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方法论的六重向度

2023-03-13 02:26尹杰钦滕茜茜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现代化发展

尹杰钦,滕茜茜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艰辛探索之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团结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伟业,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同时,也不断形成和完善了一套根于史情、立足国情、面向世情、据以实情的方法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是“中国式”内涵的重要标识,它的历史实践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依靠的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解决的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问题,要实现的是中国人民自己的梦想;它的成功实践也证明了,中国人民有能力走出,更有能力走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当前,小康社会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社会主要矛盾和人民需求正发生着历史性变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根本旨归新的时代表达,是系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崭新事业上,必须始终锚定人民主体的历史定位与价值定位,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坚持运用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重大关系,纾人民之难,答人民之问。

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围绕人民主体的本位立场,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

(一)作为美好生活的根本评判者,人民是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聚焦的价值主体

“顶层设计”是指自上而下地对设计对象进行总体性的理论规划,自“十二五”规划提出“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以来,这一原工程学概念开始在我国政治学领域被广泛地正式使用。“实践探索”是指使理论转变为现实的具体行动,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如果没有科学的顶层设计指导,实践往往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而如果缺少切实有效的实践探索,任何的顶层设计也只是空中楼阁,同时,实践探索的得失经验也是校验和发展顶层设计的现实源泉。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坚定不移的初心使命,在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顶层设计的逻辑起点与价值取向,也是实践探索的根本落脚点与价值依归。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强调,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着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致力于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实践探索获得创造性发展,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面向未来,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不动摇,是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推动二者有机结合、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行顶层设计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2],以科学的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更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同时,要避免虚谈废务和纸上谈兵,就要坚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实践成败的标准,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3]。

(二)作为美好生活的根本追求者,人民是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历史主体

纵观历史,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源远流长,在不同历史阶段与社会环境背景下,形成了与时代课题相呼应的理想图景与历史实践。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封建社会,劳动人民期许的“美好生活”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儒家“大同”“小康”的理性主义伦理生活秩序,二是道家小国寡民式的自然主义社会蓝图,三是佛教教法所宣扬的见性成佛、往生净土等出世境界。至近代,内忧外患陷民族于危亡之境,中国社会各阶层纷纷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国家独立与民族复兴成为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理想夙愿与毕生追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立足“小康中国”的历史方位,人民群众的需求发生了巨大改变,呈现出现代化、多元化、多极化、精细化、高质量等特征,美好生活的内涵也随之不断丰富,维度不断拓展。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崭新内涵要求与时俱进推进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4]。具体而言,在物质生活方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为全社会物质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充裕、更有安全保障、更符合人民现代化生活需要;在政治生活方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为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人民民主权利与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更加健全;在文化生活方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为人民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精神力量更加强大、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更加协调;在社会生活方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公共安全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社会生活环境更加安全稳定;在生态生活方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为社会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三)作为美好生活的根本创造者,人民是使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臻于至善的实践主体

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过程,本质上是充分发挥人民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实践探索,为美好生活的现实生成奠定了制度基础,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逐步提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向总体小康水平的伟大跨越。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迈向了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历史实践证明,人民史观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创造美好生活要依靠人民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美好生活源于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5]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明,“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6]15

坚持人民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一方面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运用实践探索的成功经验完善顶层设计,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消除人民参与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激发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通过国家顶层设计和政府积极引导,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将顶层设计转化为有效实践探索,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主体作用。

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研判人民主体的发展理路,正确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

(一)坚持战略的长期性与策略的阶段性相统一

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做出判断和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应该看到,人民性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贯穿了建党百年来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战略选择。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迫切希望摆脱经济短缺、物资匮乏的处境,针对“一穷二白”的落后农业国现实,我们党首次提出了以“四个现代化”为目标、以“两步走”为战略安排的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大踏步向前推进。1978年后,根据改革开放背景下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并发展了“三步走”的战略安排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在党的带领下,人民逐步摆脱整体贫困,解决温饱实现总体小康,民生改善出现了质的飞跃。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成为顺应历史大势、契合时代大潮的目标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逐步形成。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将战略安排定为分两步走: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策略从属并服务于战略,是达成战略目的的路径与方法,长期坚定的战略需要通过灵活变化的策略来落实。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重要时期,坚持根据国家经济和民生改善的现实情况不断制定和调整策略,从而推动战略有序实现,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党总是能够在重大历史关头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这是党战胜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7]在不断推进民生改善的过程中,要坚持把战略的长期性与策略的阶段性有机结合起来,既着眼长远,也充分考虑当前客观历史条件下的现实局限与风险挑战,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正确制定并及时有效实施配套策略,根据发展形势的变化对策略做出机动调整,从而与时俱进地推动战略实现。

(二)坚持战略的宏观性与策略的务实性相统一

从宏观层面上看,“人民美好生活”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各项事业发展情况为衡量指标,代表的是一种全社会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贫有所依、难有所助的理想生存样态。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党研究形成并积极推进了科教兴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就业优先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9]19。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取得标志性成果。

从现实层面上看,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背景下,如果没有从具体实际出发的策略和行动,再高远的目标理想,也会变成镜花水月。因此,必须坚持务虚与务实的统一、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以“战略上勇于进取,战术上稳扎稳打”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地形成可落地的方针策略,切实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坚持底线思维,完成底线任务,不断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基于人民主体的历史生成,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一)守正以知本为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的现实实践

在当今全球化深入发展背景下,不同国家因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选择、历史文化传统、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各自在国际竞争格局中所处位置的特殊性,生成了范式多元的现代化之路。这也意味着,不同国家对人民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追求,虽然一定程度上具有时代共性,符合某些普遍伦理准则,但始终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发轫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蕴含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其深厚意蕴与超越价值是把握中国人民美好生活本质内涵的必要维度。

其一,人民美好生活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期盼、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美好生活。区别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盛行的西方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人民对创造和实现美好生活的信心根植于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过程,展现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为远景目标的团结进取状态。

其二,人民美好生活既是人民物质需要的满足,也是人民精神需要的满足。区别于资本逻辑主导下西方现代化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就意味着人民美好生活的内涵不仅是单一维度的物质财富充分涌流,还是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其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的现实实践,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是对人的异化的克服。在西方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品质不断恶化,面临“生态危机”“和平危机”及沦为“单面人”的生存境遇。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通往的人民美好生活是人的现代化的本质体现。

(二)守正呼唤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持续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驱动引擎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不断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驱动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就诸多重要的具体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房住不炒”定位、就业优先战略、“生命至上”理念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直面改善人民生活的痛点难点,以大刀阔斧的勇气破除民生领域的沉疴新疾,为各方面民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论。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变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切实体现,也进一步凝聚了全社会的发展共识,汇聚了发展信心,拓展了发展格局。

另一方面,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真理力量也要靠“人民满意”来检验。“人民至上话语逻辑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表达最鲜明和系统的体现。”[1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6]19。不能造福人民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继往开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审思人民主体的分配原则,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步入快车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越来越充分的物质条件不断满足着人民的生活需要,也为人民不断创造着新的需要。伴随着社会结构与矛盾广泛、深刻而迅猛的变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立足现实国情,中国仍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规模巨大的中等收入国家,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继续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上,权衡兼顾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首要任务。

(一)效率是实现公平的基础和保障

一方面,效率为公平提供了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产力也增长起来,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的共产主义社会,就可以做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1]365。这就是说,基于效率提升下的生产力的提高,不但能够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更是能为“分配”提供物质资料的准备。因此,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状况之下,人们才能获取更高形式的公平。另一方面,在兑现公平的过程中,效率也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效率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也许是唯一的中心问题)。效率意味着不存在浪费。”[12]效率就是要有效地使用和配置经济资源,为实现公平提供基本保障。在推广和实现公平的过程中,无效率或低效率会导致不平等现象的产生或许多公平制度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可以说,效率为公平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保障,没有经济上的效率,就没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基础。

(二)公平是提高效率不可或缺的因素和力量源泉

公平的本质是利益分配的公正与平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11]480只有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才能充分释放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提高经济效率。贫富悬殊不是社会主义,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必须落脚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一以贯之的价值底色。同时,也只有让现代化成果更公平普惠全体人民,才能最广泛地调动起全社会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当然,公平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平均。追求极端的公平,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也反复证明,过分地强调结果公平也会对经济效率造成损害[13],搞平均主义只会把人民引向共同贫困。因此,效率与公平的和谐统一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证。

(三)在效率与公平的互倚中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一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14]尊重和保护劳动所得,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是体现了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15]。保护劳动所得,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创造价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经济效率提升,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向往。二是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分配制度的完善和规范、分配规则的公平和公正,直接关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1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分配制度不断完善,为防止收入差距扩大,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在新征程上,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必须将效率和公平进一步内化于我国的分配制度之中,激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创造更为丰富的社会财富。三是协调国家治理各领域,扎实稳打,久久为功。效率与公平,尤其是公平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学领域的概念,也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等范畴。处理好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价值指向在于满足人的本质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17]人类追求效率和公平,都是为了满足和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其统一的基础和归宿是人的全面发展[18]。因此,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仅要从经济角度出发,还应从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等各领域全盘筹划,并使之协调发展,全面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五、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构建人民主体的善治良序,正确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

(一)美好生活的构建离不开合理的秩序和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

“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19]处在失序或僵化状态下的社会,是无法保证社会改革、建设和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社会秩序长期保持和谐稳定、有效有序运行,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20],在几十年内完成了发达国家历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的“串联式”发展过程,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开辟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的“并联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的“并联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活力与秩序的意义重大。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如何继续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并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当前与今后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21]。

首先,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是保护和激发社会活力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谐社会是秩序良好的社会,它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反对无序化和无序状态。”[22]秩序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是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维度,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有效治理和长治久安的前提。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相连。尽管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评判标准有所不同,但无论人类社会的发展如何进步,安全和稳定有序的生活始终是人们最质朴的愿望和共同追求。马斯洛指出:“我们社会中的普通儿童以及成年人(在后者身上不甚明显)一般更喜欢一个安全、可以预料、有组织、有秩序、有法律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他可以依赖的。在这个世界中,出人意料、无法应付、混乱不堪的事情或者其他有危险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23]。只有建立并保持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才能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活力的生发提供保障。

其次,活力是保持政治稳定、推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24]活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是自然活力的社会化,是促进社会持续发展与进步的内生动力。“社会活力,究其本源来讲,是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人实践地改造自然与社会的主体力量的体现。”[25]因此,要激发社会活力,首要的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承认与尊重,构建一种平等、文明和理性的社会秩序,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二)坚持活力与秩序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逐步“建立了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26],社会活力充分涌流。正是在“活”氛围中,“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9]65,成就了中国的经济腾飞、社会政治持续稳定,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推动秩序与活力的共融共生,活力与秩序日益动态平衡,不断营造和夯实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推动人民生活逐步向好。活力与秩序的有机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永恒动力。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处理。只要认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的主人,是国家的主人,是生活的主体,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能动性、主体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民主和集中相统一的良好传统,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即可。经过长时期的试验和论证,充满活力的生动情景一定能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秩序和规范;同时,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清真正活力的来源,对其进行引导,也一定能找到适应活力良性运行的秩序和机制。如此,既使活力在秩序的范围内不断生长,又使整个社会呈现为一种有序运作的良好生态,达到活力和秩序的动态平衡。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一个国家若想持续保持社会生机勃发,就必须激发社会活力,否则就谈不上进一步推进社会发展。在新征程上,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只有保持好社会活力与秩序的动态平衡,相辅相成、协调统一,国家社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和进步,才能保障安居乐业、向善向美向好的人民生活。

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立足人民主体的时代坐标,正确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中十分重要的历史经验

百余年来,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路线,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坚持对外开放,建立与世界的紧密联系,打开国门搞建设,利用好全球市场和资源促进自身发展。当前,世界局势正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国际力量对比日趋形成“东升西降”态势,国际规范再度进入重塑期,叠加经济滞胀压力,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兴起新一轮逆全球化浪潮,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全球供应链重塑呈现本土化特征,世界面临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的时代挑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两个大局交汇的特殊历史经纬是创造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坐标,处理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坚持自立自强

第一,自立自强走好自己的路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捍卫中国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唯一途径。马克思说:“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靠别人恩典为生的人,把自己看成一个从属的存在物。”[27]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只有在政治上保持独立,自主决定本国的方针政策,才不会成为别国的政治附庸。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指出,“什么都靠别人,靠不住。自己要有志气,有干劲”[28]。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精神,正是这种坚定地走“中国式”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第二,自立自强就是扎根本国土壤、顺应本国人民期待,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坚持并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不忘本来,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始终把发展进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把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才能在国家间相互制约的情况下,“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不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第三,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必须靠中国人民自己来创造。美好生活不会自动变为现实,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的成功都是靠自力更生取得的。新时代以来,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等,这些彪炳史册的成就不断真实地改善着全体中国人民的生活境遇。在新起点、新征程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三)只有自主开放才能进一步开创中国人民美好生活未来

走自己的路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增进民生福祉。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在坚持自立自强的前提下扩大对外开放,以包容谦虚的姿态和万邦精华皆为我所用的态度积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才能实现自身的不断成长,实现国家的进一步繁荣。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深刻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跟高手过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会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开放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同时一定要定下心来,一心一意走自己的路,而且要建立这样的一种自信,就是我们一定会把自己的事业办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9]。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对当今全球化问题的穿透,以开放包容的新型全球化扬弃资本霸权主导的全球化才是遵循历史前进规律、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的正确道路。在“反全球化”之思走向全球化的关键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要求,坚定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既在广阔的世界民族之林开创中国人民美好生活未来,也以自身发展为引力,带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猜你喜欢
现代化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中国新现代化论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