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亿华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热带地理》编辑部,广东 广州 510070)
2018 年11 月,国家提出要大力提升科技期刊水平,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2020 年5 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深入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水平办刊队伍”[1].在此背景下,编辑人才的培养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办刊队伍中,青年编辑是骨干力量,是实现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和保障.因此,对青年编辑的培养是提高普通期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法宝.
当下整个国家都处于飞速发展中,期刊行业的竞争也日渐白热化,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并且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浪潮的影响下,整个期刊行业很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普通科技刊期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不高,没有强大的编委团队,也没有雄厚的发展资金支持[2],编辑队伍人少.普通科技期刊,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境.而普通期刊青年编辑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也会受到一些局限,如所在的期刊平台不高,发展机会较少、资源较为短缺,在单位被边缘化,在职称晋升上障碍较多等等.在此背景下,普通期刊青年编辑更应该奋发图强,不断学习,强化自身,练就过硬的编辑业务水平,更好地助力期刊发展并实现自身职业价值.
目前,已有研究对青年编辑的培养进行探讨,如张冬冬等[3]认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需要走出封闭空间去观摩学习,注重培训和继续教育,融入科研团队,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邬加佳等[4]认为参加青年编辑业务大赛可以促进青年编辑主动学习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优化编辑知识结构,适应全媒体融合时代科技期刊的快速发展;王元杰等[5]提出青年编辑学术能力提升的6 条策略,包括实行导师培养制度、提供同等学术条件、给予足够发展空间、推动科研项目立项、提供继续教育机会和举办专业技能比赛.已有青年编辑能力提升研究更多是从单位培养或者外部环境角度开展,探讨如何从青年编辑自身角度自发地进行能力提升的比较少.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一流期刊建设背景下青年编辑需要具备的业务能力,再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总结青年编辑自我提升途径,以期为国内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背景下,国家对科技期刊的发展愈加重视,科技期刊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对于青年编辑而言,既是机遇也是对自身能力的挑战.一流科技期刊应当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备受尊重认可,是重大科学发现或者发明向世界宣告的首选阵地[6].可见一流期刊对于内容和影响力的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普通期刊应该更加重视内容质量,并做好精准宣传,另外,细分用户的知识服务对于普通期刊影响力的提升也至关重要.这要求普通期刊的编辑需要具备以下能力:1)扎实的专业学术素养;2)过硬的编辑业务能力;3)先进的办刊理念和行之有效的策略以及高效的执行力;4)适应时代发展的学术内容宣传推广能力.而这些能力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在这当中,自发性的提升起重要的积极作用.青年编辑应该主动通过各种渠道迅速提升自已的业务水平,力争在工作中独当一面,靠自己的实力取得出色业绩,成为期刊的骨干力量.
科学性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没有严谨的科学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科技期刊就失去生命力.因此,期刊编辑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对稿件的科学性和出版价值做出准确的判断.青年编辑应该始终保持对有关学科专业的研究兴趣[7],并努力成长为学术型编辑.
目前,普通期刊的青年编辑大部分是专业领域的硕士,对专业领域知识的掌握比较宽泛,而不精尖,对科研的理解深度不够透彻.为了弥补自身知识上的不足,青年编辑可以通过对自身的专业知识构成进行系统分析,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主动阅读专业书籍,涉猎大量文献.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难题时,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或者请教相关专业的学者,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这样日积月累,个人的专业知识体系将得到不断完善.同时,积极关注学科相关会议,密切关注其中体现的研究热点以及学科的发展动态,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新的学术热点,保持较高的学术敏感度.此外,日常工作也是一个汲取专业知识的好机会.比如,同行评审的意见尤其是高质量的评审意见也是编辑学习的优质材料.以笔者为例,通常在完成稿件的编辑加工后,笔者会仔细阅读同行评审专家的意见,从专业的角度不断思考稿件的发表价值、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如何进行修改提升.一篇稿件,从专家的角度和编辑的角度进行判断和鉴赏有很大的差异.如此通过反复推敲,笔者受益匪浅,对问题的思考更为全面深刻,能有效提升笔者在稿件加工过程中所提修改建议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也有不少学科前沿知识讲座直播,极大地方便了知识的获取.如中国地理学会的大讲堂会不定期邀请地理学领域知名学者开展线上讲座,其内容多为国内地理学研究热点话题,是期刊编辑学习的一个良好途径.又如,中国地理学会旗下的品牌会议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近几年都由各个期刊组织学科领域前沿分论坛,邀请国内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做汇报,这种学科的大型学术会议也是青年编辑学习专业知识的一个好途径.
稿件的编辑加工是整个出版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稿件质量把控的关键环节.除了做好文章内容(量和单位、图、表、专业术语)的规范化,使其符合国标要求,更为重要的是,编辑是期刊论文的主要审稿、编辑与加工者,需要对文章表达的科学性、逻辑性、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内容的完整性等进行审查与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这对于期刊水平的本质提升具有关键作用.而这需要编辑对科研论文的撰写技巧与规律有深刻的理解.因此,钻研科研论文写作与规范是青年编辑的必修课之一.
对于国标规范等知识性内容,需要青年编辑主动加强学习,经常查阅资料,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巩固.对于文章的内容规范和深度的把握上,青年编辑在刚入门时首先可以通过向其他有经验的编辑学习,如可以通过查看其他编辑对文章所做的修改,了解文章修改的大概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并在自己的实际编辑加工过程中善于发现并总结问题,很多时候各项工作都是在实践中一边修正一边积累经验.除此之外,青年编辑可以通过关注一些科研写作方面的公众号如“科研与写作研究所”“科学文字社”或者讲座,学习吸收知名学者或者资深编辑对写作规范的见解,吸收内化形成个人知识.
青年编辑在工作中除了埋头干,也要注意抬头看,多阅读同领域优秀期刊的优质文章,观察这些文章各个部分是如何撰写的,如对于研究型论文重点在于科学问题是如何提出的,如何开展讨论以呼应科学问题,如何在结果和讨论的基础上,凝练深化形成文章结论;而对于综述型论文,重在关注如何组织文献梳理的脉络、对文献的评述是否客观合理、以及是否提出未来研究展望等方面.有时候如果我们只沉浸在自身刊物的文章中,容易一叶障目,成为“井底之蛙”.多看看其他优秀文章的写作脉络和组织结构,有益于拓展思路,更好地指导工作.
青年编辑要善于在工作中总结反思,挖掘有意义的选题,开展编辑学研究并撰写和发表文章.这对提升自身的编辑综合能力有显著成效,是编辑成长的有效途径[8-9].
大部分青年编辑都不是编辑行业出身,在刚接触编辑工作时比较陌生,更别提能对编辑工作有很深刻的认识,在开展编辑学研究方面更是困难重重.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在工作实践中开展编辑学研究的方法:1)通过阅读某个主题的文献,掌握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批判性阅读,梳理已发表文献取得的成果,思考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或者同个问题能否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研究,以对问题有更为深刻的理解,逐步形成个人在编辑出版方面独特的见解,进而确定选题.2)通过定期阅读权威出版领域期刊论文,如浏览《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每期发文,从发文的主题以及作者是如何开展研究等方面进行观察,从中发掘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向以及借鉴别人的方法开展研究.3)留意相关学会组织的课题申报指南或者重要期刊发布的年度重点选题,掌握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并与自身期刊实际情况相结合,挖掘有意义的选题.4)结合编辑实践工作开展研究,比如在工作中发现什么问题,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该问题等等,有时候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题.青年编辑由于工作经验较少,还不太适合开展深度的理论研究,而融合期刊工作的实践经验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不失为开展编辑学研究的良好途径.
此外,有条件的青年编辑也可以争取参加科研教学活动,青年编辑深入科研一线,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科研活动,在与学者的沟通中能更为顺畅.同时这对于个人的科研洞察力和学术敏感力的提升大有裨益,也有利于结识更多的科研工作者,为期刊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刚进入编辑行业,青年编辑对办刊策略的了解可以说比较欠缺甚至是空白的.除了在日常工作中向资深编辑学习请教外,还应多关注高质量期刊的办刊策略,学习、思考、吸收优秀的办刊经验.高质量期刊在很多方面如资金和人员配置、平台条件等占据优势,并且能较早洞悉期刊行业的发展动态、前沿热点,有充足的条件采取先进的办刊举措,尝试先进的办刊手段.因此,主动借鉴吸收高质量期刊编辑同行的实践经验,是普通期刊青年编辑快速提升编辑业务能力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如《遥感学报》近年来在期刊的增值服务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成功地实现由内容服务向知识增值服务转型,在用户服务方面,《遥感学报》将用户群体细分为学生、青年学者、资深专家,针对不同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黏性[10].在内容方面,梧桐会直播、数据分享、封面故事、数据服务、年度会议等特色资源成为期刊的品牌栏目,尤其是梧桐会直播在遥感领域产生广泛影响力,成为学者相互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非常值得普通期刊学习借鉴.
青年编辑学习优秀期刊办刊经验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优秀的期刊都非常重视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高质量建设,一般会及时更新发布期刊相关的最新消息,如专题征稿、直播/讲座信息、编辑部动态等等.青年编辑可以从中总结期刊办刊策略和手段等相关信息;2)通过定期阅读已经发表的期刊办刊实践等文献,如有些编辑出版方面的期刊的办刊实践/经营管理栏目,其所刊登优秀期刊办刊经验比较先进,具有较高借鉴价值;3)通过一些期刊或者编辑学会的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办刊经验分享等讲座信息,如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微信公众号的“说刊”栏目、中国期刊协会微信公众号的“期刊协会讲堂”,以及专门面向青年科技期刊编辑的“小编讲堂”,这些公众号会不定期发布行业内优秀期刊的办刊经验.另外,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青年编辑风采”栏目中除了展示青年编委的风采外,通常也有办刊经验的分享.
另外,在学习借鉴中也需要多将自身期刊与优秀期刊进行对比,进行深度思考,查找差距和突破口.以笔者所在的《热带地理》为例,《热带地理》在地理学期刊中影响力排名处于中间位置,虽然近几年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提高办刊能力,如约稿、组织专刊/专题、高水平文章的微信宣传、举办学术会议/论坛等,但影响力提升程度并不明显,而学科领域其他期刊都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提升,尤其是排名靠前的期刊,其影响因子成功实现翻几番.为了查找深层次原因,笔者搜集罗列了地理学科领域相关的学术期刊,分析了各个期刊的刊文特点、近年来实行的办刊策略、编辑部的相关动态等.并重点关注了地理学权威的“四地期刊”和近年来的后起之秀《经济地理》,对比思考《热带地理》和这些期刊在办刊思路上存在的差异.笔者得出两点比较深刻的领悟:1)权威期刊的名家约稿、组织专栏/专辑等措施之所以能取得佳绩,与刊物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对稿件、作者的吸纳能力分不开,约稿最终落实始终建立在期刊品牌基础上.另外,期刊作者层次的优化也是期刊品牌建立和维护的重要因素[11].因此,期刊应该立足刊物优势,打造品牌效应,并优化作者群体.2)地理学期刊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同质化现象严重,刊物缺乏特色.普通期刊为寻求发展,更应立足社会经济需求,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努力寻找差异化发展路径,突出办刊特色.因此,一方面,《热带地理》需要重视对作者群体的培养和服务,尤其是青年学者,于是在2021年成立了青年编委会,招募国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成为办刊的重要支撑力量,并力图将其建设为核心作者群.另一方面,《热带地理》是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刊物,是中国华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核心地理刊物,特色化应作为《热带地理》办刊方向之一,未来《热带地理》可以尝试立足于区域特色和优势,并紧密结合国家和省部级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向青年学者和资深专家约请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在当今文献量激增的现实下,“酒香也怕巷子深”,好内容更需要及时有效的宣传推广.青年编辑需要培养良好的宣传推广意识,可以尝试以下途径:
1)多关注和分析优秀期刊公众号的宣传策略,如笔者比较关注在新媒体传播方面取得突出业绩的“旅游学刊”和“中国激光杂志社”的微信公众号.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逐渐得出个人的一些感悟:①微信公众平台所推送内容要符合微信阅读特点——简短、趣味、可读性强,也要与期刊研究领域有一定相关性,满足小众群体的需求.②切记避免不经编辑转载资讯或者论文,而应该与期刊本身特色、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紧密结合,对海量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和改编,形成自身特色和个性.③要善于利用期刊的人才资源如编委、作者等,撰写原创性内容或者是采用当下比较流行的短视频或者直播方式,其效果会更为显著,对平台的长远发展更为有利.④尝试独辟蹊径,为研究生群体的培养贡献力量,如中国激光杂志社旗下“爱光学”公众号最近推出的“导师有话说”栏目,邀请优秀的导师来传道解惑,与年轻学子一起互动交流,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途径,既能形成优秀导师示范效应,也能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当前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
2)学术期刊编辑要掌握新媒体的基本知识,不断提升新媒体的运用能力[10].应带着发展的眼光,不局限于当前工作,要主动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参加学术直播、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运营的业务培训,首先掌握基本的知识,然后通过具体的实践工作不断提升技能.也可以通过与国内在新媒体运营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的出版社或者期刊建立合作,开展联合培养,切实有效地弥补新媒体运营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欠缺.如广东省卓越科技期刊人才培训计划项目计划每年联合国内外一流期刊和知名出版机构,建立编辑出版人才合作培养机制.未来,在国家政策导向下,针对编辑的专项培训会逐渐开展,青年编辑应该积极争取参加.
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背景下,对于普通科技期刊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普通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充满活力与干劲,是编辑团队的骨干力量,更应该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在各个方面与时俱进,努力成长为具备扎实学科知识和编辑素养、掌握先进办刊理念和宣传策略、善于沟通交流的复合型编辑人才,为中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