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伟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稻米是黄河流域的主要农作物,对于关中地区经济收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且作为主要的粮食产物,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中地区气候温暖、降水量丰富,从仰韶文化到如今,关中地区的气候条件虽然有一定的变化,但依旧非常适合水稻种植。同时关中地区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是人口聚集地,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增加了粮食需求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关中稻作农业的发展。通过对关中地区稻作农业进行研究梳理,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分析关中地区的农业经济结构。因此,结合相关史实材料,对于关中地区稻作农业史考述是非常有意义的。
对于关中地区的史前文化,我国考古学家认为:“关中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区,与稻谷为主要生活来源地区的文化特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关中地区许多遗址与江南地区的史前文化有类同,从本质上来看,都属于同一个文化体系。”当然这仅仅是考古学家的推测,最终的结论与否还需要更多的考古挖掘去佐证。长江中下游被称为中国史前时期稻作遗存的主要分布地,史前时期全国的稻作遗存约有160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就占到70%,其余的二三十处分布在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区的黄河流域。虽然今天陕西关中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很小,但其种植水稻的历史却很悠久,考古发现距今7 000 多年前关中地区就有了人工种植水稻的痕迹。在陕西华阴桃下镇的兴乐坊遗址中就发现有人工种植水稻的遗存。在渭南市东阳遗址也能够看到水稻遗存。该地位于渭河下游,属于仰韶文化聚落遗迹。研究者对所采集到的植硅体进行分析,发现了8 粒碳化水稻,而且呈现出训化形态,这就说明当时人们所食用的水稻是种植稻而非野生水稻。
西周时期关中地区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诗经》中就有许多描述水稻种植的场景,《诗经·小雅·白华》中提到[1]:“滮池水出县西北二十里,滮池曰:‘滮池北流,浸彼稻田。’”《诗经·幽风·七月》中提到[2]:“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该地位于关中西北部地区,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西周时期的西北部地区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周颂·丰年》中提到:“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这里的“稌”指的就是稻谷,这就说明当时的关中地区也有稻作农业。关中地区先秦时期稻作区域分布范围非常广,并不局限于渭河、泾河平原一带,只要是水源充足的河川浸泽地带,就都能够看到水稻。
秦汉时期,在农业水平整体大发展的背景下,关中地区作为主要的农区,水稻种植水平相对比较发达。《吕氏春秋》中也有关于水稻种植的记载,主要包括关中地区的水稻种植经验的总结,书中提到[3]:“得时之稻,大本而茎葆,长桐疏機,穗如马尾,大粒无芒,技米而薄糠,春之易而食之香。如此者不益。先时者,本大而茎叶格对,短秱短穗,多秕厚糠,薄米多芒。后时者,纤茎而不滋,厚糠多秕,辟米,不得待定熟。”这句话的意思是:种得适时的稻子,根部发达,茎秆丛生,总梗长,谷码稀,穗子象马尾,籽粒大,稻芒少,米粒圆,糠皮薄,舂起来容易,吃起来香;种得过早的稻子,根部发达,秸秆和叶子挤在一起,总梗和穗予短,秕子多,糠皮厚,籽粒少而稻芒多;种得过晚的稻子,秸秆细又不分蘖,糠皮厚,秕子多。据《汉书·东方朔传》记载[4]:“关中地区又有秔稻梨粟桑树竹箭之饶,而称之为天下陆海之地。”汉武帝曾在渭河南北一带游猎,见到“驰骛禾稼稻秔之地”,这就说明关中地区稻谷的种植范围已经非常广。《后汉书·杜笃传》中记有“畎渎润淤,水泉灌溉,渐泽成川,粳稻陶遂,厥土之膏,亩价一金”[5],所记载的正是渭河周边地区水稻的种植情况。司马迁曾评价说“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6],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关中的耕地和人口能够占到全国的30%,但是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所创造出来的财富却足足多了两倍,能够占到全国的60%。氾胜之为关中地区的劝农使者,并写下著作《氾胜之书》,在该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和关中地区劳动人民的种植经验,在种稻篇中有记载[7]:“种稻,春冻解,耕反其土,种稻区不欲大,大则水深浅不合适。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稻地美,用种亩四升。始种稻欲温,湿者缺其塍,令水道相直。夏至后太热,令水道错。”要精心筛选稻田,稻田的水或深或浅都不可,记录了最佳种稻时间,同时从“稻地美,用种亩四升”可以看出当时的稻作非常可观。秦汉时期的关中地区气候温和,非常适合稻作生产,再有水稻种植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关中地区的水资源本身就很丰富。相关的历史研究表明,秦汉时期的降水比现在丰富得多,形成了“八川饶长安”,八条河流都围绕着长安,说明关中地区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为水稻灌溉提供了便利。秦汉地区非常重视水利工程修建,整个关中平原“河湖纵横,水网密布”。水资源的丰富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关中地区稻作农业的发展,北方地区有些河流的含沙量非常大,泥沙中蕴含着丰富的养分,用河流泥沙去灌溉农田,不仅可以补充稻作物需要的营养,而且还能改良关中地区的土壤,提升土壤的肥沃程度和水土资源的利用率。秦汉时期主要采用有泥沙的水源进行淤灌,有效改造关中地区的土壤。就拿关中平原的渭河地区来说,当地土壤主要是淤土,分布均匀,地下水资源丰富,保水性非常强,土壤有机质比较高,非常适合种植水稻。
战国时期的关中大地小麦的种植面积最广,稻谷次之,同时也是农民最主要的粮食,《春秋》中有[8]:“它谷不书,至于禾麦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这里的“禾”指的就是“稻谷”。古人最看重的就是小麦与稻谷,如果这两样农作物欠收,肯定能够在《春秋》中看到有关它的记录,而其他的粮食作物则没有这么高的待遇。《齐民要术》中也有与稻作相关的记载[9]:“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选地欲近上流。地无良薄,水清则稻美也。3 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中旬为下时。先放水,十日后,曳辘轴十遍。遍数唯多为良。地既熟,净淘种子,浮者不去,秋则生稗。”意思是稻田要每年更换一次,尽可能选择靠近流水的上游作为稻地,只要水源有保障,就能长出好的稻谷,3 月是最好的种稻时节,从锄草到淘稻种再到种植收割,每一个步骤都有详细的记录。
唐朝是稻作业快速发展时期,水稻种植区域越来越广,比如苏浙地区、中原地区、关中地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等。自古以来,关中地区都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区,秦汉时期的郑国渠、成国渠、白渠和曹魏时期的汧水渠进行了重修和拓展,灌溉的面积有50万亩到200 万亩,是秦汉时期的4 倍。当时农民不需要担心水稻干旱或者枯萎,关中地区的山川之水就是每年丰收的保障。在黄河流域,京兆府是水稻生产的主要地区。公元738年,政府将京兆稻分配给贫民,满足贫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水部式》中规定灌溉用水的次序是先稻后陆,这就说明唐朝稻作业在关中地区大面积存在。有唐朝诗人称赞稻作丰收,“斗斛至两钱半,粳米每斗十一钱”。物价是经济环境的重要体现,同时也能作为评价国民生活的重要指标,通过“粳米每斗十一钱”我们可以看到稻米的价格不是很贵,足以证明稻米的丰收。唐都长安的关中,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非常丰富,水稻种植区域很广。韦庄《鄂杜旧居二首》中写到“秋雨几家红稻熟,野塘何处锦鳞肥”,一派鱼米之乡景象。在韦庄的另一首诗中,也可以看到有关稻米的相关描述:“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诗中所说“罢亚”就是“水稻”,碧绿碧绿的水稻,一望无垠,白鹭飞在雾蒙蒙的天际,让人心驰神往。王维的《积雨辋川作》也有类似描述:“漠漠水田白鹭飞,阴阴夏木啭黄鹂。”这里的“水田”就是“稻田”。
唐朝稻作的发展与农具改进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曲辕犁的发明对于唐朝稻作业的贡献非常大。与汉代的长直辕犁相比,曲辕犁更加轻巧,一头牛就能拉动,能够灵活地摆动铧头,方便深耕,能够有效节省人力和畜力,使稻作生产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唐朝还出现了脚踏翻车、牛转翻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筒车等,大大提升了农作物灌溉效率,一夜就能够灌溉上百亩稻田。
宋朝也是关中地区稻作生产发展的关键时期。北宋时期,宋太宗诏令“劝民益中诸谷”,甚至有只要种植水稻,就减免赋税的做法。种植稻谷的人越来越多,稻作种植交流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关中地区,只要是水源充足的地方,都被开垦来种植水稻。《城南记》[10]:“京兆西南一十 五里,有丈八沟,乃漕河岸最深处,长杨高柳,莲塘花围,竹径稻塍,为胜游之地、号日丈八沟。”在长安东南边约30里的地方,种植了大面积的水稻。南宋时期,水稻种植越来越广,占城稻已经成为主要的水稻种植品种,同时也是农民常年食用的主要粮食。宋人熊克在《中兴小纪》卷4中确载“初,夏国因契丹为金人所败,遂率众取其天德八馆之地。八馆者,膏腴产稻,夏国得之殊喜”[11]。金朝的天德军在今天内蒙古呼和浩特及以南地区,金朝在这一带竟然种植水稻,完全出乎今人的意料。北宋时期水稻极有可能向西传播到今甘肃陇西地区,因为宋人刘邠就曾有“岂知洮河宜种稻,此去凉州皆白麦。女桑被野水泉甘,吴儿力耕秦妇织”的诗句。宋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非常大的变革,有专门用来除草的弯锄、疏土的铁耙,可以安装在耧车上的铁铧等,这大大提升了水稻种植的效率。除此之外,在水稻种植方面,也出现了龙骨翻车等全新的灌溉工具,与隋唐时期相比,宋朝的水稻种植技术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金元时期,关中地区的农业经济也遭到了破坏,原有的稻田因水利设施的废弃都开始改种豆种麦,关于稻作生产兴盛的记载在史料上很难看到。在这一时期,仅仅是水源充足的地区,还保留了稻作生产,如长安郊区水稻种植记载在元李好文的《长安志图》中记载“韩庄在韦曲之东,郑庄又在其东南,郑十八虔之居也。曰塔坡者,以有浮屠故名,在韦曲西,和将军之山林也,今其地出美稻,土人谓之塔坡米”[12]。
明清时期,随着关中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农田水利兴修,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促进稻作快速发展,南方的水稻迅速传向北方,黄河流域种稻谷的农民越来越多。同时还出现了双季稻,并大范围向长江流域传播,大大推动了稻作业的发展。
首见于明代方志记载水稻种植的州县:韩城、华州、华阴、白水、岐山、蓝田、渭南、富平、潼关、汉阴等。首见于清代方志记载水稻种植的州县:咸阳、兴平、临潼、潼关、蒲城、宝鸡、鄠县、三水、宜川、扶风、眉县、千阳、陇州、孝义、镇安、兴安、安康等。由此可见,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关中地区水稻发展速度很快、分布范围非常广。据《清史稿·地理志》记载“种植水稻的州县约占总州、县数的64%”[13],可见清朝水稻种植州县所占比重之高。由于水稻属于高产粮食作物,又非常适合在沼泽地生长,关中地区有许多不适合种植旱粮的低洼地、沿河滩地、涝后积水地等,将其种植为水稻,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关中地区农业的发展。比如清道光帝时期,长安郊区有百姓修沟渠种植水稻,1 年下来的所得比原来旱地多很多倍,稻米纳粮总数占总纳粮比例的10.45%。
民国时期,关中地区战乱不断,虽然民国一共只历时38年,但在县志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有关关中地区水稻种植的记载,尤其是咸宁、户县等。民国《咸宁长安两县续志·田赋考》中有记载“咸宁县水地赋税比旱地多30%,稻田种植占总田地的7%,纳稻占比却达到10%”[14],民国《重修鄠县志·田赋》中记载“稻田面积占总田地6%,稻田纳粮占比16%”[15],由此可以看出,关中地区水稻的经济价值远远高于旱地。
从新中国成立到如今,水利、农具、水稻品种等都有了质的突破,水稻的产业也得到了飞速提升,关中地区稻作农业依旧在持续发展。2021 年,陕西省水稻生产总量80.57 万t,在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还能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
自古以来,关中地区都是稻作农业种植的集中区域,已有7 000年的历史,稻作农业被一代代传承下来。关中地区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种植水稻,再加上水稻属于高产粮食作物,经济价值也较高,这也是人们选择种植水稻的重要原因。结合相关的史实材料,对于关中地区稻作农业进行梳理,不难看出从先秦到如今,稻作在关中农业生产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