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贝贝 姚晓雨 张广花
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4
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从战略高度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挖掘其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系统阐发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大力保护和弘扬黄河文化[1]。学校教育是向青少年宣传黄河文化的有效方式,是传承与发展黄河文化的重要渠道。在全省大中小学大力弘扬和推广黄河文化,让黄河文化成为学生们校内学习和校外研学的一项必修课[2]。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及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具有突出的区域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特征。黄河与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及其人地关系也是地理学研究内容之一,并被选入中学地理课程中。黄河流域内的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资源禀赋及生态保护等属于自然地理学的学习与研究内容,而其历史沿袭、风俗习惯、民族宗教、人口分布、城乡发展、经济结构、交通布局等则属于人文地理学范畴。因此,地理学科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以地理知识为载体,在教学中有机融入黄河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黄河文化是指黄河流域广大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务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社会规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面貌、价值取向等,强调的地域范围是黄河流域内,形成方式是人民长期的实践活动,内容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黄河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于夏商周时期形成一种独立文化,文化领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科技文化领域最突出的是天文历法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至宋代,以自身强大的同化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融合异质文化,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主干的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自此发展到鼎盛时期;自宋代以后,由于战乱不断发生,加之黄河泛滥,发展进入了滞缓时期[3]。
从黄河文化的含义与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可分析出,黄河文化具有根源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灵魂性、原创性及忠诚性等特征。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百折不挠、自强不息、革故鼎新,与各种地域文化融合、交流、碰撞,取长补短,从而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产生了农耕文化、汉字文明、都邑国家、儒释道等诸子百家思想以及中国的四大发明,展现了无数英雄豪杰的无私奉献。
为了解地理学科中融入黄河文化的现状,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依据已有黄河文化的研究文献,结合地理教学实际,针对中学地理教师设计了调查问卷。于2021年10月21日和25日通过问卷星对参加河南大学“2021年河南省初中地理骨干教师培训”的河南各地市初中地理教师以及郑州市和开封市的部分高中地理教师进行了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师对黄河文化的认识,地理教学中融入黄河文化的目的、方式、存在的问题、建议。共收回有效问卷172份,其中初中地理94份,高中地理78份。在学校类型方面,来自县市以上的初中地理教师占64.9%,高中地理教师占94.87%;在教师学历方面,本科学历以上教师占98.26%;在教龄方面,教龄在11年以上的初中地理教师占92.55%,高中地理教师在教龄方面占比较均匀,基本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老师。总体上看,所调查教师大多数来自县市级以上中学,专业素养较高,教学经验较丰富,且都较重视地理教学,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黄河文化在地理学科中的渗透状况。
1.教师对黄河文化内涵的认识较全面
关于中学地理教师对黄河文化内涵的认识情况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概念理解、特征辨识和精神价值分析。调查结果分析发现以下几方面内容:
在黄河文化概念理解方面,85%以上的中学地理教师认为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成就,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融合不同地域文化的多元统一的文化体系。
在黄河文化特征辨识方面,96.51%的教师认为黄河文化具有根源性。以河南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在黄河文化中处于中心地位,来自河南各地的地理老师对黄河文化力量的感受颇深。85%左右的教师认为黄河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特征。黄河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吸纳、融合不同种类的文化形态,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对黄河文化的灵魂性、忠诚性和原创性认识程度偏低,各占61.36%、58.14%、45.35%。
在黄河文化的精神价值方面,87.79%的中学地理教师认识到黄河文化具有人民本位论和民意顺从论的精神价值;87.21%的教师认为黄河文化具有追求和平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存的精神价值;77.91%的教师认识到具有黄河文化具有追求普遍的仁爱精神的精神价值;过半的老师认识到黄河文化具有追求社会公正和经济平等论的精神价值。
综合以上分析,可看出中学地理教师对黄河文化的概念、特征和精神价值认识较全面,但有关黄河文化的深层意蕴还有待加强。如黄河文化的仁爱精神、追求社会公正等精神价值,黄河文化的灵魂性、忠诚性及原创性等特征。
2.教师对地理教学中融入黄河文化价值的认识较好
大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黄河文化与地理学科联系很紧密,并且认识到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性。
90%以上的教师对黄河文化教育价值的认识较好,认为在地理教学中融入黄河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对于融入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调查结果显示,98.26%的教师认为融入黄河文化可以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文化涵养。87.79%的教师认为融入黄河文化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文化滋养。80%左右的教师认为融入黄河文化可以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75%的教师认为融入黄河文化可以探索富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总体来看,地理教师对在地理学科教学中融入黄河文化持积极态度,但如何更好地讲好黄河故事,彰显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还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黄河文化素养。
3.地理课程中涉及黄河文化内容较少,缺乏相应的课程资源,教师融入黄河文化的能力有待提高
通过分析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材,有关黄河(或河流)方面的内容如下表1所示。地理教材或教学中呈现的黄河方面的内容更多的是事实描述与原理阐释,而从文化的视角,挖掘黄河故事背后的深层文化意蕴较少。如八年级上册中的《河流》部分,主要讲述了黄河的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及流速等水文特征及黄河对沿岸人民工农业发展的影响;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中讲述了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及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对地理教学中融入黄河文化存在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88.95%的地理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课程资源;87.79%的教师认为地理教材中涉及黄河文化的内容较少;73%左右的教师认为是由于自身能力和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融入黄河文化出现困难。目前地理教材是主要的课堂教学资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材料。地理教材在地理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教学资源所不能替代的,地理教材涉及黄河文化的内容少,直接影响着教师对黄河文化的开发意识和重视程度。由于教师太过于依赖地理教材,加之自身对黄河文化的知识储备不足,不能依据地理课程标准深刻地解读地理教材,因此不能将黄河文化相关内容与地理教材适宜地联系起来。此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中,从而弱化对黄河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尽管多数教师对黄河文化有较为全面地了解,但对黄河文化与地理教学内容的相关性研究不够,使得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融入黄河文化的实施现状较不理想。
表1 中学地理课程中有关河流(或黄河)内容的章节与课标要求
调查发现,90.70%的教师建议通过研学旅行体悟黄河文化。随着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以来,研学旅行日益成为教学及其研究工作者讨论的热点话题。地理学科由于具有突出的实践性与区域性特征,研学旅行成为培养地理实践力素养的有效方式,全国各地的地理教学都在尝试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与黄河关系十分密切,孕育了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不仅保存着人们留下来的历史遗迹、民俗文化、艺术等资源,还流传着精彩的黄河故事。这些重要的黄河文化课程资源,为开展研学旅行提供了较强的优势条件,对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文化涵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以地理知识为载体,通过设计有关黄河文化不同专题(水资源开发、水患治理、民俗风情、工农业生产方式等)的研学旅行,可加深学生对黄河文化的理解,感受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体悟黄河文化的深层意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尽管多数地理教师对黄河流域内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人文地理状况有较好了解,但从文化的视角解读这些地理现象、事件背后的深层意蕴方面,对部分地理教师来说还是比较新颖的知识。因此,89.53%的教师建议丰富有关黄河文化的课程资源,以便根据相关的地理知识,融入相应的黄河文化内容。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都提出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并指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不仅是国家,还包括学校和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利于丰富地理教学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地理课程资源观,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70%左右的教师选择通过开发校本课程的方式在地理学科中融入黄河文化。黄河流经我国九个省份,黄河文化对这些地区的教师和学生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发一些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特色课程。
地理学兼具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性质。80.23%的教师选择通过与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的方式融入黄河文化,这为多学科联合开发黄河文化课程资源指明了方向。如地理教师在讲解黄河流域面临的问题——生态破坏、水资源短缺、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时,涉及历史、经济、政治等学科,可以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黄河文化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历史角度分析黄河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从经济角度分析生产力发展的特点;从政治角度分析黄河水资源的有效分配与管理等。通过跨学科融合,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初、高中地理课程中都设置有河流方面的相关内容,如初中地理课程中的河流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高中地理课程中河流地貌的观察判读、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流域内协作开发水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意义。这些内容注重黄河或黄河流域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现象的描述与阐释,尚缺少现象、事实背后的精神、理念、价值及制度等层面的深入系统分析。因此,82.56%的教师建议加强地理教材中黄河文化方面的内容。如黄河流域内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人口与聚落的分布与变迁、工农业的生产方式及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等,都可以适当地融入地理教材的相应内容中。但地理课程主要承载地理学科知识,实现地理学科教学目标,地理教学中对黄河文化的融入,应以相关的地理知识为载体,以不影响实现地理学科教学目标为前提。因此,对地理教材进行适当完善,恰当地融入黄河文化相关内容,对地理教师讲好黄河故事、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意义重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5G技术为黄河文化的传播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开发黄河文化课程资源,精选黄河文化传播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形成包括文字、图片、视频、慕课等在内的优质网络资源,提高黄河文化的传播效果。调查结果显示,90%左右的教师认为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融入黄河文化。通过多媒体、虚拟现实等现代教育技术与优质黄河文化网络资源相结合,教师可在教学中创设黄河文化情境,将抽象的黄河文化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从而拉近学生与黄河文化的距离,增强学生对黄河文化精神、理念及价值的感悟。相比之下,较少的教师选择通过邀请有关专家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68.60%)、开展文艺活动宣传黄河文化(65.12%)。主要因为一些不太发达的乡村、县城、地市对邀请专家开展讲座在资源、设施等方面都或多或少会受到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