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科学有效衔接密码
——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纪实

2023-03-12 13:35刘斌,刘芳,张章
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幼小绘本幼儿园

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第二中心幼儿园是一所花园式幼儿园,四季常青,景色宜人,现有400 多名教师和幼儿在这里成长。近年来,在“同心、同行、同乐”办园理念下,幼儿园注重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探索、实践,幼儿在这片净土上自由奔跑,快乐游戏,健康成长……

“如何做好有质量的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当前,随着“双减”、《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等政策和方案出台,幼儿园对幼小衔接有了更加深刻认识。那么,他们是如何做的呢?本期,我们聚焦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第二中心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探寻科学有效衔接密码。

◎ 科学幼小衔接,助力儿童成长

“幼小衔接”一直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幼儿园与小学虽然是两个相邻的教育时段,但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有很大不同。科学开展幼小衔接能够帮助儿童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否则就会使他们陷入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中,甚至出现心理和生理问题。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第二中心幼儿园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致力于以下四个方面为幼儿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掌握幼小衔接的依据和尺度

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就要对幼儿进行细致调查研究,准确找出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切入点,解决幼小衔接工作中主要矛盾。部分家长在幼小衔接问题上存在严重误区,认为提前让幼儿接触小学知识就能够帮助他们减轻升入小学压力,在接受小学教育时处于优势地位。但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幼儿在升入小学后面对的主要难题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而不是对知识的掌握。因为幼儿在刚进入小学时,面对全新学习方法、交流方式、人际关系、行为规范、学习环境等会感到十分陌生,会发现与以往接触的事物和认知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幼小衔接工作需要着重从这几点入手,有针对性解决主要矛盾。基于此,教师需要着重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其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养成专心听讲、做事认真、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带领他们逐步接触小学环境和教学方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团结合作、自我保护和独立自主的意识。但幼小衔接不是生硬地照搬小学教学模式,而是适度进行衔接,目的是帮助幼儿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在思想认识、交际能力、学习方式等各个方面适应新的环境。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养和能力

教师能力和素养对于幼儿健康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幼儿园应注重对教师队伍培养,基于对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能力和素质。首先,教师应具备良好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关心爱护幼儿,善于观察幼儿的心理变化及能力水平,灵活调整教育方式和方法,努力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为更快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其次,幼小衔接工作是否到位,关系着幼儿能否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因此,应注重提高教师对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视程度,使他们能够积极为幼小衔接工作顺利开展做准备。同时,要加强幼儿园与小学联系,注重家长参与,在三方共同努力下提高幼儿各方面能力素质,为其顺利升入小学做出努力。

加强课程的管理和统筹

首先,园所业务干部要发挥好在课程管理中的服务和指导作用,侧重对课程实施和开发过程的引导,探索幼儿园课程发展有效途径。其次,实现幼儿园内部课程管理分权。将课程管理权力下放,不是单纯行政分权,而是要让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能力,本质上是对教师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尊重和认可,提高教师在课程管理中的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幼小衔接课程管理最关键一步。最后,要开放课程管理,实现幼小衔接课程双向统筹。幼儿园要与小学保持联系,共同交流探讨、统筹安排幼小衔接教育内容,实现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管理向小学开放,小学幼小衔接课程管理也向幼儿园开放,从而增强幼小衔接课程的针对性、有效性。

加强家长在有效衔接中作用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家长也具有不可忽视作用。幼儿生活习惯、举止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长影响,因此应当充分重视家长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邀请家长到幼儿园、小学参与教育活动,使其了解更多教育观念和方法,为加强幼儿教育、促进衔接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此外,家长也应注意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各种能力,使他们在升入小学后能够尽快交到新朋友,适应小学生活。

总之,幼儿园教育不仅是最初教育阶段,更是幼儿接受小学教育准备阶段。幼小衔接直接关系着幼儿未来的成长。园所一定要对幼小衔接工作加以充分重视,从课程管理、队伍建设、家园共育等多方面开展有的放矢的幼小衔接工作,真正做到科学幼小衔接,助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文/ 刘斌)

◎ 尊重幼儿天性,科学稳步衔接

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学习习惯和品质,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自信快乐的性格、构建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是幼儿园教育重中之重。基于此,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将幼儿一日生活和游戏作为落实幼小衔接工作重点,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围绕幼升小所需关键素质,对幼儿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我园以此为依据,将各项准备目标细化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将幼小衔接模式分为小班适应阶段、中班发展阶段、大班过渡阶段,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各阶段有不同侧重。其中,小班适应阶段主要以克服分离焦虑,初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为主;中班是幼儿各项能力得到稳步发展的重要时段,此阶段我们更注重帮助幼儿巩固良好习惯和持久性培养;大班过渡阶段主要引导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各项活动,逐渐养成独立自主生活习惯,激发快乐学习欲望,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尊重天性”原则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他们特有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时,也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天性,以游戏式、体验式活动为主,进行科学衔接。以科学领域教育为例,我们一方面积极尝试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活动,如在中班角色区小超市中,引导幼儿通过买卖东西游戏活动来认识货币,了解人民币不同面值,体会数字的意义。另一方面,我们将数学知识融入班级环境创设游戏,如在“咕咚咕咚”墙饰创设游戏中,引导幼儿通过投放照片卡到相应数字水杯中的方式记录自己今天喝了几杯水,在保证足够饮水量的同时,帮助幼儿了解数字代表的具体含义。此外,我们还会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迁移生活中的经验,注重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如在角色区小医院游戏中,引导幼儿根据在当前疫情防控中获得的经验,在小医院中模拟测温、扫码等情景,合作商讨角色分配,创造性地开展游戏。

我们相信,顺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成长天性和学习特点,通过游戏方式对幼儿进行相关科学衔接,将入学教育准备方针和幼儿日常生活、游戏活动融为一体,能为幼儿更快适应升入小学后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重视品质”原则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出:“专注力、坚持性、计划性等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幼儿入学后更好地胜任新的学习任务,受益终生。”因此,我们注重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开展由幼儿发现问题引发的体验式主题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不断地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其良好学习品质。例如,大班主题活动“跳绳小能手”。前期为了发掘适合冬天且幼儿感兴趣的运动形式,教师征集了幼儿喜欢的运动及一周运动记录。通过调查统计,发现班中大部分幼儿都在练习跳绳,因为家长告诉幼儿升入小学后会有跳绳考试。对此,一部分幼儿对跳绳活动产生了兴趣,一部分幼儿则对跳绳考试产生了焦虑。为了满足幼儿兴趣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生发出了“跳绳小能手”这一主题。而后,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制定详细跳绳计划,并一起讨论跳绳的好处、怎样跳得更好等问题。通过不断尝试和同伴间相互学习,幼儿找到了跳绳的好方法:从最基础的手摇绳练起,然后过渡到“双手摇绳—双脚跳过去—再摇绳”这样的分解练习。不仅如此,结合大班幼儿乐于挑战的年龄特点,师幼还一起设计了“跳绳光荣榜”,以增加难度来激发幼儿挑战欲望。最终,幼儿跳得越来越好后,对跳绳这项活动越来越有兴趣,对于升入小学后的跳绳考试也不再过度担心,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家长和幼儿对于幼小衔接的焦虑。

总之,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一定是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为前提,以尊重幼儿的天性为基础,以游戏式、体验式的活动为主,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我们要培养儿童“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相信这样的幼小衔接,才是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寻的真谛!

(文/ 刘芳)

◎ 加强正确引导,培养良好习惯

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主要是带领幼儿进行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学习,是比小学教育更早一些的启蒙教育阶段,旨在让幼儿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个人意识等方面做好适应小学生活的准备,避免幼儿出现因为突然面对小学学习压力和生活变化而出现不适应的情况,确保幼儿从社会性、心理状态、身体情况等方面整体做好准备。在具体实践中,要做到快慢适宜、难易适度,避免因难度过高导致幼儿产生不适应感。但开展具体工作时出现的问题多种多样,还需要细致的分析与研究,以此来不断优化幼小衔接工作的水平。

当前,很多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缺乏全面认识,理解的片面也导致相关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阻力。很多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提前教学小学的有关学习内容,由此降低小学学习难度;有些家长甚至会将幼儿识字数量、算数水平、英语学习情况作为学前幼小衔接工作的判断标准;有些家长会在幼儿回家后给他们布置小学一年级难度水平的家庭作业,而完成这些作业所需的能力远远超出幼儿的发展水平,导致幼儿无法习得知识,掌握技能;有些家长还会对幼儿进行心理暗示,向孩子传达小学阶段学习的困难、学习压力,由此导致幼儿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丧失学习兴趣,最终影响幼儿升入小学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家长片面地认为幼小衔接就是进行知识方面的衔接,而缺乏培养幼儿非智力性因素的意识。面对这种情况,幼儿园要积极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避免由于家庭教育急于求成的状况,导致整体教育工作节奏被打乱,使幼儿在还未进入小学学习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强烈的畏难情绪,甚至对小学学习生活产生强烈的排斥感,这将极大地背离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方向。

通过教育实践可以发现,部分幼儿因为从小缺乏良好习惯的培养,导致后期培养难度更高。对于幼儿园而言,无论是园领导,还是大班幼儿教师,都需要对幼小衔接工作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充分意识到幼儿要在未来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需要的不只是智力因素,更是个人综合素养,只有综合素养达标才能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提升对整个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这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需要伴随幼儿一生,在某些情况下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程度甚至远高于智力因素。因此,幼儿园要加强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学习兴趣、乐观积极心态、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水平。不仅如此,幼儿园对幼儿综合素养的培养形式要尽可能丰富,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该阶段幼儿受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的影响,往往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以具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培养方式上要多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动手操作等手段,以游戏化的教育方式,引导幼儿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受进行有效学习。

此外,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更需要家庭的配合,但并不是要求家长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是需要提升家长的配合程度,避免家庭不良行为对幼儿教育造成的干扰。具体实践中,一要让家长意识到过度的宠溺容易使幼儿形成松散的生活态度和拖拉的生活习惯,不利于其后期对小学生活的适应。二要引导家长帮助幼儿形成明确的纪律意识,明确有关学习习惯的规范细节。三是在幼儿园开展有关教育工作时,家长不要去反向引导,要充分支持并且配合。如果遇到了认识方面的冲突,需要积极和教师进行沟通,而不能强行地在家庭中去逆转幼儿的行为。同时,家长要打开思维,要充分意识到当今的社会与以往的教育环境不同,现在的幼儿所面临的社会挑战以及人才的培养竞争环境不同,不能采用传统过于散漫且宠溺无度的幼儿教育引导方式。

总之,对于当下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一方面要保持适度原则,避免超负荷引导,更多情况下要注重非智力方面的培养,包括学习能力、态度,优良的生活管理习惯等。同时,要做好有关方面学习的难度管控,避免过于困难导致幼儿的心理挫败感,让其尽可能保持可以接纳的范围去执行有关学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自身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优劣势不同,需要保持充分的鼓励,同时保持个性化的引导,避免一刀切地让所有幼儿接受同一个模板的锻造。

(文/ 张章)

◎ 幼小衔接需要家园协同

基于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全面推进科学幼小衔接教育的前提,我所带的中一班着重从社会准备方面开展了与幼小衔接相关的绘本剧表演主题活动。由于活动需要家长全力支持与配合,我特意召开了一次以家长和幼儿为主体的线上家长会。这是教师第一次尝试放权给家长做决策的家长会,因此气氛热烈,大家都积极发言。

中班幼儿受年龄特点的影响,身心发展还未达到标准书写汉字、拼音和数字的程度。但受到身边家长、培训机构大力宣传,家长群、各类媒体宣传,二胎三胎压力等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升入小学后的学习产生了焦虑情绪。线上家长会中,小泽的家长突然请求与我连麦,并自豪地说道:“蒲老师,看看我们家小泽棒不棒?”透过屏幕只见小泽正低着头写汉字,田格本左边那一页已经写到了数字150,右边是刚写了不到一行的汉字“上”。看到小家伙委屈的表情,我心里五味杂陈,但不能当场阻止家长让孩子写字的行为。于是,我首先称赞小泽的坐姿很标准,然后趁势询问幼儿:“能不能再写一个‘上’让老师看看?”小泽拿起笔,开始写“上”字,第一笔是短横,第二笔是竖,第三笔是最底下的长横。就在这时,班级幼儿林林上二年级的哥哥又申请跟我连麦并说:“蒲老师,小泽写的‘上’字笔画不对,应该先写竖,再写短横,最后是长横。”

家长会上的这个“小插曲”,很有可能将全班家长带入幼小衔接更严重的焦虑情绪。但在我看来,这恰好为我提供了科学幼小衔接的教育契机。本来关于中班幼小衔接活动的具体实施内容我还没有好的想法,现在我可以顺势针对幼儿出现的书写问题,引导家长将注意力转移到培养孩子正确拿笔姿势、正确坐姿、良好习惯等方面,进而带动家长一起了解科学幼小衔接,疏导家长的焦虑,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全方位准备。于是,我抓住“小插曲”的教育契机,开启了中一班科学幼小衔接探索之路并初见成效。

具体做法如下:先召开主题为“科学认识幼小衔接”的家长会,将幼儿升入小学所需具备的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作为与家长沟通的重点;邀请家长一起观看关于幼小衔接解读与措施建议等方面的专家直播;邀请家里有小学生的家长为中班家长分享幼小衔接的准备经验,用实例和事实改变家长单纯追求学习成绩的衔接观点,站在相同的立场,家长更容易接受;将幼小衔接工作融入班级一日生活,如手眼协调游戏、运笔游戏等,做视频记录分享给家长;邀请小学语文教师就学生的书写姿势、坐姿、拿笔习惯、如何练习运笔等方面,给一些中肯的建议,解答家长关于幼小衔接各方面的焦虑;利用园所公众号,向家长宣传合适的幼小衔接活动。

总之,入学准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家长、幼儿的共同努力,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年龄特点,不能以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替代全面准备。作为幼教者,我们还应将幼儿一日生活融入幼小衔接活动,充分认识并善于利用家长的焦虑情绪,变焦虑为契机,因势利导,共同实现幼儿的幼小衔接顺利过渡。

(文/ 蒲景玉)

◎ 巧用绘本做好幼小衔接

绘本作为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类图书,能够触动幼儿心灵,让他们感知生活。而制作绘本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幼儿动手能力,还能在具体环境中引导幼儿学会说完整句子,大胆表达自己,与同伴进行交流互动,从而有效提升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这将有利于幼儿在入小学后更快地结交新朋友、认识新老师,从而逐步适应小学新的人际关系。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充分发挥绘本的优势,我在班级开展了“小绘本,大力量——自制绘本”幼小衔接活动。

某日清晨,幼儿姗姗在自然角做观察记录时惊奇地发现自己记录绘画下来的豆苗每天都不一样,最后成了一本记录绿豆成长过程的绘本。在一旁浇花的月月说道:“是不是把所有的画装订在一起就成绘本了呢?这样我们就可以自己制作绘本了。”其他幼儿也纷纷讨论了起来,表达着自己对于绘本的创想:有的想把春天装进绘本里,有的想把鱼缸里的鱼画进绘本里……

以此为契机,在教育活动时,我请幼儿各自到阅读区选择一本绘本,然后从前至后翻阅,再说说自己的发现:“老师,我发现绘本里有图画。”“我这本书的书皮是硬的。”“我发现绘本里有页码。”……我一一记录着幼儿的发现,又请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各自绘本有什么异同。一会儿,幼儿便有了发现:“我们发现了两处相同的地方,都有书名和价格。”“我们这组发现的是不同,绘本有横着的,还有竖着的,大小也不一样。”……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自己的发现,并在此过程中了解了绘本的基本构成。基于幼儿的发现,我又进行了简短的总结,以帮助他们了解绘本结构的专业用语,包括封面、环衬、扉页、封底等。

整个过程中,我注意到班里的轩轩情绪不是很高,我微笑询问原因。轩轩挠挠头委屈地说:“我画不好怎么办?”针对轩轩的困惑,我鼓励幼儿一起想办法帮助轩轩解决。幼儿围绕问题迅速展开讨论,并给出建议:“你可以画简单的,或者可以剪纸。”“你可以手指拓印,直接在手上刷颜料就行。”……最后,孩子们决定自由组合,分成绘画组、拓印组、剪纸组三组,幼儿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组别,以小组为单位在美工区活动时进行绘本创作。拓印组幼儿以自己的小手为载体进行创想创作;绘画组幼儿选择仿画连环画故事;剪纸组的幼儿选择了创编寻找春天。就这样,幼儿在不断地讨论、探索、修改中完成了三套绘本的创作。

生活即教育。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注重观察幼儿的言行,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展开教育活动。同时,依据《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在幼儿园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的过程中,将入学准备教育渗透其中。例如,在整个绘本制作过程中,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探索和讨论空间,引导其通过观察、对比绘本内容,学会分析、归纳绘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幼儿的观察、总结能力。又如,引导幼儿通过剪纸、绘画、粘贴、拓印等形式进行绘本创作,锻炼幼儿的手部小肌肉动作,为其升入小学后的握笔打下基础。再如,针对幼儿绘画水平存在差异的问题,鼓励幼儿自主讨论确定以绘画能力分组制作绘本,引导和支持幼儿合作开展活动,以丰富幼儿的合作经验。

此外,前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此次绘本制作活动,不仅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幼儿快乐阅读,健康成长。

(文/ 汪欢杏)

◎ 我们的时间一样多

某天午睡起床时间,幼儿纷纷在整理床铺穿好衣服后陆续搬着椅子到活动室准备吃加餐,悠悠却仍未穿好衣服。原来,悠悠刚穿了一半的衣服便去帮助同伴整理被子,在教师多次提醒下才穿好衣裤,搬着椅子走出睡眠室。

其实,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尤其是对即将步入小学的大班幼儿而言,引导他们感知时间,理解时间的宝贵,并做到珍惜时间和守时,形成时间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大班阶段,教师要逐步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约束力和意志力,从而为升入小学做好充分准备。

大班幼儿已经学会了认识钟表的整点和半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园规律的生活作息帮助他们了解钟表、了解时间,从而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受到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的影响,加之时间在幼儿生活中看不见也摸不到,导致幼儿常常会忽略时间的存在,难以理解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针对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经过班级教师的研讨,我们决定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时间,从而帮助幼儿建立时间观念。

感知时间。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提高对时间顺序的认识能力,拓展对更长的时间概念的认识,我们带领班级幼儿制作日历,并记录班级幼儿生日等重要节日,通过倒计时的方式引导幼儿关注时间的推移。幼儿每日到班级后都会到日历前查看、讨论倒计时牌,并尝试调整倒计时牌。

理解时间。大班幼儿已经学习认识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表盘上数字的意义及整点、半点,但是对钟表上的1 分钟、5 分钟、10 分钟等难以理解。对此,我设计和增设时间类活动,如户外活动时组织一分钟跳绳比赛、1 分钟射门等游戏,让幼儿知道1 分钟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此外,在进餐前明确告知幼儿进餐时长,并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进餐的幼儿奖励一枚小印章。

合理分配时间。一日生活中,教师会有意识地告知幼儿当前是什么时间,现在的时间需要做什么,以此来逐渐培养幼儿分配时间的意识和能力,再通过不断练习,让幼儿学会取舍,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如“在完成自己的事情后,再去帮助其他伙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幼儿对时间有了初步的感知,甚至会有意识地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总之,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采用丰富的教学路径和教育手段帮助他们认识时间、感知时间、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进而为幼儿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奠定基础。

(文/ 宝金鑫)

◎ 学会情绪管理,轻松实现幼小衔接

幼儿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情绪管理是幼小衔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面对陌生环境、未知事物,幼儿很可能表现出恐惧、惊讶甚至害怕等情绪,因此,帮助幼儿初步形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帮助幼儿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更快地融入新的集体生活。

轩轩小朋友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经常会用大哭或吼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对幼儿园、教师有较大的抵触心理,同时也渴望得到关注,经常以错误方式如发出怪叫、不遵守规则、摇晃椅子等行为引起他人注意。

某次户外活动结束后,幼儿纷纷排队准备回班,只有轩轩还围着秋千不肯走,不仅无视教师指令,沉浸在自己小世界里,还生气地大喊:“我不回去!我还想再玩一会儿秋千,刚才我只玩了两次。”于是,我走了过去并拉住他的手往幼儿队伍走去,边走边说:“你不是想爷爷奶奶了吗,回班吃完晚饭就可以回家了,奶奶爷爷就在幼儿园门口等着你呢。”但是轩轩铆足了劲往后退,就是不肯往前走,抓着秋千号啕大哭了起来:“我不走,我不走,我不要回去吃饭。”面对情绪崩溃的轩轩我只能先顺着他的意愿安抚他,陪他玩了次秋千并承诺吃完晚饭给他讲喜欢的恐龙绘本,他这才肯主动拉着我的手回到班级。

第二天区域活动时间,喜欢读书的轩轩选择在图书区活动。于是,我拿起绘本《菲菲生气了》,并坐下来邀请轩轩一起读了起来。在阅读过程中轩轩感受到了绘本中“菲菲”的“愤怒”,并认识到菲菲大叫、扔东西、一个人跑到外面等行为非常危险。最后,他在绘本中看到菲菲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模样也感到很开心,表示以后遇到不开心或者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会先告诉老师。通过教师的引导,轩轩终于明白了如果心里不舒服可以找父母或者老师进行倾诉,难过了还可以哭出来。

不仅如此,当我在一日活动中看到轩轩开心的模样,我会及时用照片或视频形式记录下来。再在离园前和他分享这些美好瞬间,与他一起回味当时愉快的心情,有时还会开心大笑。回到家后,轩轩也会和家人分享这些开心事情,有时还会用画笔留住这些“小美好”。慢慢地,轩轩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情绪,不会再出现生气就大喊大叫情况,能够用恰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看到他的改变我非常高兴,及时表扬和肯定他的进步,同时发动全班幼儿给予他掌声,让他充分感受到同伴的鼓励和支持。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出有关“身心准备”的发展目标:“引导幼儿恰当表达消极情绪,学习积极应对和化解的方法。”对于幼儿的消极情绪,幼儿教师不应一味地否认、压制,而是要帮助他们去接受、识别情绪,学习恰当处理情绪的方法,他们每尝试平复一次情绪,情绪控制能力就将得到一次锻炼。总之,情绪管理是幼小衔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需要教师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和调控情绪,真正成为情绪的主人,为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

(文/ 李潇潇)

猜你喜欢
幼小绘本幼儿园
绘本
绘本
绘本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