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青高速运营三十年 数字赋能智慧出行

2023-03-13 21:33:01梁晴通讯员魏志尚
山东国资 2023年11期
关键词:运管收费站巡查

□ 本刊记者 梁晴/通讯员 魏志尚

30多年前,济南青岛之间只能靠一条宽窄不一、穿越村落的国道通行,驱车单程就超过12 小时。1990 年,济青高速开始修建,拉开了山东高速公路时代的序幕。

1993 年底,山东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济青北线全线竣工通车。这条全长318 公里的运输大通道,纵贯山东半岛17 个市县区,贯穿5 条国道、15 条省道,连接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等重要城市,越来越多的产业围绕道路集聚发展壮大,对助推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岁序更替,转眼之间济青高速公路已开通三十周年。记者走进济青高速公路实地探访济青高速运营管理30 年的创新发展之路。

智慧化收费新模式

11 月1 日,记者走进济青济南运管中心展厅,墙上展板、桌子上的老照片、老物件呈现了运管中心30年砥砺前行的发展史。

“我亲眼见证了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从线到网,从量到质、从快到好的发展历程,见证了高速公路收费方式从人工收费、半自动化人工收费、智能化收费的巨大变革。”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济青济南运管中心安全综合科主任张凯告诉记者。

2022 年,山东高速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济青高速章丘西收费站作为山东省首家“云收费标准化收费站”试点站。

“接到通知后,收费站积极研判运营形势,由于章丘西收费站地处要冲,大型货车通行较多,如果封站施工会对主线畅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多次与相关专家进行协调,确定在不中断运营的前提下对收费站进行升级改造。最终仅用28 天,章丘西收费站提升改造成功,成为全省首家少亭化、智慧化的‘云收费标准化收费站’,为山东省全面推广‘云’收费站上交了‘山高样板’。”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济青济南运管中心章丘西收费站站长杨福云说。

“云收费”到底是什么呢?

记者来到济青路章丘西收费站,汽车即将驶出收费站时,匝道上的情报板显示车辆已经预先完成缴费,拦车杆抬起,车辆实现不停车驶离,车辆通行时间由原来的320 毫秒缩短到260 毫秒。

杨福云介绍,所谓“云收费”是指利用集约化理念建设收费站收费系统,采用“云-边-端”协同架构,通过统一的容器化、虚拟化应用部署,建设起全新的站级标准化智能收费模式,“云”收费站以站为节点、利用机房的服务器取代现有的前岗工控机的双系统运行,采用新型设备实现无岛化、无亭化收费的“云模式”,实现数据上云、服务上云、业务上云,赋予道路更为便捷高效的通行体验。

数字化转型赋新能

走进青岛运管中心“迅雷职工创新工作室”,地上一个站立的摄像头吸引了记者的视线,这款设备就是青岛运管中心自主研发的“守望者机器人”。

“由于青岛信息分中心机房不仅是数据传输和网络设备的集散地,还承担着国干网、山东省确定性网络、机场高速等网络服务器设备的重要运行任务。虽然信息工程师们会定期巡逻,但是24 小时监视是无法保证的。为了应对机房无人值守的现状,我们研发了‘守望者机器人’来承担起24 小时巡逻的职责。”山东高速股份青岛运管中心信息分中心主任徐维琳告诉记者。

从提出想法到实现落地,“守望者机器人”经历了两年四代的改进。目前第四代的“守望者机器人”具备烟感报警、温湿度检测报警和图像跟踪采集等功能。当有陌生人进入机房时,机器人摄像头会一直捕捉他们的行动轨迹并发出警报,将相关信息传递到工程师的移动设备上。一旦机房内的设备出现故障或者环境出现异常情况,工程师同样可以在手机上第一时间收到报警信息。通过机器人传递的机房现场信息,工程师可以提前预判设备故障,方便在赶赴机房的途中安排维修人员和备件,节约维修时间,提高维修效率。

由于最初的路网巡查主要依靠人工巡查,少量道路拥堵、交通事故、路面异物等不能被第一时间发现,为路网管理带来困难。济青潍坊运管中心通过落实路、警错时巡查措施,增加驻点、定点巡查、电子巡查相结合方式,形成360 度动态不间断巡查,提高巡检发现事故率,依托“智慧大脑”管理平台,将路管清障救援车辆作为视频载体,实现了道路状况的实时智慧化调度指挥,三十年来安全巡查里程超过1000 万公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及时发现-实时预警-高效处置-闭环监管”的创新工作模式,极大提高了巡查效率。

长效管理见成效

与此同时,创新带来的不只是通行效率,还有运营管理效率的提升。

走进济青淄博运管中心的办公大楼,有关“向日葵”文化核心理念的展板、文化墙就扑面而来。

“‘向日葵’文化以‘凝心聚力、知行合一’为核心理念,着眼于时代与公司发展方向,践行于运营管理实际,以基础管理、业务管理、人员管理以及党工管理为载体,做出了创新性的改进与尝试。”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淄博运管中心副总经理张长明告诉记者。

2022 年,淄博运管中心将原路管调度、收费监控、出行服务三岗位合并融合,打造岗位互补、一专多能的工作模式,路管、收费、出行服务业务间的协作能力显著提高,形成了“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相互协作、快速联动”的运营调度指挥体系。

淄博运管中心组织收费站实际通行能力测算,结合车流量变化,把握车流量趋势,合理确定人工车道开启最佳时机和数量,分时管理,有效应对车流高峰。以淄博收费站入口为例,通过周分析,确定本周入口车流量高峰时段为8∶00-11∶00、14∶00—16∶30,此时间段内至少开启两条人工车道,其他时间段密切关注车流量变化,随时增开人工车道。当前,“动态分析,分时管理”的模式已在运管中心全面实行,应用过程中取得明显成效,有效避免了人工车道压车现象,降低了临时应对“准备不足、措施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

青岛运管中心从便于驾乘了解绿通车免费政策的角度,结合现场实地调研,特别推出了一项创新的政策——“备忘码”。他们登记了一些不常见的水果、蔬菜和水产品等,然后将这些产品和交通运输部的官方网站连接起来,通过将这些“有争议”的产品转换成二维码的形式,司机只需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就能进入一个页面,查询到有关这些产品的详细信息,并且能够得到是否享受绿通政策的解答。这样一来,每种产品都能得到最权威的解答,广大驾乘者能够快速了解和掌握有关绿通争议产品的相关政策信息,争议解决的效率提高了70%以上。这项创新不仅极大地减少了现场纠纷,也保障了车辆通行和增加了收入。它成功入选山东高速集团首批优秀创新成果。

多年来,青岛运管中心路管团队多次获得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示范窗口”称号,被评为交通行业的“五星级管理现场”和全国的“四星级管理现场”。

回望过去,济青高速人不辞辛劳搞探索、创新、应用。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才得以建成这样一条名副其实的致富路、幸福路、安全路和绿色路。未来,济青高速人始终秉承“创享美好之路”的企业使命,让这条“黄金通道”更加畅安舒美,为山东高速集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世界一流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的“双一流”目标贡献“济青力量”。

猜你喜欢
运管收费站巡查
江苏20个高速收费站实施“准自由流”改造
浙江首个“云收费站”投用
浙江高速公路设备智能运管云平台应用探析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基于Spark的高速收费站大数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昼夜巡查不间断
一种收费站排队模型的模拟实现
新形势下加强运管职工综合素质的思考
成功(2017年8期)2017-03-30 00:13:00
自治区安委会巡查组分赴各市开展巡查工作
安徽中小型水库巡查值守实现GPS定位
中国水利(2015年10期)2015-02-28 15: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