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灿亮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1)
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深刻的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知识的获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育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学生数字化原住民特点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趋势等都使得在线学习成为了一种趋势。教育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将开放、共享、智能、协作、交互、泛在等理念注入教育教学实践,由此极大地释放了教育变革与创新的想象力,积极运用“互联网+教育”为代表的教育信息技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目前探索的热点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新冠疫情对传统教学的影响,加速了线上教学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相应也催生了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雨课堂、UMU互助平台、学堂在线、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平台等多种在线学习平台,催生了微课、慕课、线上开放资源共享课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类型,为实时在线互动、移动式学习拓宽了知识获取的渠道。混合式教学改革克服传统课堂课后师生互动的局限性,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平台为载体,以“管理学基础”课程为对象,以学生为中心模块化建设线上课程资源、突出课程思政育人、以“任务驱动、理实结合”为导向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以“理论教学、情境模拟、实践演练、任务测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开展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精讲和课后巩固提升的混合式教学使学生与教师组成有机联系的线上线下学习共同体,有效克服当前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1]。
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方案》指出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是“三教”改革的关键;教材是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载体;教法(或教学模式)是改革的路径,教师和教材的改革最终要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去实现。《方案》提出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2]。
2019年10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指出,实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着力打造一大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的“金课”。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严格课堂教学管理,严守教学纪律,确保课程教学质量[3]。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新形态,是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实现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泛在学习[4]。
“管理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共计54学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理论发展史、管理的具体职能及方法和管理理论创新发展三大部分,主要探究人类管理活动中所蕴含的一般性规律,以培养学习者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管理素养、掌握扎实的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能够运用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管理问题的能力为课程目标,是一门集理论性和实践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多学科综合等特点。
管理学课程的特点要求学习者不仅要熟知管理理论,学懂弄通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激励、沟通和控制等基本的管理职能,还要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能够分析并解决现实管理问题,做到“知行合一”,为进阶学习构筑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夯实专业基础。课程特点决定了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传统课堂讲授无法实现较高的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上课时间受限、授课方式单一,加上大一新生缺少专业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经验,教师只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去讲授基本的管理概念,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欠佳。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让学生课前开展线上自主学习,课中教师针对重难点进行知识精讲,课后通过任务布置进行巩固强化,不仅可以有效摆脱上课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和满意度。
当前,作为网生代的“00后”已成为大学的主要生源,其成长经历见证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变迁,电子阅读、移动学习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方式。作为伴随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00后”学生具有鲜明的互联网思维,自我意识较强,传统“我讲你听”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已满足不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学生学情的变化使得“管理学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成为了必然。
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5],以线上课程平台为载体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突出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最终实现教与学的双向奔赴。模块化资源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实时更新的案例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时互动讨论可以实现师生即时联通。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借助手机、电脑、平板等移动设备开展自主学习,真正实现全过程的泛在学习[6]。课程团队依托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平台自建线上课程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有效拓展了教学时间和空间,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兴趣,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真正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贯穿到课程教学全过程。
管理学课程是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进阶学习提供基础理论支撑。虽然不同高校开设的管理学课程名称有所差异,如“管理学基础”“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实务与技巧”等等,但当前高校开设的管理学课程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都是源于西方的管理理论,课程内容具有一致性。管理理论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大学课堂距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几十年的教学已经形成固定范式。但随着信息技术、管理环境、管理实践和学生学情的不断变化,要求管理学课程教学要不断突破既有的范式,不断改革创新。通过走访调研兄弟院校发现,当前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7]。传统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侧重职业能力培养,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技能的管理人才,没有体现德育元素,尤其是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当金钱至上、利己主义价值观被企业管理者们奉为普世价值观时,其对社会、对消费者的危害程度不言而喻。因此,如何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到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如何将德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目标是当前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设置时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知识量较大,加上课程学时和实训条件的限制,使得在传统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设计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较普遍,由此导致课程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调查发现,管理学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设置为3个学分,54个学时,但由于其内容庞杂,不仅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管理思想发展历程,也包括管理职能、管理方法和管理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加上管理学课程实践性较强,教师教学中需要引入大量的现实企业经营管理案例并开展实践操作,现有学时根本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因此,传统教学只能走马观花式的进行理论陈列,既不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深度学习,也无法提升课程的趣味性。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和紧凑型课堂设计成为了当前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痛点,教师无法精彩呈现管理学课程的魅力,学生也无法在实践中去体味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传统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是常用的方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输的知识,经常会出现“老师在上面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进而陷入教师没心情讲、学生没兴趣听的恶性循环。如何创新教学方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教与学变成师生之间的双向奔赴,是当前“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教学效果评价是检验和改进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期末考试成绩占绝大比例。考核方式单一,无法科学反映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参与度、协作式学习参与度、自主式学习效果和探究式学习效果,无法激励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学习和自主探究,无法科学评估和改进课程教学质量。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成立于2018年,主要开展各类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及互联互通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为社会公众免费提供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等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平台提供了一个线上协作环境,各成员高校可以在这里共享专业知识、课程资料和教学资源,为教师探索和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了平台支持,也为“管理学基础”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提供了机会。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管理学基础”课程团队基于线上课程平台开展“管理学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通过依托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平台建设内容丰富的“管理学基础”课程线上资源,不仅为混合式教学实践提供了线上教学空间和教学资源,还面向社会开放,供社会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管理学基础”课程线上平台资源建设主要包括课程简介、课程说明、课程团队、学习专题、单元测验、案例实训、拓展资源和思政园地八大模块。课程简介模块主要介绍本课程的知识体系,让学习者对“管理学基础”课程有个初步体验,明白这门课的学习价值及学习内容;课程说明模块主要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思路进行全面介绍,让学习者掌握这门课的学习方法,了解这门课的考核要求;课程团队模块主要对本课程的主讲教师、线上答疑教师、微课视频录制教师和线上资源建设教师进行全面介绍;学习专题是本课程线上资源建设的核心,包括章节文本资源、教学PPT、章节微课视频和章节讨论等内容,便于学习者通过本模块开展线上自主学习,并实现师生实时互动交流;单元测验模块是针对课程教学内容所设置的测验,通过本模块可以有效监控和了解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案例实训模块向学习者提供实时更新的国内外优秀的企业案例及课程实训,以达到培养学习者运用管理理论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管理技能的目的;拓展资源模块主要是向学习者提供当前管理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观点,以开阔学习者的视野,提升管理素养;思政园地模块通过提炼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管理思想、总结中国共产党组织管理经验、归纳中国化管理实践典型案例等方式,全面挖掘管理学课程思政资源,引导学习者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实现德技并修的课程育人目标。基于线上课程平台的“管理学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思路具体如下:
“管理学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有赖于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不断提升数字化意识,树立学生本位思想,坚持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寓价值观引导于课程教学全过程,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管理学基础”课程团队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设计方法,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构管理学知识体系。无论是在线上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还是在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首先以学生为中心模块化建设线上课程资源,满足学生自主性、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其次在线下课堂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形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习流程再造,实现教学全过程的“师生互动”;在遵循“管理学基础”课程知识特点的前提下不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注重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和爱国主义情怀培育,以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课程目标;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管理学基础”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中,创新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字化素养。
系统化建构“管理学基础”课程目标体系,突出课程思政育人和管理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德行和能力协同发展,注重管理实践和管理技能培养,实现知识能力融合的“知行互动”。课程团队基于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企事业单位基层管理岗位需求,以管理岗位对应的核心工作能力为依据,以管理岗位的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典型工作任务重构课程知识体系,并通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将各个知识模块前后衔接、联通成一个整体,形成“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体系。
立足“管理学基础”课程自身知识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目标嵌入到课程教学目标体系中,最终实现培养厚植爱国情怀、掌握扎实管理职业技能、具备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目标。“管理学基础”课程思政元素表详见表1。
、
“管理学基础”线上教学资源建设立足现实企业管理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以“任务驱动、理实结合”为导向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了以“理论教学、情境模拟、实践演练、任务测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实际工作任务为标准来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的分解和岗位任务的实施来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线上资源条理分明,每个模块内容自成体系,学生需要浏览某个章节的知识点通过线上资源均可轻松获取,可以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随时随地在线学习。
基于线上课程平台的“管理学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上强化了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课堂协作式学习,通过实施课前在线预习、课中重点讲解和课后学习拓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的随时性、交互性和全面性,真正将“三全育人”理念贯彻到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和课程教学中。具体的混合式教学流程图详见图1。
图1 “管理学基础”混合式教学流程
构建全方位的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建设混合式教学实施中线上教学资源建设质量评价、混合式教学环节设计评价、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等混合式教学质量一体化评价体系,并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评价诊断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以确保“管理学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以达到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深度学习的目的。“管理学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多元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详见图2。
图2 “管理学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多元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基于线上课程平台的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自建线上课程资源,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精讲和课后巩固提升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的随时性、交互性和全面性,不仅挣脱了传统教学在空间、时间上的束缚,还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和选择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真正做到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
“管理学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教学不仅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还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思辨能力以及责任担当意识,使学生与教师真正组成有机联系的学习共同体,实现教与学的双向奔赴。通过充分利用教育数字化技术,对学生线上学习全过程进行全过程监控和评价,将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助于课程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在“管理学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中,以下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第一,立足中国企业管理实践,进一步丰富线上案例资源供给。管理学理论的建构基础是西方企业管理实践和西方文化理念,侧重管理理论、技能、方法和管理思维的培养,没有全面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的理念和中国管理实践中的东方管理智慧。因此,在案例资源建设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时,应结合中国国情和学生学情,梳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和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来丰富和完善课程案例资源。
第二,立足课程特色,进一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管理学课程不仅要注重管理技能的培养,还要以促进学生德行和能力协同发展为原则,将立德树人育人目标贯穿到课程教学全过程,从党史上的组织管理经验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中进一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设课程的思政资源,实现课程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互融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