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生态优先,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做好“土特产”文章,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搭建平台载体,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升级。支持各地新建40 个、续建51 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全产业链产值超100 亿元的集群139 个、超500 亿元的14 个、超1 000 亿元的3 个,实现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提高4 000 多元。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聚焦粮食、油料、果蔬等重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开展全产业链研究,发布大豆加工树图和《关于提升我国大豆加工水平的报告》。激活力促消费,助推休闲农业恢复发展。2023 年,宣传推介256 个美丽休闲乡村,发布“乡味”浓郁的109 条精品线路和365 个精品景点,累计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 953 个,打造了一批城乡居民休闲旅游“打卡地”。强龙头促联结,培育壮大产业经营主体。累计培育全国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9 万家。组织360 多家龙头企业分别赴贵州、山东、新疆、陕西、西藏、重庆,与脱贫地区500 多家中小企业深入对接,促进达成60 多项投资合作意向。树典型立标杆,持续优化农村创业环境。加强农村创业人才培育和平台建设,推介第六批156 个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村电商、高端农产品种养等领域,“80 后90 后”、具有较高受教育背景的创业者不断增加,逐步成为创业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