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生活化元素渗透

2023-03-13 05:36刘江琳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年33期
关键词:生活化物理作业

刘江琳

(福建省浦城县第三中学,福建 南平 353400)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多年,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但是许多高中物理教师依旧会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当教师面对即将高考的学生时,会不由自主地将教学目标定位在考试成绩的提升上,加之物理知识的庞杂,导致教师更加关注课本内容的讲解,而忽视了在生活中撷取教学素材,无法实现生活化元素与物理课教学的有机融合,因此出现物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理解片面、思维受限,缺乏对自然奥秘探索热情等问题.生活化元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打造出新型教学环境,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赋予物理学知识以灵动的生命,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愿望,自觉地学习物理知识,探索物理规律,获得实践能力的锻炼,助力高中生物理素养的形成.

1 情境创设生活化

高中物理课程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许多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久而久之产生了畏难、厌学心理,即便教师用尽全力,试图将更多的内容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依旧难以收获到理想效果.究其原因是教师选择的教学资源与其生活相距甚远,无法带领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思考物理学问题.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其生活经历越接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越高涨,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对此,教师要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引入生活元素,借助生活元素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促使学生对生活化问题的思考,起到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1].

如在“光的衍射”一课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图片,如一叶障目、皮影戏、小孔成像等,引领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思考问题:“通过对这几张图片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从中我发现光的干涉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光会发生衍射”.教师继续追问:“那么,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几乎观察不到光的衍射现象呢?”在教师的再次追问下学生开始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猜想、假设,为了帮助学生构建问题探索的思路,教师可以在此时给学生讲述“泊松亮斑”的故事:泊松并不认可光的波动说,因此想要通过计算的方式驳倒此说法,但是却在经过了大量的计算后发现光的波动说是正确的,也为这一说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让高中生明白科学研究需要经过大量的研究,通过不断的提出、验证、推翻、再探索,甚至是经过成百上千次实验才获得成果的.泊松的故事说明了他是一个敢于质疑、具有实事求是探索的科学家.借助故事的讲述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光产生明显的衍射条件是什么?”由此引领学生对新知的探索产生好奇心,带着好奇心进入到课堂学习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探究活动生活化

将生活化元素渗透于高中物理教学中,不仅包含生活现象,还可以适当地引入生活化活动.引领学生在贴近生活的物理探究学习活动参与中,实现物理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并且能够由此引出更多的物理学问题,促使学生在问题解答中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在自主学习、合作互动中解决矛盾.巩固以实验为基础的论证,构建开放型的物理课堂教学环境,引领学生从实践探索中发现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2].

以“摩擦力”一课的教学为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是通过生活小实验、生活小案例的探索,让学生认识摩擦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活动中,准备好实验的器材,按照实验步骤完成操作过程,认真观察与记录实验现象.在实验中发现滚动的小球慢慢停下,用很小的力推动小木箱,小木箱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仍旧处于静止的状态,而用较大的力推动木箱在桌面上滑行后,当推动的力消失,小木箱会逐渐停止滑行.接下来教师结合实验提出问题:(1)为什么用很小的力推小木箱时,小木箱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2)为什么原本处于运动状态的足球、小木箱会停止运动?(3)你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请学生们举例说明.有的学生会结合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说出“因为有阻力”,还有学生说:“我在骑自行车的时候,若是想要让自行车一直运动,就需要始终用力骑,不然车速就会越来越慢,最后会停下来”.学生们受到启发也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生活中的实例,如天冷时搓手、钻木取火等,将物理实验与生活现象联系在一起.接下来教师给学生讲解,两个接触的物体之间出现相对滑动的时候,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这种力我们称之为“摩擦力”.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与摩擦力相关的生活现象,组织了实验探究活动,既可以起到激活学生物理探究热情的作用,又可以让学生树立用物理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意识,促进生活元素走进物理课堂教学.

3 课后练习生活化

克服遗忘最好的方式就是有效的复习、运用.在以往的课后教学指导中,教师一般采取纸质练习的方式,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这样的作业布置方式会让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埋头于书本之中,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难以收获到预期的效果.在“双减”政策全面实施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创新作业设计的方式,能够运用创新性的作业,提升学生对作业的感兴趣程度,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见真知.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与生活实践高度相关的课外学习任务,缓解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在实践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高中生的物理知识运用能力,获得全方位的提升.生活化的物理作业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体验型作业.体验型作业强调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通过亲身经历、制作、表演、分享等方式完成的学习任务.每一种学习活动的参与条件不同,需要教师进行综合性的考量,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技能发展程度等,选择适合学生亲历的作业类型,以确保学生的实践次数.比如,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完成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家庭实验的操作中提升物理实验能力,感受到实验的乐趣[3].如在“牛顿第二定理”的学习之后,可以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实验材料,完成实验的设计、操作、记录以及总结等过程,促使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于实践中,提高实验能力.

第二,调查型作业.调查型作业一般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需要用到相对较多的时间,并且工作量较大.在此类作业的布置中需要教师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由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共同完成.通过团结协作,给学生提供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在调查型作业完成之后,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成果分享的机会,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升自我效能感,长久地维持学习动机.如,在“摩擦起电”的一课教学之后,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调查作业为:调查生活中利用静摩擦力的事例.

第三,练习型作业.练习型作业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布置课后练习题,在生活化元素渗透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布置的课后练习题可以融合生活元素,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提升习题训练的针对性,将物理作业设计从单一化的文字中解放出来,从中传递出可观的生活化思想[4].比如,在“光的偏振”一课教学之后,教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5D影院是由动感座椅配合环境特效的方式,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实际上5D技术的发展是在3D技术中添加了感官特效,那么请问,3D的原理是什么?学生们知道3D电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促使学生在实践作业的完成中走向生活,能够将所学运用于生活中,学会运用物理知识与技能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

4 教学评价生活化

评价是教师教学中的主要手段,在教学评价中要求教师能够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评价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做出评定.教师要认识到教学评价并不是简单的学习结果测验,而是对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发生的学习行为以及获取的学习成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能够让学生在评价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2022年版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物理教学评价应体现出生活化、过程性以及动态性的特色,实施多元主体评价,丰富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发挥出评价的教学功能与育人价值,做到以评价促发展[5].

首先,优化评价方法.高中物理教师在评价中,除了简单的等级评价、分数评价之外,还可以实施观察法、谈话法以及成长档案袋等评价方法.其中观察法是指对学生日常的学习行为、学习状态进行观察,在观察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分析影响学习质量的原因,并对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状态作出评价;谈话法即为通过口头交流的方式,实现评价信息交流;成长档案袋主要用于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作的作品,记录信息,以实现对学生的阶段性评价.

其次,丰富评价内容.在生活化元素渗透的视角下,要求教师的评价内容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将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情况、实验探索合作积极性、实验器材的制作与选取等方面的表现均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实现多元的、动态的、全面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最后,多元评价主体.在生活化元素渗透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到评价环节中,通过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生生互评的方式,提升教学评价的真实性以及全面性,促使学生更为全面地认识自我,养成良好的反思与改正的习惯.

总之,生活化元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有助于激活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帮助其建立物理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物理知识,锻炼科学探索能力,突破物理学习的重难点.教师应积极地探索物理教学与生活化元素融合的有效途径,发挥出生活化元素的教学价值,促进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生活化物理作业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只因是物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处处留心皆物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作业
我不是教物理的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