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凯 安猛
摘要: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建设一流大学离不开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大学精神。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面临着“互联网+”所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在“互联网+”视域下,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需要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转变大学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落地生根,全力营造清朗的校园网络空间,打造工作得力的文化建设队伍。
关键词: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互联网+”;西电精神
引言
大学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根脉和灵魂,涵育着学校的精神特质和学术传统,彰显着大学的育人目标和办学宗旨,是驱动大学内涵式发展的精神力量。大学精神则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文化精髓,是大学存在发展的共同价值基础[1]。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1931年在江西瑞金诞生以来,经过长征精神的洗礼、延安精神的滋养,受到追求真理、攀登不止的科学精神的引领和激励,在与共和国同向同行、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90余载办学历程中,积淀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西电精神”和“爱党爱国、勤勉务实,信息特色、敢为人先”的“西电特质”,已成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30余万西电人奋发向上的行动指南,融入一代代西电人的血脉灵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迈进内涵式发展新阶段,文化传承创新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需要我们立足于悠久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光荣的革命文化和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把大学文化建设特别是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作为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程,作为传承、创新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力、提升学校文化辐射力和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不断夯实广大师生校友的价值取向和理念共识,为更好更快地推进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持久而深厚的思想保证、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相较于传统的大学环境而言,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不可避免地面临“互联网+”所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始终坚持聚焦立德树人,坚持守正创新,在“互联网+”视域下研究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模式,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师生思想行为的新特点,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推进内容、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有效破除思维定式、工作惯性、路径依赖,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提高大学文化建设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着力提升大学精神传承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 “互联网+”视域下传承大学精神的机遇
在“互联网+”视域下,鉴于新环境下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与共享性、信息时空的虚拟性与无限性、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与时效性、信息交往的互动性与便捷性等特征,对高校来说,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面临难得的创新契机。
1.1 “互联网+”带来新的理念
“互联网+”强调的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时代精神,在“互联网+”视域下,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紧密结合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整体思路和实践路径,深度融合当代青年学生的内在特征和实际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和新媒体技术特点,为大学精神提供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多载体的表现形式,更加注重融合、交叉、连接和人文,开辟大学精神传承新的方向和思路。
1.2 “互联网+”激发新的动能
在“互联网+”视域下,信息交流的平台与方式愈发丰富多样,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便捷顺畅,大学的“围墙”已近乎不复存在,高校间可开展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同时,“互联网+”可以打破传统意义的时空限制,为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构建一个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生动直观、覆盖面广、传播便捷、互动积极的多元化体系,使工作既体现连续性又富有创造性,切实提升大学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1.3 “互联网+”盘活新的体系
在传统模式下,涵育大学精神的精神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等相关工作“自成一派”“各自为政”,而在“互联网+”模式下,各单元之间可以实现有效联动、多元互动,一定程度上破解“单兵作战”、相互融入欠佳、系统化不足等现实问题,通过互联网渠道和新媒体平台的集中展示、主题宣传和全面覆盖,实现大学文化建设由点到面、多体联动、共同发力,汇聚成为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的强大合力[2] 。
2. “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精神传承的挑战
互联网的“双刃剑”特征愈发成为普遍共识,在“互联网+”视域下,在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对网络传播的“伴生品”保持警惕、严阵以待,切实认清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2.1 大学精神受到多元文化影響
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更加简单便捷,而又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在网上相互交融交锋,可以说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多元价值观。大学校园趋向处于多元化、差异化文化的交织态势,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鉴识能力尚显不足的青年学生而言,不易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3] 。
2.2 大学精神表现形式呈现多元化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方式发生转变,文化传播形态日渐由以文本语言为中心转向以视觉影像为中心,教育内容形态也逐渐从单维走向多维、由静态转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超时空。如此,在大学文化建设与“互联网+”的对接过程中,大学精神的表现形式和呈现载体也趋于多元化,在实际感染力和有效渗透力上更需要花心思、下功夫、创新意、求实效,推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真正实现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2.3 校园文化导向须进一步加强
在去中心化的自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成为信息发布与传播者,校园网络平台上交织着形态各异的观点言论,难免对校园文化导向产生一定影响。如何引导青年学生强化媒介素养,避免形成网络过度依赖,科学辨别、选择和传播有效信息,进而为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搭建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平台,亟待我们进一步细致思考和研究[4]。
3. “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精神传承创新机制探析
传统环境下,各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坚守使命,将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环节,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生动实践,积累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典型经验,需要加以继承和发扬。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总结凝练“西电精神”“西电特质”相关表述的基础上,着力以红色基因丰富“西电精神”内涵,先后落成了“长征路上办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一批体现红色基因传承的校园雕塑,建成了校史馆、“西电文库”和电子信息博物馆等一些凸显红色印记的文化载体,打造了交响合唱音乐会《长征组歌》和原创话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一系列彰显红色内涵的文化精品,出版了《信仰的光芒》《谈往鉴今——西电往事访谈录》等一系列讲述西电记忆的文化丛书,举行了纪念迁校60周年、庆祝建校90周年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拓展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红色电波的时代光影”“红色朝阳班”等一系列特色育人载体,经过持续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的“西电方案”。
在这个被“互联网+”浪潮席卷的时代,当大学精神遇上“互联网+”,更需要我们进一步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正视“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着力构建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的创新机制,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对大学精神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认同,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各类文化要素协同发展,拓展创新持续迸发、成果日益丰硕的生动格局,使大学文化真正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成为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澎湃动力[5]。
3.1 加强统筹,转变大学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
在现阶段的大学文化建设体系中,所开展工作主要集中在环境文化、校园文化、文化载体等方面,而精神文化建设探索尚不够新、实。在“互联网+”视域下,应当改变传统的工作思路,盘活整个工作体系,在传统方式与“互联网+”的双向联动中,形成与时俱进、协同并进的工作模式。要将传承弘扬大学精神与网络文化育人紧密结合,在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创新地贯穿、融入大学精神内涵,使大学精神真正成为校园网络文化的“主心骨”,不断扩大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覆盖面,切实增强大学精神的感染力和渗透力。要完善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果培育与推广机制,及时梳理、总结与推广优秀文化建设成果。
3.2 注重创新,着力构建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
互联网可以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各载体间实现多元互动、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将各载体的“各自为政”凝聚成强大合力,借助一体化方式提升实际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6]。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将网络育人融入“三全育人”全过程,秉承“互联网+思政”的工作理念,通过“入圈子、搭台子、扛旗子”的渗透式实践路径,真正走进青年学生网络的微观生活。要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构建资源丰富、覆盖全面、互融互通的融媒体矩阵,提升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要创建一批有育人温度、思想高度、内容深度的融媒体栏目,以便捷、丰富而充满正能量的网络文化供给,满足师生不断增长的网络文化需求,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提供更为丰富的载体,建好、守护好广大师生的网上精神家园。
3.3 深化改革,推进教育数字化落地生根
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有着信息获取的极大主动权,完全颠覆了“我说你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促进了青年学生自主性、个体化学习模式的发展,但极富个性化的超量信息充斥了整个网络空间,不可避免地给在校青年学生带来了接触各类网络错误思想和观念的可能。要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持续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模式、新技术、新方法,构建服务终身学习的智能化、个性化教育教学环境,开展智能教育示范课程建设,打造线上线下“双空间”融合的教育教学平台,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探索“现实教师”和“虚拟教师”相结合的“双师”协同教学模式,借助教育数字化平台上师生之间更加频繁、紧密、高效的良性互动,更好地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从侧面避免各种错误思想对青年学生的网络侵蚀和负面影响。
3.4 强化引导,全力营造清朗的校园网络空间
互联网给大学文化建设带来了复杂的信息舆论环境,故而传承和创新大学精神必须抢占网络阵地,要及时关注校园网络上暗流涌动的各种思潮,围绕文化育人,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塑造一个积极健康、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要弘扬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思想、新观点,旗帜鲜明地抵制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及时消除其消极影响。要持续加强网评队伍建设,助力校园网络文化品牌栏目建设,鼓励和引导更多师生参与网络文化建设,进一步主动做大做强网上正面思想舆论。要强化网络文明建设,引导师生文明上网用网,规范网络言行,自觉抵制错误思想侵蚀。要及时做好重大活动、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优化舆情監测、研判、报告、处置等流程机制[7]。
3.5 增强保障,打造工作得力的文化建设队伍
现今,在大多数高校中,文化建设和新媒体建设分别由不同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属于两个相对独立的工作体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工作机制的融合性。在“互联网+”视域下,对从事文化建设的高校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他们能够掌握互联网思维,在转变工作思路的过程中主动熟悉、学会运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工作技能,在确保思想性、纯洁性和专业性的同时养成灵活的创造能力,使得传承弘扬大学精神的工作机制在具体实施中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要做好文化建设专兼职队伍整体规划设计,统筹宣传部、团委、工会、图书馆、校史馆等部门,整合思政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宣传骨干、辅导员骨干等队伍,倡导鼓励广大师生、校友以多种方式和渠道参加各类文化教育、交流和实践活动。
结语
大学精神应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跨入“互联网+”时代,高校更要进一步聚焦立德树人,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构建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的创新机制,切实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高校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夯实人才之基。
参考文献:
[1]龙洁.“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精神的育人工作理论、方法和模式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36.
[2]伊武科.“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100-101.
[3]韩冰清.网络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5):58-59.
[4]朱芳转.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机遇、挑战及发展路径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1,(6):82.
[5]骆玉安.网络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64-65.
[6]陈义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26.
[7]杨建超.“互联网+”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培育研究[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4(2):4.
作者简介:贾凯,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思想宣传。
基金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QTZX2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