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与媒体融合机制研究

2023-03-15 03:05:09王彩云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教育

王彩云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朔州 036002)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新媒体革新速度加快,并广泛地渗透于个体的生产生活之中。高校思政教育也需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而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争取在服务学生的过程中,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实现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尽管目前学术界已基于高校思政教育和新媒体融合展开讨论,但对二者的深入融合仍有待进一步深化,现有的教育模式难以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积极作用。对此,需深入研究新媒体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以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一、新媒体应用下高校思政工作与媒体融合的价值

(一) 思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传统的思政教学,思政教师基于学生个性特点以及思政教材设计教学方案、传授思政知识,学生只能在单向灌输下被动接受思政资源,通过思政教师的专业阐述展开学习。而新媒体以互联网为后盾,所含信息内容涵盖古今中外,更是以媒介为桥梁,通过构建用户更乐于接受的信息呈现形式来传播、推广信息。如果将新媒体与高校思政工作相融合,学生便可用更为自由的方式,选择各种学习资源,来满足自己的思政学习需求。学生可以选择更专业的思政资源来对某个思政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也可以单纯以扩充思政认知为目的,以碎片化形式随意浏览思政相关的信息。与媒体融合后的高校思政能够用更自由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思政学习资源。学生所能接触到的思政知识,将包含但不局限在思政教材、思政教师阐述的范围内。这意味着新媒体应用下高校思政工作与媒体融合,将带来思政教学内容的跨越性变革。

(二) 思政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科学

新媒体应用下的高校思政教学由传统的单一化课堂教学,进一步延伸到了课外,形成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新教学组织。学生可利用新媒体获取与接收信息,信息传播门槛得以降低。也就是说,新媒体将以全新媒介为依托,促进教学组织形式变革。高质量的思政教育资源将借助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的途径走近学生,学生可依据个人的学习偏好,通过新媒体有选择地学习,更便捷地获得高校的名师课程。这意味着新媒体的出现,将拓展思政教育空间,促进思政教学工作在开放环境中,学习和教育效果更好。

(三) 创新了教学模式

传统教育课堂中施教者角色职能相对固化,一般其占据绝对的教学主导,地位非常突出。施教者是思政教育的设计者,也是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三观的塑造者。长期处于绝对权威的思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很难与学生平等对话,师生地位严重不对等。而新媒体时代,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提供方式出现变化,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传输模式限制,学生可借助新媒体获取海量资源,这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同距离的学生也可借助新媒体拉近距离,彼此影响,思政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信息传播模式新颖的新媒体对学生影响更大。而以生为本是目前的教学核心。因此,教师要在以生为本理念引导下,学会尊重学生的选择,转变自身职能,创新知识传输模式。换言之,新媒体的出现对施教者提出更高要求,思政教师需完成角色职能的变革,从传统的主导角色转化为辅助角色,辅助学生学会正确利用新的媒介自主学习,高校也需思考如何在施教角色职能转变中发挥朋辈力量,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最好的时代,接受最恰当的引导。

二、新媒体应用下高校思政工作与媒体的融合策略

(一) 以媒体为桥梁,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助力其正确认知世界,是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应利用思政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中,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更客观地看待世界。如果仅靠传统纸质教材和教师所掌握的资料,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诉求。而新媒体的出现,将为育人工作提供海量思政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教育空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将新媒体作为新的桥梁和纽带,连接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使思政教育工作渗透于学生的生活和娱乐,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选择。

(二) 以媒体为依托,为学生学习提供个性化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此,高校应尊重育人工作的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中心,展开个性化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所需。而以数字化技术为媒介的新媒体之所以快速普及,是因其表达形式相对新颖,便于多元个体获取信息。从深层次对其进行分析,发现新媒体真正广受追捧的原因,是可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因此,高校依托新媒体展开思政教育,可借助其优势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使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得以增强,高校也可在新媒体应用中逐渐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架构。高校应坚守思政教育阵地,但同时也要会依托新媒体适当赋予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游刃有余地依托新媒体展开自主学习。换言之,新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面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元成长诉求。

(三) 依托新媒体构建智慧化教学平台

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可在互联网的辅助下,突破传统思政教学模式限制,构建智慧平台,实现线上育人和线下育人的双向联动。学校需客观认知新媒体价值和作用,利用其中蕴含的丰富思政教育资源,完善思政教育内容,以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在丰富思政理论传播形式的基础上,实现思政工作与媒介的深度融合,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理论学习平台与实践课堂。其一,思政教师可利用互联网中丰富的学习平台,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并适当借助线上教育平台的抢答模块、互动讨论模块、知识测验模块,实现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互动,增强思政理论教育趣味性,继而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激发其学习欲望。同时,思政教师可借助新媒体平台在思政理论教育中引入微课件、电子教材等教育资源,打造高质量线上课程,辅助学生借助新媒体资源利用碎片化时间展开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成长中增强成就感与获得感,继而真正构建方便学生线上学习的智慧平台。其二,高校思政工作在建构理论学习平台时,应进一步丰富育人形式,开发丰富多彩的实践型智慧课堂,利用新媒体打造与思政相关的线下公益服务与文化活动和专业实习。高校应充分了解新媒体的优势,依托其突破时空界限,构建以高校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为载体的实践育人活动,并利用新媒体展开大范围宣传,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中,受到思政教育的感染和启迪。为确保学生关注实践型智慧课堂,高校可进一步构建相关的实践成绩单,基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参与表现展开学分转换,以引起学生重视,并以创新态度促进线上理论育人和线下实践育人的有机融合。教师可借助智慧化理论学习平台与实践课堂的构建,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继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诉求,促进理论与实践教育的统一。

(四) 依托新媒体实现三全育人,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依托新媒体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矩阵,打造大思政育人格局。其一,打造全员育人局面。高校需抓住新媒体为思政工作带来的新机遇,充分利用新的教育工具,切实借助其展开统筹和引领,指导不同的部门担负相应职责,继而形成全员参与的思政教育新局面,着重增强育人合力。其二,实现全过程育人。利用新媒体强化思政教育内容宣讲,实现教育和宣传的融合,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形成以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结合的知识传授模式,并促进学校行政部门、教辅人员、学生党员共同参与思政教育宣传。例如,借助新媒体构建开放的思政教学平台,使其辐射育人全过程,并定期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引导学生对时事热点展开热烈讨论,鼓励学生在评论模块积极互动与沟通,继而在新媒体的辅助下实现全过程育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其三,实现全方位育人。利用新媒体的利好条件拓展育人空间,助推高校实现思政教育深度与广度的拓展。在新媒体的辅助下,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表达形式呈现思政教育内容,并适当借助新媒体挖掘不同专业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合理利用不同教育的载体。教育载体包含学生评价、学生管理、家庭活动、社会实践、就业服务等,新媒体融入时可利用新媒体平台了解学生动态信息,分析学生个性特点,以提升评价和管理的全面性。与家庭和社会进行联系,打造教育微社区,也就是利用新媒体构建家校社的沟通平台,促进三方联动,实现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要借助新媒体平台,与学生分享行业发展趋势,共享就业资源,进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并利用新媒体实现全方位育人。总而言之,依托新媒体平台,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时,需充分借助新媒体突破时空界限,进一步打破原有的思政教学桎梏,使思政教育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加强个性化认知,以发挥协同育人的价值,达到良好育人效果。

(五) 依托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工作,转变角色定位

新媒体应用下高校思政与媒体的融合,为思政教育提供无限可能,思政教师需顺势而为,在新媒体的辅助下实现角色职能转变。其一,促进思政教师由传统的教育主导者转化为辅助和引导者,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束缚。为更好地促进教师担负引导者角色,可借助新媒体打造开放式课堂,利用学生喜欢的信息接收模式,展开思政信息传输,并鼓励学生利用新媒体获取感兴趣的知识,拓展其学习视野,以此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育模式。此外,思政教师需基于自身专业水平,强化对新媒体的科学化利用,广泛汲取有价值的思政资源,在自我学习中提升思想境界,为学习者做好方向指引,确保其在正确的方向前行。其二,促进高校辅导员从传统的权威命令转化为平等对话,助力其做好学生的思想引路人,鼓励其在与学生沟通时,借助现有的在线教学平台及抖音、微信等社交软件,传播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视频,或思政相关微语录,助力其在平等对话中发挥隐性育人作用。其三,促进优秀大学生从单纯的学习者转化为双重角色,切实促进优秀大学生成为意见领袖,发挥其引领作用,鼓励高校学生向优秀朋辈学习致敬。例如,高校可借助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向大学生宣传优秀学生党员和学生团员的纪录片,并加强对学生的科学化培育,使极具人格魅力的优秀大学生,掌握利用新媒体传播正确观念的技巧,从而使其具备较高新媒体素养,担负学习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辅助高校教师和辅导员等展开思想教育工作。

三、结语

新媒体应用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组织者的变革,着重点明了思政教育与媒介融合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增强教育灵活性、转化施教者角色职能,需充分利用新媒体构建理论与实践双向融通的智慧平台,并借此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充分转化施教者职能,以此强化对新媒体的合理化利用,为思政教育媒介的拓展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