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岚
(安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随着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数字化技术在教学资源、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充分发挥赋能作用,“数字+思政教育”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新样态,成为推进“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重要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1]。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各领域加速融合,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趋势。数字网络技术和传统教育的结合是教育领域里程碑式的变革。“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信息化的特殊阶段,要实现从起步、应用和融合数字技术,到树立数字化意识和思维、培养数字化能力和方法、构建智慧教育发展生态、形成数字治理体系和机制。”[2]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够对传统教育中存在的弊病进行针对性解决,有利于统筹教育发展格局,完善整体思政教育体系。教育部于2020年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3]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代互联网数字技术,能更高效更全面地为学生提供教育资源,提高整体课堂资源利用率,促进思政教育资源和不同课程资源的交融互涉,从而切实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施效率。因此,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技术,积极推动课程思政数字化转型,对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大格局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指在数字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推动传统的依靠纸质教材进行教学的教育模式向着数字化、网络化的课堂教学新方式转变的过程。教育数字化转型让传统教育实现了质的飞跃,让中国教育教学迈上新台阶,实现了传统教育方式、方法和模式的转变。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弥补传统教育模式弊端的必要举措,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参与度,让教育资源利用实现最大化。
课程思政指的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其他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相关教育理念,让不同类型的课程都具有统一的、科学的育人和思想教化功能,最终达到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统一协调教育局面。课程思政是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教学活动。课程思政有着强大的融合性,与高校中的各门课程互相响应,共同提供育人价值和思想教化功能。只有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完整地融入每一门课程、每一节课,才能有效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向学生教授基本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课程思政的数字化融合指的是立足当前教育数字技术发展,根据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依托数字技术相关载体围绕学生开展优化思想、形成价值观及增强技能的数字教学手段,旨在实现思政授课数字模式的总体变革。课堂思政的数字化融合是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因此,深刻把握本质内涵、精准掌握核心要义、厘清实现路径具有时代价值。
在数字化转型的历史背景下,混合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新常态。[4]现代互联网数字技术的有机融合不仅改变了思政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是实现了教学客体与主体的自由互动,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人与人”互动,转变为毫无壁垒的“人与机”互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有力帮建和革新了思政教育的课堂模式、教学评价方式等。[5]例如:在线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实时互动、在线讨论、投票等方式,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了学习效果。此外,数字化教育也为贴近生活的课程思政的实现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渠道。通过数字化教育平台,教师可以将课程思政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现实问题。例如: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制作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多媒体资料,设计虚拟实验室等教学工具,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在数字化背景下,思政教育能够更加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转变以往教师为主体的单向灌输模式。教育数字化转型为课程思政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其中之一是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是主导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而数字化教育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增加了互动性。同时,数字化教育平台可以为课程思政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如:电子书籍、多媒体资料、网络视频等。这些数字化资源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深度,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课程思政强调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思考和批判思考能力的培养,而数字化教育平台可以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此外,数字化教育平台还可以提供多元化的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通过数字化融合能够促进学生创新和探究精神的提升,实现思政教育提质增效。数字化教育平台可以提供各种创新的工具和资源、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们能够更自主地探索和创新,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和探究精神,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兴趣,进而实现育人效果的提质增效。例如:数字化模拟平台可以模拟各种社会问题和情境,让学生更深入地探究社会事实中包蕴的问题本质,由此引发反思,帮助学生理解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此外,数字化教育平台还可以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和学习内容,让学生更加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形式,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数字化转型中,教学内容的数字化转型是课程思政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传统的思政教育内容较为抽象和理论化,难以通过数字化手段直观地进行呈现和展示。数字化教学中需要考虑如何保持思政教育内容的时效性,以适应新的教育教学需求和学生的需求。同时,融入形式单一,分离式、同质性、单向式的课程思政建设不符合教育规律,难以适应多元性、变化性、动态性的信息环境与人才需求,[6]思政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困境亟需破局。
当前,大数据、慕课、AI技术、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的数字化教育载体层出不穷,如何选择恰当的技术平台同课程思政融合,如何凸显数字化技术平台和工具、数字化教学内容的时效性等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同时,数字化技术孕育出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但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重“形式”而轻“内容”的弊端,技术的加持是服务于思政教育内容的,要分清楚主次,牵好“牛鼻子”,不要为了形式上的创新,而忽略教学内容和质量的提升。个别教师受益于技术化革新的教育模式,整一些“花样子”,为了增强学生“抬头率”,提高新鲜感,甚至不惜过分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而教授内容却乏善可陈,从而让课堂出现主次紊乱、庸俗空洞的教学问题。[7]48这一现象屡见不鲜,是教育与数字化技术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教师对新技术和由此产生的新教学方法的依赖会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师资队伍的数字化素养和能力是一个重要挑战。许多教师缺乏数字化教学的相关经验和技能,不了解数字化平台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面对数字化教学时会感到困惑和无助。此外,数字化教学需要老师具备更多的新技能和新知识,这些新技能和新知识有别于教师传统知识体系,这是由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新挑战”,如:数字化内容的制作和编辑、网络课程的设计和组织、在线讨论和互动引导等。但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数字化教学的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实现数字化教学的普及和提高。所以,师资力量的投入和建设成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数字化背景下,授课内容、外界信息表现为繁杂、碎片化等特征,课程思政实现内容供给之余,还应该关注如何同数字资源有机融合。数字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课程思政的特点和目标,同时,结合数字化技术的特点,设计符合数字化教学的教学内容。打造兼具思想高度和丰富载体的“数字化授课内容”,是促进课程思政更具吸引力的重要方面。
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所提供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如:在线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数字化图书馆等,以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把握数字内容的价值导向,增加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主的优质内容,避免出现泛娱乐化倾向,在筑牢科技赋能教育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也要避免“重技术轻内容”的典型问题,完成“创新形式”和“高质内容”的同频共振,做到“两手抓”,不要顾此失彼,真正兼顾好教学形式和教育内容的关系,深刻理解教育形式和方法是为“传道授业解惑”而服务的本质。
其次,要关注数字化教学的时效性和更新性,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应对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知到课程思政的实时性和现实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算法推荐池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对教育涉及的网络用户参与度、喜好等有用信息进行精准分析和检索,从而为教育教学的后续开展提供靠谱的图谱绘制和大分析数据总结,以此来精准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认知水平和各种问题困惑,并将这些得出的数据分析当做基础对象,以真切达到“因材施教”“事半功倍”的理想化教育成果。[7]51
依托数字理念和技术开展授课模式的变革,为推动课程思政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面。而该过程并非将数字技术和课程内容单一化叠加。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需避免重形式轻内容的典型问题,转而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有效真实地抓住数字技术的长处,将其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精准分析、前瞻预见的技术特点,让固有的技术价值转化为教育教学所需要的育人价值。[7]48
首先,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于课程思政来说,选择合适的数字化技术平台和工具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平台和工具可以提供更加开放和互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增强其思辨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平台和工具可以为课程思政的内容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此外,数字化技术平台和工具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行精准的推荐和反馈,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其学习成效。但是,选择数字化技术平台和工具需要充分考虑教育的本质和课程思政的特点。教师们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将数字化技术平台和工具与课程思政的教学相结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数字化技术平台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以更好地运用数字化技术平台和工具进行教学。
其次,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转换教育方式。可以利用网络数字技术提供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及其他多种媒体途径,将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同“硬核”科学技术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的同时,力图用创新性的教育方式改变以往枯燥繁琐的理论教授向着生动可视化的智慧教学模式转变。同时,也要注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引导性强的渗透式教育方式,撇开以往的传统教学弊端,禁止“填鸭式”教学。[7]51
教师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主力,可按照基于学情分析设计目标、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明确评价标准、基于在线教学平台资源设计内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数据驱动加强评价的路径开展课程思政。[8]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作为重要角色的教师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意义。在数字化教育培训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提升师资队伍的素养和能力。
首先,要关注教师在教学环境下的技能突破。教师在不断改革更新的互联网时代,需要潜心学习新技术、新应用,能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迎头而上,掌握在线学习和混合式课堂设计与实践的能力。具体做法如下: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库,为教师提供数字化教学技术和知识的在线学习资源;采取线下研讨会、工作坊等形式,提供面对面的培训课程和专家指导;帮助教师掌握线上的教育数据系统,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评估方法,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信息,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数字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数字化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支持的人机协同学习模式,布置合作小组作业、社交网络协作作业。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深刻、更全面广泛的知识系统,形成师生学习知识联结共同体。[9]
其次,数字化教育培训还需要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让教师将所学所得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数字化教育培训可以帮助师资队伍更好地支持教育数字化转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除了选择合适的数字化技术平台和工具,教师还应该重视数字化教学的评估和反馈。数字化教学具有高度互动性和个性化特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反馈信息也将更加多元和丰富。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评估方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信息,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数字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数字化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测评、问卷调查、课堂作业等形式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和意义。
教育数字化不仅对教育行业的整体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也对课程思政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化转型需要将课程思政与数字化教育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能力。同时,数字化转型也需要注重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确保数字化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提高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面对机遇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推动数字化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培养德才兼备、信念坚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