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李盛
木工作为《礼记》所记载的“六工”之一,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发展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建筑、机械、生产工具,还是生活用具,木制器物都具有独特的地位。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工业大机器取代了木工的地位,使得这一古老的技艺正在被逐渐边缘化,甚至面临失传的境地。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木工技艺及木制器物也逐渐被人们重新认同,其中还有人为此设立的专门的收藏机构,为我们的文明保留一份记忆,文旺阁木作艺术博物馆就是这样的一间民间博物馆。
文旺阁的创始人名叫王文旺,1970 年出生于河北衡水,年幼时师从父亲学习木工手艺,后来来到北京从事古董家具修复工作,20 世纪90 年代成立了自己的古家具公司,有了一些积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文旺对古家具的认知从单纯的商品角度逐渐过渡到文化层面,开始意识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价值。于是在2005 年,他在北京通州区东下营村自己的院子里筹建了文旺阁木作艺术博物馆,馆中收藏了几十年来他收集到的各种木工工具、木作零件,以及众多的木制器物,大到车船舟楫,小到锅碗瓢盆,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干了30 多年的木工活儿,王文旺至今也不敢自称“木匠”。“别随随便便称自己是木匠,加这个‘匠’字就了不得了,我不敢称,自己顶多是个小小木工。”他说,古时候的“匠”是通才,木匠更是三百六十行里的第一大匠。他理解的“工匠精神”必须勤劳、诚信、有口碑,更要持之以恒,还要精益求精,少一样都不行。文旺阁木作艺术博物馆旨在,保留一种记忆,一段时光,甚至一种传统。一张旧式方桌,一个老烛台,一个旧灯笼,一串旧式的幌子……都在展示往昔的生活,而这一切,其实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的体现。
本期请跟随记者了解王文旺的文旺阁木作艺术博物馆,品读王文旺的工匠精神。
记者:什么原因促使您筹建文旺阁木作博物馆?
王文旺:2000 年左右,我在北方农村收购旧家具,正好看见有个人家正拿着一只桌子腿当柴火烧。凭着多年的经验,我一眼就认出了这只桌子腿是黄花梨的香几腿。大惊之下,我赶紧上前抢下来,之后我在这家人这儿还收购了不少老家具。这件事儿让我很心痛,这家人根本不知道这件老家具的价值。其实我也明白,不知道的人,又何止这一家人不明白呢。老物件再不保护,再不修复,很快就消失了,消失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类似这种事儿还有很多,这也让我彻底下了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博物馆,保留民间快要绝迹的老物件,并做好其背后的文化传承。
从2005 年开始,我开始专注于收藏和研究,挖掘每件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并开始把赚到的钱逐步投入到博物馆的建设中来。院子里原本用于存储和修复家具的房屋,在我的改造下,变成了木作与民俗结合的展室。2017 年,历时12 年筹建的“文旺阁木作博物馆”终于获得正式注册,成为一家正规的民间博物馆。
记者:在您的藏品中哪些老物件最珍贵?
王文旺:这些老物件的价值不能用钱来衡量,发掘背后的文化价值更有意义。博物馆里的陈列展以明、清、民国时期的日常生活为主线,重点展现过去普通人家的衣食住行,各行各业的工具行头。藏品大多来自于北方地区,基本上是我在山西、河北等一些地方的村里收购的。我不收来历不明的文物,不收皇家贵族的器物,只收老辈人留下的、民间实用的、跟老百姓衣食住行相关的东西。
当老物件不成体系的时候,人们很难欣赏它背后的文化价值。我在收集藏品时,总是先按照主题划分为一个系列,然后再查阅文献资料看看自己的收集是否全面。所以我的书架上除了本行的木工、古建类书籍,还有大量的民俗、地方志类书刊。每当我经过研究整理出一个系列之后,心中的喜悦和成就感无以言表。
一万多平方米的展厅,有数万件老物件。木作工具、木作漆艺流程、木作交通工具、木作建筑、木作农具等几大类,均围绕木作艺术与传统民间生活而展开。我经过研究后分门别类又把这些木作物件细分成了近百个系列主题展:木作文化精品展、传统民间广告招牌幌子展、传统百工百业展、传统家具展、传统出行工具展、度量衡展、不同地域古家具展……其中,度量衡展汇集了各朝代的尺、斗和秤;古代机械展则是不同年代的水车、汲水用的辘轳、耕田用的耧车犁耙。连古建筑窗户和大门、大门上的面叶和扣环,我都分别整理出了完整的单独系列。
记者:据了解,您依托文旺阁木作博物馆不仅开设“非遗”课程,还举办了各类展览以及各种互动体验活动,请谈谈您的想法与通过这些活动起到的效果。
王文旺:在我看来,教育才是博物馆的灵魂。到过文旺阁木作博物馆的人,除了惊讶于馆里丰富的藏品,更对这里设计的木工课程念念不忘。经过20 多年的努力,我研究出70 个门类,整理出上百个课程,除了开设“非遗”课程,博物馆还举办各种互动体验活动,教孩子与父母一起动手制作木头玩具、模型,了解榫卯、墨斗、锯齿是怎么做出来的,让人们触摸、体会木头的“温度”,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传统木匠工艺、文化得以传承。拉大锯、推刨子、组装拆解小板凳、组装鲁班锁、制作无动力小车、组装木牛流马、通州八景拓印等等,每个项目都给参观者带来独特的感受。
如今,我的部分研究成果被收入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经典诵读》系列丛书,木作博物馆也成为北京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活动”社会大课堂的项目基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把这里当成“第二课堂”,前来参观学习。我觉得很自豪,将手工艺培训与文化内涵的延伸结合起来,通过动手操作让孩子们喜欢上传统手工制作,再去学习。我是一个手艺人,也是一个非遗传承人,能够把我的手艺教授给更多的人,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快乐。
记者:最近您专注于哪方面的工作?
王文旺:我还在继续以“展览+传承”“研学+旅游”为理念,开发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方面的课程,以吸引更多青少年前来参观学习、共同感受中国传统木作的文化精髓与艺术内涵。比如,由通州区总工会主办、文旺阁木作艺术博物馆承办的“选树小工匠”活动,在青少年中掀起一种学技术、爱技术的风潮,从而向他们传递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另外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依托去年成立的中国职工技术协会木作技艺专委会,发挥专家与平台优势,在突破创新、工匠精神、科学传播、职业辅导等领域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以木作文化为基础,延伸到木作与教育行业、木作与文化创意行业、木作与古建筑修复行业、木作与古家具修复行业。举办技能大赛、技能培训等活动,带动所有会员以及相关从业者,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在传授基本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重点突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木作技艺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中国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未来木作技艺专委会将更系统地思考如何将传统建筑智慧更体系化沉淀,更广泛地传播,也将更多组织探讨传统工匠技艺如何与现代生产方式生产力融合,如何与现代生活需求和审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