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

2023-03-16 03:36张雷秦森
社会政策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现代化基层建设

张雷 秦森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全球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统一特征,又基于中国独特国情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社会主要矛盾,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提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并将其纳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将基层治理现代化置于夯实国家治理根基、完善国家制度设计、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突出位置,因而其也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总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看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够更加全面理解基层治理的内涵,剖释基层治理的逻辑遵循,把握基层治理的任务旨要,从而明确基层治理的实践要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基层治理的内涵

(一)治理基础:基层党组织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祝灵君,2017)。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人口、资源等各种发展要素的流动性显著增强,基层社会的治理结构与治理场景发生深刻变化,基层治理面临社会转型衍生的现实问题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突出作用,充分激活、吸纳与整合了分散在基层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等不同治理主体中的党员及其他政治资源,通过组织嵌入与价值引领的方式(马丽,2020),形成了对不同治理主体的统一领导,并有效组织开展公共事务治理与公共服务。

基层治理的本质,就是国家权力向基层延伸从而引导规范各项社会事务的过程(吴晓林,2020)。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肌体中的“神经末梢”,是党领导基层治理最直接、最便捷的载体。基层党组织扎根于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表达传递党和国家意志,规范引导基层社会的价值观念。在基层社会主体发育不足、低组织化的治理场景中,基层党组织能够进行有效的进场补位,形成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建设团结高效的治理秩序。基层党组织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和做好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不断创新完善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整合碎片化的社会资源开展公共服务,形成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等一系列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张勇杰,2019),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二)治理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精神内核,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全面体现,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路径与必然遵循(韩喜平,201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了“人民立场”与“人民至上”的精神内涵,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2014),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概括为“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9.。在我国现行行政体制下,基层一般泛指区县以下的治理层级,这一层级的治理行为直接面向人民群众,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人民为中心意味着一切基层治理制度的建构,都必须围绕人民意志,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落脚点,使治理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包含三重含义,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质言之,在基层治理过程中,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价值追求,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力量,创建公平正义的人民权益保障制度。人民群众满意是评价一切治理行为的根本遵循,也是基层治理的生命力来源。在新时代背景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建构更为规范高效、系统完备的治理体系,以更加健全的制度设计和更加科学的治理方式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基层治理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动和吸纳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决策、政策执行与监督反馈的治理全过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人民群众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将“蛋糕”做大,更要将“蛋糕”分好。随着改革的深入,个人权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在所难免,考验着基层治理化解纠纷、维护稳定的能力(谢治菊、陈一儀、陈郯,2020)。一方面要健全公平正义的制度框架,在进行公共决策、社会资源分配、公共服务供给的过程中,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另一方面,要在基层治理过程中重视民主协商的作用,以理性对话、谋求共识的方式,找寻不同主体间的利益最大公约数,从而减少社会冲突、化解基层矛盾。

(三)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来,这一理念便被深刻嵌入到社会治理的广阔图景中,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成为基层治理的基本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要求“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54.,从“格局”上升到“制度”,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理方案,以科学的制度设计赋能治理实践的坚定决心。基层公共事务日益繁杂,单纯依靠政府力量难以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在治理成本与治理效率等多重要素的催动下,不同社会主体基于价值认同、利益共享、沟通协商、权责明晰等方式(陈晓春、肖雪,2018),联结成为基层治理共同体,从而对公共事务进行合作共治,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功能的缺陷,将治理成果惠及广大社会群体,实现社会均衡发展。

所谓“共建”,是指社会各项事业的共同建设,其根本是保障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社会制度运行的稳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在党和国家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基层社会建设事业的内涵也不断丰富,主要包括社会实体建设与社会制度建设两部分:社会实体建设即社区、社会组织、中小型企业、基础设施、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社会制度建设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加强社会协同发展等内容(陆学艺,2008)。

所谓“共治”,是指社会各项活动的共同治理,其核心是调和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从而形成协同行动。“治理”理念内在要求不同主体的共同参与,而基层治理的突出特点是不同主体对社会事务的公共治理。我国的治理主体主要包括党委、政府、社会组织与人民群众,通过各主体的有序参与保证治理行为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共治”行为的持续推进,有赖于各主体间划分明晰的权责边界,形成和谐的利益共享机制,建构平等的沟通协商制度,在合理的制度框架与程序安排内寻求最大的社会共识。

所谓“共享”,是指社会发展成果的共同享有,其目标是将各项社会建设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20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果,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未完全满足,现阶段需要缩小社会资源的分配差距,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贫困人口的发展问题,提升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推进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治理目标:实现“人”的现代化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原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民是主体力量,因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不仅需要物质资源的丰富,更需要人的思维、精神和行为实现现代化,从而支撑和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稳步推进(张智,2014)。“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中国十四亿的巨大人口规模为基层治理带来了复杂性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治理力量,通过“人的建设”引导“物的建设”,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相互建构,是实现国家由“富起来”向“强起来”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要素。

“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心理、思维和行为方式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主要包括作为公民的素质和能力、自由张扬的个性、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整体性提升(英格尔斯,1985)。近年来党和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在基层治理中加强“对人的建设”,塑造大众的现代化人格,如通过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展伟,2019);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以优秀的文化服务产品向大众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健康的文化旨趣;推进社会教育发展,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引导大众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与高尚的人格理想;全面推进民主政治,提升公民政治素养和参政能力等。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举措,为实现“人”的现代化创造了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二、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基层治理的逻辑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快车道,基层治理取得长足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但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基层治理中的深层次矛盾开始浮现,治理的有效性面临挑战。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顺应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当前治理困境的内在机制,挖掘国家各项制度落实到基层中的实践形态,强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统一,从而对基层治理的深层次矛盾进行回应。

(一)处理好党的领导与多方参与的关系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内在要求多元主体的参与。在西方治理语境下,社会公共事务可以由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从而实现“国家无涉”(吴晓林,2022),但我国的治理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党的领导”与“多方参与”并行不悖的独特经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面对基层社会中出现的治理问题与治理挑战,不断加强党的领导与不断纳入更加多元的参与主体也成为内在统一、交叉相行的有效举措。因此对党的领导与多方参与内在关系的界定,成为基层治理的结构性问题。

一方面,要突出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通过长期的组织建设,中国共产党建构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其政治功能、组织功能与服务功能被置于突出位置。中共中央办公厅先是于2014 年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继而在2019年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以及履行各项职能的具体路径,重点突出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破解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难题。

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党组织与参与主体的协同关系。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实质是党扎根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而非控制社会、支配社会的过程,因此领导方式更多呈现政治特征而非行政特征,强调通过法治化、规范化手段进行“技术治理”(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在基层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各治理主体能够功能衔接、优势互补、协调有序地开展治理工作。在加强党组织覆盖的同时,要发挥党组织在资源统筹、团结群众方面的优势,实现条块协同、上下联动的治理格局,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二)处理好基层治理体系与基层社会转型的关系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以来,中国基层社会加速转型,主要表现为单位制的解体以及快速的城镇化,基层社会的治理体系也随之变迁,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成为我国基层治理的重心,并在治理内容、治理结构与治理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治理的内容来看,改革开放之初,基层政府机构与自治组织承担如计划生育、“三提五统”①“三提五统”是指农民直接向集体经济组织缴纳的三项村提留和五项乡统筹费。“三提”包括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五统”是指于安排乡村两级办学、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修建乡村道路等民办公助事业的乡统筹费用。、土地承包等方面的任务,但随着发展阶段的深入以及行政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基层治理将重心落在维护基层安定、发展公共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从治理结构来看,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成为显著特征,在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主导下,村(社区)党支部与村(居)民委员会在治理环节中起基础作用,社会组织、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协同发挥专业性优势,村(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从治理方式来看,多元化的合作治理模式正成为主流,在政策法律的规范框架下,传统的行政命令、说服教育、政治动员等方式依然有效,但平等对话、民主协商、共同决策、协同行动等正成为当下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为基层治理赋能,提升基层治理的效率和精细化水平。

基层治理可以理解为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基层各类组织和个人围绕本地区的利益,通过协商合作等方式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政治过程(陈家刚,2015)。因此,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并且它的发展不会单边突进,而是会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系统、整体的演进,在时代变革中持续走向制度化、科学化与规范化。

(三)处理好基层治理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关系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加速转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导致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由此衍生出的社会问题给基层治理带来挑战。基层事务的复杂性与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基层治理要在合法性与有效性双重目标之间进行平衡博弈,而构建兼具合法性与有效性的治理体系,则是推进基层治理改革、实现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政治合法性是指“政治共同体成员对现存制度与统治机构正当性的认可,以及对政治权威的自愿服从”,有效性则是指“实质的政绩”,即“制度运行与政府功能的契合程度”(利普赛特,1993)。就我国基层治理而言,其合法性体现在民众对治理权威和治理行为的认同与支持,有效性则体现在以较低的成本完成对公共事务的治理,片面强调合法性与有效性的任何一方面,都会走向治理目标的对立面,而实现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平衡,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可能性。从理论来看,基层治理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具有高度内在关联性,提升基层治理合法性能够加强治理行为的社会认同从而降低治理成本,而通过基层治理有效性建设,又能够实现基层治理合法性的积累(吴秋菊、林辉煌,2017)。从现实来看,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与治理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行,平衡基层治理合法性与有效性具备了现实的基本保障。

具体而言,平衡基层治理的合法性与有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赋予基层治理主体一定的自主性,为基层治理主体“还权、赋能、归位”,明确各主体间的权责边界,从而实现复杂性事务的有效治理;第二要加强对群众力量的动员,发掘群众的智慧与积极性,拓展民主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第三要健全严格的治理过程监管制度,通过多元化渠道实现对治理主体、治理行为的监管,保障治理过程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运行。

(四)处理好中国特色治理经验与国外治理经验的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需要对国内的治理经验进行反思总结,也需要对国外治理经验进行研究与借鉴。一方面,各国的基层治理经验反映了本国基本制度的特征及其在基层环节的实践,体现了治理情景与治理问题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各国的基层治理具有相同的治理目标、相似的治理手段以及普遍性的实践规律,无论是在何种制度之下,基层治理都要求维护公共安全、稳定社会秩序、增进公共利益、调节社会冲突等等。同时基层治理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与属地性特点(房宁,2015),因此对于国外基层治理中的成功做法进行借鉴,也是一条提升我国基层治理水平的可行路径。

与此同时,因为治理情景、治理问题以及治理主体所秉持的价值观念存在的差异性,将直接影响治理行为的效果,所以我国在构建基层治理体系的过程中,并不能对国外治理经验进行简单的“照抄”和复制。基于此,无论是研究基层治理问题的学者,抑或从事基层工作的实践者,都要在归纳总结我国基层治理现实特征和发展进程的基础上,找寻我国基层治理的特殊性,从而明确现有治理体系的优越性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借鉴国外治理经验并进行本土化修正,进而形成基层治理的中国方案。

三、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基层治理的任务旨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从治理的主体、过程、形式、能力四个维度,明确了基层治理的发展方向,这也为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基层治理提供了发展遵循与任务旨要。

(一)基层治理社会化

基层治理社会化是指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不同社会主体整合各方社会资源,调动各种治理要素,对基层公共事务的协同治理过程。宏观来看,基层治理社会化能够满足社会转型的需要,构建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有限政府、有效市场、有力社会的整体性构建。微观来看,基层治理社会化能够破解基层治理困境,将碎片化、无序化的社会资源进行联结,弥补基层治理主体资源禀赋不足的缺漏,增强基层治理活力。

实现基层治理社会化需要促进不同主体间的协调互动,通过共建共治共享形成治理合力。第一要转变政府“大包大揽”的管理方式。通过权力下放、政策供给、资源统筹的方式,激发企业、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等不同主体的参与动力与能力,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相关机制,促进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良性合作(章晓懿,2012);同时强化政府的监管责任,对治理行为的合法性与规范性进行监督,提高治理效能。第二要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根据不同治理主体的特点,明确各方权责边界,搭建合作平台,强调优势互补协同行动,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协调利益、增进共识、化解纠纷,促进治理主体间的良性互动。

(二)基层治理法治化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要求“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0.。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也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一任务的实现,能够保护广大基层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感受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平正义。尤其是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期,运用法治手段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进一步巩固基层改革发展的各项成果。

基层治理法治化,就是要在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坚持法治立场、法治思维、法治原则和法治方法。具体而言,首先要科学立法,建立健全基层治理的法律体系,让一切治理行为都有法可依,对现存法律法规中不合时宜、与实践“脱轨”的部分进行修订,并在制定政策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过程中进行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第二要严格执法,提升基层执法队伍的专业性,严格规范执法人员的裁量权,提升执法过程的规范性、透明度和文明程度;第三要公正司法,加强司法管理,健全司法监督制度,保证司法的公平公正;第四要全民守法,通过普法教育活动,增进群众的法律知识储备,培养群众的法治思维,提升群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基层治理智能化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衍生出一系列智能化的治理工具与治理手段,深刻改变了传统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了治理能力的进步。基层治理智能化,就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在基层社会中推进治理的网络化、智能化和系统化(孟天广、赵娟,2018)。基层治理智能化的推进,能够打破各治理主体“信息孤岛”屏障,实现跨部门数据信息共享;助力政府政务公开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与行政合法性;赋能基层治理工作,减轻基层部门负担;维护基层信任机制,促进基层社会的包容与团结(何立军、朱志伟,2021)。

基层治理具有高度复杂性,而实现基层治理智能化不仅是治理工具与治理手段的革新,更是治理思维、治理流程与治理制度的系统性变革,需要打破传统治理模式的桎梏,将顶层设计与整体谋划相结合。首先,基层治理主体要以“互联网+治理”理念为先导,拓展智能化技术在治理行为中的运用,通过技术革新改造治理流程;其次,要将基层治理智能化嵌入到国家政策体系与制度安排中,将基层治理智能化与国家“新基建”有机融合,通过建立一批试点形成示范性经验,并因地制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第三,要加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深度合作,对信息化平台进行共建、共用、共享,并将平台的数据分析成果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第四,要将基层治理智能化建设与实践需求相结合,避免出现“建而不用”的形式主义现象,让智能化治理工具真正服务于治理目标。

(四)基层治理专业化

社会治理专业化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命题,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有基础性作用(许宝君,2020)。在基层治理环节中探索专业化发展方向,则回应了深化治理体制改革的要求,适应了基层社会转型的需要,对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基层治理专业化,就是要在基层治理中摒弃粗放的经验式管理,采用精细、科学、合理的治理方式,构建具有专业化特色的治理格局。

基层治理专业化包括以下要素:专业化的治理理念、专业化的治理机构、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专业化的治理技术。从实践环节来看,第一是要孵化培育专业性的社会组织,建立一套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政策与资源投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履行社会责任。第二是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扩大专业社工在各类治理主体中的人员比例,健全专业社工的职业发展与晋升渠道,统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地方高校等资源,共同构建社工人才职业化体系,激发专业社工运用专业能力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第三是要灵活运用专业化的治理技术,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决策、管理、监督活动中的运用,提高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效率;同时要注重社会工作方法在治理活动中的作用,如“罗伯特议事规则”(文小勇,2021)、“开放空间会议技术”(陈伟东、张继军,2016)等,提升治理过程的专业性与有效性。

四、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基层治理的实践要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23.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指引下,通过长期探索和深入实践而形成的,既符合世界各国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有基于我国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因此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依然要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鲜明特征不动摇,以中国式现代化指引基层治理现代化。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②《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23-02/07/content_5740520.htm,2023 年2 月7 日。坚持党领导基层治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体现了党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是构建党群关系同心圆的本质要求。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在基层治理环节顺应我国社会发展趋势,解决新形势下的社会主要矛盾,体现治理体系的“中国特色”,形成治理方式的“中国方案”。

长期以来,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等举措,不断提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能力。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基层治理具有高度复杂性,党领导基层治理还面临着一系列现实困境,比如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欠缺、基层党员干部的“本领恐慌”等等(李美茹、曾盛聪,2021),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协同发力,进一步夯实党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地位:第一要更加深入而广泛地将党组织力量扎根于基层治理的各主体中,提高党员在各治理主体负责人中的比例,从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落实到基层;第二要围绕基层治理需求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健全党的领导体制、优化党组织设置方式、创新党组织工作机制,推动党的领导力提升;第三要促进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共融共生,健全党对基层自治组织的领导机制以及对社会组织的支持机制,有效链接各主体的治理资源,补齐合作治理短板。

(二)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全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尽管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截至2021 年底仍有5.56 亿农民生活在农村,未来城乡之间将长期保持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促进共同富裕的难点和关键点,在于要长期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实现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要主动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生活水平差距,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让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基层治理现代化被赋予更多的实践要求。首先要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渠道,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协调合作,促进城乡“人、钱、地”等要素的平等交换(叶兴庆,2022);第二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优先加强兜底性、普惠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并通过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形成对资源要素的吸引效应;第三要健全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帮扶机制,通过常态化帮扶与分类分层帮扶的方式增强低收入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四要提升乡村的文化软实力,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打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繁荣乡村文化,增强乡村治理的凝聚力。

(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发展理念,内含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中,“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实现物质文明就是要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积累,扩大社会生产规模,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实现精神文明就是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精神财富,创造文化知识、科学技术、道德素养、理想信念等精神成果(徐秦法、刘星亮,2022)。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了现实基础,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了发展方向,二者相辅相成、共融共生,成为社会进步的两大内在驱动因素。

实践证明,无论在基层治理环节还是在国家治理体系之中,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要进行协调式推进、整体性发展,决不可偏废一方。从基层治理的角度看,基层党组织与基层政府部门肩负着“两个文明一起抓”的重大责任:首先要加强基层经济发展体系建设,扫清与经济发展需求不适应的制度性、实践性因素,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与创造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牢占领城乡基层思想文化阵地,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另外要注重对基层社会优秀文化的发掘和宣传,形成文化作品与文化产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社会风气,增强基层群众的文化自信。

(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内含丰富的生态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将“美丽中国”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生态兴则文明兴”①《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解读:携手同行,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21-10/13/content_5642189.htm,2021 年10 月13 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②《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8-05/20/content_5292261.htm,2018 年5 月20 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作用关系,强调从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建构上推动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治理难题,也是我国基层治理要解决的突出矛盾之一。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建立了“条块结合”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但在基层实践环节中出现了诸如部门配合的有效性不足、政府部门监督不力等问题(秦书生、王曦晨,2021)。解决这些基层实践问题,需要各部门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精神指引,明确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边界,强化“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过程管控机制,在基层治理中合理规划建设布局,坚持资源高效利用,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五、结语

党的二十大旗帜鲜明地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特征,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必须在深刻剖析社会转型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基础上对基层治理进行建构。基层治理现代化内在要求优化治理布局、健全治理制度、创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技术,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推动公共治理法治化、公共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工具智能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从而在实践中形成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中国话语体系。

猜你喜欢
现代化基层建设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边疆治理现代化
基层在线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走基层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