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勰
“以”字广见于先秦文献的语言运用之中。在甲骨卜辞中,“以”用作抽象的“携带,带领”义(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后来语义泛化,即 “用,使用”义。《说文解字·已部》“以”:“用也。”但在先秦文献之中,“以”字已经发展出了众多用法。《韩非子·五蠹》中“以”字运用丰富,分别用作动词、介词、连词、代词和通假字。
一、“以”用作动词
从词义上来看,文中“以”字经考察分析,存在1个用作动词的义项, 表示“认为、以为”:
①是求人主之必及仲尼,而以世之凡民皆如列徒,此必不得之数也。
二、“以”用作介词
(一)“以字结构”作状语
1.名词位于介词“以”之后,其基本语法形式是“以+NP+VP”,其中,“以+NP”是限定“VP”词。
(1)引出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方式,介绍动作实施时的工具、凭借、身份、计数单位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用”“凭借”“根据”,所组成的介词结构做状语或补语。 其中,表“凭借”“根据”意义的有:
②故以义,则仲尼不服于哀公。
③且夫以法行刑,而君为之流涕。
④事成,则以权长重。
⑤是故事强,则以外权士官于内。
在例②中,“以”不能理解为“因为”。仲尼不是因为仁义而不会屈服于鲁哀公,而是根据仁义才不会屈服于鲁哀公。“因为”后接原因,表示这样做的理由,“根据”后接条件,表示把某条件作为论断的前提或言行的依据。 “以”的这种用法也是它与介词“因”的区别之一。
另外,表“用”的意义的有:
⑥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骡马,此不知之患也。
⑦今贞信之士不盈于十,而境内之官以百数,必任贞信之士,则人不足官。
⑧今为众人法,而以上智之所难知,则民无从识之矣。
⑨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⑩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在例⑨中,“以”译为“使用”,中间的分句可译为“却使用这些最聪明的人都难以理解的言辞”(张觉等:《韩非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引进行为动作的标准、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按照”“依照”,所组成的介词结构做状语或补语。例如:
B11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3)引出行为、动作的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为”“由于”,所组成的结构一般做状语。例如:
B12以其有功也爵之,而卑其士官也。
B13夫明王治國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
B14故破国亡主,以听言谈者之浮说
(4)引进行为、动作的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依靠”“借助”。例如:
B15其言古者,为设诈称,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遗社稷之利。
B16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B17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
B18富国以农,距敌恃卒,而贵文学之士。
在例B18中,由“以农”组成的介宾词组整体放在了动词“富”的后面。关于“以”字组成的介宾词组,在词序上有两种变化值得注意。
第一,整个介宾词组可以放在动词前面,也可以放在动词(及其宾语)后面。
第二,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把宾语提到“以”的前面。
2.“以”的宾语省略。在一般句式中,由于“以”的宾语已经在前面提到或太长,所以,为了避免表达重复和不清,故省略。如例B43中第二处的“以”。
3.“以”的宾语提到了它的前面,而且不限于疑问代词宾语,这是它和其他介词不同的地方。在《五蠹》中,只存在有以下一种情况:
固定介词结构“是以”,“是”是“以”的宾语并前置。
(二)“以字结构”作补语,但译为现代汉语时要作状语,如例B36。
三、“以”用作连词
“以”用作连词,一般有以下六种情况:
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可译为“去”“来”等。
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结果,可译为“使得”“以致”。
连接前后两项,或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可译为“因为”。
连接两个并列成分,可译为“和”“又”。
连接状语和谓语主要成分,可译为“地”,或不译出。
表示顺接或顺承,常用“以”连接两个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或分句,可译为“而”。
在《韩非子·五蠹》中,只见其中三种情况,即:
第一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例如:
B19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B20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
B21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
B22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B23尽其地力以多其积,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
第二种:“以”所连接的是两个动词性的词语,或为连动式,或为连贯句,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结果。例如:
B24布衣相与交,无富厚以相利,无威势以相惧也,故求不欺之士。
在例B28中,“有……以……”“无……以……”是古代汉语中的两个相对的固定格式,其中,“以”是连词,连接两个动词性词语,它的前面是由“有”或“无”构成的动宾词组。另外,此例中两处“以”都可释为“使”:《古书虚词通释》中将“以”和“使”划为“之”部叠韵词,故将“以”训为“使”,“使”复训为“以”,因此,“以”便具有了表示“使”的义项。
第三种:表示顺接或顺承。例如:
B25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
四、“以”用作代词
“以”为代词,同后边的名词组合在一起充当主语。例如:
B26故以天下之大,而为服役者七十人,而为仁义者一人。
在例B26中,“以”可译为“此,这”,与“天下”构成了复指关系。“以”作代词时,作用是近指:用来指代人、物、理论、事实。
五、特殊用法:通假字
通“已”,表示“已经”的意思,例如:
B27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
在例B27中,“以”用作时间副词,表示事情完成或已经过去,用在谓语的前面。
六、固定结构
第一,“以”为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与后面的动词“为”形成固定结构。“以为”有两种意思:
其一,认为:
B28今以为同利者,不察之患也。
B29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
B30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
其二,作为,用作:
B31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重以为民先,股无服,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B32遂举兵伐鲁,去门十里以为界。
B33先王胜其法,不听其泣,则仁之不可以为治亦明矣。
B34此以效仁,非以为治也。
第二,由介詞“以”和动词“为”前后搭配构成。本文中,此处“以……为……”表示主观上把什么当作什么。可译为“把……当作”,或仍作“以……为……”。例如:
B35夫以君臣为如父子则必治,推是言之,是无乱父子也。
第三,“以”为介词,其宾语承前省略,与前面的“可”构成凝固形式,可译为现代汉语中的“可”“可以”。例如:
B36皆曰:“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
B37今学者之说人主也,不乘必胜之势,而务行仁义则可以王,
第四,“以”是介词,“是”是“以”的宾语并前置,“是以”表达“因此”的意思。例如:
B38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B39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B40是以人之于让也。
B41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
第五,“以是”系连词性的介宾词组,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开头,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以是”具有两种固定的表达意思,一种是“因此”“因为这样”,即:
B42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B43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第一处“以”)
另一种是“由此”“用这个”,即:
B44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
第六,“以”是介词,介词后宾语不出现,与前面的“所”构成固定形式。“所以”有两种意思,一为表达“……的原因”。例如:
B45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
B46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
另为表达“动作和行为得以实现的手段和方法”。例如:
B47皆非所以持国也。
第七,“以”是介词,其后宾语省略,助动词“足”是“值得,够得上”的意思,“足以”即“足够,能够”的意思。例如:
B48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
七、区分虚词“以”的介词和连词词性
关于区分虚词“以”在句子使用中的介词和连词词性,是语文教学中繁杂且持久的课题。王宁《古代汉语》对此问题做出阐述:“‘以是介词时,它后面总要接个名词或名词词组,组成介宾结构,来修饰动词谓语。‘以是连词时,它总要有被连接的两个部分,而这两部分中后一部分往往是前一部分的目的或结果。”此说言之有据,颇为通达。如例B21中“坚兵厉甲以备难”,“备难”是“坚兵厉甲”的目的,且“以”后面无接名词或名词词组,而接动词词组,由此可知,此处的“以”是用作连词。再如例B10中“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先王之政”是“以”后接的名词词组,与“以”组成了介宾结构,来修饰前面的动词谓语“欲”,由此可知,此处的“以”是用作介词。还有是当介词“以”的宾语省略时的情况,王宁先生认为:“……就要看‘以的前面是否也是个动词。如果不是,‘以就是介词,否则就是连词。”如例B43中分句“非所以持国也”,是介词“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之”应指代前面的“仁义辩智”。而“以”前面是助词“所”,非动词,因此,此处的“以”是用作介词。
由此看出,“以”字每种用法之间是繁杂多变的,需要仔细推敲。
本文系肇庆教育发展研究院2023年度教育研究课题“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4+5模式的探究”(课题编号:ZQJYY2023081)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