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情育并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23-03-15 22:37:17魏建彪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2期
关键词:心育人性化

魏建彪

[摘    要]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人性、培养美好品格、使学生拥有美好人格。心育、情育并举,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教育中教师时刻注意从思想上引导、心理上疏导学生,巧妙利用多种心理教育手段和技巧,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品德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情感教育旨在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情绪,在学生心中播种真善美和人性的光芒。

[关键词]心育;情育;技巧化;人性化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说:“学校、班集体绝不是制造同一型号、统一规格的升学零件的机器。 学校、班集体是将学生载向远大前程的渡船,是培养学生生命幼苗在合适的土壤、肥料、水分中长大的园地,是学生走向社会各个不同岗位的实习场所、实习小社会,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培训基地。”从这一点出发,许多学校施行德育、智育、心育、情育为主体的四维育人模式。先把老生常谈的智育、德育放一边,我想就心育、情育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当代学生急需心育、情育

中小学学生时期是人学习生活的一个关键期,也是影响其一生的关键期。学生的视野及接触社会不断扩大,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这一时期的孩子们身体在发育,心智在成熟,对性别的感觉逐渐明朗,自己的人格特点逐步形成。但这一时期中 小学生的心理是初萌的、幼稚的、困惑的,而不是完善的、理性的、成熟的。因此,产生的心理变化是激烈的、困顿的,导致许多心理安全问题产生,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情感变化,加强心育、情育,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热情。

(一)当代中学生的心理、情感现状及形成原因

1.心理闭锁,内心隐秘

初中阶段的孩子,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心理上大都会出现闭锁性,“闭锁心理”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一种特定的心理现象。表现为自我封闭,拒绝与人交流,把自己封闭在个人的空间里,这些学生课堂上几乎从不主动发言,没有参加课余活动的热情,不愿意接近教师,而且和父母间距离拉大,对父母缺乏信任。这些孩子内心世界隐秘,总会有意控制自己的情感外露。

2.情绪激荡,容易消极

学生青春期的生理剧变,导致情感上的激荡,起伏变化大,不稳定,容易冲动,而且多数学生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起伏不定的情绪,使他们难以专心致志地去学习、去生活。激荡的情绪往往又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由于学生情绪起伏变化大、自我控制力较弱,不良的情绪常常会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从而消极、低迷,不思进取,甚至会违反校规,触犯法律。

3.常常自卑,严重逆反

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过度自卑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爱犯错误,常常被教师和家长批评或指责,从而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无药可救,导致其产生心灰意冷、产生自暴自弃、消极颓废的自卑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与学校、家庭、社会所要求的常态规则相对立的情绪和意向。许多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教诲、教师的批评。怀有反对正面宣传,认同不良倾向和对学校规章制度消极抵抗的心理。

4.迷茫困惑,价值多元

当今社会,我们不能否认,功利主义的教育是切实存在的,“育分”而不“育人”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现象导致学生精神状态每况愈下,迷茫困惑,價值多元。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心理进入断乳期,他们更加关注自我,意识发展趋于主观化。调查发现,约占半数学生的生命观模糊。有人做过一项调查,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相信人能够死而复生吗?”选择相信的学生占半数。而小学生则大多数选择不相信。书读得多了,生命观反而模糊了,这与部分中学生迷恋网络游戏、鬼怪影视、庸俗小说不无关系。另外,社会文化多元化也是造成学生边界模糊、迷茫困惑的原因之一。

二、 坚持“双育”并举,关注学生健康

(一) 心理教育技巧化

教育不在于给予学生什么,而在于给学生心灵留下了什么。学校教育中教师时刻注意从思想上引导、心理上疏导学生,巧妙利用多种心理教育手段和技巧,关注学生的学习细节和生活细节,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利用书籍激发内省

卡莱尔说:“任何一本书的影响莫过于使读者开始内心的反省。”利用阅读课,定期组织学生读一些励志书籍,如《不抱怨的人生》《超越自我》《名人传》,书籍作为改造灵魂的工具,把学生从狭隘的境界带入广阔的世界。书是一面镜子,可以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汲取思想的精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把目光投向社会,增强责任感。读书使学生思想开阔,使他们心灵产生强大的内驱力。

2.开展多元化社团活动

利用多元化的社团活动,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比如,通过摄影、绘画、体育、音乐、网络等社团活动的开展,塑造学生阳光心态,造就学生健全人格。

3.开展个体咨询

通过心理信箱、心理热线等,定期开展个体咨询活动,为每一名咨询学生建立档案,搭建起学生与教师心灵沟通的平台,教师要与学生进行零距离地交流、心贴心地对话,对学生进行全程导育。随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心理上的压力、生活中的难题。

4.巧用心理日记进行心理疏导

鼓励学生通过记日记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学生在学习、生活及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悲观、苦闷等,用日记的方式寻求教师帮助其解决。这种心理日记,不统一布置,不强求一律,不必天天写,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班主任针对日记内容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尽快走出成长的烦恼。

5.开设短期心理咨询增实效

学校安排持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教师任专职心理教师,对于成长中的学生,心理教师深谙他们咨询的问题多数源于学习中的挫折、青春期一些懵懵懂懂的感情困惑以及人际交往中的焦虑等,对于一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而言,这些问题都是简单明了、易于解决的。最好的处理方式即是引导,引导咨询者正确认识它所面临的困惑、挫折等,帮助他们进行心理建设,使其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成长中遇到的问题。而没必要挖掘太深、历时太长,从而让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更方便、更有效。

6.班主任必备心理辅导技巧

班主任虽然不是专业的心理辅导工作者,但鉴于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运用心理学知识来指导学生学习和成长中遇到的困惑,有的班主任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一点,导致班级管理中出现种种不尽人意的问题。我根据班主任的工作特点总结出以下四种心理辅导方法:

(1)以知导行。即通过改变被辅导者的认知来矫正其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这种辅导方法一般分四步走:一是引导被辅导者正确认识人的认知与情感行为内在联系;二是识别非理性思维,如对学生提问:“你觉得上网给你带来哪些好处呢?”和 “你每天都和网友保持联系吗?”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问题找出网瘾学生问题症结;三是改变被辅导者不当的思维方式,引导当事人认清错误观念的本质,当事人认清问题实质后就能更好地转变思维方式,从而改變错误认知,纠正错误行为;四是巩固、强化,用正确的认知指导自己的思想、言行,从而收获健康向上行为方式。

(2) 消除负面情绪。每一个被辅导者都是带着消极负面的情绪而来,以求得到帮助、得到解脱的,这就需要心理辅导教师帮助当事人调节情绪,使其在理性、冷静的状态下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问题。班主任听完诉说后努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不良情绪的根源,认清不良情绪的危害。当我们能帮助学生找到情绪困扰的原因,能够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时,情绪的困扰就基本解决了。一是引导学生正确宣泄情绪,这也是个别心理辅导的主要功能。二是增加积极情绪体验。学生负面情绪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对人对事总是消极评价,所以班主任在辅导过程中要注意对被辅导者正面评价,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方式去评价同学、教师,用积极的思维方式去正面评价发生的事,增强自己的积极情绪体验。三是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学生只有能够自我控制、疏导情绪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负面情绪。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幽默化解法、放松身心法、平息怒火法等,使学生学会自我疏导情绪,从而消除负面情绪。

(3)克服不良行为。要想帮助学生克服不良行为,首先要通过适当的强化手段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从而增进积极行为的发生。进而帮助学生改变偏差行为,塑造良好行为。这是一种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目标定位。确立需要克服的偏差行为或者需要培养的积极行为的目标。班主任要根据自己平时观察到的该生平时的不良行为表现,确定需要矫正的行为,锁定目标,有的放矢。二是要作好记录。目标定位后,需要用一段时间严密观察,认真记录不良行为每天或每周出现的次数,然后计算出每天或每周的平均值,以此数字作为行为矫正参考值。三是要选择有效方法。有效方法是矫正行为的关键。适当惩罚之外班主任还可以尝试冲击法、替代法、榜样驱动法等方法。四是要做好评估与反馈。克服不良行为按计划逐步实施后,班主任要根据整个过程中的记录,认真总结、评估,还要注意进一步制定措施,巩固成果。

(4) 积极暗示。教育中我们常常提倡赏识教育,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鼓励赞赏的语言确实可以对学生的心理活动施加积极影响,能帮助问题学生调节情绪、提升认知、树立信心、增强意志等。教师不仅可以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还可以教会学生通过积极暗示调整自己的心理。如,教师对学生说“改进方法,你会有更大进步的”。暗示学生有学习潜力,只要方法得当就会成功。班主任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心理课等引导学生每天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很健康,我很快乐。”利用心理技巧,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二) 情感教育人性化

当今社会,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在学生心中播种真善美和人性的光芒。

1.发挥情感读物的教育功效

学校定期为学生选取饱含真善美散发人性光芒的经典美文,每天规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以默读、诵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体会友情的美好、亲情的珍贵,品味人间至爱深情,读后组织学生书写自己的阅读感悟,开展交流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向校外报刊投稿。

2.发挥励志文章的教育功效

对于每一批新入学的学生,学期初开始,开设一门“必修课”:让班主任教师每天给学生提供一篇励志文章,文章也可采用班级学生轮流提供的方式,组织学生坚持每天齐读励志文章,每篇文章连续读一周。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励学生为报效国家、实现自我价值努力学习的愿望,树立学有所成的远大理想。

3.发挥课内课外的教育功效

教育部设定课内教学的目标之一即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智慧课堂教学上,我们总能看到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情感的共鸣,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潜移默化中都得到了提高。同时,课外实践活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结合节假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如三月份“雷锋少年进社区”,五月份的“劳动最光荣”,中秋节、春节的敬老院慰问演出等,不仅丰富了学生生活,还使学生收获了成长的快乐。

4.向大师学习人性化管理

教育家魏书生的人性化管理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都有不可限量的作用,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学习。我对此进行了专门的学习梳理,归纳出以下几点:

(1)教给学生“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习惯思维。日常学习生活中,把学生从“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牢记“条条大路通罗马”,使学生变得开朗、乐观、豁达,在做事一筹莫展时仍能保持积极的心态。

(2)《班级日报》——实现班级管理自动化。创办《班级日报》,能起到引领全班学生积极向上的作用,增强学生的集 体荣誉感。学生办报的过程就是一个全面受教育的过程,其教育功效不言而喻。

(3)轮流抄格言——点亮思想的灯。每天让学生轮流在黑板上抄一则格言,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日久天长,让每个孩子变得积极向上。

(4)治病救人周——掀起自我教育的波澜。依据需要,定期开展“我给自己做医生”活动,通过发动学生自己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出自己心灵中主要病症,然后逐一列出發病时间、治疗方法和疗程,这种方式很好地增强了自我教育的兴趣。

(5)学生座位自愿组合。魏书生教师管理班级,学生相互了解加深后,可以在“有利于学习”“四厢情愿”两个前提下自愿组合座位。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研究人与人的组合,研究坐的位置。随意调换座位并不是让大家疏远那些纪律差、成绩落后的学生,相反地,积极提倡、动员先进同学和后进同学一个座位,开展“一帮一做”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后进同学的成绩,也提高了先进同学帮助人、改变人的能力,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6)控制三闲,增强理智。“三闲”即闲话、闲事、闲思,魏教师要求学生向苏联生物学家柳比歇夫那样,细致地计算时间的利用率,每天要求学生写反思日记,主要反思一天里“三闲”的数量。从而引导学生控制“三闲”,提高学习效率。

(7)班级做到“八有” 。魏书生教师说“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引导他为集体出力,为集体流汗”。为了提高学生的集体凝聚力,教师鼓励学生向集体献出花、鱼、脸盆、毛巾、暖壶、茶杯、推子、剪子,纸篓、痰盂等公共用品。也可以是暂借,学生毕业后 再带回去。学生为集体贡献出一些个人的东西,就能吸引他为集体倾注心血,倾注越多,感情越深。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人性、培养美好品格、使学生拥有美好人格。“双育”并举,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丽媛.美育与德育的耦合关系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21):4-6.

[2]瞿红.坚持多维德育理念 借力体验促进生长——兼谈从美育切入初中德育的实践[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2(04):66-67.

(责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心育人性化
班华:我国心育理论的开拓者
江苏教育(2023年34期)2023-12-15 09:36:21
心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实践
心理健康教育研培现状调查报告
——以简阳市为例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积极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江苏教育(2020年64期)2020-11-06 08:31:28
心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诗意栖居”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收藏界(2019年2期)2019-10-12 08:26:42
人性化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8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流行色(2017年12期)2017-10-26 03:08:28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33
浅谈人性化设计
工业设计(2016年1期)2016-05-04 03: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