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理超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在当前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建筑结构以及规模方面都比过去来说有更大的优势。除了施工技术的升级之外,整体的施工步骤也变得越来越完善,各项新型的施工工艺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大体积混凝土属于新兴的施工工艺重要的一种,对施工单位广泛的应用在各个不同的建设项目中。但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包含各个不同的方面,总体的施工工艺十分的复杂,所以对于施工的环境以及具体的人员来说要求更高。因此,为了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重要优势,提升建筑工程的效果,需要提前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效地进行规避,不断提升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可以更加科学合理。
在整个建筑施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混凝土是十分常见的施工材料,主要的构成部分有水泥和沙石,在施工中必须要严格的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指的是混凝土的结构尺寸超过1m3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比起传统的混凝土结构来说有一定的差距,整体的施工难度更高。随着大体积混凝土在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的应用,施工优势逐渐被发现,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如高层建筑、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型的水库水坝等都会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提升建筑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价值,根据不同的施工用途做好设计与规划,明确施工流程,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深入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重要环节,综合性的提升施工质量[1]。
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问题亦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关注,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几何尺寸比起常规混凝土来说较大,具有普通混凝土结构所不具备的特性。比如说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系数相对较少,在施工的过程中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外部出现温差导致出现裂缝。除此之外,选用的材料不达标、施工操作不够规范都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问题。所以,在今后施工企业除了要掌握关键技术要点之外,还应当对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尽可能避免裂缝问题的产生,以此来充分的发挥出大体积混凝土在整个建筑行业中应用的价值[2]。
裂缝问题一直以来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时常出现的问题,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裂缝问题已经引起施工单位的广泛关注,但这也是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很多部分单位在施工的时候直接忽略裂缝问题,但是后续会引发一系列的危害,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若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裂缝问题不采取相关的措施解决,不利于后续施工的顺利实施。出现裂缝后,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功能,可能会引发渗水问题,缩短建筑物使用的年限和另外,内部出现裂缝之后会有腐蚀物质,通过内部的缝隙会加速混凝土的瓦解,引起混凝土出现变质的情况,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可能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图1)。最终,混凝土裂缝后使得建筑物失去美观性,对整体的质量来说也有危害,容易日积月累留下安全隐患。所以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混凝土特点,找出裂缝原因,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解决[3]。
图1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裂缝
分析裂缝原因,主要包括3 个不同的方面,温度因素、干缩因素和束缚因素。在实际施工的活动中,需要有效地降低上述因素对于混凝土施工的影响,结合施工的具体状况来展开分析,确保混凝土的完整和美观。
2.2.1 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在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中十分常见,分析原因来看主要是由于在整个混凝土浇筑时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现象。由于混凝土的体积相对较大,内部和外部散热并不均匀,外部散热相对较快,导致内部外部产生热膨胀。混凝土的表面会产生拉力,从而出现温度裂缝。尽管在整个水利施工的过程中,温度裂缝十分常见,不会直接损害结构的安全应用,但是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对整个项目会存在一定危害[4]。
2.2.2 干缩裂缝
混凝土在建设施工后,拆模阶段中,表面的水分会流失,出现温度变化而引起裂缝。虽然裂缝对内部结构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但是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美观程度。因此,在整个施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环境来展开分析,找到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降低裂缝发生概率,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美观性。
2.2.3 束缚性裂缝
影响混凝土裂缝的最后一个原因是束缚性的因素而导致裂缝,比如混凝土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受到内外部温差的影响,体积会出现变形的情况,再加上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结构的重要位置处会出现断裂的情况,增大内部的拉应力。随着拉应力不断增加之后,超过了混凝土自身的强度,裂缝会出现。一旦出现裂缝后,混凝土的耐久性会降低,为后续的施工留下了安全的隐患。
施工技术要点包括不断完善配比方案的设计,做好施工活动设计,不断规范施工的流程,严格的控制原材料,不断优化浇筑的方案,做好技术分析,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
为了能够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材料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根据水泥、沙石原材料的配比,提升整体的质量。需要结合原材料的性能以及在使用时的强度来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设计,充分考虑配比的顺序。应该考虑的是在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用水量以及水泥的用量,做好严格的把控,以此来降低水化热现象的发生,合理控制裂缝情况。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的对比实验,根据不同的配比来选择最佳用量。施工人员在施工时,需要做好混凝土温度应力、抗压力等特征的检测,确保配比的结构能够满足所有环节的需求。其次,当水泥出现凝结之后,要定期观察是否出现收缩变形的问题,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适当的加入膨胀剂,有效地弥补混凝土裂缝问题,以此来降低裂缝发生的概率[5]。
提前优化项目设计方案有重要意义。混凝土施工工作要提前做好一系列的设计活动,统筹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尤其是生态环境和工程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来进行分析,结合施工地点做好勘测与记录工作,及时对勘察的记录做出审核,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同时,要对施工地气象因素进行统筹分析,收集施工地区降水、气温、湿度、日照等一系列的数据,提前做好施工的准备,以此来计算混凝土的配比,与具体的项目建设匹配。做好施工设计活动之后,严格的规范施工的流程,设计一套高标准施工实时方案,分析可行性,由施工人员严格进行遵守,以此来提升施工的规范性,降低裂缝发生的概率,提升混凝土的整体质量[6]。
材料的选择对于整体的施工质量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想得到合理的应用,必须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首先,应当做好供应商资质考核,确保供应商的资质、信誉度能够符合相关的要求。其次,要考虑性价比问题,根据供应商提供材料的质量、供应的速度等各个方面来综合性的进行考量,以此来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在确定完供应商之后,做好后续的合同签订问题,明确了混凝土的种类标准和强度,标出水泥、标号、水泥的品种。供应商将原材料运输到施工地点之后,需要进行检验,查看水泥的质量是否符合质量的要求。在检验石子的过程中,需要对石子的颗粒直径进行把握,通常颗粒的直径需要控制在10~30mm。石子的含沙量要控制在1%,尤其是对于砂石来说,含沙量要控制在1%以下。施工人员在具体选择材料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来展开深入的分析,确保选择最佳原材料。
浇筑阶段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整个浇筑阶段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有三种主要包括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应当结合建筑施工的特点来选择具体的浇筑方案(图2)。一般建筑需要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在结束第一层浇筑后,确保混凝土达到初步凝结的状态,进行第二层的浇筑活动。禁止在第一层浇筑之后,立即开始第二层,这样一来能够提升浇筑的效果。在浇筑完成之后,施工人员将严格地按照施工的方案来开展振捣作业。同样也是如此,在第一层混凝土浇注结束之后,没有完成初凝的状态下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来开启振捣作业,若混凝土已经完成了初步凝结,便不能在开展震动作业,否则会引起混凝土裂缝现象。在开展振捣作业的过程中,由于很多混凝土受到水分因素的影响,内部出现空气,随着混凝土不断下降之后,会出现与钢筋分离情况的发生。面对这样的情况,需要进行第二层振捣,以此来防止出现混凝土和钢筋分离情况的发生。
图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
在实际施工活动的过程中,选择二次振捣的方法,往往会需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来进行支持,而全面振捣的方式会降低施工的成本。所以,需要结合混凝土的具体状况以及施工的环境和条件来展开深入的分析,判断操作是不是需要二次振捣作业,以此来确保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能够更加合理控制成本。
为了避免裂缝问题的发生,在浇筑工作结束之后,需要在表面开展压实工作,根据混凝土的状态,明确振捣环节的要求,根据具体的施工内容,设计科学的振捣时间和深度,以此来提升施工的效果。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相对明显,会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需要及时做好分析,确保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以此来充分发挥好混凝土的性能。
随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过程中,巧妙地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提升整体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提高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认识,既要认清其优势,同时也要明确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问题。分析出现裂缝的原因,在后期的工作中进行合理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在整个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配比方案的设计、做好施工活动设计、不断规范施工的流程、严格的控制原材料、不断优化浇筑的方案,做好技术分析,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以此来充分的发挥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优势。能够科学合理地降低施工成本,为推进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