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尺度·深度:农村幼儿园有效教研的新探索

2023-03-20 04:45夏淑萍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教研幼儿园农村

◎ 夏淑萍

一、农村幼儿园有效教研的价值审视与现状

幼儿园的有效教研是指教师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实现教学中问题的解决、教师能力素养的增强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实现有效教研的价值。

(一)有效教研的重要性

有效教研不仅能帮助教师在教研过程中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能扭转教师的思维定势,拓展教育教学实施的思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能。特别是在农村幼儿园,有效教研能帮助教育教学资源有限的教师,打破农村幼儿园存在的多样局限,在减负增效中实现自我知识的不断更新和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农村幼儿园教研的现状

由于农村幼儿园和幼儿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起点和要求也不尽相同,农村幼儿园开展教研的能力较弱,教研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不高。

1. 农村幼儿园师资力量弱,教研开展能力差

在农村幼儿园中有不少教师都是非师范专业的教师,他们虽然对幼儿教育事业充满热情,但是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通常只是教研活动的旁听者。从表1 中可以看出,三所农村幼儿园的共性问题是专任教师人数少,教研组长过于年轻,对组织教研活动的经验不足,再加上农村幼儿园在编教师逐年从农村调到城区,直接导致在编教师人数的减少,还有的教师因为年龄增长,出现了职业倦怠,缺乏一定的教学激情和研究探索欲望,因此想顺利地开展教研活动相对比较吃力。

表1 农村幼儿园教研结构情况表

2. 农村幼儿园教研路径单一,教育研究兴趣小

农村幼儿园无论是业务负责人或者是教研组长,皆是身兼数职,所以在教研形式方面,才会更多地选择相对好操作的实施路径。

经过调查可发现现阶段的农村幼儿园教研活动存在的最主要的共性问题是:教研开展形式虽然多样,但是教研主题的确定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比如理论自学,自学的内容和书籍基本是幼儿园根据园本研修或课程建设等需要确定的;比如专家讲座和指导,也是直接给予式的,集中研讨时确定的主题也多是幼儿园为解决发展问题制定的。教师在这些上层建构好的教研活动开展过程中,较难提升主观能动性。

3. 农村幼儿园教师教研认知不足,教研开展程度浅

虽然每个幼儿园都在开展教研,但由于教研组长和教师对教研本质的认识不足,常会出现以下教研现象:①被动教研: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开展的;②浅层教研:为维持幼儿园传统和惯例而开展的;③回应式教研:为回应课改要求而开展的;④表演式教研:为在幼儿园之间进行教研展示。以上现象直接导致教研开展浮于表面,教研程度浅和有效性低。

二、基于温度·尺度·深度的教研重构

教研活动的开展是一个随着教师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原有农村幼儿园微教研的基础上进行有温度、有尺度、有深度的教研重构是有必要且急需的。

1.原有的微教研

农村幼儿园因为教师人数有限,虽然会开展集中教研,但是因为人数的限制,其本质上也只能算是一种微教研,各段基本只有4 名教师,开展的分段教研更是微教研。因此除了以上两种微教研形式,更多地会采取教师之间、教师与保教主任之间的对话式的微教研,在碰到问题后及时地进行沟通交流,尽力解决问题,这样的对话式的微教研在日常中占主要比重。

2. 重构后的新教研

基于对教研本质的梳理,结合农村幼儿园的实际,希望通过提升温度、激发兴趣:准备盲盒,让教研充满惊喜;转变场地,让教研打破局限;调节氛围,让教研更加轻松;形式自选,让教研丰富路径;主题讨论,让教研贴近需求。具体如图1 所示。

图1 温度·深度·尺度教研重构实施图

三、基于温度·深度·尺度的教研策略实践

教研不是固定成型或封闭的,而是不断拓展与完善的,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持续改进的生命力,只有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才能保证教研活动的效果真正落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和每一位幼儿的发展上,从而真正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一)提升温度,激发教研参与兴趣

我们都知道好奇心能促使孩子探索周围未知的世界,其实对于教师来说,好奇心一样重要,要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兴趣,首先要让教师有所期待。

1. 盲盒准备,让教研充满期待

盲盒是一个看不见里面东西的盒子,它装着不同样式的玩偶手办,但你不知道里面到底装着哪一款。在商场或者文具店里经常可以看到有售卖。在教研活动开展前,我们准备的盲盒里不光局限在玩偶,里面也可能是吃的,用的,抑或放空一小时的宝藏卡等。惊喜内容的选取可以从和教师的交流中了解教师需要的,让教师在教研前或者教研后打开盲盒时充满惊喜,激发教师对下一次教研的期待。

2. 场地转变,让教研打破局限

其次是场地的转变(见图2),尤其是冬天,温暖的阳光能让人身心愉悦,可以将研讨的场地从室内搬到户外,打破会议室带来的隐形压力,帮助教师打破固化思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图2 教研场地转换选择图

3. 氛围调节,让教研更加轻松

教研是各抒己见的过程,要延续前期盲盒带来的好心情,让大家感受到教研也是一件轻松的事。营造让大家可以自由畅所欲言的氛围,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发言和观点碰撞。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才能够心情愉悦地参与研讨,才能够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教师深度参与教研活动,从而提高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效率。

4. 形式自选,让教研路径丰富

还可以从教研形式和教研主题的选择上入手,我们都知道安吉游戏的核心是放手游戏,发现儿童,那我们何尝不可去放手教研,发现教师呢。这个时候就又可以联系之前盲盒里的宝藏卡了,比如上面写着:“请你组织教研活动一次”。当然,如果是经验不足的教师,需要我们的支持和鼓励。这样一来,一方面这个任务不是幼儿园强加的,可以消除抵触心理,另一方面,由下而上的教研占比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增加。

5. 主题讨论,让教研贴近需求

通过围绕需解决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以此来确定教研的主题,能让主题更贴近教师的现阶段需求。收集相关问题需要聚焦幼儿的行为表现等,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现场观察等,从教师、管理层、幼儿、家长多方收集问题,并根据统计结果,依据问题的被关注程度进行排序。再确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时,则可通过综合分析年段、教研室研修发展趋势,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根据问题的共性程度,结合幼儿园的研究条件,综合考虑问题的迫切性、可行性和价值意义再确定教研主题。

(二)把握尺度,规范教研开展流程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教研制度的确定不是为了限制教研活动的开展,而是为了教研活动的开展更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

1.规范流程,提升教研过程可操作性

对于教研能力有待发展的农村幼儿园教师而言,一套完整的教研操作流程对实际开展教研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具体如表2 所示。

表2 农村幼儿园教研开展流程

整个教研流程从策划到设计再到实施、反思和分享,每一个环节都有清晰的内容导向,能帮助教师,特别是教研经验不足的教师,规范流程的支架,能让教师在开展教研时对照自己组织的或者参与的教研活动,查漏补缺,在优化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教研有效性。

2. 规范时间,确保教研开展可持续性

确保教研开展时间是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的基础,因为幼儿园自身的特性,除了日常备课上课,教师还需要实时进行环境创设、区域材料的制作和准备等工作,并且因为幼儿年龄特征,开展活动时需要两位教师同时工作,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园的一日过程中很难有独立的时间进行教研,只有通过顶层设计保障教师的教研时间,才能为开展有效教研打好基础。同时,当教师们的教研时间确保之后,教研活动开展的持续性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教研时间的确保和规范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研意识。教师会提前收集存在的问题或者先进的教育知识在开展教研活动时进行交流,这也是教师教研主体地位的体现。

(三)挖掘深度,保障教研工具支持

在探寻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今天,也需要探寻支持教师深度学习的方法,毕竟,要给孩子一碗水,教师必须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借助工具来助推教研活动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

1. 表格工具,支持寻找教研真问题

表格工具是指借助表格,帮助教师高效记录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发现值得教研的“真问题”。教研是离不开教学实践的,教师的教学与教研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因此提供表格工具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记录问题、研究问题。具体如表3 所示。

表3 教师教研问题观察记录表

从表3 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幼儿在户外山坡上的游戏情况,从中梳理出值得教研和需要解决的“真问题”,这有效地提高了教研的真实性和可见性。

2. 问题工具,支持教研讨论更深入

问题工具是指通过预设多种形式的问题,支持教研过程中主持人或参与者借助提问深化现场互动的过程。参加教研的教师来自不同的年龄阶段,面对的幼儿存在的差异性也较大,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面对同一个问题,其关注度和兴趣点因此往往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提高教研实效,设计的问题就要适合大多数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也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这样才能提升整场教研中的互动。具体如表4 所示。

表4 教师教研提问工具表

开展教研活动的动力的本质是利用教师自己对研修的兴趣和活动本身的吸引力。因此教研主持人在设计问题支架时,一定要遵循教师的思维方式,结合具体的研修内容。同时,提问也要具有开放性,因为开放式的提问能更好地引发教师回忆自己独有的教育经验,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和想象,真正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谈。

3. 评价工具,支持教研反馈更有效

评价工具是借助评价的导向作用,让教师感受在教研中的所思所获的过程。可以从“教研组长负责任、教研活动规范求特色、教学常规质量监控有实效、教研氛围浓厚、教研有实绩”等方面加以评价。在园内树典型、引路子、拓思路、引领教研工作不断提升品质,从而形成比、学、赶、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教研氛围,推动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以校本研修为例,每次研修结束,都会有评价反馈表。通过对评价表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明确教师对教研活动的需求和对不同形式的教研方式的反应,对后续教研活动的开展、教研氛围的建立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四、收获和启示:教研内驱力提升,教研有效性增加

通过有温度、有尺度、有深度的有效教研方式开展,每位教师从教研理念到教研实际操作能力都有提升。日常的教研已经不再只是任务,而是教师的内在需求。

1. 培植教研主持人,教研能力见提升

让每一位教师成为教研主持人不光能让教研的主题更贴近教师的实际需求,还能让教师在主持准备过程中对教研的流程有更清晰的认识,在教研开展过程中能变得更加的自信。经过新的教研方式的实践,每位教师都能以主持者、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教研活动中,从默默的参与者到积极的发言者,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教研活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高。一些新教师,经沟通了解本人希望先观摩,积累经验之后再尝试,对于这样的个体需求,园方也给予尊重和支持。

2.形成教研小组,自主教研形式多

教研小组的成立,可支持教师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研方式和教研地点,让研讨无处不在,任何时候都能开展。一学期以来我园开展的教研活动无论场地还是内容、形式都很多样:有的选择在阳光好、空气清新的草地上;有的选择在安静的图书室,还有的选择在线上进行讨论;有的选择自己开展项目活动时碰到的问题进行大讨论,有的结合班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同年龄段的研讨,让教师在教研过程中的互动更加深入了,同时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多样,问题解决的时效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让教研的效果更加显现了。

3.打造教研文化,园所生长力提升

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园所的教研文化氛围已经非常浓厚,但是唯有不断地思考才能形成具有内涵的教研文化,助推教研走得更远,让教研的力量保障园所的发展有旺盛的生长力。

猜你喜欢
教研幼儿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爱“上”幼儿园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