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桑榆
“贵耳贱目”一词,浅显易懂。即看重传言,轻视事实所见也。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有言:“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可见有此毛病者甚众。
贵耳贱目者,不但荣古陋今,而且重名轻实,不视好坏,两眼如盲。比如书画作品,一听说出自某某大师、某某名家之手,不问优劣,一概顶礼膜拜。即使是江湖骗子,只要有唬人的头衔,便可使这些人两眼变盲,明明画如小儿涂鸦,也奉若至宝,说其有毕加索、凡·高之风。明明字写得如鬼画符,别说专家,神仙都难以辨认,也要百般点赞,说其是“颜柳在世,二王复生”。至于那些不靠虚名,只靠实力行世的书画家,则对他们不屑一顾,将他们的作品视若废纸。
某人只练了几个月的书法,基本点画尚未写好,可谓尚未入门,其字如墨猪,形怪貌丑。他从网上搜罗几位书法大家的作品,将自己的所谓书法,与这些人的字汇集起来,自费印刷若干册,自称为“中国五大书法家”之一。每到一处,便广为散发。于是有人便视其为“大师”,不但待若上宾,名烟名酒侍候,而且愿出重金买下他的作品。这位“大师”因此到处参加笔会,将一些人骗得晕头转向,从而日进万金。此乃贵耳之例。
某人苦练书法数十年,曾经多次获全国书法大奖,其草书龙奔蛇走,点画精良,奔放豪迈,有张旭、怀素之风,但因身居小县城,又不善宣传炒作,一直不为世人所重。该地某年举行文化活动,邀来某些文化界知名人士参加,活动组织者把该书法家的作品当作礼品,每人赠送一幅。活动结束后,与会嘉宾离开宾馆时,几乎都将他的书法作品视为废品,抛弃于宾馆卧室或卫生间内。该书法家陪同地方官员前往宾馆送客,见自己辛辛苦苦写出的作品被当作垃圾,扔得到处都是,愤怒地将其收拢到一处,付之一炬。此乃贱目之例。
贵耳贱目,不仅限于书画作品,对于文学作品也如是。比如有些编辑,对于名家的作品,奉为圭臬,不敢改一字,且发表在显要位置。对于无名氏的作品,即便文章写得再好,也弃之不用。恕不一一举例。
有些人待人也如此。只要听说某某来自什么研究所、什么学院,也不管他是否有真才实学,便捧为天神。有一位供职于某研究所的仁兄,水平不高,口才了得。因以前曾在某地当过工作组成员,当地人听说他来自某研究所,是什么专家,便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他的牛皮大话,赢得粉丝无数。有的向他请教写作,有的请他为自己的大作写序。有些地方官员甚至称他为“中国的文豪”,总之以能巴结上此大神为荣。此人并无什么水平,但既然崇拜者有求于他,且宴请送礼,他也就乐得胡扯一通。
而当地一位出书多部,文章发遍全国大小报刊的作家,却被地方政府及文化界人士冷落。既无人找他谈什么写作经验,也无人请他写序。总之,当地一切文化活动,都见不到这位作家的身影。这些人可谓远香近臭,榮远陋近,只看头衔和在哪里高就。此类人两眼虽然没瞎,在衡量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和价值方面,却与瞎子无异。
【原载《特别文摘》】
题图 / 头衔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