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远古文明的初音

2023-03-18 13:54:39文_王
河南电力 2023年5期
关键词:贾湖管乐器音孔

文_王 峰

经历了八九千年的日月变幻、斗转星移,它与我们“相遇”,历经几千年的掩埋、沉淀,它让我们叹为“听”止,贾湖骨笛以横空出世的姿态,吹响了礼乐文明的先声。

抖开尘封的泥土,3支7孔骨笛于1986年在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第一次被发现并确认,经过8次考古发掘,先后共40多支骨笛重现于人世。它由鹤类的尺骨制作而成,直接运用自然生物为原材料,制作规范,经过设计孔位、计算开孔位置、钻音孔、调音成器一系列环节,才有了成品。经测音研究,这批骨笛已具备五声、六声甚至完备的七声音阶结构,打破了先秦只有五音音阶的结论,同时也推翻了“中国笛子西来说”之谬论,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七音阶管乐器,也是同时期遗存中最为丰富、音乐性能最好的音乐实物。它的出现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两千多年,被称为中国管乐器的鼻祖。

透过历史的印记,在不少骨笛标本上,还能见到钻音孔前刻记的痕迹,刻记之间并不等分,制成后的骨笛却都合乎音律。出土的七孔骨笛,在第六孔与第七孔之间有一调音孔可以发出两变音。它是罕见的史前神器,不仅反映出贾湖先民对于“数”与“律”的认知水平,而且传递着先民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所创造出来的灿烂文化让我们深深折服。

穿越千年的时光,贾湖骨笛如同仙鹤信使来到我们身边,当现代音乐家利用一支出土完好的七孔骨笛吹奏出河北民歌《小白菜》时,高亢嘹亮的笛声仿佛穿透九千年历史的烟云,将我们带回到了淮河上游新石器时代那个稻花飘香、笛声悠扬的贾湖先民生活场景。

跟随时光的脚步,驻足贾湖遗址的地面上,走进俯瞰如迸溅水滴的贾湖遗址博物馆,看着构筑的贾湖村落,恍惚间人影闪动,九千年的故事还在继续,狩猎采集、驯养家畜、种植水稻、酿造果酒……先民们当时怀着怎么样的心情,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但馆内高亢的用骨笛演奏的曲子,又好像在诉说着当时人们的思绪,倾诉着他们的故事。

或许正如《如果国宝能说话》中所说:“九千年斗转星移,也许只是贾湖骨笛的影子,穿行在历史处,低吟着历史的回声,穿行在骨笛孔洞之间的是九千年前人类的呼吸,那是文明的先声。那时风动,此时心动。笛声悠悠,诗意绵绵。”

猜你喜欢
贾湖管乐器音孔
《贾湖骨笛的“七声”研究与东亚两河的音乐文明》(插图)
中国音乐学(2022年3期)2022-10-27 09:49:36
论阮音孔的改制与变迁(下)
乐器(2022年12期)2022-03-14 13:32:28
自制乐器
西洋管乐器的呼吸训练方法及应用研究
黄河之声(2019年16期)2019-12-16 04:04:25
融合教育视角下盲人西洋管乐器教育方法的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0
乐器中的物理学现象分析
探究陶笛发音频率与开放音孔组合总面积的关系
物理通报(2018年7期)2018-07-13 08:51:32
贾湖骨笛
知识窗(2018年6期)2018-06-26 07:11:58
贾湖低处
河南贾湖遗址再现八千年前骨笛
小演奏家(2014年8期)2014-11-03 10: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