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勤
文化自信对于培养学生的立德树人终极目标尤为重要。初中语文教学属于义务教育第四学段,在“语文新课标”学段目标中有“临摹、欣赏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等表述,明显提高了培养文化自信的学习要求。很显然,这是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一、提出文化自信的意义与价值
(一)提供感知“第一个结合”的路径
在“第一个结合”中,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结合的结果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要理论的形成。这一结合的结果是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体现出来的,但离不开文化自信作为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基础。根据这样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提出培养文化自信的目标,就包含以普及性的文化自信教育为抓手,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结合与创新活动深入人心,让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感知自己文化自信的源头。
(二)指明体会“第二个结合”的方向
所谓的“第二个结合”,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主张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高度契合性,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以真理的力量,来激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正是“语文新课标”提出文化自信的意义所在,即国家已经实现物质文明的巨大飞跃,精神文明与文化软实力应同步发展。从文化自信在语文核心素养中列为首位的目标,就能够明确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方向。
(三) 确定了树立文化自信应把握的内容
“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文化自信是坚定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国内外的各种文化思潮在激励碰撞中对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的影响很大,由此滋生的就是文化教育问题。因此,教师在落实“语文新课标”培养文化自信的目标时,需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主要内容,准确体现出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育人要求,为立德树人的总目标服务。
(四)明确了培养文化自信需经历的过程
语文学科作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最重要的阵地之一,以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为特点,通过研读、体会、感知、领悟文本中蕴含的文化思想、文化价值等,逐渐积累起个人的文化自信。对此,“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需要以“价值引领,以文化人”为立足点,必然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探析适宜的教学路径,采取多种促进学生加深对文化理解与认同的策略,在文化创新中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二、解读文化自信的含义与目标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解读
“语文新课标”中,有“文化自信”的专条表述。表述分两句话呈现:第一句话是从学生角度阐述什么是文化自信,即“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讲明了文化自信中的“文化”特指“中华文化”,“自信”说的是不仅认同中华文化而且相信中华文化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第二句话比较长,说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有一定的针对性;相应的行为动词即培养的路径、方法有“热爱”“继承和弘扬”“关注和参与”“了解和借鉴”,还有对培养目标的期待,以“具有”为行为动词,指向“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值得注意的是,表述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合起来界定为中华文化。这样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中华文化葆有积极、肯定、推崇的态度,让学生在未来参与国家的文化建设、文化发展和创造上,拥有自觉的担当精神。
(二)文化自信的目标梳理
梳理“语文新课标”中对文化自信目标的表述,可以分为课程理念目标和课程总目标两个部分。课程理念方面的目标表述有“吸引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这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的文化自信方面的培养目标。语文课程总目标方面的表述又体现为多个层面:一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培养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建立文化自信”;三是“关心社会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和组织校园、社区等文化活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
(三)文化自信的要素分析
培养学生形成文化自信通常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即文化认知、文化理解、文化认同和文化创新。每个阶段有独立的学习内容与具体目标,四个阶段又具有层层递进的内在联系。文化认知是培养文化自信的开始,让学生通过学习来获得对文化初步的感知,形成一种有价值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做准备,是培养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理解是建立在文化认知的基础上,是培养文化自信的基础。它主要是学生在实现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融中,以多维理解与对话作為手段,借助特有的感性与理性获得对文化的领悟。文化认同在培养文化自信中居于关键位置,这种认同按照范围依次包括:一是学生个体对群体文化生活基本模式的亲近感,二是学生对群族、血缘的认同性,三是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体认。文化创新是针对本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来说,既要在继承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借鉴和吸引外来先进文化,与时代发展同步,还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机制和形式,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三、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文化认知的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一样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醒学生对文化认知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教师要掌握培养文化认知的教学策略。首先,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文化。这种选择体现在对各种文化信息资源的优劣进行辨别,尤其是信息化时代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受自身认识水平所限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文化观作为选择的依据和标准,去辨别传统文化、世界文化,选择出自己需要学习和适合学习的文化对象,即使是已经进入教材的内容,同样需要进行辨别,如文言文中体现封建因素的内容、外国文学作品中个人至上因素的内容等。
其次,教师需要以大语文观组织学生广泛开展阅读学习实践活动。这种大语文观倡导学生广泛接触文化的重要载体——书籍,以阅读作为文化认知的重要途径,在博览群书中了解文化、学习文化,并通过掌握多种思维方法来提高学生初步进行分析文化的能力。大语文观还提倡学生从博览群书走向阅读生活这本大“书”,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更真切地接触文化、感知文化、考察文化、分析文化,进而唤醒学生内在的文化自尊与自主意识,真正进入选择文化的经历,达到树立正确文化观的培养目标。
(二)培养文化理解的教学策略
在语文教學具体实践中,培养文化理解的策略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与对话。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都是多元的,教学中应切实珍视学生对文本内涵具体个性化的感受、体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与文本的对话结果——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引导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经历文化的浸润与传承,感受人类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促使学生萌生成为优秀文化传人的自觉信念。二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学习。这是从统编教材的编写特点出发,统编教材在编排上十分重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以体现语文与生活的外延相同的理念。当文本中出现学生难以理解的文化因素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找到生活与文化因素的对接点,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去体验与感受文本中蕴含的文化意象与意境。如《水浒传》中梁山英雄好汉的“路见不平一声吼”,可以与生活中“扫黑除恶”联系起来认识,能够加深学生对梁山好汉文化的全面理解。
(三)培养文化认同的教学策略
文化认同作为培养文化自信的关键,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握认同的核心内容与有效路径,让学生所认同的文化价值与时代要求匹配。首先,教师应重视在传统经典作品学习中,强化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传统经典作品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散文、小说和戏剧等经典性课文,都能够从“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上体现传统经典文本所蕴含的育人价值。对这样的传统经典类文本的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反复研读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与对话交流,在互相借鉴与碰撞中,以形成理解共识完成对经典文化的建构,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融入自己的文化图式。其次,教师应重视课内外结合以及文化应用和实践。教师应让学生从学习文本内容出发,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把文化认同从课堂迁移到课外,使学生在课外的语文学习中体会多种文化主题、文化要素、文化价值对自己成长的价值,形成自己的认同感。如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学生寻找身边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人物进行采访、报道,就会深受感染和认同,进而将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根植在自己的心田。
(四)培养文化创新的教学策略
文化创新是时代发展需要重视的,也是语文教学必须落实的。从初中语文教学来看,这种落实体现在文化创新意识的唤醒和文化创新行为的激发上。首先,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提供创新空间。在教学中需要持续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并催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热情和动力,以唤醒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并把这种从问题出发的文化创新意识延伸到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觉问题就在身边,运用自己的知识有效解决问题的文化创新的机会也是无处不在的,这样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欲望就会不断滋生。其次,教师需要努力营造具有文化创新意味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投入到文化创新活动中去。这种教学氛围的营造,需要建立在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上,并积极推动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即在课堂所开展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尝试、善于表现,班级的多维文化互动场域就自然形成,文化创新成果的出现就是迟早的事情。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作为一个新课题,从在“语文新课标”中提出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需要教师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方能找到培养的有效路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