马拉雅FM等平台。
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人的延伸,内容的传播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见面交流,媒介功能的不断发展,让线上交流变得越发便捷与凸显真实感[5]。因此,互联网环境下,受众有了与这个世界新的交互方式,也就是媒介传播成为人的感官的延伸。家书系列节目的播出充分融合了线上推出结合线下相关活动,实现从平面到立体的场景延伸。“红色家书+作品展播”充分调动起同学们的评先争优热情,激发出更多的创意。“红色家书+主题班会”上邀请优秀创作学子分享节目创作经验,丰富了学生们的集体生活。“红色家书+社交应用”利用互联网的社交性,形成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广泛交流传播,给受众带来更多的收听渠道以及互动方式。在线上,受众不仅可以充分感受家书系列作品承载的家国情怀,还能实现更多的交流互动。在线下,组织与家书有关的多元活动,营造宣传氛围。线上传播观看热度带动线下丰富活动,线下活动热度再与线上展播活动循环强化,实现了线上线下综合发力,多场景立体延伸,让“家书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献礼建党百年。此次“家书活动”充分利用南京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优质资源,群策群力,众多播音主持一线教师与学院优秀学子并肩创作,培养学生采编播一体化的实践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积极参与、全情投入,将主旋律题材内容推陈出新,在新媒体平台上形成更加多元的形式和更有深度和广度的传播效果。教师将红色家书带入课堂,把爱国主题教育内容融入日常教学授课,带领学生了解红色家书写作背景、革命英烈生平,手把手指导学生创作,让学生感受到了英烈们的家国情怀,将专业学习与具体创作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从旁观到参与,从实践到反思,逐渐摸索总结,形成知识与能力的全面提升。学生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深度学习体验,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植于心中。与此同时,运用线上线下传播场景的互相融合强化,实现从平面到立体的场景延伸,力求成为“南播萬工作室”献礼建党百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红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