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心怡
走在中国的复兴之路上,青年前面有无数楷模。这一路,他们建立了新中国,正努力实现富国梦、强国梦。一次又一次,在党和国家事业需要的路上,“40后”“50后”前赴后继,“60后”“70后”一马当先,“80后”“90后”昼夜兼行……时代奔腾向前,青年应刚健自信,担当有为,心系家国,踏出一条路,勇敢走在时代前列。
踏出一条路,应抱勇毅,求超越。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当代青年应勇敢面对,挺直腰杆往前走。清华学子江梦南因病失去了听觉,她却如一只立志搏击长空的雄鹰,坚忍不拔,越过了一重重高山,披荆斩棘,铸就了鲜花般怒放的人生。经历磨难的内心,将更加强大坚韧;经历风雨的翅膀,将更加强健有力。她不仅仅超越了自身的缺陷,从无声里突围,还朝着更坚定的方向,搏击苍穹。由此可见,青年在踏出一条路的过程中,需抱着勇毅之志,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踏出一条路,应共团结,接力行。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为优秀的文化,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当疫情突如其来,长着一张可爱的娃娃脸的梁小霞,勇担重任,治病救人,脸上印痕深深,口中却说:“非典时你们保护我,这次换我来守护你们。”两次请缨支援湖北的她,青春永远停留在28岁。她在前线的入党申请书中写到:“他们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加入党的队伍中……”鲁迅曾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无数个团结一心的行路人勇往直前,走出了一条路。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不计一时得失、不怕山高水远,在党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团结是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的重要保证,青年们团结起来,赓续接力,便有繁荣昌盛的中国。
踏出一条路,应怀家国,献青春。家国情怀是一种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困境,文房四宝老字号荣宝斋的年轻员工不负使命,运用新技术,將非遗技艺与潮流文化结合,让其与日常生活重新碰撞出火花。他们另辟蹊径,大胆创新,实现了传统产品的市场化推广。把个人的梦想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这样奋斗必将任重道远,但这样的梦想更具时代价值。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民族伟业,道阻且长。身为“00后”“10后”的我们,也将踏出一条路,不坠青云,无愧芳华,必将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书写不朽的新篇!
可圈可点
[可圈可点]
升格文的分论点更简洁,每一层的论证更严密,每个分论点都有阐释,语言的逻辑性更强,对论据的使用更加到位,让其准确地发挥作用。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相互呼应,使前后逻辑更为严谨。
(指导老师:苏春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