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3-03-16 02:51秦长江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经济

秦长江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公共管理教研部, 河南 郑州 450052)

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数字技术异军突起,在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生物能源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成为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先导技术。随着实践中人类对数字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学界和各国政府的关注点也在发生变化,对于数字经济的界限和范围也从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拓展到人类利用新兴技术进行生产方式转变的更宽范畴,数字经济的内涵逐渐拓展到数据价值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等关键领域,其发展形态表现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化、对接市场需求精准化、组织运行方式平台化等特点。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转变发展方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增长极,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思路,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数字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不断提升,数字经济辐射范围广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构成了从第三代产业革命向第四代产业革命的过渡形态。本文拟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框架已基本形成

当前,我国上下对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意义已经形成共识。在国家层面,无论是“十四五”规划还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都对数字经济有重要部署安排,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已经铺开;在地方和行业层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和项目也陆续落地,多个省市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行动方案、实施方案和指标体系,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行业布局和产业空间趋于优化。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持续上升、稳居全球第二位,数字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远超国内GDP增速,对于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9.8%,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1]。

(二)数字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增长动力更加强劲,产业基础更加牢固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四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效果逐步显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新型制造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通信产业、数字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新能源产业等领域数字基础设施指标和数字人才指标也取得快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数据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三)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更加突显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发、融资、收入等数据持续较快增长,计算机、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制造、信息传输、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力支撑了实体经济发展,新基建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数字经济消费和信息产品对社会消费引领作用明显,数字经济领域的就业人数和收入水平保持较快增长,网红经济、线上娱乐活动为缓解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但数字经济发展的技术、结构、布局、质量等还存在着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程度低、法律法规滞后、安全隐患突出、高端人才缺乏、增长动能边际减弱等问题。

(一)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创新人才短缺

数字经济需要数据、算法、算力、通信等方面核心技术的支撑,整体上来说,我国数字经济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仍然偏弱,并且存在重应用轻基础技术和规则标准的倾向,在底层技术和规则标准方面受制于人的情况比较严重,“卡脖子”风险还比较严重。高端专业人才“短板”突出,特别是顶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存在区域和领域双重结构性短缺,严重制约我国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

(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发展不平衡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体量发展迈上了大的台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同时还存在不同地区之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问题,与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程度低,数字经济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具有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技术方案的龙头企业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相关的龙头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体量上都明显不足,并且全国范围内分布极度不平衡,在大多数地区存在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偏弱的问题。部分地区的制造业集群效应、产业竞争优势没有形成,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企业大多呈现“小而散”产业分布状态,软件与硬件的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三)数字经济增长动能边际减弱

无论是从经济学原理还是从国外数字经济发展经验来看,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都会出现数字边际减弱效应。在宏观经济遭受疫情和全球经济低迷的双重影响下,数字基建依靠政府投资能够保持良好增势,随着企业体量的持续扩大,其增速会放缓,传统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需要的周期又长,数字产业化对数字经济的带动作用就会边际减弱。

(四)数字安全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数据安全的隐蔽性风险,数据安全问题呈爆发式增长,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意识形态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皆带来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实践中数字经济特别是平台经济还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数据垄断等问题。数字经济的发展依赖与之配套的治理方式的变化,包括政策法规的动态调整、法律框架的制定、经济风险的防范、政府监管与市场引导的平衡等。虽然国家对平台经济的监管从审慎监管逐步向强监管模式转变,但是监管中还有很多盲点,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还很不健全。另外,数字经济领军企业面临外部不确定性增大,部分细分行业对个别企业的依存度过高,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发展存在一定风险,这些都需要提高数字安全治理能力。

三、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对策

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需要从突破数字经济技术瓶颈、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数字化新业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经济发展服务生态系统、建设数字化社会、加强数字化治理等几个方面协调推进。

(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突破核心技术瓶颈

突破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瓶颈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通过战略规划、统筹资源、政策供给等方式,围绕芯片、大数据、区块链、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加大人、财、物投入,“形成中央、地方、全社会参与的有效互动协同创新系统,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组织和协调”[2]。

(二)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

通过发展智能制造、数字农业、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推动传统经济形态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实现数字技术与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是发展数字经济最直接高效的路径。一是加强政府引领和顶层设计,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出台行动计划和工作方案,政府主导培育综合性平台和行业性平台,引导工业企业、带动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工业APP培育应用,构建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生态,进而推动数字技术集成创新。二是推进产业服务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比如打造智能化示范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三是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广物联网、遥感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先依托现有的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建设智慧农业,然后再逐步扩大应用范围。

(三)加快培育数字化新业态

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还要加快培育大数据、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业态。一是加快发展大数据核心产业。积极引进培育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企业,支持大数据企业与其他行业加强技术和资源对接,建设完善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处理服务体系。推动行业大数据创新应用,培育行业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发数据产品,提供数据服务。建设大数据交易平台,探索建立安全、规范、可信的数据交易运营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与大数据融合发展。通过引进培育网络协同和资源整合能力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建设行业细分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二是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园区,积极引进人工智能领域优势企业和高端研发机构,培育人工智能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三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升级。不但要实现对信息技术的纵向升级,更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的横向渗透融合。比如可以从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建设着手,重点打造新型显示行业龙头企业和车载显示终端、AR/VR/MR终端等新型智能终端项目,实现新型显示产业和智能终端产业联动发展。

(四)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不仅包括互联网、5G基站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对交通、电力等传统产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3],可以通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数字乡村建设等途径实现。一是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开展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前瞻性部署新基建项目,比如推动5G规模组网及应用,建设大型绿色数据中心和云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部署TSN交换机、工业互联网网关等新技术关键设备,建设面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的专用试验平台。二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公路、智慧港口,升级改造高速公路、港口、重要交通节点等信息系统,有效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动态感知、主动干预、快速响应能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在城市治理和重大基础设施管控方面的应用,构建“城市大脑”综合信息平台,推动城市运行管理数据互通共享。三是建设数字乡村。加强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纤到村,实现4G移动网络农村地区全覆盖,实现农产品、农村工业品、乡村旅游及服务电商化。进一步整合近年来逐步建成的乡村数字治理信息化平台,健全乡村治理信息化体系,实现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精准化。

(五)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

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生态系统,可以通过建设智慧政府、智慧社会、加强数字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协调推进。一是通过打造智慧政府提升数字服务能力。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完善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提高“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改革效果,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精准化、人性化、便捷化水平。同时积极推广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生活服务,鼓励互联网企业开发基于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城市服务,推进生活服务数字化发展。二是以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为导向推动智慧社会建设。加快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比如推进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建设,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构建全民健康数据资源库,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能诊疗生态系统。三是研究制定适应数字经济时代要求的人才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拓宽引才途径,探索技术离岸孵化、设置特需岗位等多种方式,加大柔性汇聚智力资源的方式创新。鼓励高校增设或调整相关专业,加强数字经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拓展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和重点龙头企业开展跨界合作,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区域网络空间训练场等,加快培养数字经济领域紧缺的高端人才。四是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区域自贸区协议等平台参与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合作和国际规则制定,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话语权和良好的国际环境。

(六)加强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

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治理体系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监管部门、互联网平台、第三方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作用,做到责任明晰、协同高效。一是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和公平竞争监管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4]。高度重视平台垄断等资本无序扩张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威胁,加强对超级平台的审查监管,加大监管力度,要将利用算法优势和信息不对称优势实施行业间的价格同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造成数据垄断和对个人信息隐私的滥用、利用数据信息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等行为,作为超级平台审查和监管的重点内容,同时注意加强超级平台审查监管法规的逐步完善。健全平台监管机制,发挥行业龙头引领作用的同时鼓励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在加强内容监管和政府监管的同时探索开展第三方监管,营造公平、包容、富有活力的商业环境,既要充分保证平台经济发展活力,又要防范化解平台经济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二是建立数据流通监管和评估机制。调整优化现有管理体制中不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创新监管方式,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和审慎包容监管机制,为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提供试错空间。大力推广区块链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积极构建数据信任支撑体系,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信用保障[5]。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探索建立反映数字经济发展的统计调查指标和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数字经济监测评估方法。三是推动区域和部门间数据资源共享。着力解决数字基础设施区域间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加强中央层面的统筹和顶层设计,制定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整体规划和区域规划,建立数字经济发展的行业标准,出台产业协同发展指导意见、数据信息共享方案等;同时注意统筹推进区域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发展,加强省域间和城乡间数字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建立政府和企业良性互动的信息共享合作机制,实现政府部门信用数据、征信机构征信数据、金融行业信用数据、互联网信用数据与平台企业信用数据信息互补。四是要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和防护能力建设。数据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数据安全防护要与数字经济发展同步推进、一体部署。一方面,要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为重点,积极开展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量子通信、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进移动终端的芯片及组件、网络系统安全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为数据安全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数字资源安全保护机制。在社会层面,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个人隐私保护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个人数据安全防范意识,预防数据泄露滥用;在企业层面,建立数据平台有序发展机制,促进数据合规使用,建立完善的事前备案制度、实时监测制度、数据泄露责任追究制度和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四、结语

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进、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以及人民对全球经济低迷的可替代方案的追寻,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推动人类快速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对于解决经济下行压力下的经济发展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需要采用技术、要素、治理等多元途径,对数字经济的下一步研究尚需从核心技术突破、数字化转型、新业态创造、数字化治理、数据安全防护等方面深入推进。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