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禹明(澳门科技大学)
电影《分手的决心》2021年获得了法国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朴赞郁导演曾在纽约作品座谈会上谈及自己当年是因为看了《迷魂记》之后,才下定决心投身电影行业。朴赞郁导演的《分手的决心》与希区柯克导演的《迷魂记》同样都是在A故事中有一个被监视的女性,而在B故事中,该女性会以新面貌出现。当他们电影中A故事进行到B故事中主题与真相显现时,男女主角分离、死亡的悲剧时刻就来临了。
布莱克·斯奈德在《救猫咪:电影编剧指南》书中提出A故事是一个吸引观众的假动作,而B故事才是故事的真正主题。A故事与B故事存在一种相互反题的原理概念。A故事布置悬念,用于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电影剧情中的B故事较多为“爱情故事”,承载了电影主题和完成叙事的功能。
1.开场画面
优秀影片开场成功需要具备的因素:类型、基调、情绪、风格、主要人物、主角前史。
2.主题呈现
在剧本中前5分钟内,如果想达到结构突出的效果,就会有通常不是主角的人物向主角提出问题、做出陈述,问题与陈述提炼出的内容往往是影片暗示的主题。
3.铺垫
在A故事中的铺垫段落需要呈现电影人物的肌理,强化人物动作,表现主角希望获成功的动因和由此需要进行改变的内容与步骤。此段落需要向观众展示主角生活中重复缺失的内容。
4.推动(催化剂)
催化点是事情首次发生的时刻,推动段落是电影叙事中好消息的对立面,在危机开始前,推动段落将主角引向快乐。
5.争执(辩论)
推动段落不一定清晰,但争执段落需要有某类型问题出现,催化点迅速带来了解决方案,争执部分会表现如何回答问题。
6.第二幕衔接点
衔接幕是主角离开旧世界、从A故事(正题)进入它的对立面B故事(反题)。由于两个世界截然不同,此时的人物动作需要明确。通常第二幕衔接幕开始时,把主角拖入第二幕的事件不能处理模糊。主角明确人物动作,自己积极主动做出决定。
7.B故事
B故事通常是爱情故事,承载电影故事的主题。从B故事开始转换视角,切换镜头。B故事与A故事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但两者叙事范围不同。 A故事是一个假动作,吸引观众,制造悬念。但B故事给了观众离开A故事后有一个喘息的时间。
8.游戏
精彩的片段会放在剧本中的娱乐游戏部分,此段落的基调比影片其它部分轻松,也是主角双方间矛盾较大的时刻。
9.中点
电影剧本分为两个部分。从中点开始事情有了好的走向,但发展下去却是一个伪胜利,主角需要经历挫折,才能吸取教训。
10.坏蛋逼近
内部与外部的邪恶力量联合对付主角,主角此时已经没有外在的帮助力量了,他必须依靠自己坚持,由此他会产生很大挫折。
11.一无所有
主角在此段落中,已经宣告他生活中每个方面的彻底失败,他站在需要做出选择的十字路口,这是一个旧世界、旧体系土崩瓦解的时刻。这为A故事(正题)到B故事(反题)的主题进行裂变,为第三幕(合题)扫清了道路。而B故事(反题)与第三幕(合题)相反,此段落以一无所有的死亡方式触发观众产生怜悯与共情。
12.灵魂的黑夜
此段落指黎明前的黑暗,此时主角仍处于深渊,没有找到正确方法,经过此段落后就会找到拯救自身及事件危机的方法。但此刻主角看不见希望,遭遇完全的失败并承认失败,从而吸取教训。
13.第三幕衔接点
第三幕(合题)呈现的是新世界、新体系。主角在此段落实施解决方案。 将A故事(正题)与B故事(反题)进行融合的方式是主角从“女孩”得到启蒙,主角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获得爱情的步骤。
14.结局
此处剧情中主要问题被解决,主角人物形象最终定型。旧世界被颠覆掉,新世界秩序被建立起来。
15.终场画面
影片中终场画面与开场画面相呼应。结尾需要有剧情变化。如果出现终场画面剧情失控,此时应该返回检查第二幕B故事中是否缺少叙述内容。
?
《分手的决心》中张海俊的人物塑造与《迷魂记》中斯科蒂有所不同,张海俊在A故事结尾时已经掌握了大部分案情真相,但他为了保全宋瑞莱,选择将真相掩藏,让宋瑞莱把藏有真相的手机扔到深海里,是本片在A故事的一大创新点。《分手的决心》将《迷魂记》结尾男主角发现女主角真相的剧情设定提前放到A故事结尾处,使B故事结束后的合题显现出深刻的主题,在第三幕的结局时,宋瑞莱为了保全张海俊,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将自己化作手机投身大海,湮灭对张海俊的不利证据。当迟来的张海俊站在海水中时,象征张海俊男性秩序的山和象征宋瑞莱女性力量的海在这一刻真正完成山海交融,这是朴赞郁的东方美学的创新点。电影结局当张海俊在大海中一遍又一遍呼喊瑞莱的时候,残阳将大海染成血红色,人世间的真情在此刻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