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杰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0)
在国际层面,201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其中提及了“历史性城镇景观(HUL)”是一种在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管理遗产资源的方法。在国内层面,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研究和培训中心(WHITRAP-Shanghai,上海中心)将杭州西湖及其周边区域设为第一个示范性项目。至此,HUL的理论及其背后的方法构架逐渐在城市遗产保护规划的理论研究领域起到引领作用。该方法囊括了其保护框架内的多方面内容,就针对该构架中的“由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变革带来的新挑战;以及确保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未来的需要。”基于此,本文探讨天际线塑造与保护在城市遗产保护规划中的作用。天际线的变化可以理解为经济社会变革的一类缩影,将天际线保护与塑造作为遗产的周边关联要素,探讨其对遗产保护规划带来的相关影响[1]。HUL理念借鉴过程便可以作为“天际线保护与塑造”与“遗产保护规划”二者关联性的挖掘,为城市未来发展中处理新旧关系的探索提供更多可能。
在存量时代,新旧并存也可以解读为在历史进程过程中的层积效应[2]。可以意识到在城市演进过程中需要深度融合创造新旧共存的城市形态,且需要具备本体意识形态的责任感,对城市的过去未来负责,因此城市遗产保护的规划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以太原市为例,研究以城市天际线塑造与保护作为切入点,探讨其在城市遗产保护规划中的作用,以促进城市中更加和谐发展的新旧共存。
太原城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的太原盆地之上,北部高南部低,形似簸箕,市东为太行山支脉,市西为吕梁山东翼,三面环山,汾河自北向南流经太原市,有“两山夹一河”的城市山水格局。
太原城起初的营造是传统的田字格形式,遂逐步布满整个太原盆地,后来道路的修建延续田字布局。太原城中有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穿城而过,被其分为东西两个城区,城市的营造也由汾河东西展开,将山、水、景观、建筑、道路融为一体,从而形成太原城市天际线的基本布局(见图1)。
图1 太原市主要天际线分布示意图(特殊左为北)(ArcGis制图)
主要天际线包括:
(1)沿太原城市主干道路两侧形成东西廊道式城市主轴天际线;
(2)汾河两岸形成南北向滨水城市天际线;
(3)于汾河西岸,以长风商务区五大建筑为主构成新的城市文化天际线[3](见图1)。
太原市是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名城,其城市遗产种类众多、数量庞大。但是由于自然衰败、人为毁损和保护性破坏等因素,其城市遗产目前呈现出破碎分裂的状态[4]。
太原市主要遗产点都是沿汾河及其支流分布。河流往往是城市文化的发祥地,在山川地势形态的限制下,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沿河可利用的空间是有限的。城市遗产与新兴城市在空间上呈现对立关系。
太原市主城区所处中南部河谷平原区,自北向南形成几个比较密集的遗存集中区:北部至中部为近现代工业遗产集中区和明清、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太原府城遗存聚集区,西南方则是以唐朝至明清的晋阳古城历史遗存为主的聚集区,南部开敞的平原地区主要为清代民居大院等传统村落遗存的聚集区。城市遗产在汾河东西两侧呈线性分布[5](见图2)。
图2 太原地理区位与遗产点分布示意图(雷泽鑫、罗俊杰、曹磊制图)
城市天际线的塑造与保护紧紧围绕城市建设价值观的引导方向,太原市延续千年的营城思路:即追求城市与自然相融的和谐之美。太原可作为特别的东方城市规划智慧的价值载体。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绘就了太原“两山夹一水”的城市景观格局,孕育了太原绚丽的三晋传统与现代文明结合的城市,在汾河天际线的塑造和保护过程中指导着沿岸城市建设、景观风貌的控制。归根溯源,城市遗产是城市的“本”,在城市遗产保护规划中,“天际线保护与塑造”作为太原面向未来践行HUL理念,突破城市遗产单体本身,关注城市遗产与周边环境关联的重要参与要素。天际线保护、塑造过程是对宏观层面城市遗产状态“关联性”的挖掘,同时也是城市在处理新旧历史文化之间“层积”(layer)过程的梳理。城市新旧建筑—城市高楼与城市遗产的共存层积过程,在建筑存量时代具体表现为时间维度上随时间发展不断变化的积淀,天际线形态是沉积外在表现的一部分。因此天际线塑造与保护是践行价值观的手段之一,其目的或宏愿是为城市遗产在竖向上预留其本该归属的空间与视线通廊,以历史保护的价值观,在HUL理念的构架对城市遗产及场域范围内的空间拓宽和补充[6]。
建筑及其形成的建筑群落是城市遗产的核心物质载体,是构成带有历史性格的城市底色。城市遗产的识别可以结合天际线的特征识别出构成区域天际线形象重点的城市遗产特征景观要素。
在城市遗产规划进程中的天际线塑造与保护,可以诠释为确保城市遗产特征景观要素在重要观视点、观视界面的视觉形态完整性和可见性。具体可以细化为轮廓可见和通廊可见第五立面。
(1)轮廓可见:以完形心理学图底关系理论作为参考和支撑,若将城市遗产建筑物或聚落视作“图形”,以天空为“背景”,建筑外轮廓就成了图形、背景间的重要分界,是最能代表天际线特征的部位,是塑造保护的重点部位,在定量层面,国外经验的基础要求为保障重要界面屋顶轮廓线的20%~30%的建筑地带可见。
(2)通廊可见第五立面:重要建筑应预留通过建筑第五立面——屋顶的视线廊道,用以沟通现代空间与历史空间,历史建筑在高度上占弱势地位,为保障历史空间上的延续性,应采取足够的建筑间距,限制其周边的现代建筑高度,打破长期以来千城一面的僵局,预留空白空间,赋予城市价值内涵,过目不忘变化的节奏点,虚实相生,展现有主有次的空间意境。
结合太原市的城市遗产要素,选取沿太原城市主干道路两侧形成东西廊道式城市主轴天际线,以位于迎泽大街,汾河东侧的五一广场作为该天际线的关键性结构节点(重要观视点)进行例证分析(见图3),实现结构节点视域对主要建设区的全覆盖。在该结构节点范围内,包含历史悠久的纯阳宫、文庙和万寿宫等太原市市区内的重要建筑遗产景观。
图3 五一广场结构性关键节点提取的城市遗产要素(默认上为北)(谷歌卫星图制)
太原地处8度抗震设防区,超高层建筑的修建理论上是十分谨慎的。但是在城市发展的推动下,为了有更多的可利用空间,不得不开发竖向空间,此时超高层建筑在水平向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的太原盆地市区成为了首选,因此太原整体城市天际线在层积效应中被逐渐拔高。在视线模拟分析中,可见城市遗产保护规划对迎泽大街南北侧“层积”,已经形成了显著的差别,坐落迎泽大街北侧的建筑群明显低于南侧,南侧高楼居多,可见在城市遗产的规划上,城市遗产作为重要建筑物,在协调中得到了一定的天际线退让空间(见图4)。
图4 五一广场节点模型视线模拟分析(默认上为北)(ArcGis制图)
天际线塑造与保护的协调中,重要城市遗产的主导不能达到完全的高度,仍遗留下一些问题。虽然在整个区域均衡范围内视线通廊得以形成,但是历史建筑在部分重要视线方向上被阻断,出现视线阻断点,在扫描模型中出现了高差极大的建筑,视线通廊在结构性关键节点处被阻断,如图5所示。
图5 五一广场天际线轮廓现状(现场拍摄)
城市天际线的塑造与保护受到历史文化底蕴、社会经济力量、时代规划价值观等多维度的因素影响,以不同因素作为主导模式会产生不同天际线的形象。本文选取历史文化底蕴因素作为主导模式,在城市遗产和太原市主要天际线的历史背景下,结合五一广场的结构性节点实例,论证了现有模式下城市遗产规划中天际线保护与塑造的引导性及其实践中的协调性。
在未来顺应HUL理念主导城市遗产保护,天际线的塑造与保护作为HUL理念中的本体外的关联要素时,强调保护地方传统的完整性、彰显地域文化的内涵特征的天际线保护塑造,本着对过去未来负责的态度,进行城市遗产的规划。
在具体做法上,可将不同类型的城市遗存与所在区域的新规划的建筑结合起来打造具有不同文化性格专类、环境特征差异的城中多个节点视线通廊。视线通廊有机串接,利用天际线展示城市历史变迁进程,避免千城一面,创造生态、旅游等多方面结合城市经济,有效改善城市遗产的可观性、可达性和可游性,进一步实现城市历史遗存的活态化保护。这样,城市遗产规划能够有效提高连接度,对于太原——现存古建筑最丰富的城市之一,是一条捷径。对于本身具有良好的竖向图底条件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地区来说,有着较好的指导与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