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让高中化学洋溢生命气息

2023-03-16 06:37李啊琴江苏省怀仁中学
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生活化化学情境

李啊琴 江苏省怀仁中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化学学科更加强调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展现出来的能力以及素养。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从而获得知识。

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自主探究,学会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迁移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热爱生活。

一、“生活即教育”让教学与生活相互融合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案例,并且遵循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规律,生动地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无处不在。这就要求教师将生活化的教学融入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中,对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进行深度的剖析,让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挖掘生活素材,让教学内容生活化

高中化学是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实施的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高中阶段,课堂知识逐渐系统化、理论化,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因此要求学生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建立概念和规律,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个更大的挑战。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当中可能会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认为所学的化学知识是“高大上”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并无相关,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丧失一定的学习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要尽可能地将枯燥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运用这些现象来向学生解释相应的化学原理,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教授高中化学必修三《有机化学基础》中“醇类”时,教师可以挖掘生活中素材,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你知道哪些植物中含有醇类物质吗?”引领学生从植物中寻找醇类,从银杏叶中的聚戊烯醇类化合物到红豆杉中的红豆杉醇,再到葡萄虎杖和花生中的白藜芦醇。在“酯类物质”教学时,教师可以带一些鲜花和水果进入课堂,让学生闻闻鲜花和水果。学生说:“鲜花香,水果甜。”“那么,那种让人陶醉的香味物质是什么呢?”通过提问巧妙地将这个问题引入课堂。在教学“硫及其化合物”时,教师可以用校园中采摘的鲜花来引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当学生看到红艳艳的鲜花褪色的现象时,很是惊讶,原来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此外,从雨水的pH值测定中,发现当地的雨水和书上所说的5.6并不相同,原因是什么呢,从二氧化硫到酸雨的形成,学生做了模拟酸雨形成的实验,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形成了酸雨。那么,酸雨如何防治呢?学生的讨论很热烈,从治标和治本两个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教学“盐类水解”时,教师创设了生活化问题情境:“被蜜蜂蛰了怎么办?”学生都很兴奋,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生活经历,有人说用肥皂水清洗蛰伤处,有人说涂点小苏打溶液。教师因势利导:“为什么这些溶液可以减缓伤痛呢?”谈论结束后,得出原来它们都显碱性,“这是为什么呢?”于是“盐类水解”的主题就确定了。像这样贴近生活的情境能够启发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达到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这样便拉近了学生和化学的距离,使学生对化学不再有畏难情绪,而是多了一份喜欢。学生在课堂当中切实体会到:化学就在生活中,化学是实用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让教学方式生活化

教学方法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新课程标准对化学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革新教育理念,摒弃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提出“生活化”教学方式,倡导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创建生活化的学习氛围,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笔者在执教“铁及其化合物”时,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小组内互相合作学习。他们互为“小教师”,既竞争又合作,一起进步。有一位科学家说过:“除非你把会的内容教给别人,否则你永远无法真正学到它。”确实如此,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角色可以是记者、发言人、记录员、艺术家、主持人等。他们可以成为任何一个自己想成为的角色。在这个角色里,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找到自己的发光点,收获自信,收获快乐。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学习课本中的内容。合作学习则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来进行相互学习,为学生的小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对各个小组成员来说能起到知识互补的作用。教师在化学课堂当中不仅要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还要用更加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来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实验,让化学实验生活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与理论课程相对独立,同时又相辅相成。新颖有趣的实验让高中化学既神秘又神奇。高中教材中设置了很多实验,有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探究实验,还有开放式的校本实验。实验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以及学科素养的养成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在开展课堂实验时,可以根据实验原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生活化的实验,利用生活当中能够用到的物品来完成实验。

笔者在执教苏教版高一必修化学“氯及其化合物”时,创设生活情境“氯系消毒剂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矿泉水瓶中完成一系列实验活动,从氯水成分的分析到氯水消毒漂白原理的探究,学生热情高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金属材料”时可以设置生活化的环节,让学生谈一谈自己身边的金属,让他们说一说生活感触和体验。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铁、铜和铝制品合理设置实验,探究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学生以往对金属的认识,或许是片面的、错误的,如果能将这些错误认识“拨乱反正”,收获的不仅是化学知识,更是思维的提升、素养的形成和对生活的热情。如在校本课上,引导学生关注化妆品,讨论化妆品与防晒的课题;了解洗衣粉的发展历史,探讨洗衣粉对环境的影响;在学生爱喝的饮料中,找出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探究这些添加剂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围绕这些校本课题开展一系列的化学实验,学生专注的眼神、规范的操作让教师赞叹不已。

总之,实验设计生活化、实验用具生活化,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亲切感,让学生在实验当中具有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动手能力。

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

知识来源于生活,化学知识也不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化学知识也是来自现实生活当中,并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化学知识较为抽象,如果教师只是讲解书本上的知识,那么学生则很难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生活当中的现象来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帮助学生加强记忆,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例如,笔者在执教“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时,让学生看衣服上的成分标,探讨哪些成分与教学主题有关。学生发现了很多合成材料,有腈纶、锦纶,还有聚酯纤维等。教师顺势介绍乙烯聚合(加聚)反应,在这个基础上引入高分子结构,再从结构的角度引领学生理解材料的性质。紧接着还可以设问:“你喜欢穿什么材质的衣服?观察一下,你妈妈喜欢的衣服是什么材质的?每一种材质的衣服对应怎样的清洗方式?你注意过家里的洗涤剂吗?真丝的衣服能用加酶洗衣粉或热水洗涤吗?”这些问题都是化学问题,也是生活问题。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先向学生介绍氧化剂、还原剂和还原的相关知识,这样学生可以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验。苹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水果,为什么苹果上会有褐色的斑斑点点呢?其实,苹果上的褐色斑点也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苹果置入有维生素C的水中,观察苹果的变色情况。其实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多酚氧化酵素会将酚类成分氧化成多个小分子,经聚合反应就会产生褐色的色素。教师还可以问学生:“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氧化还原反应呢?”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总结和汇报。学生总结了很多,比如铁门的生锈、食物的腐败、葡萄酒的酿制、面粉的发酵、煤炭的燃烧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知道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更能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内涵,还可以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进行化学教学

在化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增加生活与化学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感觉更亲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化学的学习兴趣。问题情境的设置要从学生息息相关的环境入手,激发学生在问题当中探究本源的兴趣,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使学生在化学课堂当中探究问题的起因、经过、结果,真正地掌握课本中的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原电池”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中的知识来设定相对应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进行思考。教师可以用在海上航行的轮船来进行举例:“为什么有的人会在铁船的船底下焊一些锌块呢?”将学生带入这一情境当中,再结合课本当中所学的内容,就能让学生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金属被腐蚀,这种做法被称为“牺牲阳极保护法”。这样做可以很好地防止轮船的底部被腐蚀,从而保证轮船的正常运作。从最早的伏打电池到今天的燃料电池,让学生了解了电池的发展史。教师在课堂上还准备了番茄水果电池,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流表的偏转、卡片音乐的响起,无疑是实验成功最好的诠释。可以想象此时的学生该有多么喜悦。如果教师只是对这一章节内容进行枯燥的讲解,课堂效率可想而知。因此,创设生活化情境,就能让学生在情境当中进行思考,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提升学科素养。

(三)组织科学探究活动进行生活化教学

在进行化学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科学探究活动,利用科学探究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教师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要以生活中的现象为载体探究化学知识,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探究生活中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探究过程当中发现学习化学的乐趣。在组织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可以推荐几个方案,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方案来进行策划,并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策划书,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

例如,在教学“化肥和农药”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日常生活中所常用的化肥和农药展开调查。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学生要弄清楚化肥和农药的作用以及它们是怎样对作物产生作用的。同时,学生要了解多种补充土壤氮肥的方案,并且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选择。学生还可以说说自己家里种植了哪些植物、父母是如何种植的、是否施肥、肥料的成分是什么、这些肥料的使用有什么注意事项等。围绕这些问题,教与学就自然地展开了。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能帮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究,便于学生理解周围的世界,主动地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教学中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此外,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也需要教师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教学设计,但不管何种设计,只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都是符合生活化教学的。

综上所述,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生活素材,加入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案例,并且遵循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规律,生动地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在学习过程当中才能够有所收获,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高中化学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来构建“生活化动态生成课堂”,让学生体验生活创新的乐趣,课堂上便会涌现出一群思维活跃、见解独特、神采飞扬的学生。这样的课堂就是生命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就是灵动的课堂。

猜你喜欢
生活化化学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