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沃伊采克》是德国著名剧作家格奥尔格·毕希纳(1813—1837)于1836年,根据1821年发生在莱比锡的一起事件创作的现代社会悲剧。毕希纳在这起事件中看到了其中折射出的对社会深层问题的隐喻,于是将其改编为一出悲剧,旨在通过沃伊采克这个典型人物的生存困境和精神状态反映当时的现状,也由此呼吁人们重新审视关于人的存在的多重命题。《沃伊采克》直到毕希纳百年诞辰之际,即1913年才在慕尼黑官邸剧院得以首次上演,当时德国表现主义文学运动正盛,毕希纳被追认为表现主义戏剧先驱而被重视,其作品也得以搬上舞台,进入公众视线。
这出剧后来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并在世界各地演出,影响较广的版本有1923年由音乐家阿尔班·贝尔格改编的歌剧《沃采克》和1979年上映的由沃纳·赫尔佐格导演和克劳斯·金斯基主演的电影《沃伊采克》。历经各种演绎和诠释,《沃伊采克》已成为德国文学在当今世界最经典,也是被搬上舞台次数最多的戏剧作品之一。《沃伊采克》是毕希纳的遗作,匆忙写就,还未完成,人们发现原作手稿时,稿件字迹模糊,文本段落未经分类编序,对其进行自由组合可以发展出不同的版本。这种开放的实验性和其剧作构思的多义性,引各国研究者对其进行考证和诠释,即使在今天,人们依旧为其多维意蕴着迷,从中解读出了无限的现实意义。本文从题材和主题、人物与环境角度来分析这部剧作。
二、题材和主题:命运悲剧背后的多重意涵
《沃伊采克》取材于现实,剧本名取自事件当事人的本名,毕希纳将之作为剧作主人公的姓名,改编呈现出这样一个故事:驻莱比锡部队的理发师沃伊采克为了养活爱人和孩子节衣缩食、设法挣钱,为了一点金钱,每日出卖身体经受实验的折磨。但他的爱人对他不忠,在历经周遭嘲讽,加之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后,他终于不堪忍受,将爱人刺杀,最终被法院判处死刑。毕希纳把自己于现实中洞察体认出的社会各阶层对沃伊采克事件表现出的可怕与冷漠于剧中表现出来,他指出被欺凌者如沃伊采克孤注一掷进行抗争的现实原因,这原因正回答了他先后在作品和书信中多次提出的问题:“通过我们的身体进行……撒谎、盗窃、谋杀的又是什么东西?”[1]毕希纳锋芒所向,是当时普遍意义上人性与道德的消逝,正是这些形成了小人物沃伊采克难以挣脱的命运悲歌。
毕希纳借这一事件展现了小人物生活的不易,表达了他的同情,还对这一事件显现的诸多社会问题发出尖锐的诘问,比如关于教育、道德,如何看待存在的意义,等等。这些与社会、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是毕希纳毕生苦苦思考的,亦贯穿了他创作生涯始终。关于教育,毕希纳对当时德国失却人文关怀精神的教育可以培养出怎样的下一代抱以质疑。在戏剧《沃伊采克》里,教授、医生和法官作为上流阶层代表,牢牢把握着决策话语权,然而,他们对待占据社会大多数的小人物如沃伊采克却和对待动物无异,在其身上进行医学观察,在他们教导下的大学生亦复刻了这种冷漠。心中只有冰冷的研究实验数据,对于眼前活生生的人正在经受的苦难视而不见、漠不关心。在剧中,医生要求沃伊采克每日只准吃豌豆,看到吃了三个多月豌豆的沃伊采克的生理和心理都开始失常,医生只是将他作为有趣的病例在学生们的面前展览,学生们对沃伊采克的遭遇是熟视无睹的。毕希纳在剧中借此现实写照表达他对当时教育机制的失望。
关于道德,毕希纳借沃伊采克之口为当时的穷苦大众申辩:……讲究道德是一种残忍,道德是在满足了衣食饱暖之后才考虑的事情,道德更应该拿来约束上层阶层,防范他们作恶。面对上尉的要求:“沃伊采克。别忘了道德,道德!”[2]沃伊采克直言:“假如我是一位先生,有一顶礼帽,有一块怀表,再有一件大礼服,假如我还能文绉绉地说话,我想我也早就成为有道德的人了。在道德这个字眼的周围必须有一些漂亮玩意儿,上尉先生。可是,我却是一个穷光蛋”。[3]不仅为小人物发声,毕希纳也借剧作讽刺了只会高谈阔论,却并未真正体察贫苦人民境况的诸如上尉先生的这类人群。
关于人的存在,毕希纳对此有着深沉的思考和深刻的拷问。剧中人物的痛苦不解映照了毕希纳的苦思。上尉在痛苦:“你还要足足活三十年……如此漫长的时间,你到底打算怎么过呢?”[4]沃伊采克在得知爱人背叛自己的消息后不敢相信,他不堪忍受,不住地发问:“您瞧那样一个美丽坚固灰色的天空,有人可能会有兴趣……仅仅为了是和不是,是——和不是之间的破折号,先生,上尉先生,是还是不是?是不是对不起是呢?还是是对不起不是?我要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5]这一连串发问,是沃伊采克对情人背叛与否的质问,是他对生活为何如此对待自己的质问,是对生命还有什么值得留恋、值得為之活着的质问,这是毕希纳对生命的质问。不仅在此处,毕希纳还借酒馆的工匠甲之口对存在的意义发出质问,工匠甲布道式的发言多少道出了毕希纳的生命观:“人为什么活着……这一切可爱又玄妙,但是,一切尘世的东西都是虚幻的”。[6]沃纳·赫尔佐格导演的电影《沃伊采克》在此处将毕希纳原著中的台词一字不差地搬上荧幕,高度还原了原著精神。导演对几处关于存在发问环节的处理手法极佳,正契合了毕希纳的良苦用心。在处理沃伊采克和工匠甲这两段关于生存的独白桥段时,影片采用打破第四堵墙的手法:两位演员在独白动情处忽而直视镜头,与屏幕前的观众对视,那一字一句深沉的发问,不仅是故事里人物的痛苦思考,也一字一句地敲打在每一位观者心上,将观众也拉入关于存在意义的生命拷问中。《沃伊采克》集结了诸多值得不断思考,亦需要不断思考的命题,这些问题一时间难以有令所有人信服的满意答案。但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重新审视现实的过程,毕希纳认为只有人们开始思考,而不是冷漠地接受一切,社会才有改变的可能。显而易见的是,沃伊采克这个小人物的命运悲剧映射了多重社会意涵,亦寄托了毕希纳多重的生命诘问。
三、人物与环境:小人物的内心外化
《沃伊采克》是西方第一部写小人物的现代社会悲剧。在西方悲剧史上,悲剧的主人公都是那些有社会地位的人,毕希纳第一个开始创作以小人物为主人公的悲剧。[7]毕希纳一直认为作家应该“深入到最卑贱者的生活中去”“对于一位作家来说,任何人都不是太卑贱和太丑陋的,只有具备这种观点才能理解他们;最无足轻重的人的面孔,也要比单纯的美的感觉给人的印象更深刻……”[8]他为沃伊采克——这位年老体衰、需要为了家用奔忙、每日经受人体实验只能吃豆子、食不果腹、不被关心和理解、被边缘化的士兵——一个无权无势无名的小人物作传。他为其正名,他要人们看到这个小人物为何会这样,他被剥夺了一切,从而别无选择,刺杀比自己更弱小的爱人成了他唯一的抗争自由,这种举动其实是他对命运的抗争。这个小人物是时代的眼泪,社会的切面,无数不被看见的劳动者的代表。毕希纳对这位小人物的境况做细致深入的特写,他要让人们看见大众的可怜生活,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不同阶层的人真实体会他们的思想情感,与之同呼吸。毕希纳将心中对普通大众深切的同情注入笔墨,他希望用文学的力量打破当时德国社会各阶层之间互不关心的冷漠,希望人与人之间彼此关照。
除了对主角沃伊采克孤苦无依的小人物形象有深入的刻画,《沃伊采克》还塑造了善良善变而弱小的玛丽、浪荡的鼓手长、好心肠但高谈阔论的上尉、冷漠无情的医生、高高在上的教授、单纯温厚的安德烈斯等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是那个时代形形色色人物的代表,他们共同组成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横截面。对人物的书写是与环境相互依存的,这尤其体现在对主角沃伊采克形象的细致描摹上。出生于医生世家并攻读过两年医学的毕希纳,用了大量笔墨书写沃伊采克所感知的环境,这种书写同医学鉴定一般精准写实,这是对沃伊采克高度压迫紧张的精神状态的具体表现。如“有人在我的身后敲打”“一团火在绕着天空迅速地飞动,一种像长号似的轰鸣从天上传来”“不知道什么东西在后面跟着我”。[9]沃伊采克的幻象里有大量凶险的意象,飞火、长号轰鸣、跟随物、火红的眼睛、在火里上升的世界、晃来晃去的刀子、棺材刨花、像烧红的铁的月亮。这些充满不安全感的幻觉幻象对于沃伊采克而言,出乎寻常的真切,它们令他几乎难以喘息,这种扭曲抽象的虚幻正是他所认知的现实世界。对他而言,“世界热得像……我却感到冰冷、冰冷”。[10]这些环境描写具象化了沃伊采克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经受的摧残折磨,沃伊采克因为生活所迫而接受实验,从而饿得虚脱,导致神志不清,这些取代现实存在的失常幻象,展示了一个小人物在当时环境下的异化。
同时,这种仅为沃伊采克所感知的环境亦是一种社会关系的隐喻。沃伊采克所感知的这些折磨他、使他恐惧的扭曲环境,周围人未曾察觉丝毫,人们只当他神志不清,当他疯癫,这不仅体现了一种弥漫在当时德国的人和人之间互不关心的冷漠,还越发凸显了沃伊采克这个小人物的孤独、不被看见、不被理解和不被接受。剧中沃伊采克的爱人玛丽亦是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形象,玛丽在死前听奶奶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里可怜的孤儿离家,不停地走、不停地哭,发现世界上一个人也没有,他去到月亮、太阳和星星上,发现它们都是破败的样子,再回到地球时,地球变成了罐子,他就坐在罐子上大哭。这个故事正是沃伊采克、玛丽和他们所身处环境的真实写照,他们无依无靠,不被人接纳、不被理解,但他们仍然怀抱希望,却发现这支撑着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却都是虚幻。对沃伊采克而言,世上唯一给了他温暖和快乐的玛丽就是他的希望,支撑他挨过毫无生趣的日子,可是这希望却背叛了他,他便只剩下孤独绝望。
毕希纳塑造了一个小人物,并把他复杂的内心世界予以精细地展现,通过对失常扭曲环境的写实呈现,毕希纳让人物立体、生动、深刻起来,一个不被人所理解的小人物在这里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物。毕希纳也由此践行了他的文学理念:“大家试一试,深入到最卑贱者的生活中去吧,在他们的抽搐、暗示和十分细微、几乎察觉不到的面部表情变化里把生活再现出来吧!”[11]
四、结语
《沃伊采克》书写了19世纪德国社会中的一个小人物,并将其展露在公众面前,这是一个在以往文学作品里不会关注的人,而毕希纳为这个小人物倾注了全部心力。他怜惜沃伊采克,他理解沃伊采克,他为他控诉和争取:毕希纳让人们看到这个小人物在疯癫前,当时环境对他的影响。同时,毕希纳想表达的是,当时还有无数个沃伊采克——他是最普通的大众代表,小人物们需要被理解、被关切。这部作品奠定了毕希纳在德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德国最高规格的文学奖项便署以毕希纳之名,称为“毕希纳奖”,“毕希纳奖”成了德国文学的“诺贝尔奖风向标”。《沃伊采克》是毕希纳仅有的四部文学作品中唯一的命运悲剧,是毕希纳戏剧现实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为其生前的最后一部剧作,《沃伊采克》代表了其戏剧创作的成熟,体现了毕希纳戏剧热烈、浪漫、凝重、犀利、悲悯、富于思辨的艺术风格。经过不断演绎,毕希纳的作品至今上演不衰,后人从毕希纳作品中挖掘到越来越深刻的命运省思和现实關切。“德国语言文学科学院”对毕希纳的评价是如此贴切:“在毕希纳身上,国家看到的不是已经完结了的古典主义者的成绩,而是一个诗人的榜样,他的作品匆匆地走在每一个时代、也包括我们的时代前面”。
参考文献:
[1][2][3][4][5][6][8][9][10][11][德]格奥尔格·毕希纳,著.毕希纳全集[M].李士勋,傅惟慈,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81;210;208;218;223;260;195;217;259.
[7]刘明厚.世界名剧导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44.
(作者简介:郑彩妮,女,硕士研究生在读,上海戏剧学院,研究方向:叙事学)
(责任编辑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