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泽华
提到“钩心斗角”,你脑海里是不是浮现出宫廷争斗戏里的明争暗斗、暗藏殺机的情节?钩心斗角用在这里,难道是宫殿里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件?
“钩心斗角”出自杜牧的《阿房宫赋》,本来是指宫室建筑结构的错落有致和严整精巧,“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后来才用来形容各用心机,互相排挤。那什么是斗拱呢?为什么要用“钩心斗角”来形容它呢?
我们可以到比较熟悉的故宫里去找找,在故宫宫殿的屋檐下,大都盘附着云朵般的木构件,它们华丽、精巧,就像艺术品一样,这些木构件就是斗拱。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在所有木结构建筑的屋檐下都能看到斗拱,自唐代开始斗拱的使用就设置了等级限制,不是任何建筑物上都可以使用。
斗拱最初可不是只为美观,它在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梁与柱、梁柱与屋檐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当于它们之间的弹簧。有斗拱的房屋,屋顶的重量并不是直接通过大梁压在立柱上,而是通过中间的斗拱传到立柱上。立柱上方的凸起插入斗上方的凹槽,拱上方的凹槽再承接斗,斗与拱层层叠加向外延伸,承托起高挑并向外飞展的屋檐。
《论语》中就有“山节藻棁(zhuō)”的说法。山节,指的是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指的是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山节藻棁用来指天子的庙饰,也用来形容居处豪华奢侈,越等僭(jiàn)礼。斗拱在不同时代,形态、结构以及功能都有所不同。唐代之前的木结构建筑因为天灾人祸已无实物可查,但通过比较现存唐代及之后的木结构建筑,可以看出斗拱的变化。唐宋时期的斗拱攒数不多、体量庞大,斗拱与梁、枋、柱接合为一体,起着支撑屋檐、转移重量到立柱的承重作用。据此再结合唐代之前遗留下来的画像砖、画、器物等物件,可以推测唐代之前斗拱一直是作为承重载体而存在于木结构建筑中。
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的祖先从坐在地上,慢慢地变化为坐在木椅、木凳上,这种变化也反映在建筑内的空间高度不断增加上。立柱逐渐加高,梁、柱、檩(lǐn)直接接合,屋檐由檩托起,斗拱承托屋顶的作用就逐渐被挑檐檩代替了。明清时期的建筑中斗拱体量明显变小,但已不起承重作用的它并没有退出木结构建筑的舞台。本无意于装饰的斗拱演变成了屋檐下的装饰品,这可能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斗拱在木结构建筑历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除承载重量、装饰建筑外,它还是木构件尺度的衡量标准。宋代用拱高作衡量标准,称为“材”,“材”的大小共分8个等级,每个等级均有具体尺寸。清代以平身科斗拱(布置在两柱之间额枋上的斗拱)坐斗(斗拱底层方形、斗状的构件)面宽的刻口尺寸作为衡量标准,称为“斗口”。
编辑/皮小Y