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文化演变态势及中国文化发展进路

2023-03-16 04:38:57赵学琳张怡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话语权文化

赵学琳 张怡

摘 要:当前,我们正在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文化格局的演进态势,是大变局的重要表现和重要变量,影响着大变局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全球文化演变态势主要表现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正在形成,开创了新的文明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世界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西方话语霸权逐步衰退,全球文化格局走向多元合理;世界文化多样性不断增强,文化赋能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日渐褪色,多样化价值格局逐步形成?我们需要充分把握大变局中的发展机遇,明确我国文化发展的科学进路,为我国文化发展争取更大的主动权和发展权,为世界文化和大变局向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关键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演变态势;人类文明新形態;话语权

DOI:10.15938/j.cnki.iper.2023.05.009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3)05-0055-08

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1]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对当前世界局势发展的集中概括,是全球各大领域发生深刻变化的体现,是世界各大力量共同推进发挥作用的结果?当代人类文化的发展变化和演变态势,关系到每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国家安全?国际竞争力,影响着世界格局演变的内在结构和时代趋势,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变量?全面准确把握大变局中的文化演变态势,探索大变局背景下我国文化发展的科学进路,对于引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向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之变”的宏观特征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指的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同步出现的世界格局带根本性?全局性的大变化”[2]?世界格局和国际局势正在深刻调整,战争和动荡正在不断发生,新科技革命带来经济格局变革,国际博弈体现出新的态势和变化?全面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观特征,深刻分析大变局的多维表现,是我国在新时代把握机遇?赢得主动?坚持正确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作?

1.国际力量对比呈现“东升西降”的新趋势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巨大突破,以及对其他国家进行暴力掠夺,实现了资本的持续积累,扩大了自身的国际优势,在世界上长期形成了“西强东弱”的局面?但是,西方国家形成的主导秩序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作为第一大经济体发展动力不足,欧洲经济处于疲软停滞状态?当前,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转变的显著表现在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力量的显著增强?新兴市场国家成为全球经济恢复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80%”[3],成为世界经济新引擎,推动全球发展更加均衡?新兴发展中国家力量的不断提升正在“把‘东升西降的世界变局从历史必然性的存在状态转变为实际开展的现实过程”[4]?我们正在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一个动态演变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既有宏观性和总体性,又有长期性和持久性,是目前的“正在进行时”,而不是“现在完成时”,更不是“过去完成时”?今天,全球格局“东升西降”的趋势日益明显,但还没有形成“东强西弱”的结果?但是,“东升西降”趋势是当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鲜明趋向,是对于西方崛起几百年来世界体系产生的革命性变革,因此成为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生发展的最大变量?

2.新兴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正在做出新贡献

“全球治理体系是为解决人类整体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而建立的一种制度机制?”[5]在国际社会变局的推动作用下,世界合理化的治理方案日益完善,民主化的治理机制正在形成,科学化的治理理念得到认同,全球治理体系开始向好的趋势转变?一方面,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趋于困境,导致全球“治理赤字”更加严重?统观西方,金融危机?能源短缺?贫富分化?街头政治?难民潮等安全问题频繁发生,这些问题暴露出传统西方主导之下的治理模式存在着严重缺陷,治理能力无法发挥相应效能?西方社会治理制度正在失效?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出现全球治理新理念?新方案?新声音,全球治理体系的规则制定更加合理?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全球发展面临新局面?新机遇?新挑战,新兴力量的参与使全球治理主体更加多元,治理机制更加民主,治理原则更加公正?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动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主动构建广泛参与?包容开放的多边制度框架及秩序,为缓解全球“治理赤字”提出了全球治理新理念,为全球治理体系走向更加公正合理贡献了中国力量?

3.人类现代化道路突破西方现代化模式出现新选择

西方国家将西方现代化道路奉为人类现代化的唯一道路,显示出极强的“西方中心论”倾向,奠定了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话语霸权基础?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无法得到根本解决,西方现代化道路也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顽瘴痼疾?西方世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明显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暴露了其正在迈向衰落的客观趋势以及愈演愈烈的霸权焦虑”[6]?这表明,西方现代化道路导致了西方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正给西方乃至全球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也进一步向世界昭示,西方现代化道路并不是也不应该是人类唯一的现代化道路?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与挑战,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世界各国摆脱贫困?实现和平?追求发展提供了道路参照,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彰显着中国在现代化价值?理念?目标?道义等方面具有更高的境界和道德标准,这在立场和高度上是西方现代化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只有西方现代化道路才能实现人类现代化”的片面认识,消除了“西方现代化道路是人类唯一现代化道路”的偏激观念,人类迈入现代化社会有了崭新的道路选择?

4.新兴国家的相互依存和国际合作取得新成效

面对全球化的客观趋势,西方国家保守主义思潮和主张甚嚣尘上?特别是美国面对国内矛盾冲突?经济发展缓慢?国际竞争优势下降等问题,逆时代潮流而为,奉行美式“双轨全球化”,并肆意划分和裁定民主和非民主阵营,对于新兴国家大搞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鼓吹对中国“脱钩断链”,企图建起“小院高墙”?西方国家逆全球化行径无法阻挡全球化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一方面,全球化给各个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充分的红利?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命题?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一带一路”建设?金砖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南南合作”等国际合作平台得到有效推进,发展中国家积极合作,协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战略合作不断增强,成为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新兴力量?另一方面,全球性问题频发增强了国际协调合作的动力?目前全球性问题依然严峻,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面临全球性问题时独善其身,唯有共同合作?协调发展,发挥各国的合力作用,才能应对和化解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和威胁?中国坚决反对零和博弈的霸权思维,主张以合作共赢为原则,同其他国家责任共担?风险共面?利益共享,正在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解决全球性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文化之变”的演变态势

目前,全球文化格局正在呈现出最新的演变趋势,正在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鲜明宏观表征,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推动力量?分析当前全球文化发展的演变态势,对深刻把握全球文化发展规律?构建科学合理的世界文化格局?推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向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人类文明新形态正在形成,开创了新的文明发展道路

文明形态是社会形态发展的表现形式?尽管近代以来传统文明形态已经被现代文明形态代替,但资本主义却依然无法克服其内在矛盾及自身局限性?长久以来,西方将非西方国家称为野蛮的?未开化的国家,曾是自诩“文明国家”,将自己作为“文明标准”的参照?然而,通过批判西方“文明优越论”的本质内涵可以发现,资本主义文明主张利益至上?个人至上?自由至上,坚持个人利益而非集体利益的优先权,遵循利益零和博弈反对利益共享共赢?在这样的价值准则下,西方国家产生了资本剥削?信仰缺失?消费主义?极端自由主义?霸权主义等现象,呈现出异化?侵略?破坏?反人性等本质特征,极大地扰乱了西方社会和国际社会的正常秩序?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运动下,新文明形态的产生是社会形态不断演进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7]目前,更先进的社会形态以及与其特征相符合的文明形态,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培育强大,并且为那些既想发展又想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新的道路选择?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宣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8]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古老东方文明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境遇中,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道路的有机统一与创新?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遵循了历史发展潮流与社会形态更替规律,为人类社会的理想形态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基础,与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相比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和超越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追求全世界人民共同幸福的文明形态,“是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思想精髓,也是引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向好发展的最大良性变量”[9]?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一条不同文明平等共存?和谐共进的现代化道路,推动了人类文明共同发展;提供了一条不同国家互鉴交流?共享共赢的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国强必霸的资本逻辑;提供了一条以“人类幸福”和“人类解放”为目标的现代化道路,激发了社会主义文明的时代活力?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代表着新兴国家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为世界文明格局调整提供了新的动力?

2.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世界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进入21世纪,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逐渐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符号?”[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使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马克思主义在历史沉浮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正如习近平所说:“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11]当前,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主要有以下几个客观依据?

首先,马克思主义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广泛影响的首要前提?习近平作出深刻判断:“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12]西方国家每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都会推动国际上掀起“马克思热”,西方学者纷纷去《资本论》中寻找答案?2019年12月,法国爆发了全国跨行业大罢工,法国民众举起了“要么马克思,要么灭亡”的旗子,呼吁实现马克思的社会主张?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止体现在19世纪的德国?法国和英国,更体现于当前乃至未来的全世界?

其次,马克思主义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解决西方政治困境和文化困境的根本依据?追求全体人民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使命?西方社会陷入“自由”与“生命”相矛盾的道德伦理困境,西方核心价值中“自由”的悖論在西方民主实践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思潮盛行的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下,自由?生命?人权等西方文化的内在矛盾无法调和,但却可以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生命观?权力观中得到解答?

最后,马克思主义本地化时代化的理论要求和实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不断焕发时代活力的运行机制?马克思主义不是亘古不变的教条,其生命力就在于既能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实现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又能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来指导社会实践?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3]“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论断,“指向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空间范畴的历时性发展中,面对时代化的中国问题的解答,其理论不断得以发展创新”[14]?中国已经成为彰显马克思主义影响力的主要国家?中国迅速发展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低潮走向复兴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无疑将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3.西方话语霸权逐步衰退,全球文化格局走向多元合理

经过三次科技革命,西方依托其强大的经济?科技与军事等“硬实力”,树立与之相当的“软实力”霸权地位,并通过垄断媒体网络技术?制定国际规则与标准?构建西方国家为中心的全球话语体系等手段,在全球全面推广西方的价值观?正如马克思所说:统治阶级“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15]?以简单的二元对立与斗争掩饰世界本身的多样性,维护自己话语霸权,是西方国家维护全球主导地位?反对其他国家发展权力的惯用手段?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高,逐步走出国际话语权与经济实力不匹配的困境,并开始有意识地对西方的话语体系进行揭露与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霸权正在面临多元正义力量的挑战?

世界多极化为新兴市场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中国努力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与修订,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一带一路”等具有引领性?号召力?影响力的原创性话语和全球性倡议,不断提升话语体系建构与话语对外传播能力,在国际话语权提升方面卓有成效?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深化互助合作,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意识逐渐增强,着力创建面向世界的话语传播平台,参与国际发展议程设置,提高了国际话语权与国家影响力?反观西方国家,经由脱欧风波?选举乱局?内阁斗争等一系列混乱事件后,西方话语体系背后的逻辑错误及理论缺陷不断显现?“西方理论的某些标识性话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解释危机,其统治力?解释力?话语权大为衰减?”[16]西方发明的“中国威胁”“文明冲突”“意识形态终结”等论断逐渐失去影响,西方话语阐释下的“修昔底德陷阱”等话语陷阱也不断被识破,甚至遭到西方国家自身的质疑,西方的话语霸权正在消减?

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对于西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话语体制形成有力抵制,对于全球文化格局的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建设性影响?发展中国家日益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积极参与全球文化治理,深化国际文化交往,不断完善自身的国际话语体系?新兴力量的崛起,正在成为推动世界文化格局走向多极化?均衡化的重要力量,对于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保障全球文化安全?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天,新兴国家对外话语和话语权的觉醒,意味着西方国家颐指气使?号令天下的时代正在开始终结?新兴国家表现出强烈的话语自觉和话语自信,以历史主动精神树立自身的叙事体系,“为全球话语格局的变革创造了积极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传统世界体系中心国的主导地位和西方霸权秩序的基础,成为全球话语权格局中的重要一极”[17]?

4.世界文化多样性不断增强,文化赋能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

文化多样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推进多元文化在交流对话中互鉴共生?共同发展,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必然追求,也是以文化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然而,西方国家却为一己私利大开历史倒车,借全球化之契机不断对其他国家实行文化渗透,企图建立以西方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全球文化生态,将“文化西方化”冠以“文化全球化”之名,推行全球价值一元化?“打着文明的旗号挑动分裂对抗,本身就是对文明精神的践踏?”[18]西方的文化单极化战略导致文化多样化面临巨大危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受到挑战?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为维护文化多样性做出积极努力,社会发展要求与公民精神需求也为文化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从国际层面看,国际社会致力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联合国先后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等,并将文化多样性列入世界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为各国制定多样化文化发展政策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依据?中国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主张全球文化有差别的和谐统一,即尊重各国文化主权,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提升文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力,反对西方国家推行的单极文化格局和文化趋同策略?

从社会层面看,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多样文化可持续提供了科技条件?互联网以准入门槛低?覆盖范围广?传播路径多等特点,为文化内容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和开放便捷的交往平台?线上方式打破了文化传播壁垒与接收门槛,使文化内容传播普及化?文化创新主体大众化,进一步激发多样文化的内在活力,又促进了社会公平?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文化数字化赋予文化传承和创造以新的表现形式与时代内涵?文化在数字化的广泛应用下催生了新的互动场景?治理模式?消费业态,涌现出更多的社会文化创作主体与文化创意产业形态,创造了绿色?低碳的可持续生产消费新模式?

从人民层面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文化多样化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推进了人们精神需求的上游化,使人民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质量?多样化成为当前人们文化需求的主流特点?文化创作内容较之以往也更为丰富多样,人民物质需求與精神需求不断地得到满足?同时,思想解放打破了单一文化的禁锢,人们走出二元对立的狭隘认知,对多样文化的接受度和包容度越来越高,多元文化意识觉醒,形成更加和平?包容的社会风气以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因此,从以上三维视角看,西方文化一统天下的目的并未达到,各国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文化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数字文化转型推动文化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人民精神需求推动文化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多样文化对于解决贫困问题?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包容与和平的贡献得到有效提升?

5.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日渐褪色,多样化价值格局逐步形成

当前,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日趋紧张和激化,西方国家的难民潮?社会动乱?经济危机等社会乱象更加频发,资本主义文明遭到更广的质疑,西方国家的霸权根基不断动摇?正如2019年8月2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驻外使节会议上的讲话中所言:“国际秩序正在被颠覆和转型,这是一次地缘政治的整合,更是一次战略重组?”他断言,这种颠覆和转型的核心和结果是“西方霸权或许已近终结”[19]?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发展格局已经发生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进一步尖锐化,西方价值已经受到各国的理性质疑,多元文化价值迎来新的生机?

“民粹主义”悖论揭开西方价值观虚伪的“民主”面具?目前,“民粹主义”经常出现在对群众极端行为的表达语境中,其内涵不断被贬义化?标签化,以至于固化成为极端激进的群众性活动词语,这不仅显示出西方价值的自我悖论,更让西方为维护统治者利益而歪曲事实真相的虚伪性暴露无遗?瑞典智库“国际民主及选举协助研究所”2021年首次将美国列入“退步的民主国家名单”?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雷默犀利指出,“美国曾将美式民主称为‘山巅之上的耀眼之城,如今城池却在从内部被攻破?”[20]可见,美国民主的全球影响力不断降低,美国式民主不再是榜样性的存在?

“西方之乱”揭开西方价值观虚伪的“文明”面具?马克思在描述西方文明时比喻道:“只有用被杀害者的头颅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21]暴力?虚伪?掠夺?歧视等野蛮的和不文明的因素深藏于西方价值和行径之中?到目前,美國一直宣称自己是“自由平等”的国家,仍然频发“弗洛伊德事件”等种族歧视事件,一直宣称“多元开放包容”的文明主张,却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对其他国家大搞经济制裁和窃听监控?统观西方,英国脱欧?“黄马甲”运动?“茶党”运动等社会动乱,都严重扰乱了西方社会的社会秩序,揭露出西方鼓吹的“西方之治”美好面纱下的真容?

“价值危机”揭开了西方价值观虚伪的“道义”面具?当今,西方国家以“文化压路机”的姿态在全球推广西方价值,排斥和反对其他文化的发展,目前已经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质疑和反对?在全球话语平台上,美国的价值观及价值判断标准已无法“独霸天下”,长期保持的“中心—边缘”世界结构正在呈现去西方化的趋势?习近平指出:“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22]中国正在打破西方“自由民主”的话语范式,建构反映价值实质的话语概念与话语体系,搭建全球共同发展平台,寻找全人类的情感共鸣点和利益共同点,提出凝聚世界价值追求最大公约数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动荡的大变局提供了价值稳定器?

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践之变”的中国文化进路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要具备战略眼光,树立全球视野,既要有风险忧患意识,又要有历史机遇意识,努力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航向?”[23]如今,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在大变局中保安全的同时,也应在大变局中谋发展,我们要科学研究中国文化发展的未来进路,推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1.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掌握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向度

马克思主义指引着中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发展原则与价值目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严峻,各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意识形态斗争更为复杂,全球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文化建设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继承传统?契合时代?服务人民?博采众长的实践原则,不断推动我国坚定文化自信?走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要求,也是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保障?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思想旗帜?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化,不断激发中国文化的时代活力,深刻领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赓续中华文化根脉?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需要本地化时代化的推进才能不断彰显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路径?中国文化建设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充分体现在中国的文化实践与价值主张中,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国际发展的最大价值共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共同繁荣发展,追求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现代化发展新道路,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文明价值?在科学践行“两个结合”的过程中,要牢牢守住中国文化发展立场,不断创造中国文化的新发展,运用中国话语?中国方案?中国价值对全球文化变局做出正确引导,运用中国文化力量进一步推进全球文化格局更加平衡?合理?稳定,拓宽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进路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发展道路?

2.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升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世界的贡献力度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形成于中国具体实践?植根于中国先进文化?产生于全球时代背景?着眼于人类共同命运的价值主张,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蕴含的价值主张具有内在一致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24]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其包容性?开放性?和平性,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丰富了现代化道路选择?完善了全球治理模式,进一步塑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相较于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超越价值?

因此,我国要以中国实践向世界展示超越“文明冲突”?不搞“唯我独尊”的理念和立场,在多元价值局面中以正确的文明导向回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在多元社会思潮中对错误思潮亮剑,对资本主义价值的虚伪性?欺骗性给予有力批判,凸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境界?我国弘扬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表明我国为人类社会进步贡献着中国文化力量,也表明“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25]?其一,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明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正主体,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的价值理念,实现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共同向往的价值追求?其二,以“时代之问”为切入点,主动担当国际责任,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超越“普世价值”的狭隘视野,推动构建真正的共同体,实现全人类求和平?谋发展的共同愿景?其三,以“共同发展”为落脚点,追求实現真正的文明,包容民族差异性,推动人类文明多元多样?互鉴共生,在与世界各国的积极互动中提升中国价值观的世界影响力和引领力,为人类文明发展与世界和平稳定贡献中国力量?

3.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提高中国话语权的创新程度

话语即权力?真假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谁控制话语?这点破了西方话语霸权的虚假性,也说明了后真相时代话语力量的强大之处?提升中国对外宣传能力,增强对外话语传播主动性,对于我国在国际社会明立场?讲故事?展形象意义重大?习近平明确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6],凸显了构建中国特色国际话语体系?增强中国对外话语传播的战略地位?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价值思潮迭起,为更好应对西方话语挑战,我们要在国际舆论浪潮中立稳旗帜,进一步完善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让世界听见中国?听懂中国?其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话语体系的指导地位,筑牢中国话语的思想根基?“话语体系不是简单地使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使用什么概念的问题,而是表达的立场与导向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意和发展中的新意的问题?”[27]其二,要坚持中国话语自信自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际话语体系?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话语自信的底气所在,应积极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构建和传播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强化中国话语的精神力量?其三,要坚持国际话语创新,构建系统完善?与时俱进的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创新中国国际话语理念的新概念新内涵,并提升中国话语阐释的力度?深度与广度,将我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在全球文化变局中提升公平?正义的中国话语力量?

4.繁荣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拓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广度

文化产业因资源消耗低?经济收益高?科技含量高等特点,显示出极大的产业优势,是提高国家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载体?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坚定文化自信?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容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选择”[28]?文化产业的发展意义,决不是仅仅在于它的产业意义和经济意义,而是还在于它的文化意义?国际意义甚至世界意义?

在这一背景下,必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文化产业把文化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全面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助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29],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物质支撑与文化力量?一方面,从“文化赋力科技”与“科技赋能文化”两条线着手,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创造出更高质量?更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形态?“文化赋力科技”是指以优秀的文化价值导向作为内核,将人文精神注入科学技术之中,增加科学技术的价值内涵,为文化产品创作提供向善向上的价值依托?“科技赋能文化”是通过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新形式,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不断以数字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国际新优势,扩大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市场?要进一步挖掘文化遗产资源,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战略,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提升文化产业竞争优势?

5.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程度

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于它具有顺应时代发展?回应时代问题的时代特点,具有广泛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世界胸怀?习近平指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0]对外文化交流是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丰富发展中国文化的过程,又是深刻融入世界文化浪潮?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过程?全球性文化交往成为各主体实现文化传播与借鉴的直接途径,同时也是国家间阐释文化政策?化解理念分歧?达成文化共识的重要路径?

因此,我国需要从战略高度推进对外文化交流,以全局性视野开展多层次文明对话?在中国文化与全球文化的交流互动中,既广泛借鉴,丰富中国文化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国文化现代化?国际化,又主动作为,为国际社会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方案,彰显中国价值的感召力和中国形象的亲和力?其一,要从国家?社会?个人等不同层面制定差异化对外文化政策,以具体行动凸显中国文化的文明性?包容性?开放性,实施精准化沟通方式与策略,提高对外文化交流实效?其二,要根据不同国家与民族特点,选择区别化文化内容与形式,实现高契合文化交流与对话,降低对外文化交流的门槛与隔阂?其三,要注重打造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与宣传的人文平台与信息载体,在国际上传达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扩展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领域和范围,奠定中国文化传播的主导权?只有更好深化中国文化对外交流,在中国与海外的文化互动中积极寻找价值共鸣,才能展现中国文化的进步性和时代性,为推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向力量多极?文化多样?规则公正的方向发展,贡献中国的文化力量?

参考文献

[1][26]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N].人民日报,2023-10-09(1).

[2] 中国“新时代”与世界“大变局”——访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教授[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3):9-17.

[3][2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45,487.

[4] 陳立新.世界变局与历史观的复兴[J].中国社会科学,2021(4):24-43.

[5] 张鷟.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J].社会主义研究,2021(6):140-147.

[6] 周丹,兰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理论阐释[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9):22-34.

[7][15][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8,180,862.

[8][2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14):4-14.

[9] 刘须宽.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2(6):39-50.

[10] 杨佳江,倪国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影响力及发展变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7.

[11] 习近平.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J].求是,2022(13):4-19.

[1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6.

[13][24]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14] 廖永林,潘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重维度归因[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3):156-161.

[16] 范玉刚.以弘扬文明共识理念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力[J].天津社会科学,2023(2):4-14.

[17] 汪海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路径[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2(12):108-115.

[18] 田文林.百年大变局呼唤“新文明观”[J].当代世界,2023(4):36-41.

[19] 王珍.“西方霸权已近末日”,一个有战略远见的判断![EB/OL].(2019-10-11).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9/1011/c1002-31394591.html.

[20] 美式民主所谓“强大”只是幻象[N].人民日报,2023-02-12(2).

[2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470.

[27] 黄红发,俞思念.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2(3):100-109.

[28] 潘爱玲,王雪,刘昕.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实现路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11-21.

[29] 张国祚,刘存玲.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软实力提升[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9):82-90.

[30] 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23-03-16(2).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话语权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向何处去
如何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近期学界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研究综述
“一带一路”建设的综合效益及前景展望
当代世界(2019年1期)2019-03-19 11:56:48
谁远谁近?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能源(2017年12期)2018-01-31 01:43:06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4-17 14: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