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涛 张建柏
山东省烟台市是全国重点渔区和优势水产品主产区,发展碳汇渔业,对于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烟台市海洋碳汇渔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继而以PEST方法,从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四个层面总结了烟台市海洋碳汇渔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并就如何推动烟台市海洋碳汇渔业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面对全球性气候变化问题的挑战,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共识。海洋渔业具有巨大碳汇功能,可以直接或间接吸收并储存水中CO2,降低大气中CO2浓度,进而减缓水体酸度和气候变暖。海水藻类、贝类等养殖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大量滤食浮游植物,从水域中吸收碳元素的过程和生产活动,以及以浮游生物和贝藻类为食的鱼类、头足类、甲壳类和棘皮动物等生物资源种类通过食物网机制和生长活动使用碳都是碳汇渔业的具体表现形式。在低碳经济时代,烟台市作为全国重点渔区和优势水产品主产区,具有发展海洋碳汇渔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可将海洋渔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发展优势,加速传统渔业产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路径。
1.自然环境优势
烟台市横跨黄、渤海,管辖海域面积1.23万km2,海岸线长1071.19km(其中大陆岸线长798.65km,岛屿岸线272.54km),分布有海岛230个(其中有居民海岛15个),沿岸分布有莱州湾、龙口湾、芝罘湾、丁字湾等七处较大海湾,拥有各类渔港96处。当地海洋渔业资源丰富,近海渔业生物品种有200多种,有捕捞价值的100余种,主要养殖品种包括海参、鲍鱼、扇贝、对虾、名优海水鱼类、海带等。2021年,烟台市渔业经济总产值1112亿元,水产品总产量180万t,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为碳汇渔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2.海水养殖优势
贝藻类养殖是烟台市海洋渔业支柱产业,是发展碳汇渔业的必要条件。2021年,烟台市贝类养殖面积216万亩,产量116万t;藻类养殖面积8.9万亩,产量6.8万t。贝藻类养殖面积及养殖产量占烟台市海水养殖总面积的74.5%和养殖总产量的93.7%。此外,烟台市加快建设山东海洋牧场综合试点烟台先行先试区,海洋牧场“生态方”泽潭模式、陆海接力明波模式等多种生态渔业养殖模式在山东省复制推广。现已拥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46处,其中国家级20处,占全国总数1/8;海洋牧场总面积达140万亩;营造“海底森林”100万亩,示范区投礁规模突破350万空方,投礁区基础生产力提升63%,生物量增长5.6倍,为海洋碳汇渔业挖掘了空间潜力。
3.地理区位优势
烟台市地处胶东半岛东部,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和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旅游城市。横跨36°N~39°N的黄金海岸,东连威海市,西接潍坊市,西南与青岛市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与韩国和日本隔海相望,是环渤海地区重要港口城市。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为烟台市在创新发展海洋碳汇渔业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和优质的生态环境,也为海洋碳汇渔业发展提供了国际国内合作的机遇和渠道。
1.缺乏政策导向
海洋碳汇渔业工作专业性强,业务涉及面广,需要政府统筹部署,各部门协同推进,建立健全政策体系,为构建碳汇渔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和碳汇产业链格局提供强大动力。目前,烟台市出台的《关于推进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烟台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文件中并未涉及海洋碳汇渔业相关内容。对于渔业碳汇产业涵盖的基础研究、增汇技术开发、金融服务、政策扶持等内容,目前还未形成完整有效的推进方案,较落后于青岛市、威海市、福州市、湛江市等沿海城市。
2.科技支撑能力薄弱
尽管烟台市有多所驻烟高校、科研院所,但海洋碳汇渔业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与之对应的是人才缺乏,未能形成以碳汇渔业为研究背景的科研团队,碳汇渔业科研支撑体系缺失。近三年,烟台市科技项目立项与碳汇相关项目仅有1项,科技力量与人才储备的不足,为后续碳汇渔业的基础研究、扩增海洋生物碳汇途径以及渔业碳汇交易等实施增加了困难。
3.海洋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陆海统筹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部分入海河流监控断面水质时有超标,沿海各区市跨区域、跨部门、跨流域的联防联控污染防治大格局亟须进一步协调统一。烟台市区四十里湾海域自2005年以来多次发生赤潮,长岛海域自2006年以来发生溢油事件近20次,南部沿海自2008年以来连续发生绿潮,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严重制约碳汇渔业发展。历年来,烟台市增殖放流主要是放流一些经济价值大的鱼虾蟹类等,贝藻类放流则较少,对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作用不明显。同时,受海岸工程影响,烟台市海洋碳汇生态系统面临不同程度破坏与退化,降低了海洋碳汇能力,不利于碳汇渔业的有序发展。
1.蓝碳政策带来的机遇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增加海洋碳汇的有效机制。国务院同年印发《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推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提高产业准入门槛,积极开发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增强海洋碳汇功能。2016年,国务院《“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工作方案》提出探索开展“海洋等生态系统碳汇试点”的要求。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若干意见》提出探索建立蓝碳标准体系及交易机制。这些文件的出台,说明我国政府越来越关注海洋在增加碳汇、缓解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的作用,对于推进烟台市发展海洋碳汇渔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发展海洋碳汇渔业恰逢其时。
2.蓝碳研发平台建设带来的机遇
烟台市目前汇集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研究中心,具备蓝碳资源调查、蓝碳生态系统检测等蓝碳研究的科研条件。2022年5月,长岛综试区与山东高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共同成立“长岛海洋碳汇研发实验基地”。烟台大学海洋碳汇研究中心也正在筹划建设。2015年,全国首家省级海洋产权交易机构——山东海洋产权交易中心落户烟台市,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市场挂牌交易服务经验,为培育碳汇交易市场提供了路径支撑。上述平台和基地的建设,对烟台市下一步推进海洋碳汇渔业核心技术攻关、增强海洋碳汇渔业科技支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
目前,捕捞业、水产养殖业和水产品加工的碳排放仍居高位,养殖业需要既保证粮食安全,又维持生态环境,不仅减少碳排放,还能吸纳并移出造成温室效应的余碳,博弈结果就是“碳汇渔业”理念的出现。烟台市海洋经济较为发达,临海分布的制造业企业数量较多、产能较强、增长需求旺盛,因此,在节能减排政策强力约束的背景下,发展海洋碳汇渔业显得尤为必要和突出,是传统渔业和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这种低碳的新型产业有利于烟台市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有利于推动烟台市渔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产业拉动就业。
1.海洋碳汇渔业标准化体系尚不成熟
烟台市乃至全国海洋碳汇渔业以养殖碳汇为主体,而养殖碳汇仍没有监测、计量、核算等标准体系。碳汇渔业的法律制度设计、碳汇潜力的确定、碳汇产品的生产成本确定,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我国率先提出碳汇渔业概念,而其他国家对碳汇渔业理念持不同态度,新的争议也将继续存在,如何让国际碳汇市场认同碳汇渔业的理念,威胁着碳汇渔业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因此,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建立健全海洋碳汇渔业的核算体系,形成系统的海洋碳汇渔业核查理论、监测指标和评估方法,对烟台市乃至全国海洋碳汇渔业的发展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2.生态补偿机制亟待建立
碳汇渔业不仅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还具有生态服务价值与正外部效应。借鉴传统的公共产品补偿思路,渔业的碳汇功能理论上应该附加生态服务价值,并在市场中自由交易。但事实上,目前碳汇渔业对于固碳的作用并没有反映在产品价格中,经营者提供了蓝碳扩增服务,付出了成本,却并不能从中获得额外收益。因此,强调生态养殖的碳汇渔业如何获得良好的经济回报,激发碳汇渔业的行业活力,建立针对渔业的碳汇补偿制度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关于渔业碳汇补偿的研究并不多见,而具体到烟台市当地实际,渔业碳汇补偿制度会涉及沿海14个县市区,各地区海域生态基础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迥异,无法全部采用统一的补偿模式。因此,建立统一的烟台市碳汇核算标准是渔业碳汇补偿合理、灵活与有效的必要环节。
3.国内竞争带来的挑战
国内不少城市都已加快在碳汇渔业上寻求突破。2022年初,福州市连江县完成15000t海水养殖渔业海洋碳汇交易项目,实现全国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为实现海水养殖碳汇价值的市场化提供了示范路径。莆田市秀屿区完成了全国首例10840t双壳贝类海洋渔业碳汇交易,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出新路径,实现了我国双壳贝类碳汇交易领域“零的突破”。山东省威海市提出“减排”+“扩容”的方式,一方面进行渔业瘦身、减少海洋废物,另一方面推广多营养层次综合立体养殖模式、海藻床修复,桑沟湾海洋牧场年固碳量相当于陆地植树造林15万ha,展露出碳汇渔业的巨大潜力。面对沿海城市的创新举措,烟台市想要抢占发展海洋碳汇渔业的“制高点”,在践行“双碳”目标中走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前列,将遇到激烈竞争。
海洋碳汇渔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等多重效益,在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助力海洋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家“双碳”战略大背景下,有着非常优越的政治环境。山东省作为海洋渔业大省,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引领了海水养殖五次浪潮,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比重。近年来,在海洋强省建设带动下,山东省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把碳汇渔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好“双碳”工作的绿色解决方案。烟台市作为山东省重要的海洋渔业主产区,拥有发展海洋碳汇渔业所必需的产业基础,也是山东省贝藻养殖主产区。为做好海洋碳汇渔业工作,烟台市海洋渔业部门以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1+N”政策体系建设为契机,正研究制定烟台市海洋碳汇工作实施方案,聚集行业资源,以期探索出一条可以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可复制的海洋渔业生态经济科学发展模式,为促进海洋碳汇渔业发展,开发海洋负排放潜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烟台海洋渔业智慧”。
1999年~2008年,我国海水贝藻养殖每年从水体中移出碳量从100万t增至137万t,平均每年移出440万tCO2,10年累计移出1204万t碳,相当于移出4415万tCO2,可抵人工造林500多万ha,节省国家造林直接投入近400亿元。与此同时,沉入海底贝壳中的碳通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返回到大气中的时间需要数百万年,陆地上贝壳中的碳经再循环回到大气中也需要很长时间,形成较为持久的碳汇,每年约80万t。烟台市贝藻养殖经济优势明显,据统计,2010年~2019年,贝藻养殖碳汇总物质量达116.36万t,其中,贝类养殖碳汇总物质量92.15万t,藻类养殖碳汇总物质量24.21万t。根据单位物质CO2所含碳的质量分数(27.27%)推算,相当于减排CO2426.65万t,折合碳汇经济量达2.67亿元。因此,作为海洋碳汇渔业的主体,贝藻养殖不仅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大量优质、健康的蛋白食品,同时又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海洋碳汇渔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新机遇和转变渔业经济增长的新方式,对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将发挥重要作用。
海洋碳汇渔业作为不需要人工投饵的渔业生产活动,不仅提高了养殖过程中营养及空间的利用率,同时能够缓解水域富营养化等环境污染问题,促进渔业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实现可观的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但就烟台市实际情况来看,现有水产养殖单位3000多户,散户占70%以上,组织化程度较低,传统渔民占比大,学历上偏向于中低水平,对海洋渔业的碳汇效益认识不充分,碳汇渔业技术推广普及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普及碳汇渔业理念,扩大碳汇渔业影响力,建立海洋碳汇渔业生态补偿机制,营造良好碳汇渔业社会环境,是碳汇渔业后续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同时可采取试点示范的方式,通过与传统渔业进行比较,向渔业从业者展示碳汇渔业生产潜力和社会效益,使碳汇渔业深入人心,形成支持、参与海洋碳汇渔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烟台市拥有众多海洋渔业科研力量,如烟台大学、鲁东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等。国家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与山东省海洋局签署合作协议,依托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在山东省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共建“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研究中心”,并在长岛岛礁分布区、长岛-庙岛西口湾海草床分布区开展实地调查,确定海草、礁体种类,获取了相关数据信息和影像资料。
近年来,烟台市海洋人才数量呈快速增加趋势,海洋人才总数达3.6万人,各类渔业技术科研推广机构82处。贝类养殖是碳汇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贝类绿色养殖技术对促进烟台市海洋碳汇渔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山东省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开展贝类绿色养殖及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研究贝类固碳与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先后承担国家海洋创新示范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烟台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为烟台市海洋碳汇渔业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以我国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及海洋碳汇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为契机,寻找着力点和结合点,结合烟台市当地实际,构建适合烟台市海洋碳汇渔业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科学制定具有烟台特色的海洋碳汇渔业发展规划。加强部门间协同联动,建立并完善与海洋碳汇渔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对标海洋碳汇渔业领域先行省市,将海洋碳汇渔业建设纳入政府重点任务。做好顶层设计,可通过与高校、院所、企业等共同谋划,形成系统性实施方案,补充完善烟台市海洋碳汇渔业还未形成的体系化应用理论、模型标准、计量方法等,突破碳汇渔业理论与增汇关键技术。完善养殖容量评估体系,合理确定海洋碳汇渔业养殖品种的密度和布局,构建以碳汇为特征的现代水产养殖产业,确保碳汇养殖渔业可持续发展。鼓励多元投资,以《烟台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为依据,划定一些海域建设海洋碳汇渔业示范点,鼓励并引导渔民大力发展海洋碳汇渔业。
通过监测并了解海洋养殖品种分布范围及生产面积,实施生态保护修复以增加碳汇。建设海洋生态预警和监测评估体系,严格管控岸线与海域滩涂利用,强化海洋碳汇功能。深入开展生态岛礁保护和海藻场、人工鱼礁等南红北柳和蓝色海湾海洋修复工程。推进丁字湾、莱州湾海域等生态环境的陆海统筹治理,推动海洋岩溶碳汇开发利用,恢复河口海湾湿地植被及近海海底海藻、海草生态系统。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打造鱼、虾、蟹、贝、藻、参多营养层级协调发展的增殖放流新格局。深入组织实施渔政“亮剑”、伏季休渔管理等执法活动,提高渔业资源保护效果。重点推广贝藻混养等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示范项目,利用养殖品种间的生物习性及互补优势,实现绿色可持续养殖模式,不同能量物质循环利用、养殖活动与环境条件协调和统一,使传统的耕海牧鱼模式向新型环境友好的碳汇渔业转型。充分开发碳汇渔业的固碳潜力,形成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低的“三低”产业,实现海洋养殖渔业汇碳、存碳和固碳的多元化目标。
以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为核心,加快推进庙岛群岛、芙蓉岛、套子湾、崆峒岛、养马岛等人工鱼礁群和海藻场建设,拓展海洋碳汇渔业发展空间。加大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和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装备示范推广力度,发展生态型海洋牧场综合体,为碳汇渔业提供支撑。依托海洋牧场建设,以“耕海1号”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体为模板,着力探索和构建“海洋牧场+海洋装备+旅游”“休闲海钓+游艇”的低碳渔业产业链。加强海洋碳汇渔业与休闲渔业有机结合,依托人工鱼礁、深水网箱、养殖平台建设,推动渔业生产、观光娱乐、休闲垂钓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成规模、高标准、有特色、配套全的休闲渔业示范园与休闲垂钓基地,促进海洋经济低碳发展。建设海洋牧场普惠性工程,带动地方海水苗种产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为渔民提供转产转业出路,并有助于稳定转产转业渔民收入,保障渔区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国内外海洋养殖碳汇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结合烟台市沿海各区市碳汇渔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建立高校、院所和企业海洋碳汇渔业发展协同创新格局,形成研发-应用-产业联动机制。加大对海洋碳汇渔业重点关键技术的科研投入,为研究提供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研究所、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研究中心、烟台大学和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等驻烟科研单位人才集聚效应,推动涉海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加快海洋碳汇渔业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绿色低碳与海洋碳汇渔业技术推广应用,争取省级以上海洋碳汇渔业相关基金项目落户烟台市。
建立切实可行的渔业碳汇计量和监测体系,科学评价渔业碳汇及其开发潜力,探索生物减排增汇战略及策略。研究并形成规范的海洋碳汇标准化体系,实现标准化生产与经营。创新碳汇渔业补偿机制,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扶持发展海洋碳汇渔业的龙头企业。通过金融支撑支持海洋碳汇渔业发展,提供海洋碳汇渔业产业发展专项信贷,大力发展海洋绿色信贷、债券、保险、基金等产品。对海洋碳汇渔业中有效做到节能减排的技术革新和管理举措,安排专项基金资助,逐步把海洋碳汇渔业纳入低碳经济产业政策扶持范围。探索渔业碳汇交易模式,参考国内其他省市碳汇渔业交易经验,依托山东省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开展碳汇市场试点建设,完善海洋渔业碳汇交易体系。同时,倒逼排放端加大减排力度或购买碳汇指标,推动渔业碳汇指标供需有效对接,打通渔业碳汇交易市场化通道,推动创新渔业碳汇金融产品,加快建立市场化交易机制。
制定专项宣传方案,创新宣传模式、丰富宣传载体、拓宽宣传渠道,大力普及海洋应对气候变化和海洋碳汇渔业理念,宣传海洋碳汇渔业典型案例和经验成效,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海洋碳汇渔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海洋碳汇渔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可与烟台市历年定期开展的“世界海洋日”“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暨全国放鱼日”等大型宣传活动相结合,切实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海洋碳汇渔业知识的社会面科普宣传。此外渔业从业者是海洋碳汇渔业的直接实践群体,可结合烟台市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水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等,增加海洋碳汇渔业培训项目,对主要海洋碳汇渔业养殖区人员开展系统培训,更新养殖观念,提高技术水平,使得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及科研成果能够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