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明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人作为心血管病的主要群体,需要格外注意心血管病的“7个危险时刻”,才能有效控制病情,確保自身生命健康不会受到疾病侵扰。
心血管病患者,应注意以下7个危险时刻:
晨起时刻。对于患有心血管病的老年患者而言,晨起时需要格外注意。此时人刚苏醒,呼吸、心跳往往较快,血液流速加快,由于年龄等因素导致身体各个机能下降,极易造成心脑血管破裂。所以晨起时刻,必须先在床上轻微活动四肢后,再缓缓坐起。
如厕时刻。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退化,多有便秘症状,如厕时一定要小心。排便力道过猛,很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加剧心脏负担,继而出现心肌梗死等症状。所以如厕时不可过度用力,有便秘症状的患者最好借助药物以改善排便状态。
沐浴时刻。沐浴时心血管病患者因为会待在密闭空间20~40分钟,极易引发大脑、心脏缺血等问题。所以沐浴时要注意控制时间,合理设置水温,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家属协助沐浴,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酣睡时刻。酣睡时打呼噜甚至出现呼吸暂停,便会导致低氧血症、心肌耗氧量升高等情况出现,继而诱发心肌梗死,所以对于爱打呼噜的心血管病患者建议尽快前往医院寻找专业医师进行治疗,降低酣睡时刻心血管病发病率。
情绪波动较大时。情绪波动大,人体心跳会随之加速、动脉也会收缩,心脏泵血功能减弱,便会引发心痛、气短等症状,所以患者必须学会自我调节,时刻保持自身情绪处于稳定状态。
频繁吸烟喝酒时。频繁吸烟喝酒会增加心血管病发病风险,所以心血管病患者特别是老年群体要尽快戒烟戒酒,饮食上也要口味清淡、营养均衡,以此有效远离心血管病侵扰。
久坐不起时。部分老年人爱打牌、打麻将,长时间久坐不起,一旦突然起身,必然血压飙升,心率加快,继而增加心肌缺血发生率。所以无论是心血管病患者还是身体健康的老年群体,都要注意不可久坐,坐下30分钟便起身活动一下,促进身体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