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 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
中国是备受瞩目的体育大国,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百年前,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内忧外患的中国现实,孙中山先生首先提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的救国理念,青年毛泽东也意识到“唯有铁血可以讲公理,唯有武装可以企和平”,由此创作《体育之研究》一文,大力提倡尚武精神,呼吁青年学生重视体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1]70,尚武强兵,以壮国力。在中华民族走向国富民强的今天,体育被赋予全新的内涵和外延,体育既是“强国复兴”的应有之义,也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强国建设是中国梦在体育事业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2]45的指导方针。正本溯源,《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体育思想的第一次完整总结,对百余年后的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试图在体育强国建设视域下深度阐释《体育之研究》一文,并对其所包含的体育概念内涵与价值意蕴进行再提炼,旨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提供新时期的路径选择。
在体育强国建设视域下从多个角度对《体育之研究》的内在意蕴进行考察和梳理,是深入研究毛泽东体育思想的重要维度,也是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体育文明建构方向的重要依据。
青年毛泽东对体育的独到见解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同时也吸收借鉴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思想精华,达到了追求“体育之真义”的理解高度。在毛泽东看来,体育是在历史发展的时间维度中逐渐成熟的,出现的原因是“人则以节度制其生,愈降于后而愈明”[1]66的结果。圣人提倡“礼”,毛泽东将“礼”与“节度”相对应,指出“礼”就是对“饮食起居”的节度,由此,体育也就具有了某种规定性。体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古代中国没有出现“体育”一词,只有“武术”“养生”之称谓。20 世纪前后,“西洋体育”开始传入中国,并受到青年知识分子的大力追捧,但“提倡者非不设种种之方法,然而无效者,外力不足以动其心,不知何为体育之真义”[1]65。何为“体育之真义”?毛泽东作出如下阐述:“体育者,人类自养其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1]66其中蕴含了三个层面的意思:其一,体育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体育是人类的体育,是人的活动,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有其目的性,而体育的目的在于“使身体平均发达”,进而实现“身心并完”的理想状态,发挥其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的功效。其二,体育本质上是一门学问。体育涉及众多领域,是一门大学问,除体育外,还涉及哲学、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其三,体育活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次序。不论是古代中国人注重养生之道,还是近代西方国家注重对人的身体结构的研究,二者都是讲规则的体现。《体育之研究》对体育的概念作出了丰富的诠释,为塑造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观念进行了初步尝试,对国人的体育观念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
旧中国国民体质羸弱,民族精神颓丧的社会现状极大地激发了毛泽东对体育的重视和热情[3]50-58。面对“日惧外人之分割,日畏外人之干涉”的民族生存现状,毛泽东痛思国家之磨难,肩负救国之重任。为求民族精神之重振,重拾中华民族曾经之辉煌,毛泽东写下了《体育之研究》一文,体育救国成为他探索救国强民道路的重要途径。《体育之研究》立足于救国强民的爱国主义基础之上,以救国为根本目标,以强民为基本途径,以尚武为内在精神。“国力恭〈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1]65我们透过毛泽东对体育的论述能够看到近代人民遭受剥削、国家遭受欺凌的民族生存状态,同时也认识到毛泽东忧国忧民的深思远虑和救国强民的伟大愿望。毛泽东根据当时国民体质羸弱和民族精神衰颓等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即国民“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1]70-71,为国民性改造提供了一条新的进路。体育不强则体魄不强,体魄不强则精神不强[4]12-17。何以强?强国必先强民,强民必先强体。毛泽东呼吁国民重视体育锻炼,以体育之强引领民族精神之强,唤醒国民自强之意识,强体健魄,凝聚士气,向世界展现全新的面貌和自强的态度,使中国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最终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和“治国平天下”的高度。
20 世纪前后,在探索“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浪潮中,中国知识精英阶层开始了“复古”和“西化”的文化大论战。体育界仁人志士也参与其中,主张学习西方体育的“洋体育”派和主张保存国粹的“土体育”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毛泽东以《体育之研究》一文参与论战,不同于极端的两派,他主张中西方体育文化兼收并蓄、融为一体,推动中华民族文化本位的建立。《体育之研究》中毛泽东中西交融的体育观主要体现在关于体育养生概念和体育地位的论述中。毛泽东在第一部分“释体育”中写道:“体育者,人类自养其生之道。”[1]66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是一种修炼身心、陶冶情操的方式。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清静虚无”,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儒家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不管是通过锻炼使身体均衡发展的西方体育,还是注重养生之道的中国传统体育,在提升人类生命质量这一点,二者殊途同归。在第四部分“体育之效”中,毛泽东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静养”思想渊源深远,从老子的“无动为大”到朱子主敬、陆子主静,都属于“鄙运动者自损其体”之列,故而,在西方体育传入中国后并未改变国人不尚体育的习俗[5]55-60。毛泽东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耻动”思想的同时,也肯定了中国古代先贤的“尚武”精神。从明清之际“安不忘战”的王船山,到晚清湘军儒将曾国藩,他们都有着刚勇坚毅的“尚武”精神。毛泽东梳理了“耻动”和“尚武”这两种思想对体育的影响之后,确立了自己的体育教育观——“德智体”三育并重。“德智体”三育教育思想最早是由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提出。毛泽东对西方三育思想的研究和接受进一步彰显出体育在“德智体”三方面的重要性:“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1]67毛泽东在继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借鉴西方“德智体”三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德智体”三育并重的体育教育观,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毛泽东以身体力行的实践总结出了个人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原则——“锻一己之身者其法宜少”[1]74。毛泽东认为在体育实践中提高锻炼的效果不在于掌握技艺的多寡,而在于方法的实用性。因此,于个人而言,运动的方法贵乎少。当然,为适应各方面的需要而设立的运动方法有很多,“浪桥所以适于航海,持竿所以适于逾高,游戏宜乎小学,兵式宜乎中学以上”[1]74,这些都是为适应各层次需要而设立的运动法。每个人的体育需求不同,对个人而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此外,毛泽东提出了运动应该注意的三个事项——“有恒、注全力、蛮拙”,即体育锻炼应该坚持的三个原则。首先,恒心是成大事者的可贵品质。从平凡蜕变成非凡,需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实现跨越。体育锻炼也不例外,运动只有做到坚持不懈才能激发兴趣,持之以恒才能显现效果,继而会产生运动是有价值的观念,身心愉悦,动力十足。其次,运动需要专注力。有了恒心却不专注,同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可谓“走马观花,虽日日观,犹无观也”[1]75,因此运动的时候要全神贯注,摒弃杂念。最后,运动应该蛮拙。运动的进取应该蛮,气力雄伟才能筋骨苍劲。运动的方法应该是拙,拙就是脚踏实地,使练习变得容易了才会产生成效。毛泽东以身体力行的实践号召国民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并总结出了个人锻炼的方法和原则,希望通过发展体育运动来增强人民体质。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体育思想的第一次完整总结,体现出作者以体育兴国救民的伟大愿望,其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以及体育强国建设都具有现实启示和指导价值。
在毛泽东看来,近代中国社会的颓废有诸多诱因,国民体质衰弱,更无尚武精神是诸多诱因中最突出的因素。“现今文明诸国,德为最盛,其斗剑之风播于全国;日本则有武士道,近且因吾国之绪余,造成柔术,觥觥乎可观已。”[1]66反观中国,国力衰颓,国民不重视体育锻炼,体质衰弱,精神颓靡。加强体育锻炼是改变“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1]65状况最为直接而有效的途径与手段。毛泽东指出“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1]65,而“坚实在于锻炼”[1]65,在他看来,“动以营生也,此浅言之也;动以卫国也,此大言之也”[1]69。体育运动于个人而言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对国家来说保家卫民、救国兴国。因此,毛泽东主张“尚武”以增强国民体质,铸造坚毅勇敢的民族精神。正是基于当时缺失体育精神的社会现实,毛泽东呼吁民众加强体育锻炼,以此唤醒国民自强之意识,通过健体强魄来救国于危难之中。“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6]1835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要秉持“一切工作的中心为了人民”的指导思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让体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民,增强人民体质,提振民族精神,助力民族复兴。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论述了德智体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1]67学校教育应树立“体育占第一位置”的思想,没有健康的身体,知识和道德也就失去了载体。毛泽东阐述了体育的作用在于“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并强调学校教育要“三育并重”“身心并完”。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并重的指导思想,反映了毛泽东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和对青少年教育的由衷期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更加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他将体育发展纳入国家教育方针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7]226新时代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少年强,则国强”的教育观点,指出“少年强”不仅要强在知识学习和道德修养上,在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上也要强。2022 年6 月24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新体育法第一章“总则”中明确提出“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坚持体育和教育融合,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体魄与人格并重,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8]5,为青少年体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青年毛泽东意识到在国内推行体育运动的难度:“今之提倡者非不设种种之方法,然而无效者,外力不足以动其心。”[1]65毛泽东在论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策中也生发了知行合一的实践心学。在毛泽东看来“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1]65。要想推行体育,练就坚实而又强健的体魄,“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1]65。何为“自觉心”?毛泽东认为,“一事之见于行为也,必先动其喜为此事之情,尤必先有对于此事明白周详知其所以然之智。明白周详知所以然者,即自觉心也”[1]72。人们不理解运动对于自身的重要性,就不能够“发其智”“动其情”,“运动则无此自觉”。毛泽东借助“自觉心”来实现知与行的转化,从认识能动性上调动人们热爱体育的兴趣,从想行之“知”到践行之“知”。其次,毛泽东指出“凡事皆宜有恒,运动亦然”[1]74,体育锻炼不仅要有“自觉心”,还要有恒心。“运动既久,成效大著,发生自己价值之念。以之为学则胜任愉快,以之修德则日起有功。”[1]75坚持运动就心生愉悦,知识学习和道德修养也会取得进步。毛泽东强调的“自觉心”和“运动有恒”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终身体育观。为了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终身体育观教育应该纳入学校体育教育的必修内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生应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轨道。学生参与文化课学习和体育锻炼是两种性质的活动,学习文化知识是脑力活动,而体育锻炼是身体活动,参加体育锻炼能够让大脑得到更好的休息,愉悦身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脑力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所谓“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学生阶段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体育锻炼的习惯。终身体育不仅是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全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树立终身体育的正确观念,是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手段,是从改造自我到改造社会的“桥梁”。
《体育之研究》之所以具有长远现实价值,在于其思想能够长期指导中国体育强国建设,始终围绕国家民族的发展需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体育强国梦提供切实的实践指导。
“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何有于命中,何有于致远。”[1]65毛泽东认为“体实”是“立德”的根本前提,没有强健的身体,意志就不够顽强,面对敌人的侵略就会心生畏惧,更何谈拥有远大的抱负和高远的志向。于是,毛泽东提出“坚实在于锻炼”,通过体育锻炼使自身达到“体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给体育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校教育同样面临着巨大考验。育人为本作为根本任务之一,立德树人成为关键举措。
新时代体育被赋予了更多的思政教育使命和功能。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明确指出,“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在习近平新时代立德树人体育教育新理念中,“享受乐趣”是首位。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就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了兴趣才会自愿参与体育锻炼,所以学校要以“享受乐趣”作为课程体系优化的起点。其次,学校体育教育要在“享受乐趣”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再次,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克服困难、不断突破自我,自己的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得到有效提高。最后,“锤炼意志”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工作重心。意志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是支配个体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体育锻炼能够锤炼意志,铸就学生直面挫折、敢于挑战的勇气,寻找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立德树人体育教育新理念,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毛泽东认为当时的中国之所以被称为“东亚病夫”,是因为“积习难返”“提倡不力”,民众不重视体育锻炼。为此,他强调体育可以强身健骨,运动可以娱乐身心,并提出“劳逸结合”“以体代艺”等主张,倡导通过体育锻炼来强健体魄。毛泽东的这一健身养生观影响深远。强身健体是体育之本。健体强魄是毛泽东群众体育思想的精髓要义,也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经济注入了活力,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改善,体育也逐渐渗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水平的提高为群众体育的普及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现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把体育观念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让全民共享体育发展的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在体育层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体育发展要以人为本。习近平在强调体育事业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时指出:“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0]49体育是人民的事业,让全民参与体育,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就现实意义来说,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人的体质,从长远来看,体育能够使人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独立自主的人。在体育活动中,人们不仅要面对冰冷的体育器械,还要面对现实的人;不仅要克服体能上的挑战,还要克服心理上的懒惰与懈怠;不仅能够得到身体上的锻炼,也能够获得情感上和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满足来自自我肯定和来自社会的肯定。因此,在体育活动中,人能够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和健康,并且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寻找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体育运动与美好生活的深度融合。
毛泽东认为体育实践要贯穿“高质轻负”思想,反对无意义的运动,为此,他“提挈各种运动之长,自成一种运动”[1]76,自创了“毛氏六段操”,这套健身操为践行体育锻炼提供了具体的动作和方法。《体育之研究》中也阐述了这种思想——“锻一己之身者其法宜少”[1]74,这表明体育运动的技巧贵在“少而精”。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国家和政府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体育产业是体育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体育产业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体育健身的行列中,个人体育支出在个人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体育市场的潜力被激发,出现了许多新兴体育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体育产品。体育产业涵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以及体育文化产业,除体育用品业以外,体育服务业、文化业取得快速发展[11]34,特别是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经济增长力。
体育是文化发展的物质承担者,文化的发展以体育为支撑,特别要推动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与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都是当地人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折射与升华。中华体育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土地,因此,体育发展具有浓烈鲜明的民族性和继承性,能够体现出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风骨脊梁,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品格和艺术特点。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过程中,我们继承和发扬着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被称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在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中华民族积累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如舞龙、舞狮、舞龙舟、武术、气功等。这些体育项目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沃土,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是兼具群众性、竞技性和观赏性的体育竞技项目。为了塑造良好的国际体育文化形象,我们在继承我国体育文化的优良传统的同时,要不断推动中华传统体育竞技项目走向世界舞台,增强我国体育文化的现代元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体育文化[12]310-312。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到“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1]66-67。可以看出在毛泽东的观点中,身体是第一位的,是承载德育和智育的本体,假如没有健康的身体,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谈。文章中还提到“学校既起,采各国之成法,风习稍稍改矣。然办学之人犹未脱陈旧一流,囿于所习……故愚观现今之体育,率多有形式而无实质”[1]68,可见毛泽东针对当时应试教育的弊端进行了反思,为促进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体制改革提供了现实指导意义。体育与教育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从一定程度上说:国民体质强弱取决于国民素质水平的提升;国民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全民健身体系的完善;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离不开高校体育的支持。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身体素质建设和体育人才的培养。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有人才资源作为支撑,依靠人才兴邦,走人才强国之路。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其中复合型体育人才是中国未来体育事业竞争力的战略储备。2020 年,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的体教融合观念,为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提供了政策指导。2020 年,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选拔、激励保障机制和国家队管理体制,“十四五”时期要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保障水平[13]。目前,我国不少学校仍处在毛泽东当年所言“教者特设繁重之课”的情形之中,远远还未达成“善其身无过于体育”的共识。体教融合战略的实施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政府、学校和其他社会力量应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体育与教育融合的实施,使体育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力量。
总而言之,《体育之研究》是青年毛泽东吸收借鉴中西方理论知识,结合自身的体育实践总结出的思想结晶,是中华体育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体育强国建设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有助于挖掘体育在新时代的综合价值,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在中外交流方面,推动中国体育事业与国际体育取得更密切的联系,在交流互鉴中认识自身优势,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的体育文化精华,为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借鉴意义。在新时代诠释《体育之研究》的体育强国意蕴有助于在日益激烈的国际体育竞争中维护并增强我国在国际体育大环境中的话语权,提振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