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意涵、问题指向与实践方略

2023-03-15 08:40刘希海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作风党员干部群众

刘希海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干部学院 培训部,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党的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进行的一项伟大实践,贯穿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并不断总结提炼为一整套具有标识性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之所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党风建设,把本属于一个党员在思想、政治、工作、学习等方面表现出的稳定态度和行为倾向上升到党的作风建设高度,是因为认识到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进入新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越发艰巨,作风建设被赋予新的使命和内涵,呈现出新的特点,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那么,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意涵是什么、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又如何解决等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颉。

一、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意涵

作风顾名思义是指一个人在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态度和价值取向。而个人的政治、思想、学习和工作等行为态度是他所处场域规定性和自身认知相结合的选择,因此作风建设的出场既体现个人的不完美性和可塑性,也凸显社会的可欲性和规定性。然而,只有中国共产党把党的作风建设提到关乎一个党生死存亡的重要位置上,具有独特的理论意涵。

(一)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提出

党的作风简称党风,最早由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提出的。他常把党风与文风、学风联系在一起,甚至认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1],并强调,党风、文风、学风不正分别会患上宗派主义、主观主义和党八股的毛病。毛泽东根据当时党内存在的作风问题提出,在思想方法上,党员干部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研究中国的具体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才能引出理论性的结论。在组织关系上,坚决反对宗派主义,就要反对闹独立和搞个人主义,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不可违反“每一个党员,每一种局部工作,每一项言论或行动都必须以全党利益为出发点”[2]这个原则。在宣传形式上,要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拒绝新老八股和新老教条。在毛泽东那里,整顿党的作风,最根本在于反对主观主义。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世情、国情和党情出发,持续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以“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突破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着力解决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问题”[3]。他把党的作风提升到影响党的形象高度上来,认为党的作风是检验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只有“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4]。不难看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仍然是我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

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学界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有学者从功能上来阐述,认为党的作风建设就是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培育良好作风与纠正不正之风的实践活动[5]。有的从要素上来分析,认为党的作风建设是由思想作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领导作风建设、生活作风建设、学风建设、文风建设以及会风建设共同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系统性工程[6]。从已有成果来看,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定义包含有坚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有目的和要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过于宏观和抽象,未对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特征和内涵作具体的界定。比如,新时代建设什么作风、怎么建设作风、作风建设的目的等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给予了科学的表述,加强作风建设,即要“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7]。可见,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需要守正创新,并且常抓落细、真管严管、抓铁有痕、久久为功,最终达成党群干群命运共同体。

(三)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价值

1.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追求真理、不断试错而最终得出的结论,体现了辩证唯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邓小平指出:“共产党的领导够不够格,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8]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不是自诩的,而是在于其“密切联系群众”的人民至上观、“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观、“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政治观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拥护。实践证明,党的作风建设与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党的作风建设问题关系到党组织的生死存亡。一个政党的作风纯洁,时刻为人民服务,人民就拥护;政党的作风腐化,人民就反感,就要声讨,甚至要推翻它。共产党由弱到强,国民党由强到弱,并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关键在于共产党获了人民群众的支持,获得了民心;国民党贪污腐化,背离人民,最终失去了民心。可见,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执政的基础,亦不难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哲理。

2.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需要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秘诀,也正是这个最鲜明的品格和优势,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不断走向成熟,永葆青春。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的那样:“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党的自我革命,不是狭义的政治革命或暴力革命, 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而是刀刃向内,革命对象指向自我,以世上少有的政治勇气,推动党的作风建设,促进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与自我提高,从而确保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党的自我革命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环节,敢于面对自身不足而不断净化完善党风、政风和社风。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夙愿。然而,越是接近这个目标,越是艰难。国内外敌对势力绝不希望中国崛起,甚至不惜一切手段打压中国、抹黑中国共产党、歪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是这样,我们必须保持政治定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确保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9]抓党的作风建设,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发挥着风向标作用。同时,发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学说作为作风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敢于面对困难,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勇毅前行。

二、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问题指向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意味着作风问题存在的必然性和动态性,意味着作风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也可不能一蹴而就。每个时代、每个发展阶段,作风问题的表现形式可能不一样。所以,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赋予新的内容,与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休戚相关。

(一)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关键解决理想信念问题

进入新时代,党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已经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绝大多数的共产党人也能坚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履行党员义务和责任。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更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一是部分党员、干部的精神“缺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坚定,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信仰迷茫,对共产主义事业缺乏信心。二是部分党员、干部患“软骨病”,面对复杂的斗争形势,斗争意识和斗争本领不强;面对歪风邪气,不敢于亮剑、听之任之;面对艰难险阻,豁不出去,畏缩不前。事实证明,理想信念不坚定抑或滑坡,对党组织来说往往是最危险的。但是,检验一个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确实很难,在革命年代看在关键时刻是否舍生忘死,而在新时代就主要看干部是否有政治定力、是否有宗旨意识、是否能勇挑重担、是否能经得起诱惑。

(二)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四风”问题

作风问题归根结底属于人的思想认识、政治态度、价值取向、生活情趣等问题。与以前相比,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问题有一些共同的属性,但也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新的内容产发于新时代的背景和要求,相同的内容也会呈现不同的形式。比如“党八股”到工作方法那里演化为“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到党员干部那里表现为“官僚主义”。如果在革命年代,物质极大匮乏,温饱都成为问题,“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缺乏相应的条件和土壤,那么进入新时代,部分党员干部面对丰富物质的诱惑,逐步丢掉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生活作风,进而沦为“政治蜕变、经济贪婪、生活腐化、作风专横”的腐败份子。因此,“四风”问题已成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对象,必须及时加以解决,否则会严重影响党的自身建设和发展。

(三)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核心解决脱离群众问题

关于执政党的合法性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曾提出两种方式:夺取政权的政治霸权以及人民认同的文化霸权。前者是暴力形式,后者是德治方式。也就是说,一个政党要长期执政,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深度认同。执政党脱离群众,不但会弱化党的力量,而且也会导致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失去执政的合法性和根基,从而失去执政地位。尽管东欧剧变和前苏联解体的缘由复杂,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而是投奔资本主义编织的抽象“自由”“民主”怀抱,最终被人民抛弃。列宁曾告诫共产党,“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10]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党的任务更加艰巨,这个时候更应该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然而少数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视而不见,对人民群众的诉求建议充耳不闻,完全忽略党群干群之间的“鱼水”情谊和“舟水”联系,很容易伤老百姓的感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那样,加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关键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三、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践方略

进入新时代,尽管我们党面对的历史任务有所不同,存在的作风问题也不一,即使同样的问题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但加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仍然需要从人的头脑出发,再落实到行动上,刚柔并济,固化为一种风清气正的制度屏障。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作风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因此,抓作风建设,首先从思想上着手,“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党对干部的要求。”[11]具体来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是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自身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加强党员干部优良作风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改善党的作风最重要的抓手,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将党的优良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心中有信仰,前进有方向,坚定政治立场,积极服务于人民群众。在教育引导上,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抓好日常学习教育。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主义的相关理论,运用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始终坚守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的初心。二是增强党性修养教育。要求定期组织全党上下系统学习党章,强化政治意识,不断锤炼党性,把党性修养的教育活动当成必修课。时常开展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抓作风,从点滴中抓作风。三是充分发挥党员榜样的作用。干部作风是人民群众观察评价党风的风向标,因此党员干部要为全社会做好表率、起好示范作用,同时选树优秀人物及其典型事例,讲好英雄故事,在党内营造乐于奉献的氛围。四是强化正风肃纪。充分利反面事例的警示作用,将与党的作风建设相违背的反面典型进行通报,并将监察结果通过多种形式下达各级党组织,及时组织党员干部专题学习,开展警示教育,增强政治定力、道德定力,构筑起有担当、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把作风建设上升为哲学方法论,强调党员干部要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否则落入“空洞无物的八股调”,因而“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12]。历史经验表明,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危害极大。反对主观主义与教条主义,就要客观、唯物、全面地看问题,深入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必须坚持调查研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坐在办公室看到都是问题,走出去调研到处是方法,因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13]当然,不是说走出去调研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必须要用真情、听真话、解真难,否则又掉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窠臼。党中央号召调查研究要坚持“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接受陪同,直奔基层、直奔现场,目的在于党员干部能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实情、听到真话,也只有这样,才“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14]。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扎根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才能汲取人民群众创造的智慧和力量,也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在习近平看来,党的作风建设与廉政建设息息相关,这是对党长期的历史经验教训所做出的理性判断。他认为,党要赢得民心、获得权威,必须廉洁。而腐败往往从一个人的不良风气开始滋生蔓延到“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再到违法乱纪。因此,“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15],进而失去党的根基和力量。反腐败之所以成为世界难题,在于公权力存在私用和滥用的空间和土壤,因而“要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在依法用权、正确用权、干净用权中保持廉洁,在守纪律、讲规矩、重名节中做到自律”[1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和现象。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在于纯洁性和先进性、在于纪律严明,最显著的是没有个人利益。面对“围猎”,有些党员干部禁不住诱惑,作风开始松懈并接受寻租,一步步走向深渊。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必须长期保持高压态势、把“权力放进制度笼子里”以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从而达到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

(四)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

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作为一个9500多万党员的党组织,解决这个大党独有的难题,最终还要依靠制度来做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邓小平在谈到党的作风建设问题时曾经深刻指出:“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17]所以,要搞好党的作风建设必须进一步完善党内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制度。一是党组织必须建立党的作风建设的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党员及领导干部的作风和行为,使党的作风建设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对违反党的作风规范的党员及领导干部要地行严肃处理,避免人情因素干扰,绝不姑息,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是持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以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鲜活民主实践赋予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持续广泛的参与权,做好对党员和干部的监督,促使党员干部做到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

在“两个大局”和“两个一百年”目标背景下,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变化,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尤其突出,面对各种挑战和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此必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同时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党的作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持续发力,才能确保党更加坚强有力,才能确保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猜你喜欢
作风党员干部群众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多让群众咧嘴笑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党员干部要姓“党”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