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衔接下的中考历史复习关键策略举隅

2023-03-16 08:27安徽省含山县第三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23年4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中考高中历史

安徽省含山县第三中学

刘 静

安徽省含山县第二中学

方晓燕

一、运用大概念整合内容

如今,高中历史特别强调大概念教学。《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指出,大概念是指那些能够将分散的知识、技能、观念等联结成为整体,并且赋予它们意义的概念、观念。历史大概念对考生学习具有引领作用。传统的中考历史复习所带来的结果往往是知识的碎片化,而依据大概念进行知识的整合,能够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结构化。事实上,历年中考历史真题也常常考查学生能否构建出大概念。以安徽中考历史为例,2019年、2020年、2021年的第19题均体现了“文明交流”这一大概念。另外,不少让考生归纳研究主题的试题,它背后渗透出的也正是对历史大概念的考查。

【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给材料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将材料一所示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属于“统一战线”的是;属于“武装斗争”的是;属于“党的建设”的是。(填写编号即可)

这道题是2022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第19题的第(1)小题。材料一的示意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到领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前夕的二十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便开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历经28年浴血奋战后,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材料一的示意图可拟的标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事实上,新民主主义革命指的是1919年到1949年这三十年的革命斗争史,它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方才取得胜利。在复习中,考生就要知晓它是一个大概念,具体包含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阶段的革命史、斗争史。这一小题的最后一问,给出了历史概念,要求学生能根据掌握的基础知识,明确材料一中对应的历史事件,并能正确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类。

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我在太平路小学变得小有名气了。领导感觉这个年轻人有天赋、有激情,于是开始让我尝试在学校做教学研究课。有一次,五一小学的王副校长到太平路小学听课,正好听了我的一节《葡萄沟》,听后王校长对我大加赞赏。这似乎是我和“五一”人的第一次接触。

【例2】有学者认为:“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变,但这尚是小变。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从制度变革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此“一大变”是指

( )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分封制取代世袭制

C.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D.行省制取代郡县制

该题是2022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的第1题,考查的是社会转型。这是一个大概念,具体涉及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过渡。如果意识到此点,很容易判断出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为分封制,后者为郡县制,故正确答案为C项。

围绕大概念进行中考复习,有助于知识的整体化。例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考生可以提炼出“侵略与反抗”这一大概念,然后列举出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史实。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又如,在复习世界古代史时,我们可以提炼出“区域文明的多元发展”这一大概念,然后从古代东方和西方两个角度去叙述各自文明的表现、特征及形成原因,从而认识到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分散性、多元性。由此可见,我们需要重视大概念,务必要在其指引下进行复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厘清知识的内在结构,认清历史事物的本质。

二、秉持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现象

唯物史观是一种根本的、科学的历史观,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正是以唯物史观为统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强调,学生要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所以,初中历史学习理应重视唯物史观的引领作用,学会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解读重大历史现象和品评重大历史事件。近年来,各地中考历史也特别重视考查考生对唯物史观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例3】1900年以后,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相对于女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这可以说明

( )

A.科学研究引领技术突破 B.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C.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变化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这道题是2021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的第12题,它考查的是科技进步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化,背后反映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理论,这恰恰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涵。如果对此领会透彻的话,此题很容易答对。

所以,中考复习需要坚持唯物史观的引领作用,要尝试运用唯物史观来阐释各种历史现象。例如,在复习罗斯福新政时,不少学生会将其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这一做法无可厚非,但是许多学生并不明白为何经济政策的调整(符合国情的改革)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知道这些现象反映了什么本质规律。事实上,它们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性。它们之所以能够促进社会进步,这主要得益于它们通过改革确立了新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而这一新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故而,它们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同样,如果不从唯物史观加以解读,很多考生也无法理解为何19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能够取得众多的成就。

三、扩充主干知识以深化认识

初中教材编写体例为“点—线”结构,高中教材表现为“点—线—面”结构,二者在内容上不尽相同。初中教材呈现的多为具体知识,部分内容并没有展开叙述,而高中教材介绍得更多。合理利用高中教材可以帮助考生深化对某一历史问题的认识。

【例4】公元前5世纪,雅典雕塑家米隆参加过很多运动会,其雕塑《掷铁饼者》(如右图)被誉为“空间中凝固的永恒”。该作品体现了

( )

A.苦行禁欲的生活哲学

B.科学理性的主流思潮

C.漠视民主的专制意识

D.崇尚人性的运动之美

该题为2022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的第9题。初中历史教材中并没有介绍人文精神发源于古希腊,但是大家可结合高中历史教材,大致知晓人文思想发展的进程。

研读高中历史教材,将其中的部分新知融入中考复习中是极其必要的。例如,在复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时,考生可立足所学知识,比较初中教材中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高中教材中的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找到其中的变化,并尝试分析原因。不难发现,元朝的大运河改变了隋时期迂回曲折的路线,航程大大缩减。在此基础上,考生要认识到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南移,此举是为了便于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又如,在复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初中历史教材虽然提及了它的影响,但是不够具体、深入。此处,便可参照高中历史教材对此的陈述:“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四、创设历史情境润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新课程强调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提出,题目命制时要创设新情境,可以从学习、生活、社会等方面选取素材。所以,设置情境培育核心素养成为共同要求。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和学术情境,恰恰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搭建了平台。

【例5】1934年,洛雷纳·希科克在美国访问数月后感慨道:我原以为至少在大工业中法规会起作用,但我现在敢断言,99%的美国大企业正试图撕毁法规,而小企业则连假装遵守都不干。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 )

A.克服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B.遭到了部分资本家抵制

C.解决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D.实施了全面公有制政策

这道题是2022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的第14题。传统观念认为罗斯福新政对缓解美国经济大危机有着重要作用。而命题者提供了学术情境,让考生依托材料认识到罗斯福新政事实上也存在很多局限性。此外,这道题侧重考查了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在中考复习中,我们要学会思考不同历史情境下的问题。例如,在复习新文化运动时,考生可参照相关学术观点,思考新文化运动是否造成传统文化的断裂。(新文化运动虽然批评、扬弃了传统文化的正统东西,但他们又选择了清代朴学方法、白话文、古典小说、戏曲,他们研究先秦诸子,发掘墨子的思想价值。)另外,考生还要多关注日常生活(提供生活情境),联系热点问题(提供社会情境),如俄乌冲突。在此基础上,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如此,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便能在问题探究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中考高中历史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