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晶
(河北开放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80)
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发展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1 年年末,我国60 岁以上的人口总数为2.67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8.1%。未来,我国老年人口的总量和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还将会有加速发展的趋势,深度老龄化已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社会难题。在此背景下,如何结合国情有效解决我国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群体的安养问题,既是当前社会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自然也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我国的老年人群体在养老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年轻人群体出现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流动的现象,这种现象导致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空巢老人”现象都比较突出,很多老年人无法依靠子女养老。二是由于我国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这就导致现在很多年轻人需要供养4 个老人,而现在二胎政策放开了,他们可能又有2 个或3 个子女需要抚养,年轻人家庭的生活压力就比较大。这些现象也导致很多老年人转变了养老观念,从“被动养老”转变为“主动养老”,即主动规划养老计划,并积极关注和研究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在此背景下,养教结合、医养结合、医养教结合等养老方式纷纷产生,并不断发展优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鼓励老有所为、老有所学。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从政策上积极引导养老机构与老年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等充分合作,推动养教结合、医养结合等新型养老方式的发展,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说,系统探讨当前养教结合视域下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分析取得的发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研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不仅有利于各养老服务机构借鉴现有的成熟经验促进自身发展,也对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老龄化深度发展背景下,我国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因此,进一步拓展养老服务的场所,尝试利用社区、老年大学等场地和机构,开展养教结合综合养老服务,不仅能有效缓解当前养老机构场所和服务内容不足的问题,还能进一步拓展养老服务的内容,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场所进行养老的心愿,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同时,这也是实现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在丰富养老服务业形式和内容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老年教育发展和老年人素质提升,促进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等方面的发展和完善,另外,在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1]
加强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既是完善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也有助于促进政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还可以帮助政府不断改善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能力,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同时,养老服务业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养老服务业有利于激发“银发经济”活力,推动健康产业、家政服务业、现代康养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推进“银发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能较好地促进就业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另外,随着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很多退休老年人虽然不在工作岗位了,但身体依然健康,还具备从事劳动的能力和意愿,且很多老年人还是某些领域的专业人才。通过完善现代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利于促进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可以帮助一部分有能力、有意愿的老年人实现再就业,从而使老年人也能够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的追求。促进养教结合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业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完善现代养老服务业发展,充分保障每个老年人的养老权益,也有助于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群体的需求,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建设。
理念是引导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养老服务行业也是如此。新时代我国的养老服务业紧跟时代步伐,在理念变革和更新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关注专业化、人性化、精细化等服务理念,养老服务企业在为老年人提供基础养老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心理建设、文化素质等能够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方面的服务供给,养老服务的内容和质量获得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庞大,结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来看,养老服务理念还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在服务供给的公平性方面存在不足,养老服务企业目前提供的养老服务水平还是基于收费,考虑经济效益,服务供给质量更多的是向一些高收入的老年人倾斜。其次,服务的专业化和个性化供给不足,养老服务企业提供的大多是基本的养老、护理等服务,康养、文旅等专业人才和专业服务缺乏。再次,科学化发展理念不足,养老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都是单一的、雷同的基本公共服务,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心理、社交、生命质量等高层次的养老需求。最后,养老服务理念创新不足,比如在养老模式、养老服务内容、养老服务产业综合发展等方面都存在创新不足问题,需要广大的养老服务企业持续更新观念,推动养老服务向更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常见的养老模式包括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三种模式。其中,居家养老是我国最传统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老年人依靠自己或子女等家庭力量进行自主养老。虽然在这种模式下养老的老年人能够获得较多的来自于家庭的照顾和温暖,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性的服务保障,其养老质量相对不高。机构养老主要依托于养老院、托老所等服务机构,但是在现有条件下,由于涉及服务费用等,只有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家庭才能实现这种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养老模式,兼有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老年人依托社区可以获得老年教育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部分养老、教育和医疗服务,但是在服务项目的内容和质量方面参差不齐,一般还是以简单服务为主,专业化水平不高。
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质量是影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各个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基础照料和护理等为主,涉及心理建设、康养服务、继续学习、情感社交等方面的服务项目和内容较少,且质量不高。这跟我们实现健康老龄化,推进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的目标还有差距。
从外部保障和监管层面来说,我国属于“未富先老”,受制于国家整体的财政状况,当前对养老服务业的保障和监管力度还有很多不足。[2]比如,现在一些养老服务机构的基础条件不好,服务质量不高,发展受限,虽然各级政府也在想各种办法帮助这些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但大多还是给予政策倾斜、财政补贴等,在专项补贴、人才培养方面的保障措施还非常有限,养老服务机构短期内难以实现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另外,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督导评价体系建设不完善,弱化了外部监督与评价对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推动力。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养老服务理念创新,坚持科学化、专业化、公益化等发展理念,促进养教结合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科学化即养老服务的发展要契合老年人群体的实际需求,符合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规律,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教育等实际需求为目的设计服务项目和内容;专业化即养老服务机构要聘请和培训专业化的员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的服务体验和服务质量;公益化即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要坚持公益化原则,在满足企业基本发展的同时,把满足更多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政府在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实现养老服务的公益性和普及性供给方面具有法定的义务,是引导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要出台促进养老、教育、医疗等机构合作的相关政策和方案,搭建多机构结合的平台,促进现代养教结合、医养教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充分利用现代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现代养老服务管理平台,使老年人在养老机构、社区、老年教育机构,甚至在家中都能依托综合养老服务平台,享受到智慧养老服务,促进更多的老年人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中享受到更多的复合型养老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升老年人的养老体验,并促进我国现代养老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3]
建立和完善现代综合养老服务体系,必须加强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从政策和流程上支持和规范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比如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倾斜等方面,要明确相关的政策实施细则,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现代综合养老服务体系中。在推动养老服务机构与老年教育、医疗机构合作等方面,也要从政策和机制上捋顺它们合作发展的渠道,要制订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下的工作流程、标准和规范,指导养老、教育、医疗等不同的老年服务部门加强合作,形成政府领导和监督下的养老服务共同体,共同推动我国养老服务的现代化、综合化发展。[4]同时,要建立现代综合养老服务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监管,及时将服务不达标的企业从养老服务体系中剔除,以保障养老服务的标准和水平,推动可持续发展。
养教结合综合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需要基础设施、人才队伍、行业标准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因此,政府从总体上建立的规划、保障、评价和监督机制是保障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作为一种新兴的综合养老服务模式,养教结合养老服务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我国各地也都从多方面进行着不断的探索,比如在养老服务机构中设立老年教育教学点,在老年教育机构中设立日间照料托老服务点,依托社区建立养教结合服务点,开发专门针对养老服务的商业保险,完善社区养老基础设施,统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在医疗服务、社会保障与养老服务方面的综合服务,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发和建设智慧养老社区,提供智慧养老服务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养老服务供给,在丰富养老服务内容、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在现有条件下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促进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成果,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老年生活,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推动我国综合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