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2023-03-16 07:41:27郭欣欣
关键词:育人党员思政

高 羽,郭欣欣

(太原师范学院美术与影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新时代,党中央对党的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结合更加紧密,对于促进高校培育人才、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一论述对新时代高校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高校党委应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开展党的建设工作中坚持把大学生思政工作作为重要抓手,进行深度融合,[1]推动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从而增强育人实效。高校党建品牌建设对于强化党建功能、塑造党建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党建品牌的创建,应该致力于在党建学习过程中,突出学习质量、丰富学习维度、创新学习载体,推动党建学习“党味”“蕴味”“趣味”于一体,力求达到入脑入心、成风化人的实效。具体来说:一是突出“党味”,旨在增强学习内涵政治性,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使广大党员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增加“蕴味”,旨在突出学习主体主动性,促进党务与教学改革、科研立项、学业指导、职业规划等业务工作紧密融合,调动和发挥党员在方方面面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富于“趣味”,旨在创新党建学习载体,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让党员“学得进、学了信、学得牢、用得上”,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新形势下,将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协同育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才能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打造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新形势背景下,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同时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良好校风学风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内在关系 高校党建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都具有相同的工作目标。两者工作目标都是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是工作方法具有相似性。两者工作中都需要学生作为主体,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而增强工作的感染性;第三是教育的内容具有相似性。虽然两者侧重点不同,但二者都是通过理论及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爱党及爱国。因此,高校党建与高校思政教育在本质上具有相通之处,从而形成了二者融合的基础。

(二)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互补功能 高校党建与高校思政教育二者能够在协同育人中互相补充和促进。党建通过发挥引领作用能够确保高校可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最新的路线方针及政策,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指明方向。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能通过教育拉近党和青年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发展和培育优秀大学生加入党组织。由此可见,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为学校党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高校中党建指引思政教育工作,通过思想价值引领从而进一步深化与升华高校思政教育。因此,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若形成合力,进行相互补充和促进,则能够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三)能够提升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活力 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关联,在学生层面加强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第一是积极发展和培育学生党员,鼓励学生向党组织靠拢;第二是开展学生党员的相关教育和管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和党性修养,进而发挥先锋模范示范作用,潜移默化中带动身边同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在于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因此,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育人,不仅能够强化党建工作,还能够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四)能够提升育人实效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因此,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育人实效。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对进一步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提升学校师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水平。因此,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深度融合,对于提高学生素养、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品牌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建工作与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缺乏创新,成效性有待提高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关联密切,只有相互配合协同育人,才能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目前许多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协同育人缺乏完善的融合工作机制,导致出现责任分工不明确、监管不到位、工作融合不全面等问题,甚至出现“两张皮”现象。[3]推动高校建好、教师讲好、学生学好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4]但从目前来看,仍然表现出“硬融入”和“表面化”等现象,相关的工作机制还没有完善,导致效果不理想。同时也暴露出高校对于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融合制度建设缺乏和实践探索不到位等问题,对开展党建工作和提高思政育人成效产生影响。

(二)党建品牌打造与思政育人融合性不足,凝聚力有待提高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阵地是学生支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平台是思政课堂,只有二者深入融合、同频共振才能充分发挥育人作用。高校党建品牌建设实际上也是育人的过程。因此,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基础是学生的需求,必须坚持从学生的视角进开展党建品牌建设,凸显学生需求。目前,高校党建品牌打造与思政育人融合性不足,仍然存在问题,一是打造党建品牌中党建工作对思政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够;二是党建品牌打造对思政教育的统筹不够,两者在协同育人时配合度不够,未形成合力;三是两者的融合不够,没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育人实效有待提高。只有解决两者融合存在的矛盾,实现有效融合,才能开创“大思政”育人的新局面。

(三)党建工作模式与思政育人理念传统固化,创新性有待提高 高校党建品牌化的构建与思政育人存在缺乏创新、影响力不够等问题,新形势下对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育人的协同性和时代价值认识不足,甚至出现将两者分开独立开展工作局面,在特色创新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开展活动内容单一,形式一成不变,还停留在开大会、传达文件、上党课、听专题报告等集体学习的方式举行,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入党培训以及定期开展的讲党课内容不具有针对性,没有吸引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对于党的最新理论等未能及时地融入党建工作和思政育人体系中,对于开展效果的关注度不够,导致学习和落实存在差距,影响育人实效。部分高校不能把党建品牌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成果利用新媒体平台展示出来,造成无法发挥品牌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从而影响党建工作与思政育人协同效应。

三、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品牌打造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

当前要着力打造新模式党建品牌活动,聚焦学校及学院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增强党建品牌意识,积极将典型经验向特色品牌转化,让党建品牌成为党建工作的标杆、指引和力量。打造党建品牌活动,能够有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也是活跃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通过创特色、建亮点、挖潜力,因地制宜全力打造高标准、高规格的党建新模式,提升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

(一)夯实党建理论,筑牢思政育人阵地 抓理论武装,促党性修养提升。习近平总书记讲“打铁还需自身硬”,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理论武装是高校开展党建品牌打造与思政育人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在党建品牌建设过程中,扎实推进“理论输入”,夯实党建理论,为筑牢思政育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是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党政领导带头讲好党课,团干辅导员成立党史宣讲团,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帮助广大团员树立远大理想,引导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内容,加强对师生党员的理论学习,从学习中增强素质,从学习中提升能力;三是以“三会一课”为载体,抓好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组织师生党员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参加主题党日活动,提升党员党性修养,激励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信仰信念;四是以专题教育为载体,抓好面向广大师生党员的学习普及。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结合个人学习感悟与成长体会,以故事讲述、感悟分享等方式进行展示。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生信念。

(二)创新党建机制,提高思政育人成效 党支部从组织制度建设入手,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着重抓党员思想作风建没,提高党员的奉献精神和意志品质,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坚持顶层设计、落实到位,使党建工作由软指标变成硬任务。制定完善学习制度和理论学习计划,坚持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做到统一部署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党支部始终把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同主题党日制度结合起来,各支部坚持每月一次“4+X”主题党日活动(“4”为固定议程即“交纳当月党费、重温入党誓词、集体诵读党章、组织集中学习”;“X”为党委安排或支部自主创新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通过明确的责任制度,让党员认识到“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是实实在在落在自己肩上的一种责任、一种义务。要增强制度意识,要有“久久为功、行稳致远”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让凝练出的党建品牌固化下来,在新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构建最坚实的阵地,打造工作新亮点。[6]

(三)创新党建模式,激发思政育人活力 搭建“青春舞台”,凝聚活力因子。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持续提炼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的思政元素,构建主题党日活动主线,将“世界观”“方法论”“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融入在平时的团学活动、党支部“三会一课”和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有用、有趣、有启发、能记住。[7]通过搭建学生活动舞台,引导青年党员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中释放青春能量,最终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目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思想为指引,开展党支部进公寓党建活动品牌,拓展党建阵地,打通服务学生“最后一公里”,通过开展党建育人、双创育人、服务育人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和学习热情,在平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和价值引导。

(四)建设党建队伍,提升思政育人水平 学生党建队伍建设的结构和层次,对提升思政育人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工作要全面、高效、有序地开展,离不开优秀的党建和思政教育团队。新形势下,党务干部队伍和思政工作队伍要充分认清二者工作使命的一致性,共同树立党建与思政协同育人理念,形成强烈的统一育人战线共识,坚持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加强党建、思政、学科教育教学合作,带动各岗位发挥战斗堡垒作用。[8]开展“青春行动”,壮大骨干队伍。在青年学生党员干部中实施旨在升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素质的“向上计划”,通过系统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及感恩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教职工中实施“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帮助青年教师在思想上、业务上尽快成熟,早日成长为业务骨干,引导有干劲、有想法、有能力的青年师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五)搭建党建平台,拓展思政育人渠道 建设党建宣传阵地,提高影响力。主动抢占党建工作宣传新高地,充分发挥党建阵地的宣传教育、辐射带动、示范引领的功能,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党支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通过创特色、建亮点、挖潜力,因地制宜抓好自身党建阵地建设,打造组织阵地、实践阵地、网络阵地,进一步开拓党组织活动和党员教育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有力巩固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依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党员教育管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党员和支部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实践服务载体;建立“互联网+党建”网络阵地,在QQ、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建立宣传阵地,开设党建动态、政策法规、创先争优、典型经验、重要文件等多个栏目,进一步拓展党员教育空间,提高党员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9]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使广大党员在耳濡目染中增强党性,坚定广大师生党员的理想信念。

(六)提升党建特色,构建思政育人格局 一是党员带头讲好红色故事,坚定信仰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要在“用小故事讲大道理”上下功夫,用生动感人的党史小故事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讲清楚、讲透彻,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用故事里的真情感染师生。充分用好当地的红色资源,在深学细悟中感受信仰之光。二是举办红色讲堂,占领理论宣传阵地。开设红色大讲堂,内容逐渐向红色、经典迈进。党支部书记每月向学生党员做一次理论宣讲或时事政策宣讲;支部学生党员组建宣讲团,每月通过红色大讲堂做一次宣讲。以思想引领和舆论引导为主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打造辐射力强和认同度高的主流思想舆论新平台。三是拓展党员教育红色基地,增强感染力。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在规范支部建设的同时,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开展线上参观党史展览和纪念场馆系列活动,组织观看红色革命历程电影,将党性教育融入到党员的日常管理活动中,由“灌输式”转为“融入式”,形成上下互动、入脑入心的党性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务实笃行中汲取奋进力量,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红色堡垒。

猜你喜欢
育人党员思政
我是党员向我看
岭南音乐(2022年4期)2022-09-15 14:03:12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