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书山学海培育精英,时代风云成就栋梁。象牙塔内,学者谆谆教诲,传授专业知识;毕业典礼上,导师语重心长,给予人生建议。北大,一座人文教育的圣殿,将为从这里走向社会的学子,启迪怎样的人生智慧?用心聆听名师演讲,深刻领悟真知灼见。
片段一
我最怕你们急于求成! (节选)
张维迎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祝贺你们!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你们圆满地完成了学业。
…………
你们来到北大,选择光华,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人生价值的追求。我相信,北大没有辜负你们的期待,光华没有让你们失望!对你们一生来说,知识是重要的,但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智慧比知识更重要,因为只有智慧,才能使你真正活得幸福。北大能给你们知识,但没有办法给你们智慧,因为知识可以来自书本,智慧只能来自生活;知识是他人经验的积累,智慧则是自己经验的积累。这话是印度哲学家奥修说的,也是我自己的人生体验,我愿意与你们分享。
我出生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一个偏僻的乡村。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家就有一棵不太小的杏树,它伴随我成长,留下我童年的记忆。这棵杏树现在还活着,还在结果。即使在离开30年后,每次回老家,我还是会去看看它,摸摸它,甚至还会像小时候一样爬上粗壮的老树杈。
…………
1978年,我上大学了,就再没有可能与我们家的杏树朝夕相处了。上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从西安回到家乡。我一进家门,母亲就给我端上来一大盘杏。她知道我爱吃杏,又听说城里没有杏树。这杏又大又甜,真是好吃,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杏。我问母亲:这是谁家的杏,这么好吃?母亲说,就是咱自家的杏啊!
这怎么可能呢?
原来,我们家的杏树比别人家的熟得晚,而且是从外到内熟,即使表面看上去发黄了,还得等上十天半月才能真正熟透。只要熟透了,就是最香最甜的杏。小时候,我从来没有吃过熟透了的杏,难怪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的杏总是酸的。
同学们,在你们即将开始人生新的旅程的时候,我与你们分享这个真实的故事,是想告诉你们,杏如人生,先苦后酸,再由酸变甜;杏如小孩,有的发育早,有的发育晚;杏如万物,长在阳地的开花早,长在背地的结果迟;杏又同人一样,有的成熟早,有的成熟晚。我家那棵杏树不是天生就结苦杏,而是长于背洼,太阳光照不足,加之或许还有品种(基因)的问题,因此成熟的比别人家的晚,别人家的杏黄了,它还是绿的;别人家的杏熟透了,又香又甜,它还很酸很苦。其实,只要多等十天半月,一旦熟透了,那种清香美味胜过别人家早熟果实的好多倍!
…………
同学们!只要你顺其自然,不急于求成,你吃到的杏一定是甜的!
愿幸福将伴随你一生!
【品读】
站在人生的里程碑,跃跃欲试开启新篇章,此时需要怎样的人生启示?这篇演讲稿道出了张维迎老师对毕业生们语重心长的殷殷嘱托。时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的他,引导从这里完成学业的同学们展望毕业后的崭新生活,并针对同学们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引导,希望同学们在进入社会之后,既能够经得起眼前的诱惑,不急于求成,又能不盲目骄傲,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为此,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载体,通过心急只能吃酸杏、熟透的杏才最甜的例子,将深刻的哲理阐释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带给听众深入的思考和深刻的启迪。而演讲者不以教育者自居、不做居高临下的说教、平易近人的态度,既体现了张维迎老师的修养与风度,也拉近了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灵距离。整篇演讲稿语言风格朴实真挚、循循善诱,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间对听众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观整篇演讲稿,每一处都体现出张维迎老师关注学生人文素养、心系学生未来发展的美好品质,而精准把握学生需求、深入浅出指点迷津,更是他教育智慧的展现。
片段二
越狂躁的时代,越要不卑不亢(节选)
马 浩
各位亲爱的同学、诸位尊敬的来宾: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为国发院2012届毕业生举行毕业庆典,酬谢同学们的辛劳,见证你们的收获,分享你们的喜悦,祝福你们的未来。在此,我谨代表国发院全体同仁为诸位同学送上临别赠……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其实就四个字: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讲究的是从容自信。
自卑和自傲,都是不自信的表现。不卑不亢,意味着既不困囿于卑微、卑贱、卑鄙、卑劣,亦不沉溺于狂妄、傲慢、骄奢、淫逸,更不诉诸于卑亢交错的孤傲、轻侮、暴戾、乖张。
不卑不亢,是一种自然本真的状态。
无论江湖、庙堂,抑或道义、文章,得志时,无需放言舍我其谁,恃才傲物,妄自尊大,丧失了敬畏之心、感恩之情;失意时,不必感叹世态炎凉,怀才不遇,妄自菲薄,丢却了平实之态、宁静之状。
基于对管理学近30年的研读与思考,窃以为:
管理的终极诉求是这样一种境界:相对志同道合而又比较通达靠谱的人,有幸聚集在一起,力求心境舒展地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尽可能实现大家共同的目标和各自的期许。
通达的人,讲究常识,尊崇世理,不肆意妄想,不无端癫狂。
靠谱的人,职业专注,手艺精良,不跨界忽悠,不业余张扬。
职业人士的风范和标准做派,即是不卑不亢。当今时代,我们所缺乏的,正是笃诚敬业、职业专注的精神。
…………
诸位同学,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用自己的专注敬业去提升自我,嘉惠社会。跟通达靠谱的人在一起,你自然会更加沉静、平和、踏实、本真。
因此,在诸位同学离开学校、奔赴人生旅程新阶段之际,我衷心地祝福大家,尽量与通达靠谱的人和组织为伍。从容自信,率直本真,笃诚敬業,不卑不亢!
【品读】
“不卑不亢”意思是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毕业典礼上的演讲,马浩老师没有对事业成功给出建议,没有对专业发展做出指导,却针对待人接物的原则与态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深入的阐述。这样的嘱托,角度新颖,不落俗套。对毕业生们来讲,这在今后的社会人生经历中经常会用到,但是同时,这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又很难听到,从而填补了听众的认知空白。而马浩老师对“不卑不亢”的解读,明显来自于对自身生活经历的体验和社会纷繁现象的透视,能够紧密贴合现实,且见解深刻而中肯,富有启迪性。另外,演讲稿的语言工整严谨,显示出缜严的思维逻辑和深厚的语言功底,尤其是大量使用对称整齐的句式,可见作者文学素养之高。阅读本篇演讲稿,每个人的内心都会受到触动,“不卑不亢”是一种强大的内心力量,需要来自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解读社会现象的智慧。希望每位同学也能由此获得启发,拥有不卑不亢的人生态度。
片段三
只要天下还有苦难的人,就是我们自己还在苦难(节选)
□ 林毅夫
尊敬的廖凯原先生、海闻副校长、教授们、同事们、家长们、同学们:
今天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大国际MBA在这里举办2008年毕业典礼……这是你们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
今天的毕业典礼同样也是我的毕业典礼。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14年,今天毕业典礼结束之后我将把主任的位置交给周其仁教授,下午离开北京,到世界银行赴任。
这些天我也是以要毕业的心情度过。每天早晨,当我从未名湖沿着这条熟悉的道路走向朗润园的时候,总在不断地问自己,毕业意味着什么?走出北大校园后,迎接我们的世界又是怎样的?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走出北大校门?
从北大毕业,意味着我们将承担北大110年来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不管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MBA、EMBA学生,你们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一群人,可以在中國甚至世界上选择任何学校,但是你们选择了北大,你们选择了110年前为了国家民族的复兴而建立的大学。在北大读书,不是为了追求个人名利,而是希望在北大读书期间充实自己,为国家、为民族的复兴,为人类美好的未来做出贡献。我们经过几年的学习把这样的一个责任内化在心里,这才是我们毕业最重要的意义。
毕业了,走出北大校门,迎接我们的又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
我们非常幸运,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代。30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确实是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意想不到的美好境界。不仅过去30年非常好,相信未来10年、20年、30年、50年、100年,中国经济还会继续快速发展。一方面实现了我们北大人一百多年来的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即使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还承担着各种困难、挑战、冲突。
最近汶川大地震让我们觉得,即使我们有丰富的物质基础,面对受灾的同胞,即使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人民还是承担着痛苦。更何况除了偶发的天灾外,我们社会里面还存在着收入分配不公,各种利益的冲突。不仅中国如此,整个世界也是这样。
科技发展的潜力和目前已经取得的成就让我们可以相信未来的世界物质会越来越丰富。但是我们实际看到的却是粮食价格飞涨,已经有几十个国家的人民,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而爆发各种社会冲突和矛盾,以及战争。
当我们走出北大这个象牙塔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的时代。希望带给我们以机会,但克服挑战需要我们拥有智慧。因为即使我们已经学会了人类历史至今所有的理论、知识,我们将面对的挑战都可能是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在走出北大校园的时候,我们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呢?我觉得应该是一种责任心,一种认为我们北大毕业生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责任心。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给北大的毕业生创造了很好的工作和发展机会,但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需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去克服,这才是北大人存在的价值。
毕业了,今天我们从这里出发,让我们充满信心,因为我们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一群人。
毕业了,今天我们从这里出发,让我们以坚强的心面对各种挑战,因为任何新出现的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发挥我们的智慧。
毕业了,今天我们从这里出发,让我们以110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以及五千年来中国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普世关怀作为我们人生的追求。
毕业之际,请大家在心里牢牢记住:只要民族没有复兴,我们的责任就没有完成;只要天下还有贫穷的人,就是我们自己还在贫穷;只要天下还有苦难的人,就是我们自己还在苦难,这是我们北大人的胸怀,也是我们北大人的庄严承诺!
【品读】
林毅夫老师的这篇演讲,是2008年他赴世界银行就任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当天,给北大国发院毕业生的寄语。对这些时代的精英,林老师寄予深切厚望,呼唤着每位听众内心深处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励着他们鼓起共克时艰的勇气,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通观整篇演讲,思维缜密,逻辑清晰。林毅夫老师首先提出三个问题,分别是:1.毕业意味着什么?2.走出北大校园后,迎接我们的世界又是怎样的?3.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走出北大校门?然后逐一分析以上问题:1.阐释北大的家国情怀和毕业生们的社会价值观;2.国家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同时出现的天灾与冲突;3.秉持创造价值的责任心,迎接挑战,发展事业。这样一一对应的结构布局,使得演讲内容核心突出,有理有据,透彻深刻,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阅读这篇演讲稿,除了感受到林毅夫老师的思维智慧,更应该感动于他的爱国情怀,学习绝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发展,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