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智能化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2023-03-12 16:40卫小妮
山西农经 2023年23期
关键词:智能化战略基层

□卫小妮

(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801)

乡村基层治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文化发展、司法管理、经济治理、医疗卫生等方面,具有数量多、范围广、事情多等特点,且直接面向当地的群众,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乡村基层治理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发挥基层治理的积极作用,对当下乡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更能够意识到乡村基层治理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基层政府部门提高治理的智能化水平,直接关系当地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经济发展效果,也会对农民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提升产生影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智能化治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亟须思考的重要课题,只有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智能化治理的作用,帮助基层部门明确如何将日常治理工作与推动经济发展和智能化技术融合起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1]。

1 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对乡村振兴的重视,并将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该战略甚至关系到前瞻性、长远性、全局性的国家总体布局,对国家发展核心产生影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关系着我国能否解决乡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也关系着我国整体发展的均衡性,以及能否实现农业一体化与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就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比较明确的措施、目标与发展思路。

乡村振兴战略提倡坚持农村优先发展,根据实现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的总要求,带动城乡融合和一体化发展,并推动农业农村朝着智能化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乡村经济发展需要多样化特色产业的支撑,只有在乡村发展中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形成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才能保证乡村发展具有活力,推动经济有效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完善乡村基层治理工作,弘扬当地传统文化,让整个乡村社会转变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社会治理而言,乡村基层治理占据基础地位,要坚持落实村民自治、德治与法治相互结合的现代化治理结构。

同时,为了能够切实维护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培育乡村基层治理的专业化队伍,并在基层治理过程中融入先进的智能化技术,通过实现智能化治理,带动当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深刻理解与把握农业经济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市场经济背景要求,且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反过来推动智能化治理的实现[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社会治理制度,并要求提高社会治理的专业化、智能化、法治化、社会化水平,社会治理智能化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不断深化与持续用力,激发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在智能化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乡村基层治理方式与思路已经无法适应社会治理智能化的新要求。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以及乡村治理越来越复杂化,都推动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基层治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工作的过程中,党建引领是非常鲜明的特点,也是实现智能化治理的推动力与定向仪,因此,在落实智能化治理过程中,应始终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关键与核心。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基层治理呈现出新的发展动态,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与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更加迫切,且乡村经济发展也逐渐进入转型阶段,乡村社会领域的结构性与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凸显,乡村治理过程中出现多种不稳定因素,面临复杂且严峻的挑战与发展形势,严重制约乡村基层治理智能化进程,也不利于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在党建引领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与目标,推进乡村基层治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做到智能化治理,以解决乡村基层治理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实现乡村基层治理能力与体系的现代化。构建共享、共治、共建的新治理格局,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3]。

2 智能化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1 智能化治理促进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基层智能化治理是指在数据化时代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综合应用到乡村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领域及全过程,进而重新构建社会组织的关键要素,并在明确相互之间联系的基础上完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实现智能化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优化乡村基层治理过程、增强乡村基层治理能力、提高乡村基层治理水平,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与思维创新。乡村基层智能化治理展现的是治理数据、信息、技术的共享应用与集成优化,要求乡村基层治理要素便捷、精准、快速地做出最优处置与高效响应。

从功能角度分析乡村基层智能化治理情况发现,智能化是乡村基层治理优化与创新的技术基础,乡村基层智能化治理主体能够应用信息化模型、数据对乡村基层各时段的治理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掌握治理活动要素的运行规律、路径及形式,为高效、快速制定服务决策及优化配置各种资源提供技术支撑,进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从结构角度分析发现,可通过智能化治理将处于碎片化状态的乡村基层治理要素有效再造与优化整合,并赋予乡村基层治理系统性、结构性、全息性的能力与智慧,促进各乡村基层治理要素的活跃性,在乡村经济发展中发挥智能化治理的作用[4]。

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带来基层政府管理理念与产业经济形态的变革,也会对乡村文化消费、基层社会治理等产生深刻影响。乡村基层治理不仅是国家治理的基础部分,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内容,随着快速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越来越多的基层政府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智能化治理对乡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以信息为核心的智能化治理能够为乡村经济发展创造一定的“红利”,如在乡村基层治理过程中,通过融合应用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网络等,给农民生产带来便捷,智能化治理还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供给效率。智能化治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乡村基层治理赋能,建构适应乡村振兴发展的治理模式,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5]。

与城市不同,大部分农村仍是传统聚居,对此,结合村民的土地现状及智能化治理的具体要求与做法,利用智能化技术盘活乡村地区闲置的土地资源,能够有效且合理地利用土地。在运用智能化治理方法的前提下,实现土地合理、规模、集中发展与经营,着力引进实力雄厚的农业开发企业,共同完善开发农业项目,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流转,克服传统小农经济存在的不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种植当地的各种特色农作物,实现乡村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增加乡村居民与村集体的整体收入。

近几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落实智能化治理方法,许多乡村地区实现了存量集体资产的全面盘活,规范利用集体资源,促进规模化土地经营,全面引进先进的农业产业项目,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由几十万元增加至上百万元,由此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跨越式稳定增长。

在智能化治理过程中,可组成智能化的生产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化与专业化为目标,创新乡村经营体制,可在促进产业专业化与规模化、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当地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落实智能化治理方案的前提下,基层政府部门能够及时且全面地掌握最新的农业生产信息,由相关专业人员充分了解村民意愿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情况,进而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在此基础上,基层政府部门能够制定出科学且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并很好地落实相关政策,助力乡村振兴[6]。

2.2 经济发展反作用于智能化治理

乡村振兴战略中涉及治理有效,这不仅说明乡村基层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乡村基层智能化治理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乡村经济水平明显提高,为乡村基层智能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改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撑,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时,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为乡村带来根本性与全面性的变革,综合优化配置资源,进而带动智能化治理水平提高。智能化治理目标的实现,也依赖于乡村文明化建设进程、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发展、乡村生态宜居发展目标的实现效果。

目前,我国许多乡村地区处于高速发展与转型的关键阶段,作为利益多元化与关系比较复杂的社会领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乡村基层智能化治理提出更高要求与目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实现乡村基层智能化治理目标,就要解决乡村根本性、综合性的问题,如乡村基层智能化治理过程中存在农村“空心化”、基层政府部门碎片化管理困境、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通过促进当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带动乡村整体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经济基础,最终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7]。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以推进乡村产业兴旺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快速发展,能够代表新一轮产业与科技革命,可以迅速改变乡村经济发展特征,并为乡村社会经济智能化、数字化、互联化带来广阔发展前景,促使市场与产业格局、经济活动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乡村经济发展是指乡村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使农民、农村与外部世界实现多方合作,并逐步走向更大市场的过程,要求农村科技、物流、信息、环境、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与此同时,在乡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前提下,能够带动乡村智能化与数字化基础的完善,包括物流设施、技术平台、信息平台的建设,以及基站网络的高度覆盖。

为了实现外部经济主体成为稳定、可持续发展乡村经济的力量,应以乡村内部的智能化、信息化作为基础,而良好的智能化也体现在乡村基层智能化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可利用智能化技术改革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实现农村经济反作用于智能化治理,优化乡村基层智能化治理方案,推动形成适应新型市场发展关系的优良治理方案[8]。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用智能化治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为乡村基层治理智能化检核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发展基础。在村委会与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乡村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村民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生活水平也得到明显改善,进而村民会大幅度提高对村委会的满意度,并更加支持后续的智能化治理工作,主动配合智能化治理工作的开展。

在乡村智能化治理方案的促进下,乡村经济发展逐渐走向市场化经济,在此过程中要求基层党组织具有更高的治理能力,尤其是注重集聚群众的创新能力,在治理乡村的过程中完善各项工作。近几年,村民对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有了新的要求,不仅依靠政府部门制定的发展决策,更注重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参与制订合理的规划,在此背景下,更多村民开始关注智能化治理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将智能化治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理模式加以运用,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同时,要求乡村基层政府部门在经济发展前提下,逐步改善智能化治理结构,形成健全的基层治理方案,实现智能化治理,以满足广大村民需求作为核心,构建先进化与智能化的自主政治氛围[9]。

3 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乡村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并非是一蹴而就或一朝一夕的事情,应在厘清智能化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乡村基层党建力量,正确认识在智能化治理中面临的问题,更大程度地应用现代化高新技术,带动基层治理朝着现代化与智能化方向转型。在实施智能化治理方案的前提下,促进乡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在乡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与质量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广大村民会提高对基层政府部门的认可度,也会更加配合基层政府部门实施智能化治理方案,进而为落实智能化治理方案提供经济基础与人力基础。

猜你喜欢
智能化战略基层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战略
战略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