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叙事逻辑

2023-03-12 13:12:40崔美杰张庆伟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能动性客体共生

崔美杰,张庆伟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271018)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538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标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演进逻辑和发展趋势的智理哲思,它推进了人与自然和人类自身的二重和解,并描绘了“自然、人、社会”协同共进的理想图景。本文依循“逻辑起点—发展向度—价值归宿”的叙事逻辑,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助于整体阐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凭依,厘析现代化对其理论的传承创新,进而确证现代化的合理性与开创性。

一、理论凭依: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维解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标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演进逻辑和发展趋势的智理哲思。其基于人与自然之间共在依存状态的关系阐释及主体与客体之间双向建构实践的具象践履,审视剖析了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进而指向了由人与自然和人类自身的二重和解达至“自然、人、社会”协同共进的理想图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超越“人为自然立法”唯心理念和“孤立自然观”旧唯物主义的生态智慧。其于唯物论、认识论、历史观三重维度,表征出“客观受动性与主观能动性”“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现实肯定性与批判否定性”的辩证统一,进而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具象建构提供了理论凭依。

(一)唯物论维度:客观受动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2]209人作为客观受动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实践主体,既不能片面强调客观受动性而陷入旧唯物主义窠臼,亦不能单向追求主观能动性而滑入唯心主义泥淖。人应形成“受动与能动”双向律动的动态图示,即人应在深化受动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发挥能动性,使能动性“确为我用”;在充分发挥能动性的基础上,不断认识受动,使受动“为我所用”,进而彰显人的“客观受动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215:社会存在决定人的客观受动性。社会存在作为荷载客观物质性,并囊括人类物质生活要素和条件的历史存在物,是客观制约人的能动性的“界限、前提和条件”[2]524。其以“第一性”的先在地位及涵涉要素的客观规律性,标识出人实践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即人的能动性始终在受动的基础上进行。意识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外在表征,“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2]533,自然界等社会存在的内核关键要素既是人为生存而持之交互的人的“无机的身体”[2]163,人的意识构成的“资源库”,又是影响人的思维认知水平的“外界体”,进而体现出社会存在决定人的客观受动性的鲜明特质。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具有能动性”:实践主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社会意识作为荷载主观能动性,并内涵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的精神现象的总和,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4]107。人作为禀赋“自然力、生命力”等天赋才能与本质力量的能动存在物,能按“人的方式来理解受动”,即通过对象性关系确证本质力量,把握使人受动的社会存在条件,使受动“为我所用”,进而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由此,人作为客观受动性与主观能动性兼具的鲜活体例,应通过“实践的人”与“人的实践”相兼备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来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

(二)认识论维度: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辩证统一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545实践作为自然界“表现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与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证明自身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4]57的中介桥梁,内蕴主体与客体基于中介工具的双向动态展演,架构起“主体、工具、客体”的三维要素框架,表征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主体客体化。人的本质力量作为自然力与人力良序优化重组的“聚合力”,其对象性活动表征出主体从“本我”出发,依据“为我”之愿,将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客体向主体运动并成为主体的客体的外化形式,折射出自然力的本质力量“本来就是自然界”的属性规定。由此,人类需不断汲取自然力从而形成不断作用于自然对象的本质力量,使自然具有人化和人道主义的性质,成为属人的自然。

另一方面,客体转化为主体的本质力量:客体主体化。“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4]53客体对象化作为主体对象化的先在条件,其对象性活动表征出客体以其自身规律等现实条件,影响或制约主体,使主体向客体运动并成为客体的主体的外化形式,体现出客体基于中介工具而“转化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动态转向及“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4]83的内在表征。由此,人类应在逐渐知悉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不断使客体转化为自身生命力和智力等本质力量,进而“以自身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5]164-172。由此,主体应依循“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与“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6]21-25+30的主客体间的辩证互动规律,通过实践的中介桥梁合理调配自身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三)历史观维度:资本主义反生态性与共产主义和谐共生的辩证综合

“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发的力量。”[7]393从历史观维度来看,资本主义受“主客二分”思维的裹挟,在经济社会层面呈现出“擅理性,役自然”——人与自然二律背反的发展行径,这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本然联系,凸显了其逐利和反生态的固有本性,也展现了“自戕式”即将被更高社会形态所代替的必然性。

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性。资本主义在“以资本为中心”的主导发展逻辑的裹挟下,表征出资本无限单向追求与人和自然关系异化的逐利本性及反生态性。从逐利性来看,“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8]871。资本家在“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9]267的利益驱使下,将自然作为天然“敛财场”,肆无忌惮地“探索整个自然界”并掠取自然资源,导致生态问题纷至沓来。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来看,“异化劳动,由于(1)使自然界,(2)使人本身,使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对人来说,它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10]45。在这种异化劳动下,人同自然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自然在资本主义社会成为赚钱的工具且人衍生为资本增值的物质性工具。与此同时,“依存于物”的资本主义文明以资本积累为发展的基本路径,整个社会总体呈现出工人与自己劳动及所得分离的“异化”样态和悬殊的财富两极分化。总之,资本主义始源于对资本的“生理性”追求,深陷于“以资本为中心”“背离人”的逻辑泥潭之中,势必会被更高社会形态所超越代替。

另一方面,共产主义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2]185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自然、人、社会”协同共进的理想社会图景,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实践基础和人类社会推演逻辑双重维度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预见,是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特定发展时段的历史性现象,是消弭人与自然“异化”关系的现实途径,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人类自身的二重和解。

二、发展向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传承创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国基于生态危机与生命危机交织并存的现实境遇,理性祛魅资本主义反生态本性,科学展望人类生态化发展道路与人类文明新范式发展向度的中国哲思。其既内蕴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于中国新历史方位的现代化诠释,又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创新性发展,进而展现出这一理论始源跨越时空的历史穿透力,实现了经典性智理沉思与时代化创新理念的对接合流。

(一)古为今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化诠释

薪火相传,古为今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含人与自然共存共在的理性之思、关联人与自然确然和解的实践进路、指涉人与自然同向共促的价值关怀。其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理论始源,并在新历史方位的中国场域又赋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进而表征出“关系领略—实践应用—方式把握”的现代化诠释。

一是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关系领略。“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11]18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中国式阐发,内蕴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同向共促,彰显出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从唯物论维度看待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内在关系,二者展现出辩证互动、同向共促的关系链接,即人的价值的实现以自然价值为前置性基础,自然价值因人的价值的实现而得以发展,二者于辩证互动的动态展演中架构起同向共促的内在关联,进而体现出人是按照客观自然规律发展的鲜明特征。与此同时,从主体性中引申出的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意义,彰显出人的客观受动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延续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文化基因,实现了二者的跨时空观照。

二是人与自然矛盾解决的实践应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场域消弭现代化反生态属性的致思向度,既非束之高阁的纯粹思辨,亦非困囿于特定界域的封闭理念,而是为自然发展与人的发展提供福祉,解决人与自然对立矛盾的具象实践。从认识论维度看待人与自然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路,二者展现出双向互动、共生共荣的动态过程,即人在发挥本质力量不断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既使自然发生人类实践活动带来的变化,又使人类获得自然更高水平的助力。其展现出人这一实践主体逐渐趋向现代化,自然这一实践客体逐渐恢复新面貌的合理建构,彰显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辩证统一,承载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文化根脉,弥合了经典理念与现代化建设的时空间距。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追求的真正愿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助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模式,是人类赓续发展与文明传承延续的重要保障,其蕴涵同自然和解、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真正关照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愿景。从历史观维度看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既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以牺牲生态环境而敛获经济效益的西方现代化模式,又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的价值的真正关照。其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及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本性的理性祛魅,进而真正把握了现代化的发展趋向,顺应了共产主义建设的历史方向。

(二)推陈出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创新性发展

吐故纳新,推陈出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立足中国的社会性实然基础,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再度青春化”,又在构建现代化的过程中,嵌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关怀,进而赋予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中国式”文明底蕴,表征出“新关怀—新谋划—新规划”的创新性发展。

一是主体“新关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文化底蕴。“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12]16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荷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之思,表征出显明的人文价值关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政治立场的思想依循,摒弃西方现代化“物欲性”思维桎梏,聚焦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伦理规约,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构的主体新关怀。一方面,生态环境的主体关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以人民合理性生态诉求为出发点,以满足人民生态环境需要为落脚点的具象实践,彰显出以保障人民环境权益来构建现代化的主体关怀。另一方面,人民至上的主体关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以关切人民的生态问题为出发点,以全体人民全面发展为落脚点的具象实践,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来构建现代化的主体关怀。

二是发展“新谋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作为中华民族实现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生态智慧,内蕴“任物自然”即尊重客观规律,顺乎无为之天道,以获得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基本原则,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念导引,铺筑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惠共赢的建构路径。一方面,坚定走绿色发展之道。“要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13]212绿色发展之道作为推动现代化永续发展的正确道路,摒弃了过往经济发展悖反自然规律、占据未来空间、阻碍人的发展的脱轨行径,是经济可持续及人民生态化相统一的和谐发展之道,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道法自然”生态智慧的承袭沿用。另一方面,坚定推动生态文明新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国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动其纵向内涵式发展与横向外延式拓展,进而推进生态文明转型,创造社会发展新生态的重要路径。由此,从整体性维度来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注重自然的自我修护与一体化保护修复的契合衔接,又要发挥科技支撑、制度保障的正向外溢作用,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共惠。

三是方案“新规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共生”的至臻取向。“休戚与共,和合共生”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贯秉持的价值期许,内蕴“自然、人、社会”和合之态的至臻取向,指向构建“生态、生存、生命”共同体的理性愿景。当前,基于各国发展休戚与共,全球问题同舟共济的现实境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然建构既展现出中国大国肩负生态治理的使命担当,凸显出中国式现代化有益于全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意蕴,又实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生态命运共同体的有效对接,进而具象指向了“生态、生存、生命”共同体,表明生态共同体是生存共同体的基础,生命共同体是生存共同体的升华,三者形成环环相扣、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图示。由此,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坐标中审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索寻我国生态困境新突破与擘画全球生态治理新局面,又要凝聚全球共识、融聚全球之力,进而以“生态、生存、生命”共同体的实然建构达至“自然—人—社会”和合之态的应然境界。

三、价值归宿:人与自然及人类自身的二重和解

“我们这个世纪所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14]608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演化的理论预测传统,在逻辑叙事上框定了人与自然和人类自身二重和解的趋势动态和价值归宿。

(一)“人与自然”和解的价值底色

人与自然和解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质内核,彰显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质之维。其作为通过主体的意向性活动即实践来实现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超越了黑格尔思想之“脱离自然的精神”与“脱离人的自然”的抽象的统一,并在实践直观下表征出“本体论——原初向度”“认识论——选择向度”“价值论——取向向度”的三维阐释。

一是本体论维度:“人与自然”和解的原初向度。实践作为理论生发的“阿基米德点”与现实生活的基础性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的“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2]519。“现实的个人”其在原初意义上是孕于自然并存于自然,“他们的活动”是“人类史”基于“自然史”的意向性活动,“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是依赖于自然物质先决条件的社会生活需要,进而在实践本体论维度框定了“人、实践、自然”的原初关系向度,既表征出人与自然在实践活动中本然的共生共存的一体状态,又呈现出现实的人与自然走向和解的逻辑根基与前提依据。

二是认识论维度:人与自然和解的选择向度。实践作为人与自然物质能量交换的动态过程,是人的意向性的现实客体化行为与自然对象化的现实主体化行为的具象表征,展现出人与自然的互构性关系链接。人作为实践活动的行为主体,是具有意向性的对象化存在者;自然作为意向性活动的客体,体现为客体化的对象性存在者;实践作为关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命运共属的动态过程,表征出对客体重组加工以契合主体吁求的方法手段,进而在实践认识论维度框定了“人、实践、自然”共属一体的内在关联,既展示了主体意向性行为与客体对象化活动的内在逻辑,又阐明了人与自然疏离异化的初始基点与和谐共生的和解导源,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可能性选择。

三是价值论维度:人与自然和解的取向向度。实践作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是深蕴审美特质及价值属性并主张人与自然和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2]163,由此,“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作为人进行生产劳动的内在法则,使人从单一物用性的本能生存活动中挣脱出来,实现了人的生命活动的本真性的复位,进而在实践价值论维度阐释了人与自然走向全新和解的实践进路,即在遵循自然独立规律性的基础上顺应自然,在摆正人的合理位置的基础上尊重自然,在明晰自然与人命运共属的基础上保护自然。因此,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在时间轴走向和解”之思的跨时代回应。

(二)人类自身和解的价值指向

“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15]119人类自身和解作为人与自然和解于社会层面的外在表现形态,体现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质之维与人学向度的交织融合,是人同人在自然、人类社会、人的自身三个层面的和谐共生,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解与人类自身和解的内在统一,即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社会前提的关系格局,并于人的属性维度表征出“个体性——人与人和解”“类性——人与类和解”“群体性——群与群和解”的三方面叙事。

一是个体性维度:人与人的和解。个体是扮演不同社会角色,荷载不同利益诉求,并受群体价值追求和道德秩序规约的单元要素。个体间的和解是作为人与人之间消除对立抗争,实现友好相处,进而以“1+1〉2”的合力获得共同利益的有效之举,是“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的个体间和解来彻底打破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异化关系的破题之策。

二是类性维度:人同类性的和解。“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意识活动。”[16]83-90人是荷载“人之所以为人”本质属性的类存在物,人的自由自觉类本质的真正实现作为人与类性和解的现实面向,既是个体发展所希冀的最高阶段,又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锚定的最高目标,进而以“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类本质的真正复归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类本质目的异化的根本性超越。

三是群体性维度:群体与群体的和解。“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294,群体作为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面貌呈现方式,是人同人、自然、社会进行合理性物质交换的重要载体,并在不同方面表征出类群体的多样性与同一性的显明特征。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解作为不同类群体从同一性的客观前提出发,最大限度减少冲突追求和谐,进而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群体价值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基于“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理论凭依来达至“两个和解”的终极价值取向。

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在“两个大局”交织融叠与“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现实境遇,表现出“古为今用——现代化诠释”和“推陈出新——创新性发展”的鲜明特征,指向了人与自然和解与人与人和解的价值归宿,进而架构起“理论凭依、发展向度、价值归宿”的叙事逻辑,有助于美丽中国建设的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能动性客体共生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论著作权客体的演变
论著作权客体的演变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