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探究

2023-03-17 17:54:21吴潇逸
格言·校园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深度文本阅读教学

吴潇逸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学科更加注重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此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阅读与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两者间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相互联系,阅读与写作的深度融合能够强化学科内在联系,全面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现状分析入手,对阅读与写作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展开探究。

一、语文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一)阅读是写作的前提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两个重要板块,两者相辅相成,存在于语文能力塑造的有机整体中。学生想要提升写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升依托于阅读量的积累。语文阅读的积累能提升学生以下三方面的写作能力:1.阅读能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提升语感。优美的描写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优秀的文学作品蕴含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夯实学生文化底蕴,提升自我审美追求。2.阅读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语文学科对于塑造学生个性与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学生通过鉴赏文学作品接触各种思想思潮,在阅读与思考中产生自身对世界的思考,完善自身价值观构造。3.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直接体现,学生表达的习惯、逻辑、方式都会受到自身思维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效果。在小学初中阶段,学生语文句式组织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来源于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多种句式的表达,提升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写作是阅读的升华

阅读与写作两者相辅相成,相较于阅读量大的学生而言,经常写作的学生会更擅长输出观点,因为写作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阅读学习到写作输出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建立“写作想法”的过程。且阅读是写作的思想基础,足量的阅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提升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内在创造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层面“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读轻写,以读概写

长期以来,教师习惯将阅读与写作看作两条平行线。在读写融合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尝试将写作融合在阅读教学中。然而实际情况是,当下的“读写结合”往往流于形式,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进度,仍将教学重点放在文本解读上,至于写作教学,要么很少划出写作练习的时间,要么只是单纯进行观点的表述。这样,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凌空蹈虚,举步维艰。

2.没有深度挖掘阅读教学内涵

“读写结合”要充分重视与挖掘阅读教学的能动创造力,使学生在文章内容接收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再创造,输出自己的观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对于课本的解读直接来源于教师输出的观点,对于文章的观点与情感的思考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往往还没形成自身体会,教师就已经总结出文章的主旨与观点,让学生进行背诵。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让学生快速了解文章主旨,但是没有经过自己深度思考,学生仍难以提升文本深度分析能力,因此,重视阅读答题技巧而忽视了文本核心分析能力的教学也成为限制学生文章写作的重要原因。

(二)学生层面“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1.漠视阅读学习,厌烦写作

当前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中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分析大部分的课堂教学,课堂的活跃度往往不高,大多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安静地听课,且学生往往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种学习气氛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不高,体现在阅读学习中就是学生缺乏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学生的阅读材料往往是课本材料,阅读时间也往往局限于课堂上,学生缺乏主动阅读和深度阅读的意识和习惯。

2.学不得法,难以转化阅读成果

从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来分析,表面显现为部分学生厌烦阅读学习和写作练习,而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可以发现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没有形成科学的读书习惯,学生不知道如何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缺少思考,同时缺乏将思考转换为写作的能力。许多学生是拥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但实际写作中往往很难准确地描述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读书,灵活转化文本的多种表达方式,增强文本分析和推敲能力,领悟写作乐趣。

三、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深化文本阅读,强化写作感知

在语文教学中要使阅读与写作互融共生、相互促进,就要打好阅读教学的基础,深化阅读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于写作教学的感知。教师要充分挖掘阅读材料中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情感态度等元素,让学生能够深度评鉴优秀文章,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并且在阅读中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深化阅读教学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问题引导式教学,挖掘学生阅读深度

教师在教学中先设置问题再让学生带着思考去阅读,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亲近程度,使学生更加深入的读懂文本,实现深层次阅读。

2.师生合作式探究阅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师生合作式探究阅读转换了教师的教育角色,在阅读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交流研討,丰富了阅读体验,实现个性化发展,逐渐成为有自己思想的人。

3.扩充阅读资料,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积累,首先要在阅读量上下功夫,由量变引发质变。阅读量既包含阅读篇数也包含材料广度,因此教师要,结合有趣的阅读材料和各种有趣的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建立班级书库、读书角等等活动,提升学生阅读的参与度,拓宽阅读视野,丰富阅读体验。

(二)通过阅读教学深入指导写作

在写作练习中学生要快速提升写作能力就要深度结合阅读中的写作方法进行练习,教师通过范文分析,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题材、写作结构、写作技巧,再结合自身的想法,让写作表达更加流畅。用阅读语篇指导写作教学主要有以下三条实施策略:

1.根据例文展开仿写

仿写是初中阶段学生常用的写作方法,学生根据例文叙述的结构和修辞方式进行仿写,例如在写母爱的主题时,学生可以深入分析例文选取的场景,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场景,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开叙述,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仿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更加有新意。

2.开展缩写训练

缩写训练是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环,根据阅读材料将文章的内容主旨进行缩写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文章分析、阅读、概括能力,使学生理清文章的主次,避免出现主次不清、没有重点的情况。

3.结合想象进行续写

初中生处于个性塑造的关键时期,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而阅读材料往往具有很大的扩展空间,教师根据材料可以鼓励学生展开续写,一方面让学生进行练笔,另一方面深层次激发学生自身的感悟与体会能力,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进阶。

(三)强化评价,以写促读

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课堂教学中画龙点睛的一笔,完备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学生查缺补漏,进一步提升学习兴趣,而忽视教学评价则容易使课程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及时给予教学评价,评价习语要写的全面细致,让学生知道自身习作的优缺点,提升写作水平。

四、结语

在语文教学中处理好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关系是提升学科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读写结合教学能够优化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个性化教学实施,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育互融共生。

猜你喜欢
深度文本阅读教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深度观察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