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民众民主价值观比较
——基于第六波和第七波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分析

2023-03-13 12:27
北方论丛 2023年1期
关键词:民众民主价值观

唐 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从原来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升级为“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其中在关于明确目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话语叙述中,加入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容,为更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证,也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问题的提出

民主诞生之初并没有像今天如此备受推崇。时至今日,民主是政治学研究无法忽视和跨越的重要命题,作为一个社会治理目标,它是各国政治发展的方向,而作为一种政治价值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对之又有不同的理解。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一直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民主道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的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话语表达,也是中国民主建设的方向。纵观历史,回顾过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事业不断前进并得到了大部分民众的认可。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然给中国扣上“威权主义”的帽子,贴上“不民主”的标签,并通过各种媒体和平台否认和责难中国的民主制度和人权状况,甚至美国民众也对中国民主制度存在偏见,“美国媒体与公众对中国的看法调查研究”显示80.3%的美国民众认为“中国限制其公民的政治权利”,67.4%的美国民众认为“促进和保护中国的人权”应该高度优先[1]。事实上我国民主状况真如西方政府和媒体所批判的那样吗?

《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而不应该由外部少数人指手画脚来评判[2]。那么中国民众的民主满意度如何以及具有什么样的民主价值观呢?本研究通过中美民众民主价值观的对比,一方面揭示两国民众的民主重视度和满意度,另一方面对中美民众的民主价值观倾向进行比较。

本研究的量化数据来自由世界社会科学网络联盟的成员单位共同协作完成的世界价值观调查。(1)本研究量化数据来源世界价值观调查官方网站:https://www.worldvaluessurvey.org/wvs.jsp.为了准确全面地反映中美两国民众的民主价值观,并观察中美两国民主价值观的变化,同时也为了增强论证的说服力,本研究采用了第六波(中国的调查时间为2012年,美国的调查时间为2011年)和第七波(中国的调查时间为2018年,美国的调查时间为2017年)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

二、文献回顾

(一)中美民主价值观

民主是政治学领域一个极具张力的核心概念。李普塞特指出:“民众根据政治制度的价值规范是否满足自身价值观来判断该制度是否合法。”[3]55民主制度也一样,各国民众都根据自我价值实现的角度而有所偏好。

中国民众的民主价值观深受儒家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表现出“复合多维”[4]的特征。儒家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其民主思想主要表现为“民本”和“民生”思想。《尚书》中“重我民”,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唐太宗的“民为水,君为舟”等思想都是中国古代民主观的集中体现。显然,儒家民主思想强调人民中心地位,但也弱化了民众对人民主权观念、政治自由观念的认知[5]3。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以实现全人类解放为最终目标,揭示了实现真正自由和平等的道路和方向,是中国民众民主思想的底色。目前中国民众的民主价值观表现多元,卢春龙指出,中国体制外的新兴中产阶级更强调权利意识和竞争性选举的重要性,而体制内的新兴中产阶级则更认可政府的权威以及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性[6]。史天健曾将中国公众的民主观划分为“社会主义民主”“儒家仁慈独裁民主”以及“自由主义民主”三种类型[7]209-237。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8],其基本范式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位一体”的统一,以最大限度保障广大人民的基本权益。

美国民主是西方民主的典型代表。从古希腊雅典绵延至今,在西方文明和话语世界中,民主与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密切相关。而民主在诞生之初主要是指“平民的统治”,并不属于政体中的“良政”和“善政”,随着历史的演进,民主体制逐渐成为共同的目标,对民主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民主就是人民的权利。罗伯特·达尔指出民主的标准为有效的参与、选票的平等、充分的知情权、议程控制和成年人的公民权[9]33。同时达尔还强调民主必须实际地保证每个成年公民都有参与投票的权利。精英主义民主的代表熊彼特指出民主就是“某些人通过竞取人民选票而得到作出决定的权利”[10]337。此时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中,“程序性精英主义自由民主”占据着民主话语的主导。萨托利认为,“我们所信奉和实践的民主是自由主义民主”[11]318,“自由”“程序性”“精英主义”是其核心价值。综上所述,美国民众在民主价值观上表现较为一致,民主普遍被视为进行公平公正的选举以保证实现公民言论自由、集会和结社自由的制度与程序[12]。

对于中美两国民众民主价值观上的差异,吴心喆指出美国以自主性原则为主,而中国则融合了民本思想和实用主义等面向[1]。李敏伦等人则指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其民主内涵实质是以“私”为核心的个人主义民主价值观,而中国是以“公”为核心的集体主义民主价值观[13]。总体来看,关于中美民众民主价值观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中国民众倾向于工具性价值,突出“民本”思想和实质性获得感,美国民众则更注重程序性原则,突出自由主义价值。

(二)自由与平等的价值探讨

自由与平等的价值统一是政治哲学自身发展的应然逻辑[14]。但在现实生活中,二者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张志伟指出,如果自由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在财富和利益分配上就可能是不平等的;如果要求财富和利益分配平等,那么就可能限制某些人的自由权利[15]247。19世纪以来,自由和平等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冲突论和相容论”[16]。以罗尔斯、哈耶克和诺齐克等人为代表的政治理论家主张“冲突论”,罗尔斯作为自由平等主义的代表人物,主张自由的优先性,然后通过“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来调和自由与平等之间存在的张力。更为激进的哈耶克和诺齐克则主张自由至上,哈耶克指出个人生来就极为不同,或者说,人人生而不同[17]104,因而不应该给予平等那么高的地位;以德沃金和G.A.柯亨为代表的政治理论家主张“相容论”,罗纳德·德沃金认为平等是一种至上的美德,并指出在自由和平等之间任何真正的冲突——在自由和抽象的平等原则的最佳要求之间的冲突——是一场自由必定会失败的冲突[18]。柯亨认为自由和平等可以相容,甚至为了平等,牺牲自由也未尝不可。

关于自由和平等孰轻孰重的问题,基于不同的意识形态,甚至相同意识形态从不同视角进行窥测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也反映到了民众的民主价值观当中。

三、中美民众民主满意度以及民主重视度比较

无论是根据西方社会契约思想还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人民中心立场和主体地位都是价值基础,因而对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效和政治民主程度的判断,普通民众最有发言权且最具有实际意义。同时,普通民众的民主重视程度也应是考察一个国家民主的重要观测指标。

(一)民主满意度比较

长期以来,中国的民主政治一直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诟病,并通过各种手段对中国施加压力,事实上中国的民主程度真的低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吗?我们不妨对第六波和第七波中美民众的民主满意度进行对比。

根据世界价值观问卷调查,测量题“您觉得我国的民主程度如何?”答案选项为1—10点量表,1表示一点也不民主,10 表示非常民主。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为了更直观更形象地观察中美民众民主满意度的对比以及从第六波到第七波中美民主满意度的变化,特绘制了图1。

表1 中美民众民主满意度描述性统计

图1 中美民众民主满意度对比

通过图1对比可知,第六波世界价值观调查中,美国民众的民主满意度要略高于中国民众,而六年之后的第七波世界价值观调查结果显示,首先中国民众民主满意度有较大(0.7个点)的提升,而美国民众却表现出较大(将近0.4个点)的下降;其次,原来略低于美国民众的中国民众民主满意度在第七波进行了强势反超(1.08个点)。这说明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素以“民主”标榜的美国,其民众民主满意度不但低于中国,而且表现出下行趋势。

(二)民主重视度比较

在以上中美民众民主满意度对比结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增强对比效果的解释力,遂对中美民众对民主政治和民主价值的重视度进行比较。对民主政治重视度比较依据测量题:“实施民主政治体制,您认为是非常好、好、不好,还是非常不好?”答案选项“非常好”赋值为1,“比较好”赋值为2,“不好”赋值为3,“非常不好”赋值为4,为了便于顺向逻辑思维,对所有答案选项进行了反向赋值。对民主价值重视度比较依据测量题:“对您个人来说,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国家有多重要?这个量表中,1表示一点儿也不重要,10表示非常重要。请在量表上标出您的看法。”

中美民众对民主政治和民主价值的重视度测量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中美民众民主重视度描述性统计

从中美民众的民主重视度描述性统计上来看,在民主政治重视度方面,第六波和第七波调查中美民众得分均值都介于3—4分之间,由此可知两国民众均比较倾向于实施民主政治体制,从两波调查数据的对比看,中美民众的得分均有所上升,但中美民众之间的对比,中国民众在任何一波调查中的得分都要略高于美国民众;从民主价值重视度来看,两波价值观调查中美民众得分均介于8至9分,两国民众均取得了较高得分,说明两国民众都认为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国家非常重要。将两国民众在两波调查中得分进行对比得知,中国民众在两波调查中的得分均超过了美国,而且中国民众得分从第六波到第七波有一定提升,但是美国民众得分却出现了略微的下降。通过中美民众民主偏好两方面的对比可知,中美两国民众都非常注重民主政治体制和民主价值的发展,与此同时,无论在总体得分,还是从第六波到第七波的发展,中国民众对民主的重视程度都更优于美国民众。

通过中美民众民主满意度和民主重视度两个方面的比较,充分说明了中国民众无论在对民主的重视程度,还是对中国民主政治的满意度方面都要超过美国民众,甚至从第六波到第七波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民众展现了更积极更乐观的一面。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中国民主满意度的解释,我们不否认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人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从而引起民主感受提升的转化,但是更多地则来自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建设,给中国民众带来了更民主的体验。

四、中美民众民主价值观比较

《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各国民主植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成长于本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智慧创造[2]。民主虽然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和目标,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和拥有不同的意识形态,甚至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导致民主的价值倾向表现出不同的内容。这是我们全面而不是偏颇地评价一国的民主制度和民主状态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一)自由和平等价值观比较

“自由”“平等”和“民主”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西方社会追求的普世价值,从这一层面来说,三者是一种并行的关系。而在全面考察和测量民主时,“自由”和“平等”亦是民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对中美民众民主满意度和民主重视度进行对比的基础上,为了对中美民众的民主价值观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比较,本研究依据世界价值观调查,从“自由”和“平等”两个角度对中美民众信仰的民主价值进行实证比较。

在纯粹的“自由”和“平等”价值倾向性对比方面,第七波世界价值观调查(第六波问卷未设置此调查题)测量题:“大多数人认为自由和平等都很重要,但如果您要在二者选择其一的话,您认为哪一个更重要?”调查结果频率统计见表3,对比效果见图2。

表3 中美民众自由和平等价值观频率统计

图2 中美民众自由和平等价值观比较

从以上统计对比结果来看,中美民众在自由和平等价值取向上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选择“自由”更重要的中国民众占比为34.2%,而美国民众则为78.6%,美国民众对“自由”的倾向超过中国民众44.2%;与此相对应,中国民众对“平等”价值的倾向则远远超过美国。由此可知,中国民众具有平等价值趋向,美国民众则具有自由价值趋向。

(二)民主价值观中自由和平等倾向比较

自由和平等是民主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第六波和第七波世界价值观调查,对中美民众的民主价值观中自由和平等要素倾向进行比较。选取其中一组测量题:“民主包括很多内容,但其中只有一些是最基本的。在您看来,下列各项内容是不是民主的最基本要素?这个量表中,1表示这项内容不是民主的基本要素,10表示是民主的基本要素。请在量表上标出您的看法。”

我们抽取了该组题中包含自由和平等要素测量的题目,其中包含自由要素的题目为表4中的1—3题,包含平等要素的题目为4—6题,由于其中第2题和第3题得分越低表示对自由价值倾向越高,为了与其他题目保持逻辑一致,因此进行了反向赋值。调查结果描述性统计见表5.1和表5.2,对比效果图见图3。

表4 自由和平等要素测量题

表5.1 第七波世界价值观调查对比

表5.2 第六波世界价值观调查对比

图3 中美民众民主价值观中自由和平等价值倾向比较

通过第六波和第七波中美民众民主价值观的对比,两波价值观调查非常巧合地反映了一个共同趋势。中美民众基本都认同“自由”和“平等”都是民主的基本要素。但是美国民众的民主价值观明显更偏向于自由价值,而中国民众的民主价值观则更偏向于平等价值。

首先,从考察民主中“自由”价值的三个题目来看,第1个题目“人们通过自由选举来选择领导人”,中美民众都取得了较高分,但是美国民众比中国民众表现得更为强烈;第2个题目“当政府无能时军队应该接管”,众所周知军人干政是对自由的严重制约,对自由价值倾向越强烈则对此反对越突出;第3个题目“民众服从他们的统治者”,对统治者的服从是维护国家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条件,但是同时也会限制民众一定程度的自由。在第2题和第3题经过反向赋值后,三个题目均表示得分越高,对“自由”价值的倾向越明显。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图3对比效果图的直观对比,美国民众在三个题的得分上均高于中国民众,尤其是第第2和第3测量题。

其次,从考察民主中“平等”价值的三个题目来看,“政府向富人收税补贴穷人”“政府提供失业救济”“国家让居民收入平等”都是国家和政府从平等理念出发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第六波和第七波调查中,中国民众都表出现了较高的支持度,认为都是民主的基本要素,而美国民众在三个题目中的得分都低于中国民众,其中差距还比较悬殊,尤其是对“国家让居民收入平等”,美国民众基本保持不认同的态度。

(三)小结

第六波和第七波世界价值观数据实证对比表明,无论是纯粹的“自由”和“平等”价值观的对比,还是民主中蕴含的“自由”和“平等”要素的对比,中美民众的各自倾向性是十分明显的,美国民众更倾向于“自由”要素,而中国民众则更倾向于“平等”要素,这种倾向性将导致中美民众的民主观表现出不同的模式的分歧。因而可以说,美国民众的民主观是“自由型”民主观,中国民众的民主观则是“平等型”民主观。

五、讨论与结论

(一)中美两种不同民主模式的原因探析

为深刻理解和把握美国“自由型”民主观和中国“平等型”民主观,本文对产生两种模式差异的原因进行多视角探讨。

首先,中美意识形态的差异。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在资本逻辑核心基础上的自由主义民主以个人自由为核心价值[19]。同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商品自由流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必然充分反映其自由要素。而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从阶级立场来看,马克思主义以工人阶级和中下层人民为阶级基础,充分关心劳苦大众的利益,反对阶级剥削和压迫带来的巨大贫富差距。从奋斗目标来看,对真正自由和平等的不懈追求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德情怀和价值核心,虽然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目标中,平等和自由都不可或缺,但是在人类达到共产主义社会之前,真正的“自由”是无法良好实现的,尤其是社会主义阶段,对平等的关照要远胜于自由。

其次,中美历史文化的差异。从美国历史文化来看,美国是建立在北美大陆上的一个移民国家,是从“自由”开始的。16世纪下半叶开始,首先是欧洲一些避免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冒险者以及财富追求者,怀揣着对自由的向往先后来到北美大陆,寻求自由的理想之地。从1607年英国在此建立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到北美13块殖民地的发展,再到美国的独立,及至今天,美国民众普遍具有强烈的自治倾向和良好的自治传统,正如托克维尔在考察美国的民主时发现,最受其重视的,并不是民主和平等,而是自由,这种对自由的追求深深根植于美国文化之中。与美国的历史和文化相比,中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就自由和平等而言,中国相对缺乏自由传统而盛行平等思想。纵观中国历史,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占据很长一段时期,而封建社会治理的中心思想就是保持社会安稳乃至固化,尽量减少自由流动,这种封建传统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从中华民族文化来看,追求社会平等是人们普遍追求的社会理想,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古代平等思想的代表。《论语·季氏》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充分反映了民众对平等的渴望。出自《论语·学而》的“和为贵”思想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同时也蕴含了社会平等思想,自由一般强调求“异”,而“和”则求“同”,追求的是一种公平、平等的社会状态。此外,“大同社会”的理想状态也是中华民族追求平等的价值表达。

最后,现阶段国情的差异。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拥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著名政治学家英格尔哈特指出:“美国在1956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后工业’社会。”[20]7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美国进入“后物质主义”社会,经济上和物质上的增长给人们带来的主观幸福感的边际效益逐渐降低,人们对民主、自由等价值追求相对更为强烈。中国现阶段国情与美国截然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一穷二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开始迅速发展,虽然目前物质资料极大丰裕,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三大时就高瞻远瞩地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最大的国情。此外,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通过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019年,中国人均 GDP开始超过1万美元,但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表现较为突出,依照目前的中国国情,基于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突出平等的价值和作用在现阶段是理性选择。

(二)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21]24对于民主话语,同样需要扎根中国实际,总结话语表达,在增强对中国民主认知的基础上提升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动打造真正让人民满意的民主。

本文通过第六波和第七波世界价值观调查中美两国民众民主满意度、民主重视度以及民主价值观的全面对比,用数据实证表明,中国民众在重视民主、理解民主的基础上,其民主满意度是超过美国民众的。在此基础上,对两国民众民主价值观所应包含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发现中美两国民众的民主价值观取向存在较大分歧,属于两种不同的模式。之所以出现差异,是与两国的意识形态、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差异相关。从第六波到第七波的纵向发展来看,中国民众的民主满意度在不断提升,是中国民主建设取得进步的有效证明。但长期以来,尽管我们通过各种形式表达我们的民主意志和宣传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但是西方社会却置若罔闻、视而不见。除了意识形态偏见外,另一个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精英甚至普通民众,仍然用“自由型”民主观价值来评判中国的“平等型”民主,其结果可想而知。实用主义集大成者约翰·杜威指出“每一代人必须自己再造一遍民主,认识到民主的本质与精髓乃是某种不能从一个人或一代人传给另一个人或另一代人的东西,而必须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问题与条件进行构建”[22]14,因而民主也应该是缤纷多彩的。立足人类民主发展实际,只有放下偏见,求同存异,才能更好丰富民主形态和促进人类民主事业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民众民主价值观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我的价值观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好民主 坏民主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