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雨
(湖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1979 年3 月23 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道:“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1]226此后,学术界就“中国式的现代化”开展了相关研究,但对这一主题的关注度不高。从1979 年至2012 年,研究论文数量从最初的每年80 余篇逐渐增长到2012 年的500 余篇,整体上呈现出逐年相对平稳的缓慢增长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发表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讲话。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104,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拓展到国家治理层面。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正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命题,并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概括为“五个现代化”。此后,学术界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的关注度迅速增加,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短短六个月的时间里,文献数量就已突破500 篇。而后,习近平相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3]14“中国式现代化道路”[4]64新命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方位和指导思想,并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方位的战略部署。此后,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最大热点。据中国知网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检测的统计,2022 年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发文总量4687 篇。一言以蔽之,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引发学术界对该主题高度关注,研究热度不断攀升。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中国式现代化是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统一的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立足于中国具体国情,成功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界主要从理论、历史和实践三个维度对其生成条件开展了诸多研究。
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思想以及马克思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生成的理论支撑。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互利共赢理念以及生态智慧为中国式现代化生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首先,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撑。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造性转化。马克思指出大工业“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5]566。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潮流,实现现代化必须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新形态、拓展了新途径,这是中国坚持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生动实践,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创造性转化的具体体现[6]5-15。二是运用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思想,论证了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实践的可能性。马克思指出亚细亚社会的发展道路与西方发达社会的发展道路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分析了俄国公社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阶段,直接过渡到未来社会的可能性;还考察了西方社会主要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是同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走不同的发展道路[7]14-20。三是从马克思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出发,论证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实践的必然性。西方现代化理论家认为,“现代化=西方化”,非西方不发达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唯一的途径就是跟在西方国家后面亦步亦趋,照搬西方模式。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8]8后者欲实现“未来的景象”并不一定要亦步亦趋走前者工业较发达国家的道路,而是将已有的历史进程的方向、发展阶段作为参照,从而为客观地、科学地、精准地认识本国、本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及其演化趋向提供有益参考[9]200-208。质言之,不同国家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的差异决定了它们所走的现代化道路必然不是完全相同的一种模式。现代化道路没有固定不变、完全统一的模式,“现代化≠西方化”。除此之外,资本主义本身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积累的发展使这种矛盾处于不断激化状态中,结果“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10]406。由此可以断言,无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多么复杂漫长,都不会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终将胜利的历史趋势[11]83-89。此外,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及其在《论我国革命》中论证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等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对中国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一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性地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保民养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等民本思想,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价值导向[12]23-39。二是中国式现代化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互利共赢理念,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德不孤,必有邻”等价值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3]73-79。三是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天、地、人”三者相合相应,讲究和谐共生,追求“万物与我为一”。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有序的相互关系具有高度的契合性[14]12-18。总而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创造性地吸收了其中的民本思想、互利共赢理念、可持续发展生态智慧。这也是其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人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开创和拓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历史维度审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脉络,是动态把握、科学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学术界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
一是着眼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梳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刘洪森和李昊天等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艰辛探索中形成发展的。首先,中国共产党历经28 年的艰苦奋战,为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了根本社会条件;其次,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开创奠定了必要基础;再次,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有意识地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三者有机融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发展;最后,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开启了新的征程[15]58-65。换而言之,中国共产党28 年的艰辛探索,为现代化创造必要前提;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国家工业化建设,为现代化奠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开创和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与探索中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实际、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化正确道路。此外,朱悦怡认为,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艰辛探索,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探索,不断传承与创新,逐渐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16]43-47。
二是对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实践经验的总结,构成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张润峰等认为,中国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照搬照抄走向自主创新、从教条式理解走向辩证式思维,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的历史逻辑。具体而言,1840 年鸦片战争使中国被动卷入现代化运动浪潮中,中国无数仁人志士模仿西方“器物—制度—文化”现代化模式,但均以失败告终;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我们党逐渐意识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新中国成立以及1956 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首要前提;1956 年至1978 年,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的转变。197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自己的路”,成功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至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便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昂首阔步、一路向前[17]13-26。此外,秦宣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经了艰难起步(1840 年—1921 年)、初步探索(1921 年—1978 年)、开辟(1978 年—2012 年)、深化拓展(2012 年至今)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18]4-21+155。
“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19]235时代所赋予我们的课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19]235。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界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寻求中国式现代化生成的现实依据。
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1840 年后,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寻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道路的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社会实践指向[20]24-32。1921 年后,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具体化、中国化,将其在中国的国情实际中开拓创新,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此,开启了探索现代化新征程[21]43-52。
二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不断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面临着诸多内外风险挑战。一方面,是在化解当前经贸摩擦、金融危机、生态恶化、公共卫生安全等世界性难题,谋求世界各国最大共识、共同应对危机过程中提出的中国方案[12]23-39。另一方面,是在化解国内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与风险,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形成的中国范式[22]107-111。
纵观已有研究成果,学术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生成条件的研究已取得诸多成果。比较而言,研究成果集中于理论基础的研究,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来源,研究观点趋于统一;关于历史积累与实践依据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尚未达成共识。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积累。今后可以在进一步挖掘其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加强其理论和实践层面的研究。此外,现有成果多为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生成条件的某一方面,而将理论、历史和实践三大方面结合起来研究的成果较少。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具有动态性,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探索中开创的一条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目前,学术界关于其发展历程的研究主要包括“三阶段说”“四阶段说”“五阶段说”。
一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起点,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段妍等认为,1949 年至1978 年为初步探索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1978 年至2012 年为突破推进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提供了体制保障和物质条件;2012 年至今为深化拓展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时代[23]38-43。二是以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起点,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鲁明川等认为,从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便开启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1921 年至1978 年为初步探索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保障;1978 年至2012 年为创新突破时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基本形成;2012 至今为深化拓展时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24]5-11。
其一,以1840 年鸦片战争为起点,将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于磊认为,1840 年至1949 年为现代化道路尝试时期;1949 年至1978年为实践探索时期;1978 年至2012 年为擘画现代化蓝图时期;2012 年至今为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时期。进入新时代,表征着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25]31-38。其二,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起点,将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胡鞍钢等表示,从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便开启了独立的、自主的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21 年至1949 年为初步探索时期;1949 年至1978 年为深入探索时期;1978 年至2012年为创新探索时期;2012 年至今是拓展探索时期[26]21-38。其三,以1949 年新中国成立为起点,将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49 年至1956 年的起始阶段;1956 年至1978 年的曲折探索阶段;1978 年至2012 年的形成与发展阶段;2012 年开启新征程阶段[27]31-38。此外,张占斌等人以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演变为标准,把中国式现代化分为四个阶段。即,从被动到主动的“中国的现代化”探索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个现代化”探索阶段;改革开放后正式确立的“小康社会”发展阶段;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发展阶段[28]42-51。
在“三阶段说”“四阶段说”的基础上,学术界进一步梳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提出“五阶段说”。“五阶段说”可分为两种。其一,以1840 年鸦片战争为起点,将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1840 年至1919 年为尝试摸索阶段;1919 年至1949 年为扫清政治障碍的准备阶段;1949 年至1978 年为探索实现路径阶段;1978 年至2012 年,为突破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为深化拓展阶段[29]5-34+161。其二,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起点,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划分为五种类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先后探索出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过渡时期工业化道路、“四个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五种不同类型的现代化道路[30]17-26。
目前,学术界从多种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进行研究,虽已经取得诸多研究成果,但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方式与阐述方法,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起步时间和发展阶段划分尚未达成共识。本文赞成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的起点,将其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49 年至1978 年为初步探索时期;1978 年至2012 年为突破推进时期;2012 年至今为深化拓展时期。
中国式现代化,实质上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刻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根本问题。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开展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道路探索,成功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们“独创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学术界对其内涵及特征开展了相关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发展道路。学术界从多维度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一是依据不同文本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姚修杰等依据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的“五个现代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口规模巨大为现实境遇,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实践指向,以“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为根本要求,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要求,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为价值遵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31]12-20。董芳芳、刘爱军依据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坚持文化的现代化与文化的民族性相统一,坚持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一条现代化道路[32]9-19。刘永杰、陈世宇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重要讲话文本,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原创性理论内涵的总结[33]1-10+170。
二是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戴木才等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相比有着本质不同。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把现代化进步要求与我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相结合、把借鉴与创新相结合、把普遍特征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现代化,与其他现代化模式相比,我国的现代化是14 亿多人口迈入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两个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是谋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现代化[34]17-20。
三是从整体视角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徐建飞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旨归的现代化道路,是“五个文明”相协调的全面性、整体性现代化道路,是超越“国强必霸”逻辑、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和平现代化新路[35]21-31。于磊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以人类、自然、社会协调发展为内容,以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为导向的现代化道路[25]31-38。董慧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质特征,以“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为主要抓手,以国强民富为奋斗目标,以建设一支一流的人民军队为坚强保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36]10-21。胡国胜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实践的概念,其形成发展的语义形塑表征了中国共产党在特定语境下对现代化的认识和探索的历史过程[37]109-117。与其观点相近的张占斌、王学凯等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性发展过程,对其内涵的科学认识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其发展变化,具体到每一发展阶段具体阐释[38]4-12。此外,任剑涛从现代化的规范含义理解,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与世界开放性互动的产物,也是各国现代化共性基准的标尺;是既具有现代化共性、又反映现代化国家处境的国情个性的一种对等式表述[39]5-14。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指出:“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40]123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学术界以此为依据,对中国式现代化特征开展了诸多研究。
其一,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基于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骆郁廷认为,自主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底色和本质特征[41]4-15+109。段妍等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扎根中国本土的现代化实践,是14 亿多人口迈入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两个文明”相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是谋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现代化,这几方面构成了其显著特征[23]38-43。胡鞍钢、王维平和薛俊文等分别从十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他们一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不同的是,胡鞍钢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适应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现代化。其特征还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有特殊的国情,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城镇化与“三农”的现代化,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现代化,是人类命运与共的现代化[26]21-38。王维平、薛俊文则是从总体性方法论的视域阐述其特征,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集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于一体,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以科学理论体系为指引,以历史文化为底色的现代化道路[42]13-21。任保平、任欣怡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民族性特征,又具有世界性特点,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43]1-7。戴木才认为,中国具有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条件,注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五千多年古老文明、以“三农”为根柢、人口规模巨大、有历史发展规律的、共时并存特征的、追赶型与原创型相统一的现代化[44]71-105。刘守英立足新时代的历史定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独特性体现在党的领导、理论指南、行动指南以及价值取向四个方面[45]87-111。
其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不同于西方现代化和苏联模式的特点。诸多学者从比较视角出发,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形成的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发展道路。具体而言,刘勇、章钊铭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党的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实现了覆盖14 亿多人口规模的现代化,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以实现14 亿多人口共同富裕为己任,以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为导向,不仅独具中国特色,相较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超越性[46]37-46。阎树群和黎日明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自主性、人民性、包容性、全面性、道义性等方面与其他模式现代化明显不同[47]16-25。孟鑫等认为,与世界上其他类型的现代化道路相比,中国式现代化在指导思想、文化底蕴、领导力量、目标追求、发展路径以及影响意义等方面具有独特性,这些独特性生动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先进性和创造性等特征[14]12-18。
回顾已有研究成果,学术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诸多研究,但仍有较大深化空间。一方面,在核心概念的表述上存在多种解释甚至分歧。诸如,不少学者用“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代替“中国式现代化”,将其混淆用之,未作区分。事实上,“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非同一概念,不能完全等同,学术界对其研究时应做一定的区分,不能只是简单地换一个名称而已。另一方面,对其特征的研究,多为对中国式现代化某个方面或某个时期的解读,而没能把握其宏大历程和动态过程的整体特征。此外,现有成果多在中西两种现代化对比中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特征,而就其自身的中国特色研究也仅仅依靠习近平的讲话文本。
中国式现代化从属于人类现代化整体性实践之中,其本身构成了人类现代化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单一的地域性或民族性价值,而且具有丰富的世界历史性意义。目前,学术界从两个方面对其价值意蕴开展了深入研究。
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学术界从中国现代化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两方面研究了其国内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牢牢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处理了历史与现实、本土与外来文明两组辩证关系。一方面,就其在中国现代化史上的意义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近代以来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难题。从近代发展的迷途中开创新局,破除了陈旧的思想与体制障碍,破解了近代以来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茫然失措、曲折反复、左支右绌的难题,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推动中国现代化走向成功[48]。另一方面,就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意义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标志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又一次历史性巨变,更加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彰显了中国人民的高度自信[44]250-254。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不仅取得举世瞩目的创造性成就,而且不断积累了诸多经验,为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制度体系保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制度经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48]。概而言之,从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到“走自己的路”;从贫穷落后到创造出两个“世所罕见”的奇迹,充分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这一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转型问题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学术界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阐释其世界意义。
其一,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一是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理论。王宗礼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理论关于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二元对立理论,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理论关于价值观和文化的西方化,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经济发展理论、政治发展理论、人的现代化理论[27]31-38。任理轩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为现代化道路理论体系的丰富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充分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 世纪焕发出的强大的生机活力[48]。二是克服了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弊端。毕国帅、张琳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对资本逻辑的超越集中表现在资本逻辑在中国以理性的形式展开和运行,体现在:存在样态上坚持手段与目的相区别;现实态度上坚持批判与鉴纳相补充;价值取向上坚持服务与保障相配合;驾驭方式上坚持利用和控制相统一[49]42-47。熊治东等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超越“以物为本”的资本逻辑,开辟了一条“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超越“国强必霸”的零和博弈,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超越僵化封闭的“苏联模式”,创造性地提出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0]1-12。
其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一是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提供重要借鉴。张明等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跳出了“现代化=西方化”的发展思维,为世界现代化发展尤其是为后发展民族国家探索自身现代化道路提供了重要借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成功摆脱了“双半社会”的沉重伤痛,并且在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进。这对于那些仍旧处在不利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9]5-34+161。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改变了现代化的传统版图,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作出新贡献;打破西方现代化“唯一性”的谬误,为世界现代化模式提供多样性;改变现代化的传统逻辑,为世界现代化道路开辟新境界。二是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仲音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两极分化的、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不仅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和选择,还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格局和趋势[51]。韩喜平、郝婧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以全新的思维方式,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理论思想与实践路径,批判并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创造并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将人类文明推进到共同发展、共同解放的高度[52]1-6。
总而言之,学术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展开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研究其世界意义的成果偏多,且视角和观点趋于统一,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对自身影响的成果相对较少。中国式现代化在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同时,对中国自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今后研究中,应进一步关注中国式现代化国内意义或时代价值的研究。
目前,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学术界就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发展历程、内涵特征以及价值意蕴等重要问题进行了阐释,并取得了诸多理论成果,为继续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现有研究存在概念界定不清晰、学理性不强、研究视角狭窄、研究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等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理性研究以及相关问题之间关系的研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一方面,明晰相关概念。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可知,学者们对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界定不清,尚未达成共识。存在概念混淆问题,例如,将“中国式现代化”等同于“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还有学者把中国式现代化概念与其基本特征相混淆。这些误用或滥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认知与评价。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将中国式现代化及其相关概念界定清晰,将中国式现代化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清楚,把握其内涵与外延,实质与核心。另一方面,增强学理性研究。现有研究成果多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文本,学理性剖析不够。目前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且以宣传解读为主。质言之,现有成果虽多,但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成果并不多。因此,今后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增强学理性。
虽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研究视野和研究范围仍较为局限。回顾已有研究成果可知,学术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主要聚焦于生成逻辑、内涵特征、发展历程以及价值意蕴等方面,就相关问题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一要加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富裕”等问题之间的关系研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3]21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今后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加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富裕”等问题之间的关系研究,不断拓宽研究视野和范围,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二要全面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问题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并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54]深刻理解习近平重要论述,揭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之间的内在关系至关重要。学术界应重点关注这一研究方向。此外,中国式现代化涵盖各个领域,涉及各个方面,鼓励运用系统分析、交叉研究等方法,尝试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是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命题。尽管学术界就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涉及话语体系构建的相关论点也只是零散地出现在一些文章和书籍中,未形成针对性、系统化的研究成果。现有研究成果很难准确概括、全面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加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三个部分,从7 个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理论阐述,对学术界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一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彰显自己的价值旨趣,同时也将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全新选择。因此,迫切需要学术界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实际,以超越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视野,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