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策略研究

2023-03-14 00:44:48刘先影罗岸轩杜仕兴
山西农经 2023年24期

□王 标,刘先影,罗岸轩,杜仕兴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黔西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 562400)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领域,社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但是,乡村以及偏远乡村如何成为信息化乡村依然是当今社会的研究热点,建立乡村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以及服务点更是具有发展潜能的新兴领域。近年来,各乡村代表利用网络平台宣传乡村信息以及引入外界信息,带动了经济发展,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乡村网络平台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农村网络服务平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农村地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为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及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农村服务平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整合各地资源达到共享和互通;优化服务结构,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服务定制,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让广大农村居民受益;推动经济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全面服务。农村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对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农村网络服务平台的研究

1.1 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谋求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主题,加快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建设跟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步伐至关重要[1]。

数字乡村建设通过推动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乡资源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机制,创新性地解决人才、技术、市场、信息数据等要素城乡流通不畅的难题,推动乡村深度融入数字经济、全面融入数字时代。数字乡村建设是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农村产业数字化、农村治理数字化的有效路径,也是促进农村商品双向流动、建设全国统一市场、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路径。

1.2 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信息革命的时代潮流历史性交汇,信息化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实践路径、驱动力量和建设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新时代新征程,把握历史机遇,完成时代使命,必须坚持“现代化建设、信息化先行”,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以信息化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最鲜明的特征和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大局,明确提出了“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等重大论断,深刻阐释了信息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2]。

1.3 问题的提出

在上述背景下,从兴义市信息化农村建设的实践来看,兴义市在实施信息化农村发展战略过程中存在创新水平不足、农业农村大数据协调利用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区域差异显著、资源配置不均、村民信息化观念薄弱、信息管理分散、信息人才队伍缺乏等问题。在促进农村产业、公共服务和农村发展的信息提供方面仍存在差距,无法促进信息技术的传播、渗透和有益效果的发挥,也无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中国战略的有效实施。

目前,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如何搭建网络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管理和共享、带动信息人才下乡,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 研究意义

以兴义地区偏远乡村为例,其乡村人口众多,缺少传播媒介,因此,网络知识和技术的传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农村的经济建设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网络可以提供多样的信息发布渠道,帮助农村居民又快又准地获得当地政府发布的最新公告,从而推动农村的生产。同时,农村居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分享信息,让更多的农村发展优势进入投资者的视野,从而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因此,对大部分农村而言,普及网络知识以及技术,对其发展意义重大。例如黔东南地区的“村BA”,巧妙地利用网络传播功能吸引了一大批篮球爱好者及各地方的“粉丝”涌入,提升了知名度,扩展了销售渠道,使更多人领略到当地的民俗民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网络走进更多乡村,可以为构建新发展模式提供保障,形成强大的市场供给,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乡村的治理水平。

1.5 研究思路

农村居民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意识淡薄,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缓慢。受自身知识结构以及认知水平的影响,多数农户在农业生产及生活中还保留着传统的思维模式,对现代信息技术认识不够、接受程度不高,因此对逐渐渗入到生产、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致使信息化的推广速度缓慢[3]。教育的落实才是发展的前提,网络服务平台应具备培训功能,帮助广大农村居民更快地认识、了解网络的基本理念。

如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的作用不容小觑,任何行业要实现转型发展都需要人才的有效支持。乡村信息化的建设同样如此,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

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对生产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给予重视,还要对信息化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积极打造线上平台。加强对平台的管理,确保信息真实可靠,为农村人才的培训教育提供有效的平台,并鼓励广大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加速实现城乡信息交流融合。

1.6 创新之处

1)整合资源。农村网络服务平台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如农业信息、金融服务、物流配送等,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全面、便捷的服务。

2)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农村居民提供智能农业、智能健康等方面的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3)社交化。农村网络服务平台可以增强农村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4)生态化。农村网络服务平台可以通过建立农村生态系统,推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适应化。农村网络服务平台可根据不同地区和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6)公益化。农村网络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农村居民参与公益事业,如扶贫济困、环保治理、文化传承等,为农村的发展作出贡献。

7)多元化。农村网络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多种服务,如农村电商、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有利于推动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体系。

1.7 不足之处

农村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面临着网络普及率低、缺乏相关技术支持的困境。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例如网络基础设施、电力设施、电力供应不稳定,存在经常停电、断电等问题,影响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限制了网络建设的进程[4]。此外,农村之间信息不对称,农村地区分布散乱、生活习俗不同,容易导致各地区信息不对称,一些资源和信息无法得到很好的利用和传播,造成信息的不足或失真。农村居民对网络平台的需求不明确,缺乏有效的需求分析和市场调研,农村网络平台的融资和商业模式相对落后,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

2 农村网络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

2.1 农村网络服务平台现状分析

网络服务平台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较慢,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电商政策的推动,农村地区的网络服务平台正在逐步发展壮大。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低,是制约农村网络服务平台发展的主要问题。随着政府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地区网络覆盖率逐年提高,为农村网络服务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农村地区的电商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促进了农村电商的发展。通过农村电商平台,农村居民可以将农产品销售到城市,也能便捷地购买到城市的商品,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为农村网络服务平台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2 农村网络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较低,导致农村地区网络服务平台的使用率相对较低,无法实现网络服务平台的全覆盖。同时,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数字素养普遍较低[5],很多人不会使用网络服务平台,这也是农村网络服务平台使用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此外,农村电商平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一些农村电商平台缺乏打造品牌的意识,影响了用户的信任度和消费欲望。

农村网络服务平台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解决。

3 网络服务平台预期发展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农村消费升级已成为趋势,网络服务平台的发展应与之相适应,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和商品选择。农村电商市场空间巨大,农村居民对于便捷、实惠的网络购物越来越感兴趣,农村网络服务平台的发展也逐渐受到重视。

政府对于农村电商的政策支持是促进平台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壮大。

农村物流配送的发展也为农村网络服务平台提供了支撑,随着物流配送模式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农村居民能够更加便捷地收到网购商品。

农村网络服务平台的发展受多方面经济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提高自身竞争力,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2 微观环境分析

农村网络服务平台的需求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村居民的需求,为平台的开发和运营提供指导。农村居民对于生活用品、农资、农产品等商品的需求较大,平台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商品,并在品种、价格、质量等方面严加把控。

农村居民对于家政、维修、医疗等服务的需求也较大,平台需要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供应商和服务流程,满足用户的需求。

农村居民也有社交需求,平台可以提供线上社交平台、社区服务等,增强用户的社交互动和归属感。

农村居民对于各种信息的需求也很大,平台可以提供新闻、天气、政策等信息查询服务,方便用户获取最新的信息。

3.3 行业市场分析

农村市场情况包括市场规模、竞争状况以及用户需求等。农村市场的规模较大,有着广泛的用户群体,包括农民、农村学生以及农旅游客等。农村市场竞争状况较为复杂,包括线上和线下的竞争,平台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短板,制订相应的竞争策略。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村网络服务平台的市场前景较好,平台可以结合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服务和新产品[6]。农村网络服务平台的市场分析需要全面考虑,包括市场规模、竞争状况、用户需求、政策环境和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便平台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制订相应的战略措施[7]。

4 结束语

文章主要论述了农村网络服务建设要符合时代的发展,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便利,解决农村信息孤岛问题。农村服务平台需要整合现有的农村资源,形成有机的服务网络,加强与现有农村服务机构的协同和衔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主要通过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农村地区提供各种服务,包括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指导、农村旅游、健康医疗等方面的服务。打破信息壁垒,解决农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信息透明度,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网络服务平台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困难。因此,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投入,同时也需要平台运营方的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共同推动农村的信息建设,带动各大农村的经济发展,为构建农村新发展模式提供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