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君 丽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初等教育学院, 河南 焦作 454002)
社交焦虑是大学生群体常见的不良心理现象。存在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在进入社交场合时往往会产生紧张、不安和羞怯等情绪反应,严重者甚至会有社交回避现象,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羞怯作为一种普通的情感体验,通常是指在社交场合中的不自在感。个体在某种特定情景下的羞怯,可以视为正常情况。若羞怯的程度过高或者范围过大,则可能影响个体对自我以及对他人的评价,甚至影响个体的学习、生活乃至身心健康,最终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以及个体对人际关系的主动发展。自尊作为个体自我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是指个体对自我作出的正面评价。它能有效缓解焦虑,对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自尊水平高、自我认同感强的大学生,能有效利用自尊资源舒缓自身痛苦;而自我认同感较弱、自尊水平低的大学生容易丧失信心、自我否定,甚至出现社交焦虑。总之,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羞怯和自尊都会对其社交焦虑产生重要影响。若不能很好地界定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将会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了帮助大学生克服社交焦虑,保持心理健康,有必要对大学生羞怯、自尊与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要研究大学生羞怯、自尊与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首先要明确羞怯、自尊以及社交焦虑的定义与表现,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开展后续研究。
一般而言,羞怯通常是指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一种不舒服状态,其典型特点是个体在面对陌生的社交情境时感到紧张和难为情[1]387。羞怯被认为是一种普通的情感体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羞怯的心理状态。如果羞怯程度较高,可能会产生较多内化性的问题,例如较低的自我评价、低自尊、焦虑、抑郁以及更严重的孤独感,甚至会造成个体的社交焦虑。当然,羞怯不仅仅出现在个体的认知层面,而且对个体的认知、行为和生理反应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大学生羞怯在认知层面主要表现为对自身、他人以及相关情境的消极看法,对消极评价的恐惧,以及社会交往之后的自责归因;在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尴尬、情绪悲伤、孤独、沮丧乃至焦虑;在生理层面主要表现为面红耳赤、心跳加速、思维混乱、语无伦次、举止失常等;在行为层面主要表现为抑郁、被动、逃避、说话声音低等。引起羞怯的场合主要是指大众关注的中心、陌生的社交场合以及小范围的群体关注中心等各种陌生场合。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力与价值的正面评价,是个体人格的核心要素,也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保护性因素之一[2]113。个体自尊水平的高低会深刻影响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的情绪状态:高自尊的个体往往更倾向于对社会交往中的信息进行积极加工,并且更多表现为乐观、积极以及期望成功;而低自尊的个体则更倾向于认可他人、对自己作出负面评价,并且经常会和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相伴,更容易产生社交焦虑情绪。影响大学生自尊的因素主要有容貌、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
目前,社交焦虑通常从个体的行为、认知以及主观感受层面加以界定,具体是指个体在公开场合或者特定情境下,担心被人关注或者被人评价,害怕自身行为不当或者举止窘迫,而对自我作出负面评估所体验到的紧张与不适,并常常有回避反应。轻微的社交焦虑被认定为羞怯,较为严重的则被认定为社交焦虑,更甚者会发展成社交恐怖。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尊、羞耻感、负面评价恐惧、孤独感、家庭环境以及个体自身心理健康等。例如,若大学生个体具有极强的羞耻感,则其很可能对自己的社会交往有较多的担心,产生较多的社交焦虑;若个体对他人负面或者消极评价的担忧和恐惧程度很高,也会产生社交焦虑。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其学业,而且会对其人际关系、个体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3]4 218。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羞怯、自尊以及社交焦虑都是常见的现象。为了进一步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有必要对当前大学生羞怯、自尊与社交焦虑的现状加以研究。
大学生正处于从高中向社会过渡的阶段。他们进入高校后,会接触到新的老师、同学以及校园环境,而同学中则不乏比自己优秀的人。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大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在与同学交往时不可避免地出现羞怯现象。“羞怯”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共有标签。这种心理不仅直接导致大学生个体出现经验回避与神经质、情绪和行为失调以及抑郁、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4]593,而且导致大学生个体产生较大频率的右侧脑电活动,使得大学生个体在面对陌生环境、陌生群体以及其他情况时,往往不敢有眼神接触,而是以一种僵硬的表情以及尴尬的四肢动作来面对。为了了解大学生羞怯的现状,本研究在几所高校随机发放了Cheek &Buss羞怯量表中文版问卷,开展调查和分析。该量表共有13道题目,每个题目分别按照1~5级计分,分数越高说明个体羞怯程度越高。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其中无效问卷8份,有效率为96%。有效问卷中,男生回答的问卷为70份,女生回答的问卷为122份。通过计算,总体的羞怯均分为(33.85±4.439),其中男生为(34.21±5.334),女生为(33.84±5.764)。这说明,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羞怯心理。
自尊是一种自我评价的总体表现。若大学生个体对自我价值评价不准确,对自我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就会影响自己的自尊心,最终影响自己的人格健全与发展。自尊的本质是一种心理尺度与标准,高自尊个体的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为了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自尊现状,本研究随机选取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罗森博格(Rosenberg)1956年编制的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1)SEC是关于总体自尊的量表,信效度较高,在国内使用的比较普遍。其得分越高,说明自尊越低。进行测试。调查共回收问卷198份,所得量表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显示,男大学生的自尊心强于女大学生。该结果与目前大多数研究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在大学校园里,虽然女生与男生的学习和工作具有一致性,但是,传统社会赋予了女性和男性不同的社会角色,且家庭和社会在对女性的培养过程中强化了女性的角色定位。因此,女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她们对自身的期望与实际成就之间存在差距,她们的个体自尊水平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社交焦虑是个体对自身人际处境变化而出现的强烈忧虑、紧张不安、害怕等情绪反应,以及相应的回避行为。长期的高焦虑状态不仅会降低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社交活动的开展,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本研究随机选取了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问卷设计中融入学业、就业、家庭、恋爱、社会支持、经济条件以及自身健康状况等能够反映大学生当前社交焦虑状况的因素。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90份,回收率96.67%,其中女生回答的问卷140份、男生回答的问卷150份。统计分析显示,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整体较高。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属于半社会化环境,其人际交往有显著特点:师生关系淡化,同学、室友之间的互动频繁,同学之间的冲突增多,社交技能与经验较为缺乏,容易出现社交焦虑现象等。从性别因素来看,男生与女生无明显的社交焦虑差异。这也表明,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女生在人际交往中已经和男生基本相同,不再产生强烈的担心、紧张或害怕等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5]345。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成为重要的线上社交群体。为满足现实需求而催生出的线上焦虑,已成为困扰大学生的隐性心理问题,目前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为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改善大学生羞怯和社交焦虑现象,帮助他们获得积极的人际互动体验、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健全的人格,我们有必要对羞怯、自尊与社交焦虑三者的关系进行研究。总的来看,羞怯和社交焦虑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羞怯和自尊之间、自尊和社交焦虑之间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自尊在大学生羞怯与社交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
一般而言,从直接层面来看,若某人属于高羞怯个体,则其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这是因为,高羞怯个体社会适应性较弱,通常对自身持否定、消极的评价,在社会交往中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也是导致个体社交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低羞怯个体性格开朗,自我评价较高,在社交情境中有较高的自信,在人际交往中较为积极主动,对社会及学校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社交焦虑较少。从间接层面来看,大学生个体的自我接纳以及负面评价恐惧,在羞怯与社交焦虑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作用。(1)大学生个体的羞怯意识正向预测了评价恐惧,即羞怯对个体的负面评价恐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羞怯水平越高,负面评价恐惧水平也就越高,而负面评价恐惧又可以正向预测社交焦虑。因此,大学生个体的负面评价恐惧水平越高,越容易产生社交焦虑。(2)羞怯可以通过自我接纳以及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对社交焦虑产生间接影响[6]759。高羞怯个体可能会出现一种独特的认知模式,即个体在社交场合下,在焦虑、紧张情绪的刺激下,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于他人评价高度关注,最终产生了相应的抑制社交或人际的行为。因此,羞怯可以通过自我接纳以及他人否定性评价的中介作用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
羞怯是一种普通的情感体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羞怯的心理状态。如果羞怯程度长期较高,则可能产生较多内化性的问题,低自尊便是其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已有研究认为,不同自尊水平的大学生在羞怯水平层面也存在明显差异,即低自尊的大学生羞怯水平较高,且羞怯对自尊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原因在于羞怯与大学生个体的归因形式有一定联系,高羞怯的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很可能将失败归因于自身,而这种失败归因形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个体的认知、情绪及心理等方面产生影响。并且,在中国传统的内省式文化背景下,这种将失败归因于自身的形式很常见。因此,羞怯与自尊之间的关系更加显著,羞怯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程度也更深。同时,大学生群体的羞怯与自尊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高羞怯的个体往往自尊程度较低。这表明,高羞怯的大学生个体通常难以正确接纳自我,也无法正确定位自我,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自信心不足的问题。长期持有这种观念的大学生会对人际交往产生无力感,认为难以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人际交往现状,由此放弃继续交往,最终陷入严重的社交焦虑以及孤僻情绪中。再加上高校的心理健康引导工作大多不够到位,大学生最终难以实现认知、情绪和行为的积极转变,容易引发心理健康危机[7]12。
自尊是大学生个体对自我价值以及重要性的自我评价与接纳的总体感受,是大学生对理想自我与实际自我之间差异的态度,最终表现为大学生个体对实际自我是否接纳。接纳自我的程度越高,则社交焦虑越轻;反之,接纳自我的程度低,则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社交焦虑。大学生自尊与社交焦虑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不仅符合自尊恐惧管理理论的观点,而且是对社交焦虑认知理论的佐证[8]1 013。自尊恐惧管理理论认为,自尊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和价值的整体感知,低自尊的个体通常会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容易出现自我贬损行为,更容易导致自我调节与自我保护机制无法发挥作用,最终使得个体难以有效预防并缓解社交情景中的焦虑情绪,从而出现较高的社交焦虑;反之,高自尊个体对自身的评价较为积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通常持积极、乐观、肯定的态度,能主动从容地处理社交问题,并能同他人建立正面的互动关系,社交焦虑程度较低。社交焦虑认知理论认为,不良的自我认知与消极心态是社交焦虑产生的主要根源,个体若处于低自尊状态,自身的价值和能力认同感就会较低。这种负面自我评价会使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在意他人对自己的消极评价,也更倾向于将社交视为危险活动,从而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产生焦虑感,最终产生相应的社交焦虑。
研究发现,羞怯、自尊与社交焦虑具有两两相关性。具体而言,羞怯和社交焦虑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自尊和社交焦虑之间则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自尊在羞怯与社交焦虑之间起着中介作用[9]164。大学生个体若存在羞怯心理,通常难以正确接纳自我,也无法正确定位自我,自尊程度往往较低,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现象。这就证实了自尊在大学生羞怯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也进一步说明:大学生的羞怯心理不仅会直接使其产生社交焦虑,而且对其自尊心的培育与发展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对其社会交往产生影响,导致其产生社交焦虑。因此,为了促进和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重视其自尊心理状态,尤其是对自我的接纳与价值的认可度,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交环境,并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大学生个体则应该努力学习,努力成长,促进个体自尊和自我接纳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不断提升自尊水平,避免出现羞怯心理与社交焦虑现象。
总之,作为困扰大学生群体的重要心理问题,社交焦虑不仅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社会化的实现带来困惑,而且不利于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研究发现,在自尊、羞怯与社交焦虑的相互关系中,羞怯和社交焦虑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羞怯和自尊之间、自尊和社交焦虑之间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自尊在大学生羞怯与社交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要切实缓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应该从大学生个体的自尊和羞怯心理着手,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其自尊心,降低其羞怯心理,使其实现自我接纳,最终克服社交焦虑,提升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