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中药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及应对策略*

2023-03-12 14:19苏开燕杨全军赵赟张剑萍郭澄
中国药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药制剂汤剂药材

苏开燕,杨全军,赵赟,张剑萍,郭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 200233)

中药为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病治病、促进中华文明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一系列促进中医药发展政策的出台,中药及其制剂在养生、治未病、治慢病等方面等表现出了独有的优势[1]。大众认为,口服中药材来自天然,无毒副作用,且大部分口服中药制剂属非处方药,易获得,导致药品不良反应(ADR)频发。除了药材的自身因素和患者本身的因素,口服中药及其制剂还客观存在不规范使用情况,增加ADR 的发生。本研究中以“汤剂”“中成药”“不良反应”等为关键词,检索2000 年至2022 年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有关口服中药的药品不良事件(ADE),排除了由于患者本身误用、滥用、合并用药及由于合并疾病而产生的ADR,从中药传统汤剂、口服中药制剂两大类分类别分析报道的口服中药ADE,并探讨ADR 的发生原因和应对策略,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口服中药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口服中药致ADR

1.1 中药传统汤剂

中药传统汤剂是指按照传统中医理论,将中药饮片或粗颗粒加水浸泡、煎煮后去渣取汁而得的液体制剂,是我国应用最早且最广泛的中药剂型[2]。中药传统汤剂的ADR 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3-15],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最高。中药传统汤剂成分复杂,通常采取处方对比法[10,15]、斑贴试验法[9]、查阅文献法[13]或综合判定引起ADR 的药材。引起ADR 的单味中药及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蜈蚣、关木通为有毒药材,细辛、贯众为小毒药材,无毒的单味中药也可能引起ADR。但单味中药引发的ADR 均为偶发性病例,除与用药有关外,也与患者个体差异有关。若怀疑存在ADR 应立即停用,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1.2 口服中药制剂

大部分口服中药制剂药品说明书上的ADR 过于简单,可能误导患者认为口服中药制剂无ADR,导致滥用、误用而增多ADR。马兜铃酸易引发肾功能损害,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01 年6 月20 日宣布终止使用含马兜铃酸的口服中药制剂[16]。口服中药制剂的ADR 累及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17-22],其中消化系统损害发生率最高。引起ADR 的口服中药制剂及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ADR 可能累及多个系统,如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和抗骨增生胶囊的ADR 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有的药品说明书中已标注ADR,部分药品说明书中的ADR 为“尚不明确”,如强筋健骨片、还少胶囊、固本益肠片等。

表1 单味中药和口服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及累及系统Tab.1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involved systems of ADR induced by the single Chinese medicine and or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s

2 产生ADR 的原因

2.1 药材因素

1)药材品种。药材可能含有毒性成分,如虎杖中由于含有鞣质,长期大量应用可能会诱导肝功能损伤,引起脂肪肝、肝硬化等[25]。2)药材产地。药材原产地不同,如山豆根分为广豆根(主产于广西)和北豆根(主产于辽宁、山西、河北等),山豆根可能会产生呕吐等ADR,北豆根具有清热解毒功效,未见ADR。3)药材炮制方法。药材通过炮制可改变药性、去除杂质,消除或降低毒烈性,确保用药安全,如天仙子含有阿托品,炮制可破坏药物的莨菪烷结构[26]。蜈蚣、贯众是有毒药物,使用前需水漂、加热或加辅料共制去毒减少因炮制不当带来的ADR[27-28]。4)药材加工流通环节。药材在加工流通环节中可能受到污染,如中药材储藏不当造成霉变产生黄曲霉素,口服中药制剂在生产过程中也会因发酵而产生黄曲霉素等。

2.2 配伍不当

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讲究君、臣、佐、使,配伍得当,增效减毒;配伍不当,就会引发ADR[29]。如藜芦和人参联用可能会引发抽搐、呕吐,甘草和甘遂联用会使药物毒性增强。中药和西药配伍不当也会引发ADR,如含有甘草的中药传统汤剂不能与阿司匹林联用,否则会引发炎性水肿;含有附子、草乌的中药传统汤剂与氨基苷类抗菌药物联用会增加神经毒性;溴化钾、溴化钠或碘化钠与朱砂安神丸联用会产生有毒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引发药源性肠炎[30]。

2.3 未辨证论治

中药在临床应用时应辨证施治,若不对证下药、随证加减,可能会导致ADR。如寒凉的蛇胆川贝液治疗寒咳症,轻则久咳不愈,重则可能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其他病症,且长期服用苦寒药物会引起消化道反应等。不同地域环境会使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形成不同的个人体质,临床应用时需对不同地理气候环境的患者使用不同处方。如广东地区患者多出现湿热证候,常用清热药和祛湿药[31]。

2.4 个体差异

由于种族、性别、年龄、遗传、教育程度等差异,患者对药物的敏感度、耐受度及依从性都不同,个体差异可能是引发ADR 的原因。如有的中药汤剂用法为温热时服用50%,5 h 后再服用50%,而有些患者为了方便,会选择保存太久或过夜服用,汤液长时间保存酶分解受到影响,细菌繁殖滋生,导致出现ADR[32]。曾月婵等[33]的研究发现,老年人基础疾病多,肝肾血流量相对少,代谢功能减慢,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部分儿童服用含小檗碱的中药(黄柏、黄连)后,由于体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而产生急性溶血和黄疸[34]。

2.5 其他

临床实际应用中,中药师调剂的中药与医师处方不符也有可能造成ADR,如野菊花偏清热解毒,黄菊花偏疏散风热,白菊花平肝明目,临床易混用;另外,部分药品说明书上未标出全部组分或仅标组分不标含量,如六神丸、消炎解毒丸、牛黄解毒丸同含雄黄,同时使用会导致超量,可能引发ADR。

3 应对策略

3.1 加强中药质量控制

中药的制备包括种植、采收、加工、炮制、提取、制剂、运输、贮存等多道工序,质量控制贯穿于每个环节。种植方面,可建立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基地,严格管控每个步骤,避免外界环境对中药的污染,从根本上保证中药质量。严格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炮制,保证中药传统汤剂及其制剂的质量;严格遵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标准,保证中药运输中的质量。

3.2 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

医院是减少ADR 的重要阵地,应加强相关医师的中药配伍知识培训。对于老年人及体虚患者,宜采用药性平和的药品,并严格控制药品用量。给药途径首选口服,其次为肌肉注射,最后选择静脉注射。使用有毒药物时应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医师开具处方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既往ADR史,若有可疑药物及确定的致敏药物,应在病历的显著位置加以记录,以免再次用药。临床使用前药师需严格审核处方,充分了解患者基础病情和既往ADR史,做好药物服用方式及服用时间的健康宣教,并嘱患者不能自采和自配药品或自行盲目使用中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减少ADR,确保临床治疗的效果。

3.3 完善口服中药ADR 上传制度

目前,很多口服中药制剂药品说明书中的ADR 项多为“尚不明确”[35],且对于临床发现的安全隐患和新的ADR 报道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报,均未及时在药品说明书中给予更新[36]。生产企业、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研究工作,及时更新ADR,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相较于口服中药制剂,中药传统汤剂的ADR 报告率相对较低,可能是由于口服中药制剂有明确厂家及生产批号,便于上报。医疗机构需针对中医诊断特色(如患者神色形态、舌象脉象和中药材的产地、炮制与否等)增加中药传统汤剂ADR 报告表项目,鼓励医护人员做到“有依据则报”,并对易引起ADR 的中药进行建档监测。

3.4 建立和完善中药ADR 数据库

医药科研人员需加强对ADR 的收集和分析,尤其需对国内外影响较大的中药ADE 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和分析引起ADR 的中药机制及预防措施。建立中药ADR 的文献数据库,方便查询,有利于对ADR 发生机制、药物相互作用开展深入研究。

3.5 小结

口服中药制剂成分天然,药性温和,临床疗效良好。在确保中医药治疗优势的基础上,应加大中药材的监管力度,加强质量控制,保证临床科学、合理用药,完善传统中药汤剂及口服中药制剂的ADR 上报制度,积极开展ADR 机制研究,确定早期预警敏感指标,建立和完善中药ADR 数据库,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中药ADR 的发生,确保治疗的有效性,改善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药制剂汤剂药材
河南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伤寒论》对于现代中药汤剂制作的启示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19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