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照峰 马慧芳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严重,进而影响边区生存与发展。 边区政府在党中央领导下,将植树造林工作作为一项要政,从政府层面说明了植树造林工作的必要性。 边区人民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轰轰烈烈开展起规模巨大的植树造林运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工作积累的许多正反经验,对于今天实现中国式生态现代化仍有重要启示。
陕甘宁边区大部位于陕西中北部,曾经有过广袤的森林。 然而,由于近代局势动荡导致难民增加,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毁坏。 加之陕甘宁边区自然环境恶劣,不利于树木生长,使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劣。
陕甘宁边区横跨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分散在稀少的“川”地和平缓的山地。 由于处在黄土高原腹地,土壤以黄土为主,黄土缺乏有机物,土质疏松,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使本就贫瘠的土地更加贫瘠。
陕甘宁边区由于气候原因,导致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6 月至8 月,其他各月降水量稀少,旱涝灾害频发。 如1940 年,“边区春遭旱,夏又遭水灾和雹灾,各县作物,皆受损失,其中尤以志丹一县,灾情更重。 七成以上庄稼歉收,灾民人数千余人,经济损失达十余万元”[1]。1942 年8 月,“安塞至绥德沿河川地遭遇水灾,秋粮损失严重”[2]。
自古以来陕甘宁地区的农业发展就极为缓慢,基本是“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型的农业耕作模式。 农业生产技术低下,所产粮食仅够维持农民自身的生活,有的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 相关资料显示,边区农作物单位产量极低,主要农作物产量如下:“谷物0.25 石、玉米 0.25 石、高粱0.2 石、小麦0.2 石”[3]。 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农民只能更加疯狂地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结果导致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进入恶性循环。
此外,近代以来,战争频发,在战争中大量的树木被砍伐修成碉堡或者封锁交通的工具,使得森林破坏严重。 这种情况直到1937 年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李维汉说:“旧社会遗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大块荒地,而且是遍地童山”[4]。
由于森林的大量砍伐,导致自然灾害频发,使边区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严重影响到边区的农业生产,使边区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为了改善边区生态环境,发展边区农业生产,缓解边区财政危机,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展了植树造林工作。
为了使边区生态环境有所好转,边区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边区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边区政府将植树造林作为一项要政。 早在边区政府筹建之时就发布了《边区政府的组织与建设》,在其中经济建设部分把植树造林单独列举出来,“强调边区不是不宜植林而是砍伐太多又不栽种,今后冬春之前应进行植树运动,设立苗圃”[5]。 为了使植树造林这一要政能够顺利实施,边区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陕甘宁边区的植树造林工作,从一开始就是有计划的。 1940 年6 月,边区政府为掌握边区森林现状,派出了边区森林考察团,考察团历时四十余天,回来后撰写了《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报告书》。 《报告书》对边区森林保护工作和植树造林工作有着重要作用。 1941 年,边区政府发布《陕甘宁边区三十年经济建设计划》中决定,“今后林务工作,主要是在没森林的地方,建造气候林;有森林的地方,实行有计划的保护与开发”[6]。 除了边区政府制定植树计划外,各地方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植树计划。 例如,“绥德分区1943 年计划种植果木树27 万株,桑树82000株,柳树、榆树等树96000 株,并规定要重视植树成活率而不追求数量”[7]。 边区种植的树木,除了提供生产原料的榆树、柳树等,还有一部分用于改善民生的经济林,如桃树、梨树、桑树等。 边区人民通过种植经济林,提高了生活水平。 例如,南区合作社张和堂是一个植树的高手,帮助合作社其他群众种植了几百株桃树、梨树。“1943 年除了自己和全村人吃,以及送人外,还卖了四万五千元”[8]。 延县龙儿湾村,很重视种植果树,八年来果树数量由几株扩植到八十余株,据该村劳动英雄白银东说:“全村有一半家庭种植果树,六七年来,果树获利不下数十万元”[9]。
边区政府制定严格的法律条例,法律条例不仅适用于边区人民群众,同样适用于边区党政军组织。 1940 年4 月12 日发布的《陕甘宁边区党委、政府关于二十九年度经济建设的决定》明确规定,“边区应广泛造林,在1940 年新植树10 万株以上。 各级区政府应划定造林地区,并施行对新旧森林之保护,颁布森林保护条例,要求全民守法”[10]。 1941 年初,陕甘宁边区政府出台《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规定凡是保护森林树木有卓著成绩者,边区政府予以奖励;凡是砍伐保安林性质的森林、砍伐生产林性质的森林、砍伐森林以作私用、放火烧林者,边区政府严格执法。 《陕甘宁边区砍伐树木暂行规则》,对砍伐工作做了完善安排,什么时候可以砍伐,可以砍伐什么树,砍伐者需要得到什么授权等等。 通过立法的形式保护森林,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例如,1943 年政府发动植树造林运动时,延川县五区韦向公同志当时已61 岁,他积极响应号召,在清明前三四日,共植树一千一百株,活了七百二十四株。 被边区政府予以表扬,并授予植树模范这一称号[11]。 对破坏森林行为,则予以严惩。1941 年6 月9 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文要求各地保护森林,如发现有私自砍伐树木,一经发现予以法办[12]。
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植树造林工作能够贯彻落实,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 边区政府建设厅设立农林牧科,统一管理边区农林牧业。并且边区管辖的各县、乡都有专门负责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的机构或人员。 1941 年7 月9 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陕甘宁边区林务局组织规程》令,为使边区森林之发展,特设陕甘宁边区林务局。 边区林务局可分为三大部分:“森林研究室、各县造林科和山林管理科”[13]。 林务局主要工作就是管理边区森林开发利用、森林技术及林业人员训练培养等。 即使后来边区经济困难,精兵简政,各级政府仍保留了负责林务工作的职能。 随后,边区各基层机关还相继成立了森林保护委员会,以便更好的开展植树工作。
由于边区人民文化水平低,对森林的作用以及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所知甚少。 因此,为了向边区人民普及森林知识以及科学的植树造林方法,边区林业技术人才、植树造林模范通过《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等报刊多次分享经验,分享植树知识。 例如,陕甘宁边区林务局乐天宇多次发表有关植树知识的文章,主要有《如何植树》、《边区的农业气候与护林造林运动》等。 陕甘宁边区林务局技术科科长江心,发表了《植树和护林》、《森林的间接作用》等。 除了林业专家讲授林业知识外,边区植树造林模范的植树经验也被广泛报道。 例如,《解放日报》在1944 年6 月7 日第二版刊登过《延川刘占宽植树三十年经验丰富,大批培苗向全县推广》一文,文章报道延川县农民刘占宽三十年来共植树1950 株,植树经验丰富。 他的植树经验是:时间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植树办法首先是挖下二尺深的土窑,用水浇湿后再栽种。 栽种时,把树的生皮挖开,再用干土撒上[14]。 1944 年9 月11 日《解放日报》第二版刊登过《志丹泥沟塔村王斌植树二十余年经验丰富》,他的经验是,一要用心培苗:在秋天把种子种下,种下后要上粪,第二年春天即可出苗,出苗以后,进行移种。 二要防冻:刚刚栽活或接活嫩树容易冻死,要加上二尺厚的土用来保温。 王斌通过细心培育,成为远近闻名的培苗模范[15]。 为了更直观有效的宣传植树,剧作家贺敬之创作了秧歌剧《栽树》,生动形象的宣传植树造林的益处,用边区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了植树的重要性[16]。
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植树造林工作更好的实施,于1939 年4 月成立了陕甘宁边区农业学校。 农业学校学员分为农艺、园艺、畜牧三个专业,学习的课程包括农作物的栽培、土壤、林业等。 学校还开办了农事试验场,目的就是让学生尽快的掌握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除了开办专门学校外,边区政府还在高等学校开设了林业学院和林业课程。 例如,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中学部都设有林木科,大学部还设有农业系,开设课程主要有:植物病理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等。
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工作持续时间长,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边区生态环境,提高了边区人民生活水平。 但迫于当时特殊的内外部环境,植树造林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
1.植树造林工作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边区生态环境
根据边区政府建设厅的不完全统计:1939 年植树130 余万株;1940 年植树 51.4 万株;1942 年据 19 个县、市统计植树 25. 9 万多株,绥德、子长、清涧、林务局,各建苗圃一处[17]。 1943 年春季植树成绩斐然,中直机关完成6000 株、定边县植树9000 株,其它地方也完成植树计划。 1944年,驻延安市的八路军留守司令部等10 个单位,共植树1800 余株;延安市群众植树5692 株。1945 年,在以靖边县张家畔为中心的100 多万亩荒滩上,政府发动群众栽树520 万株[18]。 安塞七区二乡高家川,村周围有着九里多长的荒山沟,经过该村村民十一年的努力付出,已经种活了两千三百多株柳树,两侧山坡还种植着三千余株榆树和白杨树[19]。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工作,持续时间长,种植数量多,群众参与广泛,不仅保护了边区原有森林,还扩大了森林植被面积,改善了边区生态环境。
2.改善了边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工作在改善边区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兼顾了边区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1941 年大生产运动开始,边区的植树造林工作也响应大生产运动,开始种植一些经济树木,以此来改善边区人民生活水平。 安塞马家沟全村60 多人,植梨树25 株、桃树50 株、枣树47 株、其它树500 余株,平均下来每人植树十株以上。1943 年,全村从梨果树上获利颇丰,不但支付了全村的公盐代金,还解决了各家穿衣买布问题。“马家沟村民不必再出售粮食来购买新布,该村村民常说,梨果树摇钱树,果子换布省粮食”[20]。
延安时期,虽然边区政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 出现了植树规模大,但部分地区森林面积减少的矛盾局面。 其中有许多原因。
首先,陕甘宁边区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难,植树造林工作被迫让步于开荒生产。 由于外有国民党的封锁、日本帝国的侵略,“内有边区外来人口增多,边区移民、难民多达64000 户,人数将近270000 人,非生产人员最多时达十万”[21]。 边区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了缓解经济困难,边区政府只能大量砍伐森林,以开垦土地。 为了解决边区经济危机,植树造林工作有时也只能做出牺牲。
其次,陕甘宁边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客观上造成了植树成活率低。 长期以来,陕甘宁边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植被分布不均匀,生态环境恶劣。 加之,恢复生态环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因此,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工作在有些地区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最后,向群众宣传工作不到位,个别地区仍存在乱砍滥伐问题。 一方面是边区人民大规模植树造林,另一方面则是边区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生活需要,又大规模砍伐森林,开垦土地,以此来为烧火、制作工具、饲养牲畜等提供原材料。 例如,“延县柳林区,经过记者旬日调查,1938 年时该地仅有耕地四万四千亩,成材树木十万余棵,十年能成材树木多达三百万棵,尤其是其它不成材植物遍布山谷。 而今,由于人口激增,耕地面积增至十三万五千亩,再加上延安机关、学校、部队无计划砍伐,导致,丛林变秃山,三五里不见一棵树。 其中很大的原因便是,对群众宣传植树的工作不到”[22]。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生态保护措施与思想,在新时代仍有许多借鉴之处。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我们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3]。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植树造林工作对新时代的启示有以下几方面。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植树造林工作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绩,原因之一便是制定了保护森林的法律法规,并且严格执行。 知之非艰,行之唯难。 一场运动总归不如靠得住的法律制度。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我们必须对生态文明建设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清楚认知,需要一代接着一代去实现。 而要保证能够持续下去,法制就是最优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4]。 目前,我国已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30 余部、行政法规100 多件,还有其他大量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定,为形成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要想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要紧紧依靠法律制度,用最严格的制度守卫蓝天碧水,捍卫绿水青山。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人民群众所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所恶,是我们党要努力消除的。 历史多次证明,生态环境保护如果不能让人民受益,必然不可持续。 延安时期的植树造林运动取得一定成绩的原因在于,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边区人民群众生活、生产需要。“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 全社会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所需”[2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定推动绿色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就蕴藏在青山绿水间。 只有高水平的环境保护,才会有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进步的唯一动力便是人民群众。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运动之所以能够开展下去,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我党发动了广大的人民群众。 众人拾柴火焰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然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一真理性认识已经得到了多次实践的证明。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26]。 把群众利益与生态环境保护相挂钩,驱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这一行动上来,形成齐心协力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良好局面,祖国的天才会更蓝、水才会更绿、空气才会更加清新。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工作的反面经验之一,便是没有很好的落实对边区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思想教育,使得部分边区人民群众不清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导致植树造林工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023 年6 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 月15 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这把生态保护提到了新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 仅靠少部分人是难以完成的,而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并参与,宣传政策和教育人民群众是根本途径。 党和政府应深入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入手,宣扬亲近自然的生活理念,提倡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的道德标准,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 坚定不移支持和发展环境保护类志愿服务,使绿色生产、绿色生活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所追崇的新风尚。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森林资源得到了一定发展,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总体上我国生态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根治,生态环境仍旧脆弱,改善恢复生态环境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大挑战。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总结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经验,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生态现代化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