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世甫 李瑞辉
关键词:顺口溜
张庄村妇联主席刘艳梅:
“看住家、顾住娃,不出家门挣钱花。”
“村里3200多口人,妇女有1200多,除了小孩和老人不能干活,剩下的基本上都有活干、有钱挣,真正过上了‘看住家、顾住娃,不出家门挣钱花’的日子。”走在张庄村的幸福路上,村妇联主席刘艳梅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幸福路是张庄村的一条主干道。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张庄村视察,沿着这条路自南向北走进贫困群众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张庄人倍受鼓舞,埋头苦干实干,2017年顺利脱贫后,把这条路取名为幸福路。
干净整洁的柏油路,让人心情舒畅;沿街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各类特产,让人目不暇接;路边墙上时尚美观的文明新风展板,让人仿佛置身城市街头……
“我们村有仨巧媳妇工作点,光村里的奥吉特菌业,就带动了100多名妇女就业。”说起村里这些年的发展,刘艳梅如数家珍,“现在村里还开了一个手工布鞋坊,那些上了年纪干不了重活的妇女,在家纳纳千层底,一天也能挣80块钱。”
这些年,张庄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关注起精神生活来。村里不仅建了文化广场,还把闲置的老房子改造成桐花书馆、民俗记忆馆、乡村体育室等。“晚上吃罢饭,妇女们聚到文化广场跳舞,甭提多热闹了,感觉和城里没啥两样。”说起这些,刘艳梅一脸自豪。除了这些,村里还建起了家风家训馆,连年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家庭”评选。村民们争着想评个奖,吵架闹矛盾的少多了。
“这样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回忆起2014年之前村里的情况,刘艳梅十分感慨,“那时候各家的日子都紧巴巴的,一有空就出去打工挣钱,家和娃都顾不上管,谁会有心情跳舞呀!”
“看住家、顾住娃,不出家门挣钱花。”张庄人以前梦寐以求的生活,如今成了现实。
关键词:好日子
焦裕禄精神讲解员彭思思:
“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
彭思思是个湖北妹子,跟丈夫闫春光相识于南方的一家工厂:“他在厂里的时候很勤快,经常帮大家打水、拖地,我觉得跟他在一起很踏实。”
2007年,彭思思跟着闫春光回到张庄村,村子破败的景象让她记忆犹新:“村里那时没几座像样的房子,路况也不好,更别提环境和卫生了。”她父母知道村里的情况后,怕她吃苦,曾坚决反对她跟闫春光结婚。
闫春光家的光景确实艰难。父亲和大伯因病离世后,闫春光跟奶奶张景枝相依为命,奶奶身体还不好。彭思思嫁过来后,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生下两个孩子后,夫妻俩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筹钱开了个养鸡场,结果遇上禽流感,赔了个底儿朝天。
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张庄村,走访的第一站就是彭思思和闫春光家。习总书记给两个孩子带了书包和玩具,还拉着张景枝老人的手问寒问暖。
“当时总书记问我们两个这么年轻,怎么会成了贫困户,我们说明原因后,总书记鼓励我俩趁年轻好好干,说只要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一定会有更好的幸福生活!”彭思思说,总书记的话,她和闫春光一直铭记在心。
后来,彭思思夫妻靠着5万元贴息贷款,建起现代化的养鸡棚,养了3000多只鸡。两人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苦干,养鸡场效益不断提升。2015年,他们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现在,养鸡场的规模已经扩大到1万只,年收入20万元。彭思思也有了新职业—焦裕禄精神讲解员,为来到张庄村的游客们讲述小村庄嬗变的故事。
“我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彭思思说,如果习总书记再来张庄村,一定会欣慰村里的变化。
关键词:金耳钉
奥吉特菌业有限公司员工翟兰菊:
花1000多块钱买了一对金耳钉
翟兰菊接受采访时,耳朵上戴了一对金灿灿的耳钉,甚是抢眼。
“这耳钉真好看。”记者忍不住夸赞。翟兰菊笑笑,有些不好意思:“两年前,花1000多块钱买的。”翟兰菊告诉记者,她小时候就喜欢耳钉,上学时花两毛钱打了耳洞,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一直戴不上耳钉,直到这两年生活好了,才给自己买了这对耳钉。
2017年,翟兰菊开始到村里的奥吉特菌业有限公司干活,负责蘑菇的装箱工作。翟兰菊的丈夫长期卧病在床,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家里全靠她支撑。到奥吉特上班后,她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还不耽误照顾一家老小。
“在这里干活,不需要多高的文化,多劳多得,比在外边打工强多了。”翟兰菊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村里干活,虽然挣钱没有去外面打工多,但花的也比在外面少,还能顾住家,咋着都比去外面强。”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奥吉特菌业带动村民就业的故事,只是张庄村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张庄村建成大棚近200座,推广兰考蜜瓜、西瓜、草莓种植;发展了莲藕、藏红花种植和南美白对虾养殖、肉牛饲养等项目;成立了“幸福张庄”农副产品销售公司,通过线上直播销售农副产品……
翟兰菊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早上骑电动车去干活,几分钟就到了。有时候在家顾不上吃饭,到公司食堂花上两块钱,绝对管饱。”
两年前,翟兰菊手里有了余钱,狠狠心花1000多元,终于圆了儿时的耳钉梦。
关键词:千层底
张庄布鞋手工坊工人胡秀琴:
“孙子、孙女放学回来,问我要糖吃,我也有钱买。”
“这都是我一针一线手工纳出来的,这是鞋底,这是鞋面……”74岁的胡秀琴见到记者,赶忙放下手里的活兒,热情地介绍她的“作品”。细密的针脚、整齐的走线,雪白厚实的千层底看起来就像一件工艺品,十分美观。
“我们这里有一个习俗,闺女出嫁前要准备好千层底布鞋作为陪嫁。条件好的家庭准备十双八双,条件一般的也会准备两双。”胡秀琴告诉记者,她小时候,陪嫁的千层底都是要出门的闺女亲手做的,也有的家庭会让村里针线活儿好的人帮忙做,管顿饭。“我12岁就会做了,也经常帮亲戚朋友做,但真没想到,老了还能靠这个挣钱。”
胡秀琴夫妻俩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一直和大儿子一起生活。胡秀琴告诉记者,大儿子家有仨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小孙子先天失聪。为了养活一家人,她大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但生活依旧捉襟见肘。
“我们家以前的房子破破烂烂,地基还低,一下雨,既要防房顶漏水,还要防外面的水往屋里灌。你看我们现在的房子,又大又亮堂。”胡秀琴告诉记者,这些年政策好,家里盖起了新房子,政府给小孙子配了免费耳蜗,还给她找了个做手工布鞋的好活儿,让她既能照顾家里,又能靠手艺挣钱。
“纳一双鞋底80块,做整双鞋120块,我3天能做2双鞋,不用准备原料,也不用操心卖,只用拿根针在家做做就行了,多省心呀!”谈到做千层底布鞋,胡秀琴脸上有了笑容,“我做这个六七年了,一个月最多拿过1700元。”
“孙子、孙女放学回来,问我要糖吃,我也有钱买。”胡秀琴笑着说,如今孩子们健康、幸福,她已经无所求了。
关键词:笑脸
张庄村民俗记忆馆管理员胡林娜:
“在这里工作很开心。”
个子高高的胡林娜,在人群里很显眼。可跟她接触后,你能记住的,是她的笑脸,而不是身高。
胡林娜原是村里桐花书馆的管理员,民俗记忆馆建成后,她就主要负责民俗记忆馆,有时忙了也两边跑。“我是张庄的闺女,又是张庄的儿媳,转了一圈兒也没出村。” 说起话来,胡林娜总是笑意盈盈。
张庄村桐花书馆和民俗记忆馆都是由村里的老房子改建的。桐花书馆藏书1万多册,村民闲暇时可以来这里阅读,孩子们也可以在这里学习。民俗记忆馆收集了各个年代的收音机、录音机、电话机,能让走进这里的人们,一下子回到过去的时光。
除了做好民俗记忆馆的管理维护,胡林娜还负责给来这里参观的游客讲解。“我接待的游客里最远的来自内蒙古。他们对这些有年代感的东西很感兴趣,参观完毕,还在小院里唱起了红歌。”讲起往事,微笑又浮上她的脸颊。
张庄村地处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又是焦裕禄找风口治风沙的地方,发展旅游有先天优势。为摆脱贫困,张庄村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还瞄准了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他们启动“梦里张庄”农家院落改造项目,利用现有住宅,在不大拆大建的基础上,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如今的张庄村,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
“除了基本工资,有时讲解一场还有两百块收入。在这里工作很开心,不用出村,中午还能给俩孩子做饭,有啥不知足哩。”说起工作,胡林娜又笑了起来。
关键词:民宿小院
游家小院主人王文萍:
“焦裕禄带咱治了沙,习总书记领咱脱了贫!”
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边上的游文超,是村里第一个将院子改造成民宿的。2016年,身为党员的游文超响应村两委号召,利用金融扶贫政策贷款把家里的老房子改建成特色民宿,起名“游家小院”。“游家小院”5月改造完成,8月开始营业,当年就有不错的收入。
如今的“游家小院”由游文超的儿媳王文萍打理。“咱小院一共4间客房,每间客房分成两个卧室。像这样古色古香的民宿,村里咱是独一家。”王文萍说,2016年以前,她和丈夫在郑州做小生意,挣得也不少。但月是故乡明,夫妻俩看到家乡的发展前景后,果断回了村。
为了更好地为游客服务,王文萍还参加村里的培训,学得一手好厨艺。“就用自己院里种的菜,还有村里散养的鸡鸭,就能给客人做上一桌好菜。不少客人喜欢吃应季的野菜,咱这儿都有。”王文萍说,房间住一天100元,一年能收入六七万元。
“随着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我的任务就是让大家吃好喝好住好,下次还惦记着来。”王文萍告诉记者,前些年游客很多,小院房间供不应求,这几年受疫情影响人少了,但她相信,今年一定会好转。
“我公公常说:‘张庄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得感谢两个人—焦裕禄带咱治了沙,习总书记领咱脱了贫!’这话一点不假。”王文萍说。
链接:今日张庄
张庄村原是国家级贫困村,2013年年底,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上还是零,村民收入主要靠务农和外出打工,人均年收入仅3000元左右。
2016年年底,张庄村和兰考县其他114个贫困村如期脱贫。
2022年,张庄村人均年收入1.9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近100万元。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