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夏学军
雪里蕻在我心里,是一道情怀菜,好吃又好看。小的时候,一厢情愿地认为雪里蕻的“蕻”就是“红”字,后来才知道,蕻,是一种植物。
新鲜的雪里蕻真是好看,碧绿柔软的身姿,修长的体态,在秋风中无声吟唱,犹如君子,玉树临风,傲然挺立。它被父亲用自行车驮回家,结结实实一大捆,然后奶奶和母亲就忙活开了,先是晾晒,搭在小院的木栅栏上,天气好的时候只需三天,秋风吹皱了叶子,它的身姿更柔软了,软塌塌地趴在木栅栏上,让人心生怜惜。
接下来就是全家总动员时刻,腌制雪里蕻啦!父亲洗净大缸,母亲和奶奶洗菜,一层菜一层盐地码到大缸里。我和弟弟最开心,跳进大缸里使劲儿踩,因为奶奶说了,菜要码得紧实才好吃,我俩又笑又闹,把这当成了一场有趣儿的游戏。满满的一大缸菜制作好了,父亲有如大力士一般,倾斜大缸,转动缸底,一点点把它挪到下屋里,接下来只需耐心等待,腌熟便可吃了。
雪里蕻,必定是和雪有关,雪花纷纷时节,打开大缸盖子,一层薄薄的冰碴晶莹剔透,轻轻敲碎,捞出雪里蕻,抖落冰碴,脆生生的手感,雪里蕻已由翠绿变成深绿,仿佛少女的跃变,沉浸了光阴之美。
奶奶是烹饪雪里蕻的高手,全家人最爱那道朴实无华的雪里蕻炖豆腐。雪里蕻放入清水中浸泡至味淡,切成寸段,用热油爆香葱姜、干辣椒丝,放入雪里蕻,“吱啦”一声,简直是听觉上的盛宴,炒软后加入清水,然后再放入切成大块的豆腐一起炖。大火烧开小火慢炖,半个小时后,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揭开锅盖,一股扑鼻的清香,汤色浓深,菜软烂,特别是软嫩的豆腐,吸足了汤汁变成了蜂窝状,同时还沾染了一身绿,别提多好看了,咬上一口,咸香共济,美极了。
这道菜里的豆腐绝对好吃过雪里蕻,所以父母和奶奶,总是把豆腐拨到我们仨的碗里,把雪里蕻最嫩的叶子部分夹给我们,米饭再泡上汤汁,那绝美的滋味,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奶奶去世后,母亲同样把这道菜演绎得出神入化,恍惚之中让我们感觉奶奶从未离去。不同的是我们长大了,我们把豆腐拨到父母的碗里,“命令”式地说:“牙口不好多吃些软乎的,豆腐还补钙呢。”我们好像互换了位置,应验了那句话: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
历历在目的往事,回忆起来温馨如昨。如今生活好得每天都像过年似的,但我还是忘不了这一口儿,就学着母亲的样子,每年都腌制些雪里蕻,既是感谢季节的馈赠,也是家风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